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雨前 ...


  •   雨前,天边云层不断翻滚。东风卷着树叶,吹去连日暑气。

      司马师快步往东院父亲所住的达观居而去。方才听闻父亲唤他,想是有事。
      刚行至假山旁,一个穿着淡绿松花纹短褂的七八岁的男娃径直扑了过来,小手里攥着一只纸风车,扯住他衣角不放。

      “伯伯,伯伯!炎儿想去白马寺玩儿,爹爹没空带我去,你带我去好么?”是侄子司马炎。
      “炎儿快过来,别耽误你伯伯正事,你忘了么,伯伯从来不去白马寺……”弟媳王氏赶紧过来,冲司马师歉然一笑打了招呼,把儿子拉走了。

      司马师步履匆匆地到了达观居前的小花园,父亲司马懿和二弟司马昭已经分坐在石桌两侧。
      桌上摆着一副黑白围棋。

      “子元子上,这会儿凉快了些,喊你们来,陪为父下盘棋。”司马懿招招手,笑意从容。
      “你们兄弟,谁先上?”
      “让大哥上吧,我在旁边观看就是了。”司马昭谦笑道。

      司马师执白先行。
      他看看远处云层,似乎有些心神不宁,手下走棋也有些快。

      风卷拂袖。司马懿执黑,落子缓慢。他边走棋,边语调惯似平常道,“棋行天下,大道至简。不外乎一个‘笃’字。”
      “任他东西南北风,皆能不为外物所动,心定,笃行,则天下可运于掌中。”
      司马昭在旁闻听,心悦诚服地从袖中掏出一本小册子,从书房取过笔墨,写写划划,将父亲所说之话记下。
      他这些年一直坚持着少年时养成的“每日一记”的习惯,日积月累,书房里都摆了厚厚一摞了。

      远处雷声隐隐,司马懿不疾不徐,一派泰然自若。
      “子元,博弈之道,贵乎严谨。欲速则不达,需三思后行。你方才,可是有些浮躁了……”
      “越是重要之物,越要轻轻的放。急什么?”

      果然,几番落子之后,白子渐处下风。
      “黑白厮杀,角色各有千秋。气长则胜,气短则输。分不清主次,便会得小利而失全局。”司马懿瞅了长子一眼,缓缓道。
      “棋局变幻无常,包罗万象。得势之时,万万不可得意忘形。因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司马师捏着一子,看了一阵儿,拧眉道,“此局,儿输了。”

      司马懿微微一笑,眼看赢棋在望,却迟迟没落下最后一子。
      “偶有失意,也不必气馁,只要凝神秉气,守住阵地,咬准目标,学会取舍,迟早破除障碍,运筹帷幄定夺天下。”
      在旁观棋的司马昭似有所悟地又打开掌中小册子,边记边想,频频点头。

      “对了,子上,阳渠整修工程差不多要竣工了吧?”
      “是,正在全线收尾,还有一两日即可完工。”
      “嗯,阳渠整修工程结束后,你稍做些准备,如无意外的话,代我司马氏参与此次西征。”
      “西征?……这么快?”
      “看情形,恐怕要不了多久了。记住,未雨绸缪。谋定后动,方有备无患。”

      “所以,父亲今日特意唤孩儿来,便是特意为叮嘱此事么?”司马昭问道。
      司马懿点头,“嗯。子上,为父注的《孙子兵法》,两年前曾赠于你,可有记得经常阅览,有何心得?”
      “儿并无一日忘了父亲教诲之言。夜间闲暇之时,皆在秉烛读书。并粗有心得,写成《兵法十略》,今日特意带来,请父亲大人过目。”
      司马懿接过书卷,一目十行粗粗览过,赞道,“嗯,做的好!”

      “请问父亲,此次西征,兄长与我一同前往么?……”司马昭迟疑道。
      他虽对带兵打仗有些跃跃欲试,毕竟经验少,心中不甚自信,底气略有不足。
      虽说司马昭平日里一直遵照父亲之言,日日坚持读兵书战策,但是论到实战,他远没大哥有经验,心里并没多少底。尤其是,这次去的地方是地处偏远地形险峻的西线,远征西蜀,心里着实有些没底。
      相比之下,大哥子元不仅功夫身手了得,而且擅长军中指挥作战。以前也是大哥随父上战场打仗多些。
      “你兄长另有要事。”司马懿看着司马师道。

      “有句古话,‘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司马懿微微一笑,看向司马昭,“子上,你可知此言深意?”
      “此言出自荀子《劝学》篇,意为,欲知天地广大,洞晓世事人情,需要亲身历践。”
      “不错,为父方才看了你作的《兵法十略》,相当有见的,是时候放你出去,开开眼界了。”
      “你们兄弟以前虽然都随为父到过战场数次,不过,子上还不曾离开父兄单独领过兵。如今,为父也放你出去历练一番,望你不负所望才是。”
      “儿明白,定然尽力。”

