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初潮 ...

  •   疼,那种疼似从腹内漫上。
      夜雨夹杂风声雷声,窗外树影摇曳。
      萧韫珠早已没了睡意,脸色苍白。她缓缓睁开双眼,看着头顶天青色软烟似的纱帐。

      十三岁的她恍惚忆起六年前的光景。
      彼时母亲尚在,外家荥阳郑氏尚在。只是在那场因朝廷党争而起、牵连甚广的进士科贡举舞弊案中,礼部侍郎钱徽、右补阙杨汝士等人尽皆斩首,外祖父亦无辜受殃。荥阳郑氏并非一等显赫世家,虽族中为官者兢兢业业,却终究落得全族成年男女流放、未满十四者充为官奴的下场。

      昔日养尊处优的表兄弟姊妹如今俱沦为草芥,对她宠溺至极的外祖父因年事已高、不堪忍受流放之苦溘然长逝。
      柔弱良善的母亲眼见娘家潦倒至此,极度惊惧之下一蹶不振,在那样一个寂夜,为了儿女日后的前程,为了夫君的仕途,因心病而逝。

      兰陵萧氏宗族之人皆言郑娘子很识大体,一个个都是如释重负的嘴脸。
      那一夜,年幼的韫珠久久跪在母亲灵前,无助而绝望。那些人的心原是这样凉薄,哪怕他们曾经受过母亲恩惠。
      无数次,无数次她都幻想,如果母亲不那么懦弱,如果父亲不那么无能,这一切会不会都变得不同。

      思绪渐回,小腹的疼痛大有撕心裂肺之势。身下有了粘腻之感,她忍不住蜷起身子。榻旁守夜的木樨察觉到自家小娘子不适,忙问:“小娘子,小娘子这是怎么了?”
      萧韫珠此时已然疼的说不出话,木樨年长些,心里了然,便急急让外间守夜的青桃去寻乳母孟氏过来。

      孟氏见状本就明白了七八分,掀开绸被一看,再无不晓,顿时搂着萧韫珠道:“姐儿大喜,姐儿大喜。”
      韫珠轻轻点头,心中是难言的酸涩,由着乳母和使女们收拾。

      此刻,她身无寸缕。铜镜里的她,身姿已初初袅娜,清丽堪怜。眉似远山含情,但见泪痕依稀。目若秋水而媚,微微上挑的眼尾氤氲出一段风流妩意。

      换洗完毕待就寝时,韫珠忽然回头看向不远处的乌樟木书案,那上头,是一幅未完的梨花图。
      从前,母亲郑氏常坐在春茂堂后园的梨树下温柔地笑着:“阿孃的乖乖儿,慢点跑,仔细摔着。”
      梨花,母亲最喜其香白静雅,可惜多为世人赋予哀愁意味。

      纱帐之下,她双手抱膝,任万千青丝垂散榻上,低低吟诵道:“玉带春见寥,梨花雨中泣。”

      第二日一早,乳母孟氏立刻派人去回了二娘子陈氏,陈氏即为萧韫珠的继母。
      孟氏亲自拿了香木梳为韫珠梳头,笑的眼纹尽显:“我的小娘子长大了。”

      韫珠听了这话,心里百感交集,孟氏是母亲为她选的乳母,自她出生便一直照顾着,犹如亲母无微不至。在她年幼失恃后,那段日子亦是孟氏守护于她。
      她转过身来抱住孟氏,抬头看见孟氏又添了些白发,心中怅然却又面上强作欢笑:“珠珠就算长大了也要赖着孟妈妈。”

      孟氏爱怜地抚摸韫珠的垂鬟髻:“好,姐儿说什么都好。”

      木樨、丹桂相视一笑,青桃从碧荷手上接过百合香熏过的裙裳捧着,蕊杏则捧着绢花待小娘子拣择。
      孟氏悉心为韫珠妆饰,细细打量片刻,又拿了银狐雪缎缀海棠披风来给韫珠披上:“虽说开了春,却仍有些倒春寒,姐儿这会子可受不得寒。”

      语罢,孟氏又对丹桂叮嘱道:“到了春茂堂,在门廊上把小娘子的披风解了,待小娘子出来了,记得立时披上。”
      丹桂自是应了,和蕊杏二人随萧韫珠去春茂堂。

      继母陈氏早已端坐在上方,慈爱地看着韫珠。
      萧韫珠娴静地屈身行礼:“儿给母亲大人请安,大人万福。”

      陈氏出自广陵陈氏,乃萧韫珠之父萧贯昔年外任扬州府时,其上司正三品扬州都督陈玄之女。
      而韫珠自四岁便随父母至扬州府,直到七岁时父亲回京述职,她方才回到上京魏国公宅邸。

      是故呆在扬州府的那三年,韫珠就已随母亲见过陈氏几次,只那时她万万没有料到陈氏会成为她未来的继母。
      她父亲萧贯乃是魏国公萧伫的庶出次子,虽才干平庸,但端的是一副好皮相,身材颀长俊伟,举止儒雅倜傥,这也是扬州府豪族广陵陈氏的本支嫡长女看上萧贯的缘故之一。

      陈氏是极大方的闺秀,更是极大度的继母,从不做克扣先室所出嫡子嫡女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事。甚至比起亲生的萧文兴,她在日常供给上待先头娘子郑氏所生的萧文睿、萧韫珠更为优渥,任谁看了也无法指摘。

      当下,陈氏细瞧了瞧韫珠的妆饰,一袭月白绣如意纹纱裙,浅浅鹅黄色的披帛,发髻间簪一簇迎春绢花,并一对金丝缠枝戏蝶钗,衬得她愈发冰肌雪魄,清媚天成。
      “好孩子,来阿孃这里。”陈氏心下很是满意,接过使女手中的描金小匣,亲自打开选了一枚宝扇状赤色花钿贴在韫珠额上。

