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番外二 ...

  •   赵曙笑看向妻子:“是有一桩喜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高滔滔为赵曙撩开面前的彩珠帘子,笑道:“好啊,什么喜事,让臣妾听听看。”
      宫人为二人送上热茶,赵曙一手支在软枕上,神情十分惬意,他道:“今天大哥来给我请安,我发现大哥都长大了,是该娶皇子妃的年纪了。”
      “原来是这桩事,”皇后接过宫女手里的线香插在案上的香筒里,笑道:“可不是吗?孩子都大了,也该成婚了,您这个年纪,大哥都抱在手上了。”
      皇长子赵顼,今年已经年满十六周岁,而皇帝赵曙是十五岁成婚,十六岁做的父亲,要不是先帝于去岁薨逝,他早就该娶妃了。
      “那您是打算今年就给大哥纳妃吗?臣妾倒觉得时间紧了些。”高滔滔又道。
      赵曙调整调整坐姿,手拍拍桌案,思索了一下,才道:“这也不急,总得等先帝的周年过了再说,我只是让你心里先有个数而已。”

      高滔滔就点点头,“确实要早点心里有数才是,大哥娶亲,事关社稷,不能轻疏。”
      皇帝静默在光影里,闭目回想如今已经衰落的高门世家之中,还有哪家不堕先祖名声,可以选为后族,想来想去却没个头绪,只得向皇后笑道:“典仪可以慢慢准备,就是这皇子妃的人选现在就可以选起来了,我一时却想不出哪家合适。”
      皇后思忖一下,灵光一闪,忽道:“咱们原先要避嫌,禁中高门大半不知,如今宫中唯有太后位份尊崇,从前又常在禁中接见命妇,要是问人选,只怕还是问她好些。”
      赵曙被皇后提醒,拍拍自己的额头,笑道:“这可真是糊涂了,空放着太后这个好媒人,自己着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他们和太后现在结为一体,这样的事,问太后是再恰当不过的,要是有了合意的人选,由祖母为孙子赐婚,就是为了孝之一字,朝上的大臣也不好反驳什么的。

      此事就此定下,皇帝便与皇后去寻了曹太后帮着掌眼,曹太后一开始只是推脱,说儿女婚嫁当由父母做主,她一个当祖母的不好插手。赵曙知道曹太后在顾虑些什么,彼此之间本来就才修好,万一这个孙媳妇没有选好,曹太后怕影响和养子之间的关系,索性不插手。
      只是这样的事,若是托给朝臣去选,一则怕他们任人唯亲,二则怕选出来的人和他们有牵扯,在皇长子耳边吹了枕头风,叫孩子们长歪了心思。
      劝来劝去,曹太后只说老眼昏花,那些年轻的小娘子们,她也好几年不见了,不知道脾性,不敢选。
      赵曙无法,转头就见公主和临淮郡主并肩坐在下首,忙笑道:“还请两位妹妹也帮着劝劝,也疼疼侄子。”
      公主理理身上的披帛,笑道:“我看娘娘的顾虑也对,这姑娘选出来到底是侍奉在圣人跟前的,要让圣人掌眼才是。”
      高滔滔摆摆手笑:“只要姑娘好,我当亲女儿一样的疼,只是我年轻,怕选走了眼,倒不如娘娘好眼力,选出来的我肯定喜欢。”
      临淮郡主不插手这些事,只在一边笑吟吟地抱着孩子逗,孩子咿咿呀呀的叫起来,她就起身告个罪,抱着孩子出去哄了。
      高滔滔话说到这个份上,曹太后倒是不好再推辞,叹一口气应下,对着公主笑道:“看看,等皇后和皇帝迎了新妇进来,这一大家子就更热闹了,你也赶紧怀一个才是。”
      太后催生,赵曙和高滔滔都坐在一边看热闹。
      公主闹个红脸,道:“这也要看天意,我倒是也盼着让娘娘作外祖母呢。”
      曹太后这才放过公主,大家又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用饭,等高滔滔和赵曙走了,临淮也抱着孩子去苗娘子那里了,公主才坐在太后的身边问她:“娘娘,要是大哥的新妇是您选出来的,这宫里您也多一个亲近的人啊,您怎么当着十三哥的面这么推辞?”
      曹太后拿了黄澄澄的小铜锤给自己捶腿,徐徐道:“哪有这么简单,无非就是借着我的手选出几家人来,人家两口子再自己做决定也就是了,选出来的还是人家的儿媳。”
      只是和谐相处而已,并不是亲如一家,赵曙是不可能坐视长子的新妇由养母一锤定音的。
      公主捏着帕子不由得叹气,她是无可奈何的,让母亲和养兄能够不再相争,她就已经耗尽心力了。
      曹太后却拍拍女儿的手,好笑道:“你叹什么气?这些事不是你该操心的,皇帝不是刚升了你为岐国长公主吗?你还是多去滔滔那里逛逛,也正好去看看妹妹们。”
      公主只能握住了曹太后的手,道:“要是真的有那么一天,娘娘有钟意的小娘子,您别说,我去帮您到圣人那里敲边鼓,还有,现在都尉和十三哥的交情也是越来越好,他在十三哥面前也是说得上话的。”
      曹太后连连点头,笑着应承下来:“好好好……要是真的有要帮忙的地方,娘娘不会和您跟都尉两个客气的。”
      公主退下了,曹太后坐在榻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捶着自己的腿,半眯着眼在心里慢慢打算着……
      大姐借着苗贤妃当初对几个皇子皇女的照拂之恩,在皇后面前说的上话,皇帝跟前又有李璋和梁元亨,曹家世代人杰辈出,所以庆寿宫稳如泰山。赵曙想借她的手搭桥,她也一样,想借赵曙的桥和皇帝的长子搭上关系。
      这一代的皇帝看着实在是没有长寿的样子,下一代又是在外头出生的,对禁中恩怨一知半解,娶个好媳妇,吹上两句枕头风,她这个太后还是尊贵的,先帝留给她的几个女儿,她还是能照拂地好。

