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理想?现实! ...

  •   卫家原也只是商贾出身,却因家中独子弱冠之年中了状元,又娶了当时世家之女于家姑娘,也就是如今的卫家老祖宗,从此卫家便也归于鼎盛之家。又加上如今掌家管事的大爷卫长光也是一举中第,成了当朝一品大官,卫家也没像当时所嘲落了势,反而子孙里,公子才德兼备,姑娘品貌端庄,倒是大有跻身入世家的驾驶。

      其实卫家到底有多厉害,张晔确实不知,可是从每日三个从太医院里退下来的老大夫为她诊治的安排来看,自己好像摊上了一个黄金窝。

      前堂的事儿张晔不清楚,可后宅的事儿她已经琢磨清楚了。

      卫老祖宗一共三子二女,自己的“父亲”就是卫家三爷,卫长沅,十五年前便早早亡故了。“母亲”就是张秀邡,如今已改嫁,与卫家毫无联系。

      卫家如今当家的是大爷,卫长光,有一妻一妾。嫡出只有一女,庶出有三子二女。

      寻自己的是“大姑姑”卫长虞的丈夫,卫家姑爷,欧阳宇。姑姑卫长虞倒是时不时回娘家,伺候母亲汤药。

      那位远嫁出去的“二姑姑”没什么音信。

      自己若照排名来说,是第四,人唤一声卫四姑娘。

      幼时遭遇张晔不感兴趣,只看着隔三差五就来探望自己的什么婶婶姐姐的,实在累人,绕来绕去的,终于对的上脸和人命后,又来一批人,直搅的脑浆炸裂。

      后来一想,本来自己就没打算留在卫家,何必记这些?便就放宽了心,只看着婆子的脸色和提示叫人。

      也因为腿摔断了,张晔不需要出去请安拜礼,在屋里直养的性子更懒了,只时不时在院子里拄着拐杖复检。

      今儿正在院里溜达,大冷的天还累的一身汗,张晔便坐到院里喝了口热茶。

      “四姑娘,老太太处送的燕窝到了。”

      一听这声音,发呆的张晔立马清醒过来,微坐直了身子:“如嬷嬷好。”

      如嬷嬷端着一碗燕窝走到跟前,笑道:“四姑娘多礼了。大冷的天怎还出来走路?”

      “外边敞亮,走一走呼吸些新鲜空气,今天也不是很冷了。”

      如嬷嬷眉一挑,也没多问“新鲜空气”是个什么东西,反正这些时日这位晔姐儿说出的话确实有些奇怪,可转念想到她身在乡野,便也不想多问了。

      张晔也没想解释什么,只看着那燕窝就想晕过去,本来之前还以为老太太觉得这孙女太过粗野,名声也差,或许就不会捏这么紧了,谁晓得每天就让如嬷嬷端着燕窝来,名义是送燕窝,可实意是给张晔讲礼仪。

      “如嬷嬷,我觉得我身子大好了,不需要吃燕窝了。”张晔秉着一口气,终于说出了口。

      如嬷嬷只微微一笑:“是吗?那好。”

      没想到答应的这么爽快。

      可没等张晔笑,如嬷嬷往后一招手,四个嬷嬷就进来了。

      “老太太想着燕窝这东西也只是吃个玩意儿,吃多了也是腻了,这理儿一琢磨也是——四姑娘每日听着老奴说教,对着一张老脸瞧着,定然也是发闷的很。再听大夫说,四姑娘身子差不多好了,老太太便请了几个教养嬷嬷来教导七姑娘读书写字礼仪,一是陪四姑娘解闷,不再对着老奴了;二是让四姑娘多学学京都的规矩,往后多的时日去外头见人,再怎么也不能失了我们卫家的礼数不是?”

      如嬷嬷笑的亲切,可偏偏张晔却真的笑不出来了。

      ——这意思是……不会放自己走了?那这些日子的装傻充愣都被旁人当个笑话看?

      “这……不必了吧。我自认乡野出身,你若给我个古琴,我权打量这东西能不能做柴烧饭,就说上今儿逛的这院子,我也只想若辟出来开耕种地更好。我不爱什么京城女子所爱的插花煮茶女红诗画,倒是更爱除草养猪,这约莫是刻在骨子里的。您老心好,就去和老太太说说,待再过些日子,我病好了,我便回家去了,往后再过年我定会带些礼再来探望她老人家,不然我还真是跑来打秋风的了……”

      “这是哪里学来的话!”

