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归城(二) ...

  •   归城(二)

      太极宫太极殿内。太极殿乃皇帝批阅奏折,召见大臣,就寝之地。前厅白天批阅奏折、召见大臣,夜里就在后院歇息。

      皇帝居中坐立于案前,面向各位大臣。

      “爱卿随太子出行突厥八年之久,功不可没,如今还设以妙计重回中原,此乃我大虞之福啊。”皇帝神情淡然地近乎冷漠,俯视在座的各位大臣,朝独孤玦看去。

      一位白胡须老人,两鬓斑白,头戴乌纱帽,着朝服双手拱以,双手也起了茧子,手上的骨骼关节在哪一层黝黑的皮上越发显得骨节分明,微微屈身,向前启奏。 “皇上,独孤公子年少有为,此行突厥不仅韬光养晦,还用以妙计探视突厥朝政军事情报,借此重回中原,实在是后生可畏,是难得的将相之才。独孤公子少年英雄,皇上可要好好封赏以用之,辅佐太子,效我大虞。此乃国之幸也。”

      “赏赐自然是要的,只是朕不知爱卿需何物,不如爱卿你来说说,只要朕办得到,朕一律准。”他的脸上还是看不出任何表情,不知他是喜是忧,也不知他此时所思所想,仿佛他这个人一直都是如此,没有喜怒哀乐。

      “无功不受禄,臣不敢居功,臣所作之事所行之举,在臣看来都是臣应该做的。为人臣子,效忠于国乃臣分内之事。”独孤玦双手拱立于胸前,屈身低头以回之。

      “哈哈哈,爱卿谦虚了,朕准你一个承诺,等你想要之时,可向朕来许。”虽然在笑,但却依然那么冷漠。转头又对太子道:“愔儿继续入主东宫,照旧,长孙丞相为太子太保,独孤太尉为太子太傅,顾御史为太子太师,以辅佐政务。太子务必要克己复礼,严于律己,关心社稷,勤政爱民,若有疑惑不解要虚心向三公讨教。太子,可记否?”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李愔拱手低头以回之。

      “今日,你二人回宫,日夜兼程,舟车劳顿,想必也是累了,你二人先退下吧。”皇帝将目光投向独孤玦和李愔。

      二人拱手退下,到了大殿门口依旧能听见里头那老成有力的声音。 “皇上,如今高氏党羽已除,朝局已稳,文德皇后的死因已查明,太子也安然归国,而福宁公主却还留在皇后母国契丹,臣启奏应该将福宁公主接回。”

      “爱卿所提之事,朕会好好考虑,此时暂且搁一搁。爱卿先退下吧,朕乏了,若还有事明日早朝再议。”皇帝拂手,似乎有些不耐烦,示意其退下。

      站在殿门口的独孤玦听了里面大臣所提之事,头往殿内微抬,眼睛略微转动,忽然定住,好似在想些什么,一时失了神,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八年过去了,小十三应该又长高了不少,再过几个月,就是她九岁的生辰了。那丫头估计又会吵着外公和舅舅要生辰礼物吧。上一次见她还是三年前在突厥。”李愔感慨道,似乎很想他这位年幼的妹妹,毕竟是同母所处,血肉相连,相隔数年,怎能不想。

      独孤玦看着他,细听着他刚才的讲话,似乎在期待些什么。

      “你说皇上会不会接福宁公主回来,若是接回来了将来会给她择怎样的佳婿呢?”独孤玦听他说完话,回过神了,眉毛轻佻反问道。

      “十三还小,你脑子里成天都在想些什么有的没的。”李愔一脸嫌弃瞥了他一眼。”

      “你这什么什么眼神……”

      “………”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吵闹闹向东宫走去。独孤玦自小就做了太子的伴读,后又随太子去了突厥,两人关系甚好,倒也没有那么拘谨,李愔沉稳,时常懒得与他一般见识,独孤玦小太子三岁,生性比李愔活泼了些。他二人可谓是经历过生死的患难之交了,既是生死兄弟,又是好友。

      独孤玦回到太尉府,皇帝还是出于礼制封赏了黄金万两,各类奇珍异宝,珍珠、珊瑚、玛瑙,应有尽有,还封他为少将,在军中跟着几位前辈将军学习练兵,排兵布阵。日子到过得充实。

      时光匆匆,他们回中原已经半月有余,他们没有等来接福宁公主归国的消息,反而等到的南方边界急报,说是南诏来犯,踏我大虞之疆土,虏我大虞百姓。次日早朝时这件事便成了群臣激烈讨论的话题。

