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一张珍贵的照片 ...

  •   每次英语听力答案一出,下面就是哀嚎一片,但很少人问为什么。因为当听力训练的对话材料拿到手,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并不像数理化,还能利用公理定律和逻辑推导,讲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白了,就是英语听力还得再加强训练,把听不懂变听懂如此而已。但是语言这东西,真的很难一口吃成胖子。难怪爸爸小时候就有意识地引导我,培养习惯和语感,虽然数理化难,但是我这不也一点点补起来了吗?反观那些英语不好的同学尤其是男生,仿佛狗刨挣扎在波浪里的人即将溺水又希望突然学会游泳,可以与波涛一较高下。班里的听力强化训练暂告一段落,我也不用再把自己的新收音机私为公用了。直到有一天李老师自己拎来电教室的收音机,看来学校的那台已经修好了。
      这天晚自习放学后梅映雪又来找我顺路一起走,看来她又要去姨父家补习数学了。她告诉我她已经确定考平城中医药大学的护理专业,这个学校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学了护理,申请出国非常容易。当然,最主要还是因为这个学校是她努力够一够能考上的专科学校,如果考虑平城其他的本科或重点院校对她而言根本不切实际。我一直没有对护理产生过任何的兴趣,因为从小在诊所和医院打针的不愉快经历,让我对医院和相关职业都有一种莫名的排斥感。但是陆琪和妈妈同事兼好友的女儿许珂也都先后就读卫生专业学校的护理专业,想必是有其深意的。我对出国留学仍然有一丝神秘的幻想但基于对费用的畏惧,一直不敢宣之于口,就想着有没有爸爸当初那样的机会能被公派出国。于是,我忍不住问梅映雪:“澳大利亚留学很贵吧?”
      “是啊,除非家里有钱。”梅映雪立刻赞同。
      “那你还去那边?”
      “我又不是去留学,我是想移民啊,”梅映雪吃惊我没有理解她的意思,“我在国内读完护理才出去直接就业。我的小姨和小姨夫可以做我的担保人,我也就不需要缴纳高额的保证金才能拿到签证了。”
      “那边护士很紧缺吗?”我表示不理解。
      “不知道,反正小姨熟悉那边的情况,给我指明了这个方向。她自己也在那边开了中餐馆。”我突然觉得自己的想法非常单纯和幼稚,而梅映雪在国外还有相当亲密的家人指点迷津。虽然我不能理解作为清华优等学生的老婆为什么选择开餐馆,但是梅映雪只想去澳大利亚的坚定决心,让我更加确定国外的月亮更圆更亮。
      物理老师一如既往的讲解让我必须在课下花更多的时间补回课堂无法吸收的难点疑点,并自己给自己加压,争取能够打怪升级。但是以数学为例,涂老师的课干货满满而且讲解详尽,上完一堂课真的很有成就感。回家短时间复习一下,就可以直接升级了。这么一对比,我本就薄弱的物理,真的只能说是事倍功半。哎,还真不能对比,否则英语的事半功倍岂不是更让我在物理面前只剩痛哭流涕的份?
      我看得出孙宇比之前更积极主动了,表情也不再那么木讷,希望他能好好利用这一个月的补课时间,并在回到二中以后延续下去。周六那天下午放学后,很多同学因为当晚没有晚自习第二天也会休息一天,跑到操场释放能量。化学老师不是说了嘛,如果别人多看我几眼就是为了搞垮我,让我想入非非。想不通的时候就去操场跑两圈,能量释放后就能归于平静,达到平衡的状态。但是我每天早上都有跑步啊,跑的比两圈还多。夏天真的很烦人,潮湿的闷热时不时让人头晕脑胀。除了晨跑,白天我基本都不想动一下。因为静静坐在那里,衣服也能被汗水打湿。但是放学后,看到很多同学到操场活动,我又忍不住心痒痒跑去看场活动电影。
      赵雷、王明辉、张帆、马小伟等又跟一班的沈里等人约好踢一场大汗淋漓的足球赛,而陈封、吴伟、冯建、廖不凡、季康勇等人则在篮球场上摆好了阵势。洪涛其实个子挺高,听说以前在二中也是足球队的成员。可是每次这种班级活动,他总是缺席。但今天孙宇却没像洪涛那样独自离开,而是也跑到操场上。范潇潇和乔希一直都是篮球运动的拥护者,这可能与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的流行有很大关系。但是我看得出范潇潇目光时刻落在季康勇身上,就连作为观众的加油都变了味道:“陈封,你走步了!吴伟,你为什么总是防着人家季康勇?”