      陈氏的贴身使女银盏不由笑道:“二娘子待小娘子真是极用心,婢子瞧了与嫡亲的母女也不差什么。这么一点缀,小娘子活像画里走出来的仙子呢。”
      韫珠低眉敛目,再度福身:“多谢母亲大人,银盏姐姐谬赞。”

      正说着话,门外婢子们忽然通报:“小郎君来了。”
      萧文兴被他乳母牵进来,像模像样地弯腰作揖:“给阿孃请安,给阿姊请安。”
      韫珠见四岁的弟弟憨态可掬、奶声奶气,不禁莞尔:“六哥儿同安。”

      陈氏温婉含笑看着二人,命使女们摆早膳。
      寂然饭毕,使女们又呈上香茶,陈氏漱过口,轻轻用丝帕拭过,方庄重道:“如今夫人颐养喜静,轻易不让儿孙叨扰,只教半个月请一次安。虽则如此,得了闲多在福绥堂外磕个头问安也是身为孙子孙女的心意,传出去亦是你们孝道可嘉。”

      文兴懵懵懂懂地望着韫珠,韫珠心知继母好意教导,旋即应下:“儿恭领母亲慈训,这就带着六哥去给大母请安。”
      陈氏愈发眉眼慈和:“好孩子,你是肯听劝的。六哥还小,母亲能依仗的唯有你和你三哥了。”

      姐弟两个走后,陈氏一壁看账本,一壁对金盏叹道:“韫珠该是喜欢兴儿这个弟弟的罢。”
      金盏沏了杯扶芳饮递给陈氏,“娘子莫要忧心,婢子瞧着小娘子不是刻薄之人,想必不会再计较那件事了。”

      银盏亦劝道:“娘子,咱们六哥这样惹人爱,小娘子是他亲姊,怎会不喜他呢?”
      陈氏翻了几张,不置可否:“我初嫁郎君那年,因觉堂后梨树意头不好,便命人砍去。孰料那日韫珠哭的那般伤心,文睿更是对我怒目,到底是后母难为啊。”

      银盏蹙眉,嘴快道:“要不是娘子当年生六哥儿伤了身子不能再养,担心六哥儿往后无人帮衬,何必像如今这般小心对待三哥儿和五姐儿。依婢子看,很该时时提点着五姐儿,让她记得咱们娘子的好处。”
      金盏瞪了银盏一眼,银盏自觉失言,忙低头不语。

      陈氏却也没把这话放在心上,瞥了银盏一眼:“咱们是何等的人家,岂能学那等眼皮子浅的小门小户争来斗去。即便还能再养,我也不会苛待文睿和韫珠。尤其是韫珠,横竖碍不着我兴儿什么,倘若教养好了日后高嫁,或许还能成为我兴儿的助力。纵使她不能高嫁,我也吃不了亏,何苦硬要磋磨他们兄妹来结仇呢?”

      细细吃了口扶芳饮,陈氏又冷笑一声:“现下她兄妹两个对我倒真是恭敬有余、亲近不足。”
      金盏温声道:“娘子宽心罢,如今已是很好了,终究不是亲生的,远不得近不得啊。”

      这头萧韫珠带着萧文兴往福绥堂请安,姐弟二人站在廊上等候片刻,进去通报的使女春枝才不疾不徐地出来,皮笑肉不笑:“五小娘子、六小郎君的心意老夫人知道了,只夫人今日需礼佛斋戒,还请回罢。”
      听到意料之中的说辞,韫珠也不恼,仍谦和有礼道:“多谢,有劳姐姐替我和六哥向大母问安。”
      春枝依旧微笑,“小娘子折煞奴婢了。”

      韫珠再次对着魏国夫人日常起居的西屋行了一礼,方离开这里,送文兴回了春茂堂。

      屋内魏国夫人崔氏听着春枝的禀报,敲木鱼的手忽而停了一瞬:“这些年冷眼看着,韫珠确是个品性甚好的孩子,只可惜她父亲是庶出。二郎和先头郑氏这两支歹竹倒是长出了好笋。”
      一旁侍立的常嬷嬷挥手让春枝退了下去,压低声音对魏国夫人道:“夫人,正因是庶子生的孙女儿,有些事竟更好办了呢。”
      魏国夫人抬眸凝视佛像许久,沉沉叹息:“贤妃娘娘自潜邸时便侍奉陛下左右,如今陛下登基,娘娘却依旧无子。唉,饶是我天天为她祈福诵经,却也无益。”

      常嬷嬷用帕子压了压眼角:“贤妃娘娘是夫人亲自教养的长孙女,老奴亦是看着娘娘长大。娘娘是这般灵秀爽利的人儿,又最得圣宠,谁料在子嗣上竟颇多艰难。”

  • 作者有话要说:  改好了,之前写的女主幼年部分决定删掉,直接从韫珠十三岁开始写。
    注:①唐朝时称呼父母通常为阿耶阿孃,正式用语为父亲/父亲大人、母亲/母亲大人,大人一词在唐朝不是用来尊称官员的,而是专门用来称呼诸父诸母的。
    ②口语中称呼祖父母为大父大母,称呼外祖父母亦是大父大母。
    ③口语中称呼弟弟不喊排行+弟,而是喊排行+哥,比如韫珠唤六弟为六哥儿,同理唤六妹为六姐儿。
    ④唐朝时,夫人这个称谓不是随便叫的,唯有受朝廷诰命封为国夫人、郡夫人的贵族女性,才可被尊称为夫人。娘子一词不是丈夫对妻子的专称,而是时人对女子的敬称,类似于西方旧时贵族社会的Lady一词。未出嫁的女性则称为小娘子或女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