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收治流民 ...

  •   次日一早,苏墨便将昨日集中收治的灾民们聚集了起来,分成两批,一批去开垦荒地种田,另一批去修路,种田这种事情,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每天在做的事情,所以当他们听到只需要耕地时,纷纷挽起袖子,表示会拼命的干活。
      而另一边则稍微有点麻烦,水泥对于玉朝人来说是第一次见到的新奇玩意儿,所以打水泥这件事稍微有些难度,需要苏墨亲自教他们加入多少水,多少砂石,比例很重要,纯兑水不结实,砂石多了又不好定型,最后铺上去还得用力压牢实,这里没有压路机,只能靠人力。
      好在这些人中有几个经验丰富的烧窑匠,他们对于这种材料的配比经验丰富,换成水泥上手也很快,不消多时便掌握了水泥的配比,开始帮苏墨混合水泥,并将其中的诀窍教给其他人。
      搞定了这边以后,苏墨又找夜长安要来了皇庄的地图,用笔在上面圈了几下,大致的规划出了一个雏形,将皇庄分为了几片区域,目前主要发展的便是农作区还有居民区,未来还会扩展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等。
      从早上忙到下午,这座废弃多年的皇庄,总算是慢慢的运作了起来。
      “大人,这到底是是何物?居然能变得如此坚硬?”
      待到水泥干了以后,夜长安在铺好的水泥路上踩了一脚,发现它居然变得无比坚硬,他直接抽出剑用力插入地面,剑尖居然怎么也捅不进去,一剑划过,也不过是留下了一道痕迹,对路面完全没有造成破坏,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激动道:“大人,此物若是能用来制造城墙,岂不是......?”
      “嗯,等你学会了怎么制作,就可以回禁城邀功了。”
      苏墨现在只是靠着系统提供的材料在进行工作,他这边完全没有制作水泥的能力,都不知道皇庄够不够用,再拿来修城的话估计消耗的更快,可能会造成的结果就是两边都只做了一半,水泥就用完了。
      那就是最糟糕的情况。
      夜长安听出了话语中打趣的意思,尴尬的笑了笑,他不过是就这么一提,水泥可是天大的功劳,他不会去和苏墨争抢的
      两人并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还以为彼此的意见达成了统一,相视一笑,表示理解。
      傍晚,长孙梁来了。
      晚上的伙食是从集市捡来的羊骨架熬成的羊汤,每人一大碗,还有两张烙饼,长孙梁没有直接找苏墨,而是先去领了烙饼和羊汤,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和这些工作了一整天的流民一起,静静的听着他们聊天。
      “你说,咱们真的都能住上新房子吗?”
      “那肯定的,我跟你说,早上干活的时候,我路过东家身边,看到他手上的地图,密密麻麻的写着字呢,估计都是咱们的名字。”
      “太好了,那水泥我摸过,比青砖还硬呢,用来盖房子肯定能盖的又高又大。”
      “还有,我听那边的官爷说咱们都已经入户籍了,今后咱们可就不是流民了,都是有身份的人了!”
      他们发出了阵阵的欢呼声,不断的畅想着今后美好的未来,长孙梁默默的听着,这些人的愿望在他听起来十分的简单,多是盖房子,娶妻生子,拥有安稳的日子,算不得什么远大理想。
      他不免觉得有些悲伤,这些流民并无远大的目标,只是想吃饱穿暖,认真的活在这个世界上,但就连如此简单的梦想,玉朝都无法满足他们,天灾人祸不间断,这是朝堂的失职,也是他的失职。
      “吃的饱吗?汤不够还能再去添一些。”
      苏墨不知何时出现在了长孙梁的背后,与其他人一眼,也是两张饼一碗汤,坐下大口的吃了起来。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叫太师大人,所以这些流民并未发现长孙梁的身份,他们看到苏墨过来,个个开心无比,高喊道:“吃的饱,东家的饭太好吃了!”
      长孙梁也跟着附和了一声:“油水足,很不错。”
      苏墨满意的笑了,与流民们交谈了一小会儿,长孙梁在期间一直默默的吃着自己手中的饼。
      直到他吃完后,打了个饱嗝,苏墨这才与流民们告别,笑着问道:“太师大人,西北可好?”