      一声厉喝,把张晔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只见一身灰色长袍留着美髯的中年男子,紧皱眉头,双手负背走进了院子。

      这人便是卫家话事人卫长光了,这位“叔父”因着张晔断腿躺在床上男客自然不能相见,但人还是听见侄女醒了,来这院里隔着屏风和张晔说过几句话,不过也是安生养病的话,并未多说什么。

      可张晔却也是听自己的“小耳朵”正则灵均打听来的话——这位卫大爷性子厉害的很,卫家人都怕他。

      周遭伺候的都连忙行礼。

      张晔这“问叔父安”的话卡在喉咙里还没说出口,捧着手炉的卫长光一双冷眼打量了张晔一番,开口问道:“腿可还疼吗?”

      以为要遭一顿教训的张晔微微一愣,连忙回答:“不疼了。”

      ——所以赶紧放我走吧!

      下人伺候着参了茶,卫长光没动,只看着张晔,说道:“你……还要置办些什么,就让人传话给常姨娘,她自会给你送来。”

      张晔被刚刚那声厉喝给唬住了,现又听到这一句,实在有些发昏,咽了咽唾沫,轻声笑道:“大人……”

      卫长光皱起眉,冷颜看着张晔。

      张晔被看的心颤,想了会,试探的叫了声:“叔父?”

      卫长光这才微微松了眉头。

      张晔顿了顿,还是想着把话说清楚,便对着如嬷嬷道:“如嬷嬷,劳烦您去内堂坐坐,我想和…叔父说些话。”

      如嬷嬷行了礼,带着周遭人都退了出去。

      张晔弄了弄长衣,只听卫长光道:“冷了,便去内屋里。”

      张晔微微摇头:“这也不必。若叔父觉得冷……”

      “不必。”

      这卫长光倒还真是直来直去的性子。

      “叔…卫大人,”顶着卫长光的冷眼扫来,张晔仍旧微微笑了笑,“卫大人,幼时的事儿我都记不得了,这些年我过的不算差——”

      “落入牙行,遭人贩卖,新婚之夜丧夫,名下还记着两个过继子,后又遇着恶婆母那般糊涂事,哪里算的好?”卫长光沉声道,将手中手炉递给张晔,也不管她摇头,搁在桌子上,继续说道,“这些年,你过的苦,我也知道了。往后你也不必再想其他,你只是我卫家的四姑娘,那地方也别回去了。”

      有些不太妙啊……

      张晔甚是一副推心置腹的模样:“卫大人,诚然,这些年我过的确实比京都闺秀苦了些,可到底也是过下来了不是?其实,我也晓得,若寻回来的是位清白的姑娘,再不济,若是个嫁给平凡夫郎的妇人,也总归比我的境况好得多——我是有自知之明的,我入卫家,已是让卫家遭人非议,且我父母皆不在家中了,我何必再拖累大人和各位公子姑娘的名声?”

      卫长光仍是皱着眉。

      “想来我方才对如嬷嬷说的话,您也是听到了。我不爱在这儿,我是想回去的。当然,我也是记挂血亲的,往后节气我自该登门拜访,来探望老太太和各位的。”

      卫长光听了这番话,却只是抬手喝了杯茶,再放下茶杯的时候,神情平静。

      缓了会儿,卫长光对着张晔说道:“你说的都是胡话,我也不想多说什么。我只问你三问,你若答得上,我便放你离家。”

      这么好说话?——“大人问吧。”

      “当年江北大旱,已是人肉为食之境,你一寡妇,又带着两个孩子,不说人祸,单说天灾,你如何养的活三人之口?若到当年江北灾祸之境况,你又当如何?”

      张晔想了想:“我有些银钱,足够买些田,租卖抑或是佃人,都有收成。且我并不想单走这条路,我若想,也想学着旁人做些买卖伙计。灯儿庄也非长久的住处,我往后也是要去江南苏州之地住下的,那样的地界,也难遇到这种境况吧。”

      “好。再一问。我前日看见那两个孩子自己念字,便问了那上了学堂的孩子一些字,他也答得上来,看得出是个好学的孩子。我想你也是要让他们念书识字的,当年父亲,也就是你的祖父,求学时也是兜兜转转来了京都拜师求学,你若想为这两个孩子着想,何不就近留在京都?”

      这么说着,张晔突然生出一股傲气:“天下先生那般多,怎么能说别处就没有大学问的先生?”

      这话傻气,让卫长光笑了笑:“我再问你最后一问——你为何如此笃定自己就能闯出一番天地?你以为历来真的没有如你一般独身闯出去的女子?可我仍是要提醒一句,这世上多的人不做妇人的买卖,也多数先生不收家中无父的徒弟,独身在外本就艰苦,你无人依仗又无可退之所,若往后遇到跨不过去的槛,你且自问真的撑的过去吗?”

