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芦苇菇 ...

  •   河东村常年荒在一边的芦苇地,最近很是吃香。

      往年河东村的村民农具都是借的,若是佃户,那便是主家给。河东村很少有人家里有农具,主要就是铁贵,买不起。越打仗,铁越贵。

      所以现在这芦苇也没办法用镰刀割,只能拔了。

      拔芦苇相比起其他的是个轻松的活计,妇人带着孩子在芦苇地里穿梭。有些个心灵手巧的,能用一根芦苇将其他的芦苇捆好,一捆一捆的码的很整齐。

      赵柯然吃了早饭就赶来了河东村,最近那匹小棕马都累瘦了一圈,全靠他偷偷灌灵泉水撑着没累倒。

      他盯完了土房建造,得了功夫过来看看芦苇地进度。霍安要过来拔芦苇,赵小鱼也跟着他屁股后面过来了,一口一个安安哥哥,声音脆亮,整个芦苇地里的人都能听见。

      赵柯然看着这一大一小两豆丁,不由得笑了笑。

      赵小鱼人小腿短,霍安比他大两岁,又因跟着霍远习武原因,走路又快又稳。这芦苇地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赵小鱼一个没注意就给摔倒了。

      摔了一嘴泥的赵小鱼一脸茫然,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

      赵柯然三步并两步快速跑了过去,霍安也回了头,心中有些懊悔,为什么走那么快。

      “小鱼,有没有摔到哪里?”赵柯然第一时间抱起赵小鱼,检查他有没有受伤,顺便拍了拍衣服上沾的土。
      赵小鱼摇了摇头,贴在兄长的怀里,小脸蛋红扑扑的。

      哎呀,兄长好关心小鱼呀!比爷爷,爹爹,娘亲都关心小鱼!

      看着小家伙面色红润,脸上还带着羞答答的笑,赵柯然估摸着是孩子觉得摔倒被哥哥看见,不好意思了。确定了没事后,便嘱咐着注意着点脚下,不要走太快。

      赵小鱼点头答应,霍安见赵小鱼没事也松了一口气,对赵柯然说,“问县令大人好。”随后他伸出手,小大人一般,十分的温和有礼,“小鱼弟弟,我牵着你吧。”

      两个小豆丁手牵手往前走了,霍安走的时候还不忘对赵柯然点头颔首,表示离去。赵柯然不由得感叹,哎别人家的儿子。

      霍远瞧着凶神恶煞冷冰冰的,可这教导的孩子温和有礼,果然人不可貌相啊。有时间他得去取取经,小鱼都快被他养成野猴子了,以后回了凤阳,赵家一大家子不得把他撕了。

      衣袍下面因为蹲下去抱赵小鱼沾了土,赵柯然弯腰掸了掸,突然被一道裂缝吸引,这裂缝他越看越觉得熟悉。盯着瞧了会后,他猛然间想起了一样东西,但是不敢确定这里也会有。

      毕竟前世还不是末世的时候,那东西全世界也只有两处地方有。他也顾不得土不土,脏不脏的了。连忙蹲了下来,直接用手顺着那裂缝往下挖去,他不敢太用力,怕伤了下面的东西。

      走在前面的赵小鱼回了下头,见自己的兄长蹲在地上挖土。本来想跟着霍安一起拔芦苇的赵小鱼,瞬间变了心。想要和兄长一起玩泥巴了。

      “安安哥哥,我们不拔芦苇了,我们和兄长一起玩泥巴好不好。”赵小鱼一只手牵着霍安,一只手指着赵柯然的方向。

      霍安沉默了,看了看这说话不算话的赵小鱼,对方眼里闪着光,兴奋的想要去和他的县令兄长玩泥巴。

      “好吧。”

      两个小豆丁折返回来,赵小鱼见赵柯然蹲着,他拉着霍安也蹲了下来,本来还想要问兄长要不要一起玩泥巴,但见了兄长认真的模样后,他不敢捣乱,只是乖乖的蹲在一边,看着赵柯然挖土。

      在指尖传来一阵冰凉柔软的触感时,赵柯然那双漂亮的桃花眼猛地睁大,手上的速度也加快了不少。不一会,一个直径近20厘米,高近10cm的蘑菇便出现在了赵柯然的手上。

      芦苇菇!真的是芦苇菇!

