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025 ...

  •   月莲寺是一个女众寺庙。它初建于明朝,古时称月莲庵。经历三百年的风雨,期间多次毁坏,又多次重建。在90年代的时候,偶然得到一个高僧大德的帮助,得以筹集众多善男信女的善款进行扩建。月莲庵从一个仅有一庭一殿的小寺庙,变成了拥有标准四进三院格局的月莲寺。
      现在的月莲寺,门前有一个大型的广场,广场中央立有一个石雕牌坊,上书“月莲广场”。这是附近居民锻炼聚会的活动场所。穿过广场是一个蜿蜒的荷花池,正好把热闹的月莲广场和安静的月莲寺区隔开。荷花池上架一座白玉拱桥,是月莲广场通往月莲寺的唯一道路。
      走过白玉拱桥,两旁绿树如荫。一路鸟语花香,尽头则是一堵石墙屏风,上书的“月莲寺”三个字,正是那位高僧大德的手迹。绕过这个石墙屏风,就到了月莲寺的前广场。前广场的中央放着一个巨大的铜香炉,香炉的前面放着三个跪板。
      香炉身后正对着的,恰好是月莲寺的三扇拱门。每天从早上7点到下午6点,这几扇门都会打开,迎接八方的信众和游客。
      对于赵晓诗来说,月莲寺并不仅仅是家旁边的一个宗教景点,它是赵晓诗的另一个家。
      在赵晓诗刚上小学的时候,她的母亲张小娟就和她的父亲赵坚华离了婚。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见到她的父亲。张小娟是一个郊区小学的语文老师,一辈子的生活过得自律严谨,离婚这件事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创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她都无法保持稳定的心态。她的情绪阴晴不定,也曾给赵晓诗造成了极度的困惑和恐慌。母女间的气氛无法融洽。
      因缘巧合之下,张小娟和月莲寺的仓慈方丈邂逅,开启了张小娟的另一段人生。仓慈方丈的安抚点拨平复了张小娟的不忿之气,张小娟从此也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所,皈依了佛教。
      彼时月莲寺刚扩建完成,寺内的为数不多的女众僧人既要兼顾日常修行,又要兼顾寺庙的运营,颇为吃力。许多地处中心城市的寺庙比较容易形成自己庞大的义工团队,因为中心城市人口众多。它们依靠义工团队就有足够的人力来应付寺庙运营,庙里的僧人即可专注修行。而有些名声在外的寺庙更游刃有余,它们有雄厚的财力,可多请安保人员来维持寺庙的运营,协助本庙的僧人。月莲寺地处五线小城的郊区,信众主要是周边的居民,难有充足稳定的义工团队。加之这是女众道场,想请清一色的女性安保人员也颇为困难。寺内尼众分身乏术,苦不堪言。
      张小娟此时义不容辞地把半个家都搬到了庙里,投身进来。她在庙里长期拥有一张床,只要一到周末假期,她就在庙里落脚。庙里哪里需要人,她就去哪里帮忙。她帮忙打扫卫生、洗菜切菜、烧火做饭、端盘子搬经书,倒香炉灰串佛珠串。最忙的时候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会有很多省城的信众慕名来体验寺庙生活,她得帮忙打扫客房卫生,换床单被罩,帮助准备特色素餐。还有每年的各类法会日,她得帮忙准备各类供品,粘糖塔,插花瓶,准备供灯,供果,供斋饭。她甚至还去帮忙组织各类佛教夏令营和祈福活动。张小娟一年到头,在庙里面的活都忙不完。
      赵晓诗从小就习惯了跟着张小娟在庙里生活。年幼的她并不觉得生活在这里的人有什么不同。她甚至觉得庙里的师父更加善意。师父们教她背诵《心经》,和她讲各种偈语,让她受益匪浅。赵晓诗也会帮师父们的忙,当然不会像她母亲那样帮到团团转。
      赵晓诗最自豪的一次帮忙,是8岁那年的除夕夜。那天晚上还未到0点,庙门口就挤满了想要上头柱香的人。赵晓诗跟着一位师父在刚进庙门的地方摆了两个香烛摊,进门后左右手各有一个。那位师父看一个,赵晓诗看一个。
      等到0点快要到了,庙门打开,人群涌进来了。许多人进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香烛。当他们看到一边的摊位是个小孩的时候,都稀奇起来。纷纷到赵晓诗的摊位帮衬。8岁的赵晓诗沉着应对,最便宜的是2块钱,最贵的是20块钱,赵晓诗早早就记好了各类香烛的价格。赵晓诗完全不用计算器,收钱之后,她马上在心里扒拉着算盘,很快就得出了找数。最后赵晓诗的摊子一个晚上就卖出去了2000多块钱。更为厉害的是,师父们最后一算总账,赵晓诗没有算错一笔交易!师父们感叹,赵晓诗对数字有着天生的直觉,以后肯定是一个人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