      乔希有几次试图拉她的衣袖没有成功,转头悄悄对我说:“潇潇表现的也太明显了吧?”
      “你是指她对季康勇吗?”我试探地问。
      “啊?”乔希瞪大眼睛有点不相信,“你不知道?”
      “啥啊?”我有点懵。
      “范潇潇喜欢季康勇,但表白被拒绝了。”乔希不无惋惜地说。
      “哎…”我们不约而同地叹了一口气。突然我发现孙宇也走上了篮球场,与前面几位男同学形成对垒的局面。我为他走出壁垒融入新班级而开心,其实他的篮球打得挺好啊,有两次吴伟和陈封联手都防不住他,但是他只进了一个球,不过在我看来已经很棒了。妈妈也是在体校读书,打业务篮球联赛出身的后卫。说实话,我挺羡慕她。不仅仅是因为跟她去参加比赛可以无限畅饮瓶装橘子水,更因为妈妈在场上的奔走牵动了看台上每一个人的心。妈妈除了读书不像爸爸那么厉害,真的好多地方都非常厉害。比如写字、打球、做饭、人缘等等,全部不落后爸爸。
      陆达没有参加任何一项体育活动,他这次选择和庞杰静静站在一边观看。或许是上次崴脚的教训太大,他现在学会保护自己。庞杰的妈妈据说非常年轻,19岁就生下了他,两母子并肩行走时经常被人误认为姐弟俩。我很难想象自己成为一个19岁的母亲,因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个年纪我还在读大一大二,杂可能生娃呢?梅映雪一再催我走了,她还忙着去姨父家补习数学,又不想一个人走那段路。最后我只好妥协于她,又看了一眼场上的孙宇,转身先离开了。一路上,梅映雪叨叨着物理难,物理老师讲的更难,我除了觉得心烦一句话也没听进去。
      周一课间,我看到张帆和马小伟在传阅几张照片,便好奇地过去看一看。居然是周六班里那些男生的照片,有几张是偷拍,只有一张是在大家有意识的情况下摆拍的。王明辉、张帆、庞杰、吴伟和季康勇,大家以各种动作搭配站在中间傻笑的陆达,马小伟最后干脆蹲下做出掏陆达裤包的动作抢镜。最神奇的是,照片最后面还有一双眼睛透过前面的男生若隐若现。我正好奇那是谁的时候,张帆已经给出了答案:“看到没有?范潇潇在最后监视着大家。”
      我没忍住“扑哧”一下笑了说:“你这样说人家不好吧?”
      “可是她的眼神真的很诡异啊。”马小伟也补充道。我想,她其实很想和季康勇单独拍一张吧,可是知道又不可能,只能以这种方式与季康勇站在同一个画面里。
      “谁拍的啊?哪里来的相机?”我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孙宇带来的,也是他拍的。”马小伟朝孙宇方向伸了伸头并努了努嘴。哇,有钱人啊,还有相机来给大家免费拍照。上次拍照还是大伯公为私用,用厂里的相机给我和爸爸在学校拍了一组照片。虽然我留着假小子的短发,穿着特价处理的一套运动装,但是爸爸特意穿着新西装一本正经比平时有型啊。
      说着我转头看向在座位上的孙宇,他也恰好抬头迎上我的目光,我正想把视线转到别处,却见他朝我们走来。张帆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偷拍我们怎么说?”
