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姑姑解囊 ...
-
美霖在奶奶那里得知了父母让她放弃学业的小道消息,失望的泪水当时就顺着脸颊淌下来。
奶奶看她这么难过,就给她支了一个妙招,让她给上海的姑姑石华玲打电话。
美霖很理解父母的心情和处境,但是不甘心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她就偷偷到镇上给姑姑石华玲打电话。
华玲接到电话后直接就说她父母愚昧无知,当天晚上就给美霖父亲打电话。
他很少接到电话,很兴奋地跑到村支部,一拿起电话,却听到美霖姑姑的责怪,“你们俩怎么这么糊涂,孩子考上了这么好的大学都不让她上,要是手头紧的话,我给美霖掏学费。”
立冬听她这么一说,赶忙解释道,“家里倒不是很困难,有些存款,可那不是给秋海留着娶媳妇嘞吗?咱大哥也觉得让个女孩子花这么多钱念书,不值得。”
华玲一听他的解释急了,“你怎么听大哥的话呢,他俩孩子都小学毕业就不让上学了,出去打工挣钱更辛苦。”
立冬替大哥圆场说,“别怨大哥,他那俩孩子没考上初中,他也没法呀。”
华玲更急了,“他孩子不是念书的料,小霖一直学习这么好,考上这么好的大学,你倒舍不得供。”
立冬感觉百口难辩自己心中的苦衷,干脆保持沉默了,其实他想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挣钱的确不容易,儿子成家立业得花很多钱,小霖上了大学最后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前程”。
可是他知道,妹妹这些年生活在大上海,根本不了解农村的情况。
其实呀,正如刘欢的歌里唱到的“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
九十年代的农村还保留着原来很多陈旧的封建观念,农产品价格低、农民收入少、农村穷这些不争的事实一直制约着农村的发展,也束缚着农村人的思想。
大学昂贵的学费确实像一座大山压在每一个农村大学生的家长心里。本来农村的教育条件差,能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多,可是一旦有个个例,对这个家庭来说,不知道是悲还是喜。
华玲没有听到回声,就以为电话出了问题,“喂,喂,你那边掉线了吗?”
立冬回答道,“没掉线,你说呀。”她接着说,“小霖一年学费多少钱?”
他无力地回答,“两千二,住宿费、生活费也得自己拿。”
她爽快地说,“哥,别犯愁了,她的学费我包了,你给她拿住宿费和生活费吧,你看咋样?”
立冬为妹妹的慷慨感到很高兴,可是又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就说了句连推带就的话,“用你的钱多不好意思啦,等小霖工作以后挣钱还给你吧。”
就这样,立冬心里的石头才算落地。
他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完美的解决方案,既能让美霖上大学,还能保住给儿子的存款。
立冬哼着小曲走回了家,当他公布了姑姑给美霖拿学费上学的好消息时,全家人都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