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十三张票 ...
-
明明要去的地方都在同一座城市,几站公交的事情,楷哥却招呼出了挪窝的气势。
”电脑要带的是吧,是是是还有充电线,啊呀食堂里好吃的贼多,泡面你还没吃吐啊?“
老康随口就算了个排列组合,六种味道的方便面能排成几种不同的顺序。
亦笙帮忙把躺椅折叠起来,放进一旁的储物柜里。
”你今年几岁?“老康问。
”二十。“
老康驼背久了,想要直起腰,动作做了一半就放弃:“二十好啊,我就是二十岁出来创业的。“
他说这话时没有成功企业家回忆往事的那种气派,倒像是在唏嘘自己的人生。
创业有成功也有不成功的,但亦笙觉得结果不重要。
总归现在都已经“成仙“了,还管那些有的没的干嘛。
楷哥找来两个塑料袋,把该装的东西都装进去。
老康立刻阻止:“外面温度太低,这样会冻坏零件的。“
”那你自己找!“楷哥罢工。
亦笙又偷偷问他:“去一下很快,为什么要把电脑都带去?“
楷哥阴阳怪气:“宅成他这样的,一年挪一次窝,让他当天去当天回,比爬长城都难。“
”也好,老康就和我们一起吃年夜饭吧。“亦笙想着他应该改善一下伙食。
该打包的东西都装完了,他们沿着楼梯下去。
亦笙没有想到一楼手电筒的光已经消失不见。
看来那个人已经走了。
但或许他也是个灵魂,可惜错过了认识的机会。
望着外面的漫天大雪,老康把衬衫最上面的一颗扣子系上,非常没有出门的意愿:“我们去哪坐公交?“
表情则是恨不得公交车站就建在屋檐下的架势。
楷哥泼冷水:“咱们还得先去接个小朋友。“
老康:我觉得自己被忽悠了。
时礼的运气不错,没过一会就在柜子里找到了配件。
他看了眼标价,凑了个整数用微信把钱转给老板。
从数码城出来以后,手机上有一个来电显示。
时礼把车里的暖气打开,回拨过去。
对方是下半年电影节的宣传负责人,除夕前一天还在工作也是很拼命。
可没有人能对疫情视而不见。
”我也不瞒着您了,国内的电影节选片本来就很不容易,这一停工,怕是有半数的首映都没办法按预期时间上线。“
时礼和这场电影节关系紧密。
当年的启动仪式他投了钱,如今又是场地合作方。
”那今年你们还打算办么?“他望着窗外的雪。
负责人也没把话说死:“看疫情发展吧,能赶上的尽量赶,实在不行….可能就得变成线上展映或者取消。“
时礼说:“我知道了,今天晚些时候我会发一份文件到你邮箱。“
负责人知道他是有帮忙的意思,连声道谢。
这个电影节时礼一向很看重。
如果只提影片这二字,就如同三教九流般,分门别类多到数不清。
有些制作团队追求的是票房,另一些则是追求奖项。
再有水平些的就是希望两者都有,可惜最近几年,是没水平的越来越多。
两者都没抓不住。
追求票房的那一部分时礼不是很上心,因为无数的观众会为制作成本买单。
可想要角逐奖杯的导演,多半都指望着每年全球各地的电影节资助创作奖金。
名垂影史确实很值得骄傲,可导演编剧演员都是要吃饭的人,新闻的动静再大也不能直接转化成钱,况且现在上新闻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易。
如果这次本城的电影节办不成,那些初露头角的新锐导演注定会选择转行。
国内上首映的机会就那么几个,拍了的作品如果不能上映,拖一天都是亏损,而影视圈不喜欢简历上有亏损项目的导演。
时礼烦透了那些无脑的烂片,他就算倒贴钱也不能让电影节失去希望。
回到家以后,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查数据写报告。
电影制作就如同钟表里的齿轮,一环扣一环。每年欧洲、北美的电影节时间都是固定的,一旦发生改变,势必对行业之后几年的工作节奏都有影响。
从制作端来说,拍了一半的电影最麻烦,影视城不开门,工作就无法继续。只剩剪辑合成的倒还好些,能在家里完成。
而观众这边问题就更大。
封城禁令不结束,记者、媒体人根本就没法从别的城市赶过来,到了现场还有如何保持社交距离的难题。
如果换成线上展映,估计用不着半天就是盗版满天飞,能把导演家的祖坟气出烟。
到了观众意愿调查这一步,时礼想起自己有个常逛的文学论坛,可以在那上面发布投票。
其实早上的那个菜谱也是在这上面找的,足以见论坛的包罗万象。
虽然排版和其他的软件比起来像是落后了十几年,但正因为太朴素,商家营销号做广告投放的时候也会选择性放弃这里。
放弃也好,写的人能安心地写,看的人能安心地看。
在电影评论区发布投票以后,时礼一边等结果,一边去别的板块逛逛。
大概是因为疫情的缘故,生活评论区的更新频率很高,有人写诗写文章表达宅在家里有多苦闷的,有人在趁着空闲回忆过去几年都干了些什么。
浏览的界面是按更新时间由近到远排序的,可毕竟是个小众论坛,用户数量也有限,第一页结束的帖子更新在一周以前。
时礼原本打算翻页,迟疑片刻后,还是点进了最后那一篇文章。
通常来说,帖子的标签页需要一个小图和一句话的标题介绍,论坛上许多发帖的人都会花时间琢磨这两样东西。
这种心理也很好理解,就和大部分人都喜欢包装精美的礼物一样。具有吸引力的标题可以获得更多的点击。
但这篇帖子格外朴素,小图是论坛的自定义设置,标题介绍空白一片,和楼上楼下的帖子形成鲜明反差。
时礼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点进来看。
网页跳转等了很久,页面显示出来以后,侧列的光标长度都缩得快看不见。
他原以为没花心思起标题的人,应该也只是随便写写,可没想到会有这么长。
正文的部分有粗略排版过,可也仅限于分段和开头空格,看起来有些难读。
但时礼决定看下去,因为开头已经打动了他。
“现在是十月,我住在医院里,医生说我快不行了。我不打算记录生命最后的这段时光该如何度过,我没有乐观到那个程度,而人病入膏肓的状态通常都很难看。
我想把生命中真实发生过的一件事写下来,当作是写给自己。
因为如果这个故事将沉默着带进坟墓,未免也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