      又过了几日,公主便听说南阳郡王家的女儿安福县主带着自己隔房的侄孙女入宫给太后问安,安福县主许的正是从前真宗时,宰相向敏中的幼子向传范。
      梁元亨听了这话,便道:“本朝皇子选妃,皆出衰旧之门阀,向家在前朝就已经有清贵之名,文简公还做过二十年的宰相,后来子孙无有才名,这一条,正合了宫中的意思。”
      公主也赞叹:“娘娘这个人选,更难得的是和宗室也扯上了关系,朝中有人好办事,宗室们怕是也十分乐意向家娘子选为皇长子妃。”
      “这桩婚事满意的人越多,官家和圣人就越难拒绝,谁知道娘娘会来这么一手,官家叫她老人家帮着选人,她居然就选了一个出来,就这一个!”
      梁元亨边说就边笑了出来,曹太后还真是该装傻的时候毫不含糊。
      外人瞧着,是官家叫曹太后帮着选皇子妃,曹太后原不肯的,还是官家并圣人再三央告了,人家才勉强答应的。
      现在好了,人选出来了,你是要不要?
      要是不要,你这不是耍曹太后呢吗?皇帝可是一言九鼎啊,真在这当头反悔,那就太落人口实了。
      要是要,可就这么一个人选,连挑的余地都没有,也就是说,明知道是曹太后的人,你还是得欢欢喜喜地把人家姑娘给娶进门。
      梁元亨边笑边摇头,曹太后这份心思,赵曙一辈子都斗不过她的。
      公主见梁元亨笑,微微有些不愿意,用手推推丈夫的胳膊,她道:“娘娘这样做,难道不是为了我们好,你还在这里笑!要不是没办法了,谁和官家耍这个心眼儿!”
      公主瞪着眼睛就要发怒,梁元亨赶紧环住妻子的肩膀,哄道:“娘娘一心为着我们,我怎么可能会不知道,我笑,是笑官家不自量力,总想着占娘娘的便宜,还总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梁元亨解释了,公主却还是不见得高兴,揉揉太阳穴,她无奈苦笑:“一家子过成这样,你这个当儿婿的尚且要笑,遑论外人。”
      梁元亨立刻就收敛了自己的笑意,公主就是普通的姑娘,一辈子就希望父母康健,兄弟得力,一家团圆,宫里暗潮涌动的算计,他不该在她面前摊开来。
      “好了,好了,我是素来想的多些,公主也不要为此事过于介怀……”梁元亨开解公主道:“或许是我小人之心了呢?或许官家和圣人对娘娘选出来的人十分满意呢?”
      公主愁眉依旧,驸马只得软语开解,说实在的,禁中养子,嫡母,又兼新君初立,势必搅成乱麻,他私心里,很希望公主可以自私些,不要管禁中的事,安享尊荣也就是了。
      ……
      公主愁眉不展,赵曙很明显,面对曹太后送上来的一根独苗也不是特别满意,他去了坤宁殿,首先就是苦笑:“你看,这真是防不胜防,到底叫娘娘顺了自己的意。”
      滔滔早间还正好接见了安福县主和向家的小娘子,说实话,姑娘很出众,出身名门,聪颖端庄,是个挑不出错来的好孩子,滔滔真是一眼就相中了。
      要是曹太后真的选上七八个孩子送过来,搞不好滔滔还是会选向家的姑娘。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9章 番外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