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7、第七十七章 与风行 ...

  •   翌日,天气依旧是干爽燥热的,中午都能把人烤干。陈妈却还拖着我,在热火朝天的厨房不肯放我走。
      “陈妈,我的菜谱上不得台面,一会儿你要被骂了我可不负责啊。”
      陈妈是一个胖胖的中年妇人,嗓门大到从苗春堂的大门口就能听到她在厨房里挥斥方遒,“这道菜是小姐点的,您就只管说怎么做,陈妈我保证没人骂你。”
      我被她的话逗笑了,我才不担心自己被骂,“行,俞小姐要吃,那咱就做。吩咐人去院子里挖菜吧。”
      俞小姐对整个世界的兴趣都是从味觉刺激开始的,别人不接受味道她照单全收。一开始我只是在试她的五感,而味觉是唯一让她有明显反应的。她喜欢刺激的口感,酸甜苦辣都可以放大五倍,更别提臭豆腐臭鳜鱼之类。俞扬对我的旁门左道一直持观望态度,但念笙日渐展开的笑颜让他露出赞许的目光。渐渐地,她开始跟我一起读书写字,逛街看戏,赏花听雨。花了四年的时间打开打她的心扉,也使自己遗忘。
      俞府上下都忙碌着,直到宾客进门。俞扬自是要亲自去迎的。
      言风行身边跟着一个瘦高的青年,刚二十出头的模样,他俩神色间有些相仿,都是剑眉星眸。他一身灰白色简单衣衫,看起来格格不入的样子。此人是言风行的表弟,古遇恩。上次去牧场的时候他不在,故没碰面。
      众人行礼寒暄好不热闹,总算是入了席。席间推杯换盏,都喝了不少酒。我偷瞄念笙那丫头,表情不太自然,也许是人多的场面让她不自在了吧。俞扬那两个出门游历,悬壶济世的徒弟俞念柏,俞念松也赶在昨晚上赶到了。一时间男人们高谈阔论,不亦乐乎。
      直到念笙点的那盘菜被端上桌,她才来了兴致。
      俞夫人看着那盘凉拌鱼腥草,眉头一皱,冲身边伺候的老妈子说道,这东西就不要端上来了。
      俞念笙一筷子伸过去就夹了不少,“爹娘不是讲究这些虚排场的人吧!”
      俞扬连忙搭腔,“念笙,你自己吃就好。”
      而注意到古遇恩几乎没有怎么说话,风头都是俞念松抢去了。他不动声色地也跟着夹了一筷子送入口中。
      念笙盯着他的脸,看看他会是什么表情,“味道如何?”
      古遇恩待吞咽下去之后,简短有力地甩出两个字,“挺好。”
      俞小姐便露出开心的笑来,“那你多吃点。”
      此时我与言风行四目相对,他眼眸里的笑意不动声色却逃不过我的眼睛。
      一顿饭下来,大家都带了些许醉意,而我是异常清醒的那个,找个理由离开了。不料身后跟过来一个人影,没理他,进了房内,他也尾随进来。
      “怎么没穿昨儿那身衣裳?”他突然开口道。
      “言将军这是改行当了刺客?”
      他伸手去点了灯,那张俊美的脸在火光里熠熠生辉。
      “昨夜只是过来取药。”
      “取药这等事古场主没有小厮帮忙跑腿么?”
      “顺便看看你。”他摸摸自己的鼻子。
      原来他看到了我昨晚试穿那套裙衫的样子。我好笑,“还是偷偷摸摸看,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直截了当?”
      他歪着头,“隔了这许多年,我得确认你还是你。”
      “此话怎讲?”我靠着窗户,没打算坐下。
      他也靠在另一边,并未回答我的问题,转而说,“一直帮你保管着匕首。”
      我说,“那本就不是我的。”
      于是,他用了巧劲拿去了我头上唯一的玉簪,匕首又回到了我的手中。
      他却像是不经意地问起,“还是不想嫁给我?”