      “还不错。”
      长孙梁用袖子抹了抹嘴巴,表情似乎有些得意,道:“我过去之后,将那些世家全部聚集到了一起,让他们出钱赈灾。”
      “那一定很混乱。”苏墨想象了一下,以那天见到魏秋山的样子为基准,大概的想象出了一群老奸巨猾的商人在含糊其辞,就是不想出钱。
      “不错,这群人丝毫没有出钱赈灾的打算,其中有一姓王的世家,居然说我们朝堂不作为。”
      长孙梁猛的一甩袖子,做出了他当时生气的姿态,但很快又是一阵坏笑:“不过这正中我下怀,若是从前,我定有些心虚,但那日,我是真真正正的带了银子……”
      说到这里,他的表情有些陶醉,似乎是在回忆那日自己的豪壮举动,看着模样,苏墨大概也能猜到他到底做了什么。
      “我猛的拍桌,门外一辆又一辆载着银子的马车驶入,当时那些世家的表情,我此生都无法忘怀,实在是解气。”
      之前长孙梁号召世家赈灾,总是空手,或是只带很少的银子,以至于那些世家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差,这次可以说是大反转,他拿出了朝堂的银子,那些出言不逊的世家,就必须要比朝堂出的更多,数千万两,算是在他们身上狠狠的宰了一刀。
      “此番西北之行,在赈灾方面,朝堂可以说是做的很好……”
      说完了自己的经历后,长孙梁长叹了一口气,摇了摇了,赈灾只是治标,以西北恶劣的环境来看,这样的情况还会继续发生,真正的治本之法,目前还尚未找到。
      “太师大人,操心的事情太多,人会老的很快。”
      苏墨出言安慰,他可以看的出来,长孙梁现在颇有些将许多事务一肩挑的状态了,这样并不是很好,朝中讲究势力,就是因为出事的时候,可以有帮自己分忧解决的人。
      长孙梁苦笑几声,起身拍了拍自己衣服上的灰尘,又拍了拍苏墨的肩膀,道:“明日早朝,我会像陛下提议,让你回归朝堂,在皇庄干活,屈才了。”
      “长孙大人。”
      夜长安冷不防的出现在两人背后,声音冷冷道:“这可是陛下亲自指派的任务,你这么说是否不太合适?”
      “陛下亲自指派?”
      长孙梁一惊,不过这是被刚刚夜长安吓得,他沉思了一会儿,随即重新拍了拍苏墨的肩膀,道:“苏学士,我细想一番,觉得皇庄也不错,农事乃国之大事,若苏学士真的种出了一番成果,那对于天下百姓来说,是大幸。”
      苏墨:“......”
      “我想陛下应该有她自己的想法,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不要多想,跟随着她便好。”
      “关键问题就在这里。”苏墨捏了捏鼻翼。
      长孙梁一愣,随即两人同时沉默,又同时长叹了一口气,这正是最困难的地方,若女帝是一位贤良的明君,谁不会放下自己的主意去跟随她呢,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女帝根本无心朝政,每天只想着怎么搞钱去修仙,跟着这样的君主,谁又不会有点自己的小心思呢。
      “罢了,不说此事了。”
      长孙梁摆了摆手,女帝与他有知遇之恩,他愿意无条件追随,但朝堂的其他人明显不是这么想的,比如魏秋山,他的势力过于庞大,现在玉朝的正处多事的时候,若是分出心思全部都管,他怕是没几年可活了。
      “长孙大人,我送你。”
      夜长安牵来了一辆马车,请他上去,长孙梁走到了马车前,回头看着苏墨,欲言又止。
      “何事?”苏墨好奇。
      “我在想,明天到底要不要与陛下说,将你调回朝中,让你在这里,真的屈才。”
      长孙梁从第一天起,便一直觉得苏墨应该留在朝中,如今他治理西北旱灾有功,有这样的权利,再加上朝堂之争,苏墨若是入局,对他帮助很大。
      于利益,于国事,他都想苏墨回去,更何况士农工商,学士的地位无论如何也是高于在这里种田的。
      “还是别了,太师大人,朝堂受限,施展不开。”
      苏墨笑着摆了摆手,他与女帝如今的关系很是复杂,已经算不得是君臣了,若是回到朝堂,对他而言只会不自在,更何况那天放出豪言,不做官了,再回去容易受人耻笑,那魏秋山看着就不像是好人,估计要给他小鞋穿。
      不会朝堂的理由,苏墨能想到很多,而回去的理由,他想不到,所以综合考虑,还是留在这皇庄做他想做的事情,最为合适。
      “好吧,那还望苏学士能在此做出一番事业,为我玉朝延续繁荣。”
      回想起这些天的经历,长孙梁再次认认真真的向苏墨行礼,随即上了马车,行驶而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收治流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