      “还有,前几日在朝堂上,为父为何力推你郭伯伯主掌西线大局?你们可知其中关节?”
      司马师和二弟互相看了一眼。
      “力推郭淮,这是一种策略。说白了,郭淮不过是个幌子。”
      “父亲之意是,先与曹大将军佯装争执。再假意退让一步,为以后开口提条件作准备,是么?”司马昭说着,再次掏出了小册子。
      司马懿点点头,“用兵如同下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切忌过早亮底牌——就算是以退为进,亦要讲究时机火候。”
      他说着,又似是想起了什么,摇了摇头,“此次倒是可惜了夏侯太初,虽有治国安邦之材,性情却过仁厚,同他父亲一样,并非能杀伐天下的征伐之将。”
      “孙子兵法云,‘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这样的人,怎适合作三军统帅?”

      “那父亲为何最终点头赞同他当这征西将军?”
      “是曹爽等人盲目自大,铁了心要推他,觉得征西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易如反掌一般。为父不过先送曹爽个人情,卖他个面子,顺水推舟而已。何况眼下形势,曹爽身边那些人,舍夏侯太初其谁?”
      “为父如此运筹,也是为了你们兄弟日后铺路啊!”
      “征西将军已定,很快,下一步,朝中就该讨论中护将军人选了……护军兵权,这对司马氏而言,是远比征西更重要的事。”——也是司马懿掺合这盘棋的真正目的。

      “所以,这些日,父亲为征西之事据理力争,从反对征西,到争西线大权,莫非一直是作戏给他们看不成?”司马昭很是勤学好问,边记边问。
      “不全如此。为父已先尽了辅臣本份,出言劝阻——若是他们知道好歹,就该听了我这老人言,及时悬崖勒马,可惜,他们削尖了脑袋非要如此,也就莫怪人要趁火打劫一把了。”
      仗咱们打,命咱们卖,好处他们捞。出力打仗从来都是咱们父子排靠前的,只是,一到论功行赏就将咱们忘到九霄云外了。
      世间哪有如此便宜占尽之事?
      “既然有些人上赶着作死送死,旁人也拦不住,那就休怨老夫乘虚而入,手下无情了!”

      “父亲之意是……?”
      “眼下,盯着护军将军之位的,又岂止咱们一家呢?”望着眼前棋盘,司马懿摩挲着手中黑子,似在掂量放在哪里合适,“依你们之见,目前西线诸位将领中,谁最有可能担任伐蜀先锋?”
      司马师思忖片刻,道,“论才略、本领和资格,自然非郭淮将军莫属。他是西线对蜀作战多年的老将了。”
      司马懿轻轻点头,“郭伯济性情倔强,佩服有本事者,却不服打压,尤其不屑草包之流,当年为父可是费了不少手段才将此人收服。郭淮虽暂时当不了征西将军,不过这趟伐蜀之战,却少不了郭将军挑大梁——这,便是咱们手里的筹码之一。”
      “郭淮是父亲的人,若要郭叔叔听命于曹爽,便要答应咱们的条件,好让我方之人入主中护军,是么?”司马昭道。
      司马懿露出称许的目光。
      “曹爽踌躇满志要挂帅亲征。殊不知,让郭淮跟着征西没问题,老将郭淮能否乖乖听令,才是大问题。”
      司马懿说着,轻轻落下手中最后一子。

      “人生如棋,天地为盘。你看这棋盘,纵横十九道,三百六十一子,千变万化,此消彼长,无有定盘。不到最后,谁也不知输赢。”
      “记住,人生并无低谷,只有蓄势以待!只是,机会来临之前,咱们要做好万全准备。”
      稀稀落落的雨点开始落下。
      司马懿收起棋盘,仿若天下事皆了然于胸。

      “子上,你先去吧。子元,你暂且留一下,随为父至书房一趟。”
      两位儿子临去时,司马懿喊住长子司马师。

      “父亲大人有何训教?”
      “下月初十,媛容祭日要到了,照往年规矩,你和徽瑜商量着操办吧。虽不宜大办,必要的祭奠还是要的,我已和管家陈伯招呼过,你也简单做些准备。”
      “说到底,这些年,朝堂纷争归纷争,你和媛容成亲数载,她并无对不住司马氏之处,倒是我们,或是当时过于草木皆兵了……”司马懿久经风霜的脸上流露出一丝遗憾之色,稍纵即逝,跟着轻轻叹了一口气。
      司马师面无表情,垂首听训。
      “不过,子元,大丈夫处世,不应被儿女情长拘束……所以,你也莫要再怪,当年你母亲心狠罢……”
      “子元明白,谨记父亲教诲。”几不可察的一丝情绪自他如刀削斧凿般线条分明的脸上一闪而过,转瞬消失。

      他挺直腰背,走出父亲书房。
      深吸一口气,望着噼里啪啦的大雨,撑伞步入重重雨幕……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3章 雨前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