      前朝殿上,皇帝坐于龙椅之上,一身明黄龙袍,头戴冕旒,以玉笄固之,旒垂于前,正襟危坐,内侍侍于旁,神情威严,面向群臣。文武百官跪于殿中,皆呼万岁。太子位于群臣之首,身着杏黄四爪莽袍,秀以九莽,立于前。

      “皇上,南诏来犯,情况紧急,势必要确定主帅以稳定军心,此事拖不得,请皇上予以重视。”一官员向前启奏。

      一位大臣反驳道,“皇上,南诏乃区区小国,历百年来居于我大虞之南,未曾掀起过惊涛骇浪,不足为惧,不可将我大虞的主要兵力用于此。西北突厥虎视眈眈,边塞依旧不可懈怠,臣还请皇上仔细斟酌,着重考虑。”

      “皇上,不可啊。虽南诏一直安居于南,保不准南诏王历年来养精蓄锐,练兵已久,不可轻视啊,皇上。”

      “皇上,区区南诏不足以构成大患,突厥才是我大虞的劲敌啊!臣认为,派遣独孤少将挂帅前去即可,不可耗费我大虞主要军力。况且独孤少将刚使计从突厥归,年轻有为,少年将才,有勇有谋,可以担此大任。一来可以磨练他的行军打仗只能,二来可以探测南诏底细,可谓是一举两得,请皇上恩准。”

      “皇上不可啊,独孤少将过于年轻,且无作战经验,会的只是些三脚猫功夫,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可随行磨练,不可作为主帅啊,皇上。”

      “.………….”

      “.………….”

      朝堂上只有他两人吵得热火朝天,他人皆缄默不语。这两人便是御史顾辉,太尉独孤煜,两人多年都是死对头,政见不和已不是一日两日了,此番在朝堂上争论倒也不足为奇。若真说奇怪,那就是独孤太尉竟会为自己的儿子与之在朝堂上争论,倒也不似传闻中的不近人情,铁面冷血。

      独孤玦才刚回,顾辉就启奏让他带兵南行,且不说他年纪小,仅仅一十有五,何况他没有过行军打仗的经历,也就跟前辈学习了半月余,就派他做主帅岂不是让他去送死,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送死吧。再者,此举更是对大虞不负责的行为,独孤煜曾也是武将,一生保家卫国,怎会容许任顾辉胡来。可他却低估了自己的儿子,独孤玦虽有八年不在中原,但习武练功,读书写字一样都没有落下,上到《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下到《论语》、《中庸》他都烂熟于心,仿佛越是在突厥那样举步维艰的环境下,他越是明白自己要做何事,为何人。逆境磨人,大概就是此理了。

      “好了,两位爱卿。两位爱卿都言之有理,朕思忖过了,派独孤少将以正军威,卦为主帅,但也不可忽视南诏势力,朕赐以承影剑,以振军威,带兵前往中南边界,平南诏之乱。诸位爱卿,可有异议。”皇帝面向群臣呼声到。

      一阵沉寂之后。

      “臣领旨。”独孤玦出列领旨。

      “既如此,那爱卿择日整军出发,朕亲自为你饯行。”

      “臣谢主隆恩。”独孤玦拜叩谢恩。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

      “………….”

      下了早朝,独孤父子两分分回到太尉府,两人鲜少说话,没有过多的交流,甚至平时连嘘寒问暖也省了,好似两人有隔阂一样,外界有人谣传独孤太尉不喜公子。独孤煜一言不发,面容沉着,仿佛刚刚为儿子在朝堂上争论的人不是他一样。

      到了整军待发那日,皇帝亲自立于凯旋门前为之饯行,文武百官也前来预祝独孤将军旗开得胜,凯旋归来。

      “承影剑乃上古名剑,商天子曾持此剑。蛟分承影,雁落忘归。故名承影。朕今日赐予卿,望卿早日凯旋。”皇帝一边讲着,一边将承影置于独孤玦的双手之上。他俯身立于台阶之上,双手高举,接承影。

      古人云:承影,将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际,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识其状。其所触也,窃窃然有声,经物而物不疾也。

      独孤玦身穿铠甲,头戴铜盔,颈戴护项,披战袍,手握承影,跃身于马上,持缰绳,骑马带兵飞奔而去。

      初战之时,南诏将领不屑与独孤玦一战,甚至扬言“尔等小儿,不配与我一战,中原已无人否?竟派一牙都没长全的小儿与吾一战,汝更不配持承影耶。”而数月后南诏节节败退,几乎全军覆没,大败。独孤玦率大军归,京中百姓百姓人人称赞叫好,夸其少年英雄,英明神武皆有之。皇帝拜封他为二品镇国大将军,赐以来自西域的白马良驹,名曰,照夜玉狮子。

      后人云,独孤将军何许人也?佩半玦,剑承影,白驹玉狮,大将军独孤玦也。

      20200524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