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顾蔷出嫁 ...

  •   小孩子长得快,一天一个样,就在连苏氏抱着顾芸久了都有些觉得累的时候,顾蔷的婚事也如期而至。
      顾家嫡子出嫁,嫁妆的份额是四千两银子,庶子则是两千两。放在一般的富贵家庭,那是相当的多了,但爱子心切的苏氏哪哪都觉得不够,除了货真价实的四千两份额,苏氏手里的胭脂铺子,京郊的庄子,良田,还有这么些年攒下的首饰头面,能塞的都塞上了,足足凑齐了六十四担,饶是前世是上市公司CEO的顾芸,在听到下人念顾蔷的嫁妆单子的时候,都吃了一惊。
      光苏氏添妆还不够,作为姐夫的三位太太,此次也是下足了血本,送来的首饰头面一个比一个贵重,倒是将顾蔷从小养在身边的老太君,竟只送了一对双耳鎏金珐琅的官窑。
      倒不是说不贵重,好歹也是御赐的东西,但对待从小养在身边的嫡长孙,就这么一样物件就打发了,说起来总让人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害得顾蔷心寒不已,都不大愿意往老太君处请安。
      苏氏看着自是心疼,老太君不疼惜,他这个当爹的还不能好好补偿?在六十四担的嫁妆外,又添置了许多值钱的玩意,都是要随顾蔷带进白家的。
      近日侯府上下无一不在为四少爷顾蔷的婚事忙活,苏氏抱着顾芸,还在和吴老爹商量顾蔷嫁妆上的一些小细节。白家的聘礼早就送到,也是相当的丰厚,看起来是十分重视这个女婿的,苏氏半分没动,全部又加进了顾蔷的嫁妆单子里。
      在嫁妆的事上,苏氏可谓宠儿子宠到了极致。
      但嫁妆就是一个男儿在妻家的底气,自然是越多越好。
      “主君也不用太过担心,白家不是那没有分寸的人家。”吴老爹笑着说。
      苏氏抱着顾芸,正拿着纸老虎逗她玩。
      “我如何不知我这媳妇的品性?但我就这么一个儿子,总是要多操心的。”
      顾芸不耐烦玩纸老虎,倒是对她哥哥的嫁妆单子有着浓厚的兴趣,扭着小身子,探出脑袋来也要看吴老爹手中的嫁妆单子。
      “你看什么看,你看的懂?”
      话虽如此,苏氏还是将顾芸抱起,让老爹将嫁妆单子放在她面前。
      见顾芸的小手放在单子上,竟是看得认真,吴老爹笑了:“九姐儿可看仔细了,以后您娶夫郎,怕也得照着这张单子来。”
      苏氏嗔了他一眼:“小九还小,说这些做什么?”
      吴老爹也不怕苏氏责怪,依旧笑着:“主君才这时便舍不得九姐儿了,以后还怎么了得?”
