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第 47 章 ...

  •   高淑芸和赵晓诗从科技馆走出来,到了一个文化广场。科技馆地处城市的文化中心,周边还有书城、美术馆以及博物馆。几栋场馆环绕着文化广场,是城市知名的文化地标。广场上常常有街头艺人在表演节目,此时有一位男青年正抱着吉他在广场上演唱beyond的《光辉岁月》。
      高淑芸和赵晓诗在旁边找了一个石椅坐下。同一个吴永财,让两人回想不同的故事。
      赵晓诗说:“淑芸你知道吗?我小时候父母刚离婚的时候,我妈有一段时间情绪很不稳定,我在家里就不敢笑。吴永财可能也一样,被父母的情绪压制,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他的父母也许感受到了某种压力,比如经济有压力、工作有压力、健康有压力,反正这种压力很明显传递到了吴永财身上。他才那么小,他怎么会懂得如何替父母分担这种压力呢。这对他真的很不公平。”
      高淑芸很难把吴永财和敢说敢做的赵晓诗联系在一起,她问:“那你是怎么走出来的呢?”
      赵晓诗说:“不是我走出来了,是外部环境变了。我走了好运,我妈后来皈依了佛教,心境也平和下来了。我的家庭氛围就自然变轻松了。如果我妈没有这个转折,也许我会是另外的一个我。”
      高淑芸叹了一口气,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她突然想起了一个人,她说:“我小学的时候有个同桌,他家在镇上,一楼开麻将馆和游戏厅,二楼是住家。他从小就没法安静学习,因为游戏厅和麻将馆的动静太大了。然后有一些社会青年过来打游戏,见到他就起了歪念,让他帮忙拿点家里的游戏币,成事后给他买点零食。他还小也不懂得,于是就偷了。家里人除了指责还是指责,他在指责的海洋中起了逆反心理,干脆就真的连作业都不做了。我觉得很疑惑,明明指责没有起到效果,为什么还抓住这个方法不放?”
      赵晓诗说:“他们指责不是因为指责有用,而是因为指责是他们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他们教导他人的唯一手段只有指责。这位同学年纪尚小,只通过指责来教育他,怕是会把他在心理上越推越远,最终远到无法实行任何教导。要教导人,需要判断被教导者的状态,极弱者养之,弱者扶之,强者规之,极强者泄之。”
      高淑芸说:“什么强弱养扶?”
      赵晓诗说:“譬如人刚起步之时,为婴儿状态,也是极弱状态,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存活,此时要养之;等到人初长成,具备一定能力,此时需要扶之,帮助他扩大自己能力;他的能力足够强大之时,比如成年之时,此时则需规之,不需要时时看护他,只需要与他制定规则即可;等到他能力极盛之时,则不宜困住他,而应该泄之,让他的能力有释放的出口。”
      高淑芸听懂了,她说:“我的同学仍处于弱者时刻,还没有形成自控力,对朋友的定义不太明确。若家人可以找一处安静的住所供他学习,与他认真讨论什么才是朋友,他也许会认真念书,也能看透社会青年的险恶用心了。可是他的家人却偏偏只会讲为什么别人家小孩不这样你这样的话,让他无从参考。”
      赵晓诗说:“家人的话若常常是没有信息量的,到最后他就会选择不听了。”
      高淑芸说:“还有更严重的,社会青年此时过来了。他们骑着摩托说要带他去兜风散心,当然还继续让他帮拿游戏币。街头混混的逻辑也很完美,家里的币是可以循环利用的,拿出来最后他们肯定也还回去了,多玩几次游戏只会费一些电费而已,对他们家没有影响。他们带他兜几次风,油费也就平掉这个电费了。这下子他就完全被推到街头混混身边了。很多小孩说,他很厉害,10岁就做了街头混混的头目,当时和他同桌我很恐慌。我现在回想起来,10岁的小孩怎么可能有超越20岁的社会青年精明,他明明是被利用的那一个。”
      赵晓诗说:“10岁还是一个谁给糖吃就给谁笑的年纪啊,还是需要家人教育和培养,不能一骂了之。”
      高淑芸说:“我现在觉得自己挺幸运的,在我的极弱时刻和弱者时刻,获得了适当的养和扶,并不是只有兜头的打压。”
      赵晓诗说:“希望吴永财也能有好的造化,能够得到心灵的滋养。”
      两人都沉默了,人都是怎样度过自己的极弱和弱者时刻的,大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人与人之间不同的际遇,难道最后只能归咎命运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