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心意懵懂 ...

  •   午时一过,又需更衣。
      虽说知道今日所有的安排都是定好的,郑和宜却盼着能跟师父好好说一说话。
      他压着心底的焦急配合提点,终于从礼堂出来,绕过一路青翠,拐上了往书房去的一条小路。
      翠竹之后,进入中庭,堂中正坐的身影令他心头一暖。疾行入厅,郑和宜跪地唤了声师父,再抬头已是双目晶莹。
      *
      崔慕青那看书的说法本就是幌子,到处逛着只是为散心,直到无意瞧见了熟悉的身影,脚下不自觉便跟了过去。
      她便远远跟着,目送郑和宜与人寒暄,又进了礼堂,再请去书房时,她便藏身在了那片青竹之后。
      跟着的丫头早也看出了名堂,却也只能当个聋子哑巴。
      小姐的脾气是谁都管不得,平日只听老爷的。今日夫人让自己跟着伺候,便还是做好分内之事便罢。
      崔慕青性子要强又满腹心事,想起身后的丫鬟时时亦觉得别扭,瞧见她在一旁低眉垂眼的样子,心里不觉更多了想法,于是指派她去取茶。
      “此处清幽,我略坐坐。你去要盏茶来。”
      丫头不敢多言,一口应下便小跑而去。
      崔慕青在原地静静的站着,回想着方才来时前庭见到的那一群人。朝中要员和太子晋王都在,究竟是什么重要人物需得单请在此,秘密相见。
      她想听里头都说些什么,却将另一私语收入耳中,耐心听了几句,眉头一动,寻着声音悄悄找了过去。
      “白水那里还闹着?”
      “不算闹吧。只是不吃不喝的,让人瞧着心里不忍。不知这女子究竟想怎的。”
      “好端端的,怎么就给关起来了?”
      “你刚回来,哪知道这些。那女子勾搭郑公子。那可是咱们小姐的未婚夫婿,岂能容她!”
      “我听的却说是郑公子对她有些什么,还惹得谢勋公子生了好一场气?”
      “那算什么,气便气了。你真是不在府中当值,不知这几位的轻重。谢勋什么身份,若不是小姐点头,他如何进得府来?就算来了,比着西苑那两位还差着一大截呢!前些日子那女子偷入府中学礼仪,大的那个以为自己瞒的好,可底下谁不知道。小姐陪嫁的婢女,可是由他就操得了心的?只说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幽兰苑里那个晴丫头又岂会省事。大的明目张胆,都要给尚未行礼的妹夫养通房了,真是换了谁家也做不出这下作事,若让外头知道,侯府的面子可往哪儿搁?近时侯爷不爽利,少采他们些,老管家又被小姐拉去忙着冠礼,没怎么在府上待,要我说,只等着回头追究起此事……呵呵,西苑可又要热闹了。”
      “这么说,我走这几日,府里生出的是非不少。”
      “哎,西苑的当年就是冲着侯府的爵位送进来的。咱们主子年幼,又是个女子,他们哪儿能老实。有句话我只跟你说,你心里清楚,可别往外处学去。那谢勋喜欢的女子,心里只挂着郑公子呐!”
      “你可别乱说了!”
      “我骗你做什么!守着白水阁的那几个都知道。勋公子前几日还去偷偷瞧她,结果一进去就被打出来了。那姑娘还嚷着要去死呢。”
      “晦气。好端端的,总闹着要死做什么?”
      “这谁知道。不过依着小姐的性子,也怪道怎么就能忍着她在咱们府上闹腾。都过去这么些日子了,也不见怎么料理。可真是怪了。”
      “主子的心思,你若能琢磨清楚,就也能混个老管家的狗腿当当了。也好帮一帮我,不至于大年下的被派回去明溪送年礼,苦的这般。”
      两人又玩笑着说了几句,就扯起其他的浑话来。
      崔慕青装着男声清了回嗓子,那边顿时没了动静。
      待丫头端茶回来,只见原地的大石空空,已没了人影,在周边找了几回也没个踪迹,又不敢声张,只能独自往外寻去。
      *
      珂甲子一袭儒雅的青灰长衫,正在擦拭随身的佩剑。剑身窄长,游光流畅。
      郑和宜想起少年时随师父游荡江湖的惬意。这柄长虹也算在江湖排得上名号的神器名兵。那时少年恣意,如何的淋漓畅快,如今都已恍若隔世。
      珂甲子随口问起他近况。两人聊了几句,郑和宜才知这长安城侯府里贵女追夫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
      后又提及旧疾,郑和宜略显惊讶。
      师父从来不太在意这些,他忙道:“已好的差不多了。”
      珂甲子见他忽然拘谨,记起初入长安时听说的那版绘声绘色的温泉行宫之请,抬手压在他肩上,笑道:“竟是不好意思了。”
      “师父此次是只为冠礼而来,还是有其他安排?”