      孙宇脸一下就红了说:“我想着给大家留个纪念嘛。”
      “人家也是好意啊。”我试图替孙宇解围,况且我本来就觉得拍照很奢侈但很有意义。
      “哎呀,又没说你,你怎么大反应干什么啊?”马小伟也跟着起哄,哈哈笑起来。
      “反正相片已经洗出来给你们了,”孙宇无可奈何地说,“木清凌,你可以把听力材料原文给我看看吗?我放学的时候保证还给你。”
      “当然。”我说完就回座位把材料原文递给他。我不知道那些照片最后都留在谁的手里了,反正没有我倒也不必追究。胶片相机就是这样了,底片也会有发霉的时候,只能拿着冲洗出来的照片追忆当初了。论我自己的外貌,还是那张小时候在公园的蘑菇伞下最甚啊。可惜,越长大越长残,再加上我们家经济条件又很一般,除了学习就平平无奇的我倒也习惯了这样的设定。
      放学时孙宇果然按照约定把听力材料还给我,因为走得匆忙我顺手就把它塞进书包里。回到家里打开书包复习功课的时候我看到一张照片从听力材料里滑落出来,捡起来一看:这不是我吗?原来孙宇有给我拍照的呀!照片只能看到我左侧脸部及轮廓,避开了正面五官的缺点。照片中的我正全神贯注盯着前方,若有所思的样子。上一次同学给我拍照还是罗倩带我和马兴华去青龙山时的摆拍,这也太惊喜了吧。孙宇也知道涂老师管理严格,所以不敢单独给我所以夹在资料里,有心了。其实班里有相机的人也不少,比如赵雷、杨妤等,但从未见他们带来相机给大家拍照留念。如果我有相机,一定会想法设法留住现在这个将来再也不会重现的时光。
      补课尚未结束,高考成绩及各个院校的调档线及录取分数线已经公布。崖城理科第一名果然还是在崖城一中,而且据说这个师兄天赋异稟之前就已经获得全国及省市的物理化学竞争奖状和证书,如今考入北大生物工程专业,不过是正常发挥而已。作为教师子女的徐姐和廖姐分别考上了华东理工大学的重本专业和平城理工大学的专科专业,而帅气的周哥哥也只够读专科的份。倒是那个与我在兵乓球桌上拜过天地的黄哥哥也考上了北大的物理专业,让我惊为天人。在平城某中学复读的周力哥哥还是与重点本科失之交臂,最终去了一所财经大学的二本专业就读。听说李芬这次虽然考上了本科但成绩一般,考上的是平城大学下的三本专业,这下她终于可以和季盛天天相见了。尘埃落定的别人,其实与我并无太大关系。化学老师手里攥着第一份高考理科综合测试的真题试卷,在讲桌上不停地重复那句话:“其实真的简单了,不过是包装花哨而已,你们要学会透过表面看本质。”我当然开心难度降低,要知道以前物理满分150我能考个120就很厉害了,根本无法与随随便便就能考130多分的陈封等人相提并论。现在物理总分也就才120分左右,再加上并不太能拉开差距的生物80分,这个改革根本就是对我的利好消息啊!我当然知道打好基础的重要性,这样无论题目如何包装,我抓到的都是关键。
      补课的最后一天,天气异常炎热,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我在黑板上抄写完高二阶段最后一次英语测验的答案,有些失落地走回自己的座位。我很不想真正踏入高三,因为很多人提起这一年都是一副生不如死的样子。但是我辛苦学了这么多年,都是为了高三为了高考这一天啊,我又如何能避之不及呢?晚自习结束后,我的目光紧紧追着孙宇,只见他缓缓收拾好书包,跟随人流走出教室准备去车棚取自行车。我直接追出去叫住他。他转过头看着我,从教室窗户里透出来的白炽灯光照在他脸上,他神情有些异样地问:“什么事?”
      我把自己早就拿在手里的英语总结笔记本递给他说:“我知道下学期你就不到一中来上课了,这是我总结的英语要点和心得,希望对你有帮助。”
      他并没有立刻伸出手来,顿了一顿才说:“谢谢,你有心了。”
      “你给我拍那张照片,这个就算我对你的回礼吧!”我认真地看着他说,“不要因为在二中就放纵自己,记住这一个月你在我们班学习的感觉,再坚持一年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他有些惊讶地听着又逐渐恢复平静并接过了我的笔记本:“谢谢你!”我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同学,害怕更多的人看到我们又立刻局促起来。他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说:“我去取车了。祝你高考时金榜题名。”说完他转身离开,而我则努力抑制住内心不再看他的身影,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