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能发文了!崩得我人都麻了,晋江你欠我的拿什么还!!!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终南捷径”这个典故,我之前去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玩的时候,站在大明宫遗址上,真的可以在天气好的时候看到远处的终南山。
站在遗址上,想象那时候的唐皇视野辽阔,雄视天下,正陶醉着呢,旁边有人打小报告说“XXX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得不到朝廷重用,大张旗鼓上终南山隐居啦!”皇帝一抬眼,嚯,正好把终南山看个正着,天天提醒自己山里还有个对自己“有意见”的人。——这个画面就很好笑哈哈哈。
以下有关玉露团、玉尖面、缒子和浑羊殁忽的知识来源于石继航老师的《吃喝玩乐在唐朝》。
玉露团:一种酥饼,我看网上很多博主也有拿它当漂亮点心来复刻的。
馎饦:很宽的面,类似现在陕西的裤带面或者biangbiang面,也有说类似陕西猫耳朵的,但是我在西安吃过的猫耳朵是那种很小的,也叫麻食,并不如古书中描绘的馎饦形象。
玉尖面:据《清异录》记载,是带馅的蒸饼,类似现代的包子。
缒子:一种油炸的面食点心。《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记载中有一段小故事就是有关做缒子的,太长了这里不详述,只说一下味道是”其味脆美,不可名状“。口感爽脆甘美,好吃得不得了。唐朝人发明了各种样式口味的缒子,《酉阳杂俎》有樱桃缒,《食谱》有火焰盏口缒、金粟平缒等等。
撒子:整体形如麻花,内部根根细长的油炸面食,现代也有。
浑羊殁忽:将肉糜和米饭混在一起塞进鹅腹,再将鹅放到羊肚子里,然后烤羊。等羊肉熟了,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打开羊肉鹅肉和内里的肉饭。
油塔子:一种新疆面食,现在也有。本来我是想写金线油塔的,后来看到相关食物中有油塔子,考虑到金线油塔成型于唐,两者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处,怀疑唐朝的金线油塔是受当时胡食流入长安而产生的衍生。其实现在陕菜中有不少都能追溯到唐朝,比如我们之前提过的葫芦鸡,还有温拌腰丝(从羊皮花丝演变而来)、带把肘子、奶汤锅子鱼、枸杞炖银耳、三皮丝、金钱酿发菜、菊花锅等等,可惜后面这些除了银耳肘子作者吃过外,别的还无幸试过。
关于唐朝的“饼”,根据黄正建老师的《唐代衣食住行研究》中说,唐朝时主食分为饼、饭、粥、糕等数种,从史籍出现频率来看,饼最多,饭、粥次之,糕较少。
而唐朝的“饼”是一类概念,既包括现在的饼类食品,也包括现在的馒头、包子、面条类食品。粗略计算,这一时期出现在史籍上的饼就有胡饼、煎饼、环饼、汤饼、薄饼、齑饼、缒饼、烧饼、笼饼、米饼、鸣牙饼、两仪饼等,以及不以饼称的饼类食品,如捻头、馒头、馎饦、毕罗等。
折箩:北京方言中的词语,指酒席吃过后倒在一起的剩菜。这个词语也作“合菜”,在北京以及河北、黑龙江等地区都有使用。折箩的制作方法就是将各种剩菜混合在一起,重新加热食用,因滋味复合独特,也很受欢迎。
感谢给我投喂营养液的宝宝,现在系统随时在崩溃的边缘,我不敢乱开页面,等我明天系统稳定了再来挨个道谢!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