      主仆两人互相打着趣,顾芸不大爱听,不知不觉就迷迷糊糊睡过去了。
      顾芸这一睡,就错过了见自己亲二姐顾莲的时辰。
      顾莲打小就读不进书,学武也喊累,倒是对经商很是感兴趣,几次下江南都收获不小,如今二十出头,却也是能和许多地方的商号老板们称兄道弟的了。
      近日匆忙赶回,本是为了回家探望自己的父亲苏氏和才出生的幺妹,谁知有事在扬州耽搁了好几日,路上又遇上了许多正要上京赶考的学子,结识了不少人,来来回回一耽搁,竟到此时才回家,幸好没有错过自己嫡亲弟弟的婚礼。
      顾芸长得好,又被苏氏养的白白胖胖的,谁看了都喜欢。
      顾莲也是毫不吝啬,甩手就是两车带回来的给小孩子的稀奇玩意儿。
      真到了顾蔷嫁人这天,苏氏便是忙得脚都沾不了地,顾芸全程都被奶爹抱着。
      中途有客早早地来了,是苏氏的娘家护国公府的老太君和当家主君。苏氏是护国公府嫡长子,没出嫁前是老护国公和老太君心尖上宠着的孩子,此前顾芸满月,老太君身子不利索,便派了当家主君来贺,此番身子稍好些,又是嫡长外孙出嫁,老太君便催着护国公主君快快地来。
      因是新嫁郎,盖了盖头,便是亲祖父也是见不得的,老太君便直杀到苏氏院子里,看看心心念念的小外孙女。
      苏氏长相随老太君多一些,两人都是一副令人想要亲近的面孔,已耄耋之年的老人又慈祥和蔼,知是自己亲祖父,顾芸也乐得咯咯笑哄老人家开心。
      “还是二弟有福气,瞧这小九,以后定是个有出息的。”苏氏未出嫁前,与姐夫护国公主君王氏关系颇好,这话自是说得真心实意。
      苏家老太君最是喜欢孙辈了,家中的孙女孙子都被他宠得不成样,看顾芸着实可爱,小心肝儿不停地叫,见面礼不要钱似的搬进来。
      此番作为,倒是比顾芸的嫡亲祖父何氏来的用心。
      王氏假意吃醋,牵过苏氏的手:“还说父亲不偏心,这真是将心都贴你们父女俩身上了!”
      苏氏也笑着打他:“得了便宜还卖乖,你在家中父亲还疼爱得你少吗?在我这一日就吃醋,你莫不是个醋坛子变的?”
      苏家老太君对自己儿子和女婿都不买账,抱着顾芸宣称最爱的是小九,你们都没份儿呢。
      众人都笑作一团,许久才作罢。
      不多时,苏氏就让奶爹抱上顾芸,众人去给新嫁郎梳妆开脸。
      父子俩抱着痛苦一番,暂不赘述。
      很快,白家那边迎亲的到了,一溜的白衣少女们,排开来站在侯府门前,旁人看着好不风光。
      白家是百年书香门第,与之交好的家族自然都是有着深厚底蕴的,这些书香世家出来的小姐们,个个是读诗作词的好手,顾蓉绞尽脑汁几个晚上想出的题目,没几个回合就被轻松破解,一首比一首惊艳,簇拥在一起的众人都连连叫好。
      “这可不算啊,一群秀才搁我们这群莽妇跟前显摆,算什么本事?”顾莲拉着一脸挫败的大姐,笑着拦下了白婉儿的路,“想接走人,还得过我这关。”
      白婉儿也笑,恭恭敬敬地向她行礼:“还请二姐姐指教。”
      顾莲侧身,现出身后的道具。
      只见宽敞的院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有箭囊,有靶子 ,但是不见一支箭;另一部分有箭,有双耳壶,却是都高高地吊在头顶,踮起脚尖伸长了手才能勉强一够。
      这番布置,很是稀奇让人摸不着头脑,白婉儿也是一愣,女方这边很快就有急性子的发言了:“顾二娘子,这是个什么新玩法,您给说道说道啊!”
      顾莲满眼笑意,大手一挥,就有人托着几个木盘走上来,众人探头一望,每个木盘里都有一张叠好的纸条,且写上了字迹。
      众人还是疑惑,不解其意,顾莲故作神秘了许久,吊足了大家胃口,才大发慈悲道:“很简单,一炷香的时间内,找到藏在院子里的三支箭,投壶或是射靶皆可,三支皆中,才算过关,而这三支箭的下落,就藏在这纸条上,各位妹妹们,接招吧!”