      我说,不嫁。
      “之前有太多的牵绊,眼下又是为何?”
      我不接茬,反问,“你说过除了我不会另娶的,为什么答应俞老头的提议?”
      他沉声道,“我的确没有打算俞家小姐,答应只是权宜之计。”
      “如她自己不悔婚呢?”
      他摸着额头,“我会让遇恩替我成亲。”原来言风行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介绍古遇恩给俞家的人。
      我被他这个回答惊到了,“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你不要以为我是在儿戏。”
      “愿闻其详。”
      “我知道俞家小姐的情况,是从俞先生替我疗伤开始。遇恩是从小的时候就知道,他一直喜欢俞家小姐,但他不说。待他得知俞老爷子联姻的意图,才开始着急上火跟丢了魂一样,我这才明了。他又不让我明说,担心俞家不同意。我原先打算到俞家小姐满十六岁的这一年离开君池,将牧场交还给兄弟二人。俞老先生的意思是替女儿找一个终身的依靠,至于那个人是不是我并不重要。遇恩觉得他能靠诚意打动俞家。”
      我很想说,他除了捧俞小姐的场吃了鱼腥草,完全没有看出来他要讨好岳父岳母的诚意,但我没说,只问,“遇恩喜欢念笙,这不是更好吗?俞老先生为什么会不答应?”
      “古家是我小姑母的婆家。我的姑父,遇恩的父亲,早年随着我父亲一直生活在横沙。遇恩跟我不一样,我至少有一半的陟域血缘,他是完完全全的康国人。俞家世代生活在君池,深知战争随时会回来,万一有事,他们自然是要选陟域。古家不同,古家是有军籍在身的,我姑父也是死在战场上。”
      “选你也未见得更好吧?他救你的时候就应该知道。”我很想翻白眼。
      他苦笑,“两个烂果子摆一起,要挑一个不那么烂的。”
      我听他这么比喻又觉得好笑,应该是这些年的牧场生活使他放松了吧。“言将军莫要妄自菲薄。”
      “这几年来我同俞府打交道的次数很多,都是俞夫人管事白掌柜操办,俞老很少参与。婚事是先生提的,夫人未必对我满意。”
      闻言我突然明白俞夫人自是深知爱情终将褪色,她并不介意古骞行是不是自愿,而是介意俞扬也同她一般现实。“先生个性如此。俞家是夫人说了算,她人很好,却很是精明,俞夫人既是看好了你也是没看好你。”
      言风行明白我说的意思,只道,“他二人的事,还是要想出一个好的法子。”
      我深知此时此地,身份认同问题将会带来多少麻烦。两国人混居数代,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族系,如言风行,俞念笙。战争是近几年才渐渐平息,他们自然不愿意再看到血流成河的惨剧,也不愿意看到妻离子散的悲剧。以前的我也不会认为看中血统出身讲究门当户对是蠢人的偏见,现在的我更不会再天真了。
      我笑了笑,“哪里有二人?俞念笙那丫头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他又将话题扯回来,“你我算得二人么?”
      我看着他不说话,心想这样俊朗的一个人,不应该孤独。
      他追问,“要怎么你才肯嫁?”
      “我还从未享受过被人追求的快乐。”
      他挑眉看我,嘴角上扬,“那给我时间。”
      多年前的言风行肩负重任,几乎任何时候都是工作状态。他跟昮淳不一样,他的生命里没有留下仇恨。我本以为他会纠结父亲的死,而他并没有,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只是与风同行。
      他说,我在陟域出生长大,我认的就是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康国,横沙,那属于我的父亲。他已去世多年,让一切随风而逝,也好让自己解脱不是么?说这些话的人有着绝美的侧颜,潇洒的气质。他看起来是那么的温柔,那么的善解人意,对于忘却过去的我来说,这样的他未必不可接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