      方仲源和木匠潘大海寻到了芦苇地,门板按着赵柯然说的做好了,就差装房子上了。潘大海怕有什么错漏,请了在村里监工的县丞带他来请赵柯然去盯着。

      两人刚要打招呼,就见县令大人的幼弟站了起开,拍这手,兴奋的叫道:“安安哥哥!兄长挖出了个大疙瘩!”

      赵柯然那双白净的手上沾满了泥,他把蘑菇举了起来。

      赵小鱼见着赵柯然手里的芦苇菇,整个小人一蹦一蹦的原地蹦哒,想要跳的高一点,看清兄长手里的东西。

      方仲源直觉赵柯然又发现了个好东西,便急忙上前,“这奇形怪状的土疙瘩,是个什么?”

      赵柯然将手中的芦苇菇朝着赶过来的方仲源面前送了送,芦苇菇特有的清香混着土腥味扑面袭来。

      方仲源吸了口气,奇道:“这土疙瘩是个甚?闻着倒有一股清香。”

      芦苇菇长年生长于地下的湿土中,挖出来后也是沾满了泥,又因芦苇菇较大,不仔细看倒是看不出来菇的形状。

      方仲源说是土疙瘩也不为过。

      赵柯然抽出一只手,拍了拍怀里的蘑菇,带着笑意道:“这叫芦苇菇,不仅能吃,还很是滋补!”

      他挖出来的时候,系统自带的检测确定了就是他前世所见的芦苇菇。

      潘大海看着赵柯然怀里那个奇形怪状的土疙瘩,一脸疑惑,“菇?这地下面长菇?还长这么大?”潘大海还用手比划了个大小,“我见过的最大的就小碗口大。”

      赵柯然把蘑菇往上捧了捧,“潘木匠,你再仔细瞧瞧。像不像个大蘑菇?”

      潘大海盯着看了会,确实从这土疙瘩上瞧出了些许蘑菇样,“倒是觉得有些像了,可县令大人如何得知,这菇可食?大部分的菇,都是有毒的。”

      还没等赵柯然回答,潘大海自己就给解答了,“嗐,瞧我这问的是什么话。县令大人是个有学识的,连绿水菜都知道是能吃的,肯定也知道别的许多。”

      赵柯然吸了吸鼻子,那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反正他也不可能实话实说……

      赵小鱼在赵柯然边上蹦蹦跳跳了半天,见赵柯然都没看他,便举着手要去抱赵柯然怀里的芦苇菇,“兄长,兄长,小鱼也要抱大蘑菇。”

      赵柯然弯腰将怀中的芦苇菇递给赵小鱼,赵小鱼接到蘑菇后整张脸都被蘑菇遮去一半。

      这幅模样逗得几人哈哈大笑起来。

      赵柯然将如何在地里找芦苇菇的方法告诉了方仲源,这片芦苇地不是特别干,所以,一般地面有裂痕的下面便极有可能有芦苇菇。

      他让方仲源组织一些在拔芦苇的人过来挖芦苇菇。自己和潘大海回村子里装门。

      赵小鱼和霍安想要挖菇,便留在了芦苇地。

      这门其实很好装,当时砌墙的时候,地下放了块厚一尺的木头。木头被削成正方形,有一半砌进了泥墙里,留出大概五六寸,然后再在木头中间打眼。

      下面的木头可以换成石头,使用会更加长久,不过这里没有凿子,不太好弄。

      这木头的切割还是霍远拿自己的剑搞得,那剑剑身雪亮,出鞘时隐约有争鸣之感。

      赵柯然第一次见着霍远拿这么个宝贝用来削木头的时候,内心忍不住吐槽暴殄天物。

      但也没办法,这里没有别的趁手的工具。最后还是赵柯然实在看不下去,把家底都掏出来(也就二十文),让书墨去镇上木匠坊里租借的木匠用具。

      主要还是光靠着把剑,做不了门。

      这木门的门轴下面要有固定上面也要有,只是上面的只能用厚木板,不能用石头了。木板轻,土墙能承受住,不会掉下来。

      潘大海还在木门上嵌了门闩,赵柯然研究了半天,发现这门闩是真的没用一根铁钉加以固定。
      倒更像是榫卯结构,互相牵制着固定了起来。

      术业有专攻,赵柯然这个门外汉不由得对潘大海升起敬佩之意,“先生大才啊。”

