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一章 ...
-
当年河朔,鬼厉在国丧之期屡屡犯境,虽然在关外骚扰的骑兵数量并不多,但胜在机动性好灵活性强,人又少,即便派兵追出去,他们很快就分散开扎进雪山里,不见踪迹。几次出兵追出十几里也没有什么大收获。
只不过能知道这队人马的逃匿路线大致都向东北,而不是大营所在的西北。
早先鬼厉一直是边境上比较和顺的一方,连年朝觐,边境上几乎不生是非,两边百姓和乐,通婚交易的大有人在。
只是从最近几年开始,鬼厉东边的几个新生的年轻部落开始出现反叛的苗头。
五年前换帝,对北境管制力度减轻,鬼厉东边的部落便开始逐渐跋扈,起先抢掠骚扰宋国边民,后来几次甚至偷袭驻边军营。
每次都是鬼厉可汗派遣可汗使出面赔不是,厚礼觐见赔偿。伸手不打笑脸人,宋国没对鬼厉用兵,但是从那时起便将俞将军调到了北境关口。
一来就是五年。
鬼厉不敢造次,那些小打小闹也逐渐平息。可就在大家对北境放心的时候,国丧之期,鬼厉大举犯境。
绝对是对宋国政权的巨大挑衅。
虽然这次鬼厉可汗又立刻派使节前来调停边界纷争,赔礼觐见大表忠诚,可给东边几个部落上堂课还是很有必要的。
东边部落人数并不多,但所在的地势广阔,雪山连绵,平常战术并不好用。俞将军当时调兵一万,几乎三倍于他们,分左中右三路。
左右两路人数众多,提前一个时辰大张旗鼓地出关,兵分两路绕侧翼包抄合围。
一个时辰之后,没有斥候发出危险的消息,中路俞将军亲率精兵营一千军士疾行出关。
这队不扎眼的人马是宋国装配最为精良的军队之一,同样是俞将军手下最为趁手的利刃,按照原定计划,中路精兵营一行在左右两军配合下疾行赶上,作为突袭力量直取敌营中军。
河朔东关之外是一望无际的苦寒之地,除了突兀的岩石就是终年不化的冻土,精兵营一行人轻甲外罩着兔皮披风,□□是清一水的白马,走在青石白雪之中,很快就分辨不出身影。
出关外向东北走几十里,就开始进到连绵的雪山之中。
狭路行兵是大忌,可方圆几十里茫茫一片都是山,实在绕不开,这也是无奈之举,再者两边都是雪山,不仅山高,风雪也更甚,有人在上面埋伏的可能性远比中原小得多。
虽然如此,遇上两山相夹的地方这一行人神经还是会格外紧绷。
路上这样的地段有三处,第二段刚过不久,俞戎心里戒备放下一些,然而不知道为什么却隐隐感觉迎面刮来的风中有些声音不太对劲,有点抓耳朵。
开始声音并不真切,俞戎只是觉得有一段不太和谐的音调隔一段就会重复出现,于是下意识分了些心思在上面,结果几声过后他忽然一激灵——风里夹杂的是人声呼喊,喊的是“侯爷”。
这称呼在河朔倒是经常能听到——虽然俞将军“武定侯”的爵位已经下封很久了,但早年在西关的旧部喊的依旧是将军,是到了河朔之后“侯爷”这称号才被喊开的。
可能喊这个称呼的人都在前两队,俞戎心头一紧,第一反应是前队或许遭遇了什么不测。
他暗中握紧了手中长弓,轻轻拽缰绳将马靠到俞忠将军身边去。与此同时,一旁右副将似乎也觉察有异,转脸朝他这边投来一道犹疑的目光。
俞戎对他递了个眼色,周围几个贴身护卫不动声色靠近过来。
随着人马前进,那声音越来越清晰,前面带着镜筒的斥候同时过来报告:前面雪山脚下,有一小队我们的人。几十人围在一起,有搀有扶,而且都没有骑马。
——不像是有紧要敌情来报,更像是遭遇不测。
“镜筒给我。”
俞将军向来爱兵如子,接过镜筒看了一眼,眉心立刻蹙了起来——确实是前面派出去的人,打头呼喊的那人他似乎还有点印象,剩下在他身后,几十人有搀有扶围在一起,地上还横七竖八躺着不少,脸看不清楚,但样子好不狼狈。
可原定两翼的路线绕经很远,即便装备和能力不比精兵营,但毕竟这两队占据人数优势。即便真被撞见也是鬼厉在山中巡逻的零星散骑,不该出现这种情况。
俞将军轻轻扯一下缰绳把速度压下来:“事情蹊跷,都放机灵点。”
这一路一行人走得格外小心,但直到近前,周边也并没有异样,站在道旁呼喊的那人一瘸一拐迎上前,扑通跪倒,说话都带着哭腔:“侯爷——军中一定有细作!”