      这类似于探险解密的游戏最受年轻人喜爱了,顾莲话音刚落,白家这边接亲的就有好几位小姐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毕竟是白婉儿娶夫郎,她更谨慎一些,认真排兵布阵,将那善于投壶的,射箭的,解对子的都找了出来,分工明确后才告诉顾莲,可以开始了。
      顾莲和顾蓉就看着她们排兵布阵,也不阻挠,最后点上香宣布开始时,顾莲才狡黠地笑了笑,诡计得逞般看着白婉儿她们。
      那少女们倒也顾不上顾莲什么表情,时间紧迫,先拿上纸条便仔细看再说。
      第一张纸条上写的谜面是:杨柳细腰一直筒,蓝砖青石砌到顶,中间悬有一明镜,美女西施留过影。
      几位少女随即皱眉,很快第二张纸条上的谜面也被人念出来:千道岭,万条沟,草不长,果不收。
      这些谜面可真是稀奇,竟未曾听说过,饶是这群饱读诗书的年轻小姐们也犯了难。
      顾莲有意让她们不好过,怎会寻轻松的来解?这些谜面可都是她这几年走南闯北,去了不少地方收集来的当地的谜面,一般京城女子怎会见过?
      想娶她唯一的嫡亲弟弟,哪里能那么容易。
      顾莲的心思,顾蓉还不知道?但也乐得看二妹给她们使绊子,同时心里也隐隐有把适才诗歌那一篇扳回一城的感觉。
      第三个谜面被白婉儿的表妹叫白熙然的拿起:竹下结伴逐日影。
      白熙然年岁尚小,拿着纸条像她的姐姐们一般,皱起好看的眉头,绞尽脑汁也得不出答案。
      原本守在自家四哥哥闺房外讨红包的顾莱正无聊,随意一瞥,便瞧见了白熙然皱眉的模样,心中瞬时泛起一阵涟漪,一股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正巧白熙然没想出谜底,抬头不经意向他那处望去,顾莱赶紧害羞地埋头,等他再抬头时,已不见了那白衣少女的身影,他着急地寻,却是怎么也寻不到了......
      毕竟是一群读书人,日日与字词打交道,顾家以武起家,没有给她们这群弱书生放下武艺的关卡已是她们占了便宜,若连字谜都猜不中,岂不惹人笑话?
      很快,有几位小姐在白婉儿耳边附语,稍加思索片刻,白婉儿点点头,心中有了答案。
      “杨柳细腰一直筒,蓝砖青石砌到顶,中间悬有一明镜,美女西施留过影。直筒,蓝砖,明镜,此谜面谜底应为水井可是?”
      顾莲没点头也没摇头,只是善意地提醒时间已过去一半。
      白婉儿了然,命人去那院中唯一的水井处查看,果然从井中打起的水桶里拿到了第一支箭。
      “千道岭,万条沟,草不长,果不收。有千条道路,万条沟壑,却无草无果,若没猜错,这应是瓦。”
      “瓦?妙呀!我适才怎么没想到。”
      “这白家家主果然是聪慧过人啊!”
      “这谜面也太巧妙了些。”
      “是呀......”
      ......
      白婉儿带来的大都是书生,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顽劣的,小时候没少爬树下河的小姐,才颤颤巍巍地爬上院落主屋的屋顶,掀了近一般的瓦片找到第二支箭。
      这第三个谜面可就真的难倒众人了,白家小姐们冥思苦想也不得答案。有宾客提议到此便罢了,开个后门让新娘子过了这关吧。
      顾莲自是不干的,道还有一小柱香呢。
      “啊!我知晓了!”白熙然锤手惊呼,引得她的姐姐们看着她,“我知晓了婉儿姐姐,是簪子,谜底是簪字!”
      白婉儿问:“这从何说起?”
      白熙然笑道:“姐姐笨,你看,簪有两个先,是而结伴,先生说过,先有前进的意思,前进为逐,日在底便为影,连起来不就是竹下结伴逐日影嘛?”
