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2、破立 ...

  •   二月以来逐渐回暖,只是一场春雨迟迟不至,使得宫中所植花草仍旧含蓄未发,然而眼下不知从何时起,空中已然落下水珠,起初稀疏,随着时间流逝,愈发密集。雨水打在明黄色的琉璃瓦上,沿着沟槽缓缓淌下,滴落在养性殿庭院内的金石地砖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此刻殿内落针可闻,众人的耳边只有下雨的嘈杂声。
      苏简煜坐在黄花梨木太师椅上,气定神闲地品着七分烫的小金眉,他已经准备好接受群臣的质疑,由此真正迈出推动新政的第一步。中枢众臣面面相觑片刻后,也在交头接耳中打算与苏简煜开始这场博弈。
      “敢问殿下,”方承宜显得有些急躁,但他努力使自己的思路保持清晰,“陛下所谓之于二省六部以外设立议政处,是何用意?”
      苏简煜不急于进行解释,而是打着太极道:“字面意思罢了,方尚书不明白?”
      “既如此,臣且问——”袁轼接替方承宜提问道,“议政处究竟是高于二省六部之存在,还是与二省并行之衙署?又是否该载入《大昭会典》呢?”
      “袁尚书这个问题倒是问在了症结之上,本王便在此向诸位臣工解答一二。”苏简煜似笑非笑地环视殿内众人,“陛下设立议政处的本意乃是出于提高政务的决断效率,眼下我等每日聚于养性殿商讨政事,明面上看着勤恳辛劳,然则实际上并非次次商讨之事都需要全数人员到齐。就拿前些日子登基大典一事来说,礼部和户部,最多连带太常寺乃是主要牵头之部门,其余尚书虽然列席朝议,但多少却成了摆设。陛下的意思是,往后议政要对症下药,精简程序和人员,无需像现在这般尾大不掉。”
      苏简煜话音刚落,众臣又开始一阵轻声细语的讨论,这一回是贺知义挤到了前头。
      “臣斗胆将殿下所说加以理解,若有谬误还望殿下指正。”贺知义语气谨慎,“殿下的意思,可是说议政处的人手会比如今朝议来得更少?”
      苏简煜预料到朝臣会如此思考,温声纠正道:“恰恰相反。”
      “殿下这是把臣给弄糊涂了,”甚少在朝议中发言的欧阳筠在稍远处探头,“您说要精简人员,又说人手会更多,岂非自相矛盾?”
      “议政处的人手会有更多,然则参与朝议的人员须得更少。”苏简煜直截了当地解释道,“此二者并不冲突,不知本王如此说明,诸位臣工可否能想明白?”
      朱聿铭若有所思,迟疑道:“殿下是想说,往后朝议无需所有人皆列席到场?”
      “司农颇解圣心,”苏简煜投去赞许的目光,“陛下正是此意。”
      殿内再一次陷入沉寂,苏简煜的话再直白不过,可是此等新颖的理政方式对于眼前的中枢众臣来说却是闻所未闻,然而众臣心中的疑惑却是愈发明确:所谓议政处,真的只是为了提升中枢效率而设立吗?那嘉永帝又何必册封苏简煜为议政王?此举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昔日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苏简煜是意欲独揽朝政,让新帝成为傀儡吗?
      “六弟可否详细说说议政处的建制?”沉默多时的苏简烨终于加入到争论之中,但他随即解释道,“不过我知道朝政与我关系已经不大,如此询问仅是出于好奇。”
      “王兄不必惶恐,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苏简煜清楚苏简烨忌讳的缘故,“就算王兄不问,我也会一一说明。陛下的意思是议政处将选调二省六部主官入值,分别授以行走和学习之衔,以方便出入内廷。从今往后,地方和中枢衙署的所有奏本皆呈交议政处,根据奏报事务不同,由本王召集相关官员议事,随后再例行向陛下通禀。
      “除此以外,官制也要略作调整。因着地方政事和中枢衙署皆需六部直接协调,陛下打算将六部尚书升为正二品,左右侍郎升为正三品。至于中书卿和门下卿,陛下的意思是会另行加官,现下本王也不清楚。”
      袁轼紧抓要点,追问道:“敢问殿下,议政处选调官员入值与官制调整有何关联?”
      “除去二省长官和六部尚书以外,左右十二名侍郎都会入值,因此陛下认为他们的品级也该适当做出调整。”苏简煜说得有些口干舌燥,端起茶碗饮了一小口继续说,“毕竟朝政之事,诚宜开张圣听。”
      袁轼神情凝重,自下而上地紧盯苏简煜,说:“恕老臣直言,殿下以为晋升品级这样的恩惠便可粉饰您的野心吗?”