俞将军勒住缰绳沉声发问:“怎么回事?”
“我们刚走出半程,鬼厉就有几队骑兵猛地杀出来,直接把队伍冲散了。”
“我们几十人一起冲出来,想着原路回营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才斜插到中路来。他们前面一定有埋伏!”
俞将军面色阴沉:“你身后那些也都是我们的人?可有伤情?”
“有!”那人说着情绪又激动起来:“有好几个弟兄中了箭,他们箭头上淬了毒,一路过来好像人快不行了!”
俞将军在马上延颈看了看前面的人群,见确实都是汉人面孔,偏头对旁边一个护卫打了个手势:“带人去看看。”
那人立马拨马出队,带着队伍中几个军医和前面几个先行兵上前去查验伤情。
俞戎觉得有些不对劲,视线一直追着过去的十几人,可就在此时,队伍中有人忽然喊了一声:“将军!西山有落石!”
这一声让俞戎瞬间回神,抬头就见左侧山上几块硕大青石从山顶直冲下来,急忙喝一声:“散开!”
后面精兵营近千人迅速按照机能散作四截,各自向不同方向散开去。
然而就在这间不容发的一瞬,那些原本横七竖八躺在地下的“伤兵”忽然暴起,眨眼之间进去的十几人全部中招,几乎同时,外圈那些有搀有扶垂头丧气的逃兵也瞬间换了另一幅面孔,手持长刀身形矫健地冲进四散的混乱人群中。
俞戎心中暗道一声不好,立即抽出佩刀护在近身,周围其他几个近身护卫也心照不宣,驱马围拢在俞将军四周,一同奔向对侧开阔处。
俞将军被几人护在当中,面色凝重一言不发。
俞戎自然也明白今天这态势意味着什么,能让雪山顶上几个弹指的时间里多出那么多落石,后面设局的人显然是花了大心思,伏兵现在一定蠢蠢欲动,精兵营这一次失了先手,恐怕少不了一场硬碰硬的恶战。
果不其然,一整队鬼厉骑兵很快便在前路露面,不仅人多势众,而且为了更好地把精兵营割裂开特意分作两路从不同方位进攻。
与此同时早先扮作伤兵的一小队人也已经抢到马匹和兔裘混入队伍中,紧咬着追在后面。
虽然数量少,但这一队人身手绝不在精兵营之下,而且手中同样用的是精工连弩,加上他们本身都是汉人,发式样貌都一般无二,披上兔裘之后越发难以辨认,混在队伍里的杀伤力要远大于普通鬼厉骑兵。
剩下的事情隋安就知道了,俞戎讲的轻描淡写:精兵营死伤十之八九,幸有左右两路人马收到斥候消息及时赶到,俞将军一行人才得以退回关城。
其实这一战俞戎曾经零零碎碎跟他说过一些片段,那些冰原雪山之中血肉横飞的片段曾经是他梦中的常客。
可今天听到俞戎把这一段完整串起来讲给他,尽管俞戎语调平静轻松,隋安还是觉得自己问的不是时候。即使里面最为惨烈的死伤被俞戎轻描淡写地带过去,但那种令人压抑和绝望的感觉还是紧捏着他的心口,让他喘不过气。很难想象俞戎这样完整地回忆一遍心里又是什么感受。
“那些汉人不是江湖路子,用的都是规整的中原招式,像是军中训出来的。”俞戎淡声道:“而且用的精工连弩,也全是官造的工艺。”
隋安心情本来就沉重,听他说完这两句心情更加沉重了——在这个时代,官方和民间的技术壁垒几乎是不可跨越的,精工连弩作为此时最顶尖的兵器,制作方法甚至可以上升到国家机密层面,可以确定的是天下所有能做出连弩的工匠全部在兵部的严格管辖之下,何况是这种最顶尖的部队才能配上的精工连弩。
幕后之人的身份自然就缩小到了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跟之前隋景明说的权倾朝野不谋而合。
可矛盾的是,鬼厉既不富裕,也不强大。跟西方赤木比起来只是宋国边界上一个平平无奇的小邻国。
如此位高权重之人,屈尊下就,去私通这样一个小邻国——之中一个新生的反叛部落。
好像也很难发现这后面能有什么高瞻远瞩的目标……
可幕后这人从开始就如此大费周章穷追不舍,通敌背后必然还有更大的陷阱。
隋安沉思半晌,不过一时半会也看不破其中局势,神游一阵回神的时候倒是十分感慨:自己竟然还能有朝一日一本正经地考虑这种事情,实在是有点膨胀。
外面雨还没停,压抑的感觉也像潮气一样裹在树叶底下出不去。
俞戎没再说话,隋安盯着他的身影看了半晌,最终也没想出能说点什么安慰的话,倒是俞戎先开了口:“睡一会吧,不然明天赶路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