      郑和宜起身斟茶,掩不住耳尖通红。
      珂甲子抚须道:“孤家寡人,游历四海,又何须安排。为师自由惯了的,你也莫要留我。要知道,长安虽好,于我便是座金丝笼。不然早些年间你爹那般请我,我也不会多次拒绝。”
      郑和宜嗯了一声,不再多话。
      “那个小丫头有意思,等你们成了亲,你带她找我玩去。”珂甲子笑得抚须,显然对谢从安十分中意。
      郑和宜忽然起身行礼,“不知您此次回来,她可是……用了什么法子?”对上珂甲子的目光,他更是解释起来:“从安是个小孩子心性,若是有得罪师父的,如之先替她请罪。”
      珂甲子抚着胡须将郑和宜打量个来回,忽然笑道:“这丫头有趣,我也喜欢她,你不必多心。”
      师傅的性子自来是忽冷忽热,忽喜忽怒,郑和宜跟了他多年,当然明白,听他如此一言,便也将心安了几分。
      外头忽然有人道:“府里的大礼结束,客人们用了点心都已往荷风小筑去了。小姐派小的来问,珂师父可要去绿珠夫人那里瞧瞧今夜的歌舞。”又道:“也是要问公子,什么时辰起身去那方见客,可要再多歇上一阵子。”
      珂甲子明显起了兴致,“绿珠夫人多年来都神秘的很,怎么忽然舍得抛头露面?在皇城中这样兴师动众的出场,不知是不是又要算计谁,老头我自然要去瞧个热闹。”
      这一日的安排虽然早已安排妥当,郑和宜却是被蒙在鼓里,一概不知。此时听了师父的话,自然应了同往荷风小筑过来。
      新春天气,夜色亦来的迟些。灰蒙蒙的一层暗色似浮在房檐上的薄纱,在夕阳折射的阴影处层层叠起,提醒着余晖不久,夜色将至。
      荷风小筑里早已搭起了戏台,还在门外就已听见飘渺乐声。歌声笑语虽远,还是勾着人的好奇,不知里头是何等的精彩热闹。
      大门洞开,庭前整齐的排着各家的车马,一入园中便有婢女迎上引路。
      长安古城已有千年。各处官家府邸都聚在皇城宫殿附近。因受了限制,官邸大多都属细致精巧,而这园子却大的让人一见惊心。
      富贵人家不论如何攀比,总是要比之天家逊色。而此处占地之广,陈设之奢都让人惊叹不已。于是更加好奇此间的主人是何方神圣,竟能在天子脚下安置出如此一方天地。
      婢女皆着黄白裙衫,穿梭于亭台楼阁与花树之中,一时不能辨清人数。仔细看去,只见其腰间绶带分着碧绿,绛紫,霞红三色,脚下匆匆却未有慌乱。在如此盛景中有条不紊。
      郑和宜与珂甲子有意停在了小桥上,趁着地势稍高,再一窥这院中风景。
      须臾间,天色已经暗下,远处尚余一点光亮,映照在园中处处可见的活水之上。顺着脚下溪流之远,眺望去隐约能瞧见一片粼粼湖光,上有点点浮红。
      岸边各色春树发花,灯笼晃影,耳畔可闻船桨之声伴着少女渔歌,若说此间是江南美景,实在不如赞一句世外桃源。
      想起房斌想寻人买下此处之事,郑和宜心内感慨。若要在长安城中求得江南景致的秀丽婉约,的确再无第二处能如此合意了。
      亭台水榭,秀丽风雅。四处皆景,入目即画。
      郑和宜跟着珂甲子一路走来,赏了不少景,亦见了不少人,几番恭维往来,难免生出些疲惫,但见师父仍是精神奕奕,对着各处不住打量赞叹,心内也还是欢喜。
      “徒儿最近不曾留心江湖事。不知这绿珠夫人是什么来头?”他有些好奇。
      “此人神秘,却做过许多利民救世的大事。”珂甲子道:“林家堡的林枫眠,稳坐江湖霸主的尊位三十余年,绿珠夫人却能与他齐名,甚至更胜一筹。只不过因为平时低调难寻,没什么人见过。江湖上有不少关与她的容貌和家世的传言故事,难辨真假。不过前些时有说她好似曾在江南现身。若按年纪推算,应当已是耄耋之年了,忽然又再次出现,也着实的惹人好奇。”
      珂甲子说着,忽然望向郑和宜身后。
      郑和宜转头一看,有一名婢女站在对岸静立而笑,眉眼清丽,左颊上有个小涡,平添几分俏皮。她腰间系的是一条没见过的竹纹刺绣,垂下的络子也是翠竹模样的,十分雅致。
      “公子听完了故事不若与我直接见夫人去。”女子说着已绕至二人身前,主动张罗着带起路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