      闻言,潘大海一时没忍住,泪花直逼眼眶。他察觉自己失态,立刻抹了抹眼睛。不好意思道:“小人丢人了,担不起大人这一声“先生”。这只是个费事不讨好的技巧,大人要想知道其中原理,小人可告知。”

      赵柯然摇了摇头,微微的笑着,让人如沐春风,“先生与我讲,白白费了唇舌。

      这并非无用,相反,若使用得当,甚至可以无一根钉,便能建造屋顶。

      此般智慧,当得起“先生”。”

      赵柯然能看出是榫卯结构式的,但要真的和他细说怎么搭扣,他脑袋可能会晕。

      潘大海动了动嘴唇,没说出来话。只要一张口,他就能哭出声来。

      他上头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他是最小的,家里穷,养活不起他了。便在幼时被父母送去学了木匠。

      起码能吃一顿饱饭。

      学习多年,他自己钻研出了这么个嵌门闩的法子,也用这法子做过不少小玩意。

      但是无论是师傅还是师兄弟们都否定了他。

      他们说他傻,用这种方法做门闩,费力不讨好,哪有两根钉子下去的快。

      他不信邪,给一个定做门的人家做了这种无钉门闩,最后被那户人家骂了个狗血淋头。对方觉得他吞了钉子钱,觉得这门闩关不住门。

      可他试过了,不仅关的住,也很坚固,不会掉下去。

      可没人愿意信他,没人愿意尝试。

      若不是这次做门,没有银钱买铁钉,他这辈子都不会再做了。

      他从未想过,这世上会有人理解他,还说他这是有智慧,尊称他“先生”。这可是那些真的有智慧的读书人才能得到的称谓。

      他怎么能不激动?

      赵柯然等待着潘大海平复心情,心里盘算着能兑换农具图纸后,就拿给潘大海来做做看。

      而潘大海也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要为赵柯然做一辈子门。

      ——————

      土房子不需要打地基,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十来天的功夫,河东村现有的村民都有了房子住。

      最后一波拔芦苇的回来了,后面跟着挖芦苇菇的。

      中途方仲源派人来喊人去挖菇,顺带又拿了不少竹筐过去装蘑菇。

      “这蘑菇闻着香!托县令大人的福,咱们今天晚上加菜!”杜有为嗓门大,这一嗓子周围的人都听见了。

      霍远看着被人群围着感谢的赵柯然,他之前听恩师说送了长子去山中道观,跟着老道学习。没想到,还真的学了许多。

      绿水菜,土房子,芦苇菇…

      到是完全解决了眼下的困境。

      中午赵柯然跟着河东村人一起吃的,人长期不吃盐不行,他也没有很多盐,没办法给村里人分盐。便隔三差五从衙里拿了些盐过来做一顿饭,跟着大家一起吃,虽说不多,但至少能吃个味了。

      芦苇菇撕成一条一条的菇加了些盐煮成了蘑菇汤,鲜香四溢。

      虽说这的盐不纯,带着些苦味,但菌菇特有的香气足够让人食指大动,喝一口汤吃一口菇,大家吃的心满意足。

      【叮!让河东村人吃上饱饭,限时三十日。任务完成,奖励能量点:100。】

      【叮!让河东村人有房住,限时六十日,任务完成,奖励能量点:1000】

      【叮,总能量点:1100。】

      【任务三:发展民生,限时九十日,任务完成奖励能量点10000,任务失败扣除能量点10000】

      赵柯然还没从误打误撞多完成一个任务的喜悦中走出来,就被打进了任务三的冰窟。

      这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芦苇菇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