      袁轼出身清流人家,为人处世都是心直口快这一点早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不过对着苏简煜说出这般词眼,依旧着实叫在场众人震惊。汪荃和赵渌鹏露出担心的神色,垂手而立连连摇头,方承宜则试图把袁轼拉回原地,只是后者根本不愿配合。
      外头的雨势丝毫不减,甚至还有愈发猛烈的意思。殿内一时间陷入叫人窒息的寂静,除去雨点坠地的声音外,只有苏简煜摆弄茶碗时瓷器之间摩擦的响声。苏简煜沉默得越久一刻,殿内众臣的便更担惊受怕一分——谁都不知道袁轼这句话是不是踩到了底线。
      “司寇委实折煞本王了,”苏简煜声音清冷,分辨不出他的情绪,“本王若真存有一星半点的野心,那日在正阳门便可静待端王叔先行动手,随后再以平叛之名加以剿灭,又何须步步为营地确保陛下登基?你若说本王越俎代庖我倒也受了,野心二字,本王可着实担当不起。”
      语毕,苏简煜重重地把茶碗搁置在手边的桌案上,一双杏目中流露出愠色。
      “说到底,端王是否真的意图谋反,也不过只是恭王殿下您的一面之词。”袁轼面对苏简煜不露惧色,振振有词,“臣几次提出要提审端王,都被殿下推诿阻拦,如今想来怕也是别有用心!端王因罪下狱,朝中便是殿下您一家独——”
      “咣——”
      袁轼话未说完,苏简煜狠狠地将茶碗掷到金石地砖上,顷刻之间砸得稀碎,瓷器碎裂的声音显得异常刺耳,碗中尚未饮尽的热茶也被泼洒出,打湿了苏简煜的皂靴。
      这下连袁轼都被怔住了——他们从未见过苏简煜发如此大的火气。
      “本王素来以先帝为楷模,以仁孝为先。”苏简煜强压怒火,调整气息,“但并不意味着本王会任凭他人诽谤,一退再退。今日不予追究,下不为例。”
      “殿、殿下暂且消气,”汪荃硬着头皮站出来缓和气氛,“敬德久司刑狱,习惯了刨根问底这才、才冲撞殿下,当属无心之失,殿下——”
      “罢了,”苏简煜小幅转动脖颈,放松身体,随后起身向殿门处走去,“今日若再谈下去,本王只怕自己会实实在在动怒,不如明日辰时二刻再议,圣谕随后就会下达。”
      ——
      苏简煜出宫以后没有急着回王府,而是折去罗府打算见周仪,可他却被管事的告知周仪于五六日前便搬回自己府上居住了。苏简煜只当是周仪因为入朝在即,担心旁人猜测他与罗晖的关系,因此没有在意。
      苏简煜憋了一肚子的火,眼看左右时间尚早,他干脆命苏成蹊驾车一路向东,去探望肖珩,顺带与他一道用个便饭。然而一路上雨势没有收敛的意思,因此等到苏简煜抵达东郊大营,已是两刻以后了。
      奇怪的是苏简煜在营地门口等候片刻,肖珩却始终没有出来迎接,无奈之下苏简煜只好亮出皇宫的行走令牌,这才被允许入内。原来肖珩正在冒雨训练营内军士,他身穿蓑衣头顶斗笠,雨水沿着他的脸颊两侧滑落,他的眼神凌厉,身形健硕,仿佛一只随时都可以进攻的野兽。
      苏简煜难得见到肖珩英勇的一面,便安静地站立在稍远处观摩,不过肖珩很快就在手下军士的提醒下注意到了苏简煜的存在,他在嘱咐冯五几句以后便三步并作两步兴奋地朝着苏简煜奔来。
      “殿下要来,怎么也不通传一声。”肖珩脸上的笑意掩藏不住,“外头下雨,你快回我帐中歇着,仔细着凉。”
      “光顾着管我,也不知道心疼自己。”苏简煜从袖中取出一方蜀锦帕子,为肖珩擦拭着脸颊上的水珠,“一会儿叫炊事兵去煮些姜茶来,你与我一块喝。”
      肖珩不禁缩了缩脖颈,迟疑道:“殿下,这——”
      “我今日在养性殿受了不少气,”苏简煜幽幽道,“我劝你别再惹我的好。”
      肖珩闻言即刻识趣地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眼神示意苏成蹊陪着苏简煜先回营帐。大约两盏茶后,肖珩终于钻入帐中,苏简煜彼时正围着炭盆烤火,借此烘干袍服下摆。
      “吃食还要稍等一会儿,殿下先吃个烤山芋垫垫饥。”肖珩从怀中取出尚有余温的烤山芋递给苏简煜,拉过一张矮凳坐到他对面,“我家殿下可是还在气头上吗?”