      这番话现实的让张晔想起了当年父母劝说自己回老家的时候,而当年的张晔也确实最后回了老家。张晔没想到自己穿越到这时节,竟然还会听到这样的话。

      “你莫要把所有事都想的太过简单了,这世道,男子尚且不好过,女子又能好到哪里去?”

      这话若放到现代,便是妥妥的要冲击女权主义的言论,可说到此处,却实在贴切,不由让张晔反思起来。

      或许所有都是自己凭借身为“现代人”而无故生出的优越感,觉得自己真的能够做出很多现在人做不出来的事。可若现在想想,在这之前的所有“死里逃生”的解困都是因为自己好命,遇到的都是好人。

      若是当时吕亭声没有告诉自己,或许自己早就被人当作荡\妇\淫\娃,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自己;再是山匪俘虏,若没有遇到王孙那帮人拔刀相助,或许自己确实成了刀下亡魂。

      这番思考,实在让张晔生了惧意。

      “我猜不着你为何如此想离开卫家,虽说你方才说的那些,确实于卫家而言有些蜚语,可你到底是卫家子孙,是你父亲唯一的女儿,亦是我唯一的堂侄。十五年前,你遭人拐卖,实在是我之过,我常想若今生寻不回你,我百年之后哪有颜面去见你父亲?”

      这句话,令张晔微愣住。

      卫长光仍是那副淡漠的样子,眉头微微皱起,他不再年轻,清瘦非常,甚有些文人斯文气。

      “晔儿,你别听信旁人的。你得记着,你祖父临终唯一念想就是寻你回来,你祖母多年念佛也是祈盼你归家,明里暗里我们还是在找你的。你尚在人间亦是大幸,还要计较什么?”

      卫长光不动声色的将放在一旁石凳上的拐杖挪到张晔身边:“外边凉,看天色是要起寒风了,快些进去罢。”

      说完,起身道:“你好些养病,也想想我说的话,仔细琢磨得失,想通了差人给我带个口信。”

      张晔缓缓点了头:“多谢……大人。”

      卫长光没争这个口头称呼,他也颔首,转身走了。

      瞧着那身子高挑消瘦的灰袍身影,张晔细细念起他说的话。

      虽说张晔不信这卫家所有人都想要“卫晔晔”回来,可她似乎能信这个不苟言笑的叔父确实是念着这个堂侄女的。

      无论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卫长光是念着她的。

      来到这世上第一次,有一个人用近乎父亲般的语调和地位,同张晔商量未来,计较得失,在意心中念想,即使因为时代的差距,他的很多想法说法并不能让张晔苟同。

      可让张晔更无力的是,她无法坚定的反驳卫长光的质问,所有的答案都显得她幼稚极了。

      艹。真是丢穿越新女性的面子……

      手中被塞过来的手炉仍是滚烫的,眼睛看着那挪近的拐杖,张晔扫眼望向了院中的梅花树。

      望了会儿,梅花飘落了几片。

      —————
      —————

      被出院的卫长光安排进院扶四姑娘进屋的丫鬟秀春,瞧着安坐在铺上软垫的石凳上的四姑娘,呆呆望着那一株梅花树,随后突然吃吃笑了起来。

      “还真的起风了。”

      秀春走近了,应道:“是啊。姑娘进屋罢。”

      把拐杖递到姑娘手中,轻手搀起另一边的臂膀,正要问姑娘晚上想吃点什么时,却被问了句:“秀春,你家中长辈看得懂天色吗?会提前嘱咐你吗?”

      秀春问的有些诧异,随后回答:“会的。要刮风下雨的时候,我阿爹定会追出门来让我带伞的。”

      “真好。”四姑娘瘸着腿,低声笑了句,“也挺好。”

      这把秀春笑懵了,瞧着笑的眉眼弯弯的四姑娘,秀春不由愣了愣,正想着姑娘生的真好看,书生气得很,秀气的比那画上的还好看。

      只瞧那樱桃小嘴微张,秀春都有些琢磨着为自家秀气的姑娘准备些笔墨纸砚、古琴棋子时——

      “今儿晚上能吃大肘子吗?”

      “……秀春待会去小厨房说一声。”

      “嗯。不要太瘦的,肥一点,把肉蒸糯一点哈。”

      “……是。”

      “多谢了!”

      瞧着秀美非常一身清冷气质的自家姑娘,现下满足的笑着,秀春在心中叹了口气。

      罢了,自己伺候的四姑娘到底和旁的姑娘不同,奢望什么红袖添香的雅事啊,还是指望别把自己打发去厨房偷学手艺来得实在。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