      白婉儿恍然大悟:“如此便是,熙然,你太棒了。”
      大周朝的女子大都会用玉簪束发,而簪头细而尖,尾部肥大圆润,形似利箭,正好可以用来投壶。
      反应过来的众人无不称赞白熙然聪颖,顾二娘子构思巧妙。
      大家高兴了,顾莲可没那么高兴。
      黑着脸看着白婉儿将两支箭射中靶心,将玉簪投入壶中,此时,一炷香刚刚燃尽,顾莲不情愿地拍了拍白婉儿的肩:“......罢了,你若胆敢对蔷儿不好,便仔细你的皮吧。”
      白婉儿喜笑颜开:“弟媳遵命。”
      顾莲这关确实耗费了些时间,为了不耽误吉时,苏氏亲自下令,将后面的题目都设置简单些,顾三娘子顾瑞和和顾五小姐顾珍和也没有过分为难未来弟媳和嫂子,一个灌了人几杯酒,一个讨了个大红包,便放了人。
      白婉儿一路过关斩将,好不容易带着人浩浩荡荡到了顾蔷闺房外。
      这边都是顾蔷的姐夫和弟弟们,白婉儿不敢得罪,一人发了一个大红包,又说了许多好话,几位太太都是有分寸的人,也没有为难,顺利将新郎子请了出来。
      到了此时,一向对外人成熟稳重的白婉儿也忍不住呼口气。
      成亲太难,万不可再来第二遍,此番她一定好好对蔷儿。
      正在气呼呼自家弟弟就这样被带走的顾莲不知道,自己设置的难关,阴差阳错让自己的弟媳更坚定了要对弟弟好的决心。
      “吉时到,新郎子上轿!”
      送亲的人里吆喝声刚止,门外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便沿着整条街道响起来,白家那边迎亲的人早就在宁远侯府门前等候多时。
      顾蔷被宁远侯世女顾蓉背出来,纤细的少年一席红衣,盖着红盖头,颤颤巍巍地被送进花轿,饶是武夫如宁远侯,也不由得红了眼,苏氏早就在内院哭得好几次差点昏过去,此时竟是难受的发不出声了。
      顾蔷已经上了轿,白婉儿一身张扬的红色,与她一贯的白衣袂袂大相径庭,却也衬得她翩翩少女好不风流倜傥。
      白婉儿倒没有寻常读书人的矜持迂腐,撩起裙摆跪在宁远侯妻夫面前:“请岳父岳母放心,媳妇保证,此后一定好好待蔷儿,决不让他受半分委屈。”
      宁远侯梗咽着:“好好好,你二人从此,要举案齐眉,妻夫同心,万不可生了龃龉才是。”
      苏氏点点头,虚扶白婉儿:“孩子,岳父就把蔷儿,托付于你了......”
      白婉儿回答得干脆:“媳妇,谨遵岳父岳母之言。”
      说完,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告辞了宁远侯妻夫二人,骑上马,带着迎亲的队伍离开。
      队伍里吹吹打打的声音再次响起,一串队伍带着顾蔷的嫁妆,声势浩大,热闹非凡。
      宁远侯收拾了心情,转头对几个女儿说:“打点一番,我们也该准备去参宴了。”
      大娘子顾蓉,二娘子顾莲和三娘子顾瑞和齐声应下。
      苏氏是男眷,还得招呼府上的客人,再不舍,也匆匆抹了眼泪,准备换身衣裳备宴。
      宁远侯府这边已经送完了亲,接下来举办婚礼,婚宴,可有的白家主君和老太君去忙活了。
      而作为小婴儿的顾芸只能和奶爹待在房间里,听院里出去讨了赏的小子回来添油加醋地讲前面迎亲的趣事,恨自己还太小没凑上热闹的顾芸只能化悲愤为食量,吃奶的时候奶爹都忍不住喊疼,心想今日九姐儿是怎么了,用这么大劲。
      不知是不是父女心有灵犀,苏氏没多久,换了衣裳便来抱自己忽略了一上午的幺女去参宴。
      小婴儿咯咯笑,逗得苏氏直呼心肝。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3.顾蔷出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