      “我倒也非是如此记仇的主儿,”苏简煜小心地撕开山芋的外皮,“今日朝议的争论本就在元槿与我的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袁轼真是个硬骨头。”
      “圣谕既颁,众臣就算再有异议,总不见得要陛下收回成命。”肖珩心态乐观,“袁轼也不可能一味地犟,殿下从容应对即是,不必为此动怒伤神。”
      “你说得倒轻巧,你是没听见袁敬德今日是如何骂我的,此事不提也罢。”苏简煜掰下一块山芋塞入口中,“话说回来,你的行装收拾得如何了?”
      “原也没有多少物件,基本都搁在家里。”肖珩胡乱地咀嚼着,“只是珩这几日在想着,殿下授我宣武将军究竟是好是坏,我只担心旁人会有非议。”
      “人言何足畏惧,”苏简煜显得并不在意,随即顾左右小声道,“他们说我任人唯亲也好,说我龙阳之好有悖人伦也罢,我都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和你站在一处。”
      肖珩微微一怔,心中暖流翻涌:“殿下……”
      “收声,”苏简煜羞怯地打断肖珩,“你心里有数即可,不必宣之于——唔。”
      肖珩本就没有打算说些露骨煽情的言语表达此刻的情绪,他选择更为直接但有效的方式让苏简煜触碰自己的心意。二人的气息交织,苏简煜逐渐沉沦于肖珩温柔的攻势。
      “我好爱你,简煜。”肖珩低吟道,“好爱你。”
      ——
      诚如肖珩所预料的一般,嘉永帝的圣谕对朝臣们咄咄逼人的气焰起到了相当的打击作用。不过文臣自有傲骨,苏简煜清楚,在他给出满意的答复以前,老家伙们或许不会直言支持,但也决计不会默认此事已尘埃落定。虽说不破不立,但也须得疏堵并用。
      苏简煜今日提前抵达养性殿,命全禄搬来了数张形制较小的玫瑰椅和配套的条案,又煮上了茶,静候众臣到来。辰时二刻,苏简烨领着一班中枢重臣步入殿内。苏简煜并未起身迎接,但也示意众人不必行礼,而是直接按次就坐。
      “昨日初提议政处,诸位臣工颇为抵触,与本王不欢而散,今日再聚于此,希望诸位能心平气和地听本王将话说完。”苏简煜语气平静,声音清澈温婉,“诸位以为本王想借议政王之名代天子独揽朝政,倒也情有可原。然则议政处实为本王设计的新制,其目的与诸位所想背道而驰,乃是为着分权。”
      袁轼依旧最是坐不住,当即起身发问:“殿下,此话何意?”
      “议政处置行走和学习两等衔级,中枢共计二十名朝官都将参与,往后政事决于议政处,事无巨细皆可集思广益,考虑周详。”苏简煜示意袁轼坐下,耐心解释道,“若果本王确实意欲效仿曹孟德,则根本无需奏请陛下另设议政处,只消头顶议政王即可。诸位臣工不妨仔细想想,是与不是。”
      苏简煜语毕,留出时间让在场众人自行思考。苏简煜能够感受到敌意减弱不少,但他并不抱期望仅凭三言两语就能完全打消众臣的疑虑。果然,在苏简煜正欲饮茶之际,方承宜开口道:“殿下诚心可鉴,臣等钦佩。只是殿下方才言及政事决于议政处,恕臣多嘴,不知殿下如何保证?”
      “典铨还是忧心本王会独断专行,那本王便说说我的设想。”苏简煜眉眼带笑地注视着方承宜,接着说,“政事先由地方或中央官署向上奏报至中书省,由中书省负责将每日奏疏进行分门别类,随后便由本王召集各部相关官员议事,并取多数之见进行决断,再送交门下省批驳无误以后,即可回函。”
      苏简烨敏锐地捕捉到苏简煜一番话的关键,道:“多数之见?”
      “不错,多数之见。”苏简煜不可置否,“只是诸位须得谨记,陛下对一切政事具有裁决之权。本王会每旬向陛下通禀议政处所做决策,若陛下认为个中有不妥之处,则以圣意为准,这一点想来诸位也不会有异议。”
      见众臣都纷纷颔首,苏简煜继续说道:“总而言之,议政处乃是陛下于新朝首创,亦是大昭史上头一遭,本王不过是秉承圣意代理,自然也会有不周之处,往后便仰仗诸位臣工与本王齐心协力了。此外,陛下已允准尽快落实官制调整一事。若无事的话,今日便到此处吧。”
      苏简煜话说至此,态度已经十分谦卑,纵使是袁轼也多少被说服,即使他们尚且不知道苏简煜在酝酿的全部谋划。众臣在一片恭敬之中陆续散去,此时苏成蹊颇为欣喜地冲入殿内,对着苏简煜气喘吁吁地喊道:
      “主子,姝小姐生了,母女平安!”

  • 作者有话要说:  简煜快和老头子们打一架!!(不是)
    ——
    注:“诚宜开张圣听”出自诸葛亮《前出师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