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 23 章 ...

  •   胤祐仔细的打量一下康熙的神色,发现他脸上并没有反感,才接着说到:“儿臣知道皇阿玛是一位仁慈的帝王,大清也是仁义之邦,我们不用像西洋诸国那样到处掠夺,可是也不能让他们反过来打大清的注意。”

      康熙赞同的看着胤祐,“小七你说的很多,咱们不去欺负别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上门来。”

      胤祐得到康熙的肯定,心里很高兴,他接下来就说出了自己的计划,“皇阿玛您也知道,在整个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占了百分之七十一,而英格兰所建立的东印度公司,能到处建立殖民地,也是依靠着他们先进的造船技术和强大的水军。这些都是目前的大清所不具备的。”

      康熙作为一位优秀的帝王,目光比胤祐要长远的多,胤祐能想到的他怎么会想不到?只是大清入关才几十年,内忧外患一直不断,西征葛尔丹时要不是有先进的火器,也没有这么快结束,更别提对沙俄进行威慑了。现在消灭了心腹大患,胤祐所提出的问题,也是时候考虑了,“创建水军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也不能一蹴而就,要从长计议,首先就要制造出既能战斗又能远渡重洋的战船。”

      胤祐赞同的点点头,又颇为遗憾的说道:“可惜儿臣对战船的构造了解的并不深,不能帮到皇阿玛什么忙。”

      康熙听儿子这么说,不赞同的摇摇头,“小七你已经帮了皇阿玛很多,不要妄自菲薄,而且大清还是有很多技术高超的船匠的。顺治年间因为沙俄的入侵,朝廷在吉林设立了造船厂,并且组织船队在松花江上游弋巡逻。后来还在那里设立水师营,担负训练水军和修造战船任务。朕会下令,召集全国最先进的船匠,到吉林去建造战船,等战船造出来后,再扩增水军。”

      胤祐双眼满是崇拜的望着康熙,“皇阿玛,您想的真周到,儿臣相信咱们大清很快就能有自己强大的水军了。”

      康熙对儿子的崇拜很受用,一颗老父亲的心现在特别的满足。

      果然几天后,康熙就下令征集船匠,到吉林去制造可以配备火器的战船。

      大臣们都在心里暗暗揣测,皇上这是要干什么,也有心思灵活的已经猜到,皇上或许是要组建正式的水军。

      对于前朝的各种风波,胤祐都不太关心,他最近一直都在翻译西方文献,同时也把自己的一些所思所学,编写成册,以供他人参考。

      胤祐打算把这些书籍,多印刷一些,然后在京城开一个大的书苑,免费让所有人学习,以期能推动科技在大清的发展。

      另外他还打算招收一批有天赋的学生,把自己所会的知识都交给他们,地点就设立在王府,反正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整个王府就他一个主子,放在这里也是浪费。

      经过大半年的奋战,胤祐才把自己认为有用的书籍,全部整理成册。

      创办书苑前,胤祐还特意的带了其中部分书籍,给康熙查看。

      胤祐去的时候,康熙正在询问皇子阿哥们的学业,就连太子和直郡王都在。

      胤祐先向康熙行礼后,又与几位兄长一一见礼,才站在一边听康熙挨个询问问题。

      等殿内的所有人,都被康熙考察一遍后,众人才放松下来。

      胤祐把自己带来的书,放到康熙面前的御案上,说明自己的来意。

      康熙大致的把书籍翻看一遍后,点头道:“小七的想法很不错,选的书也很合适,你们也拿去看看。”

      在胤祐说过后,就满是好奇的众人,得到康熙的允许,就翻看起胤祐带来的书籍。

      直郡王大概翻了翻后,就赶紧放了回去,嘴里还嘟囔道:“七弟,这里面写的都是什么呀?大哥怎么一点都看不懂?”

      胤祐看他这样,赶紧解释道:“大哥,那本书是臣弟翻译西洋书籍,讲的是几何学,你看不懂也情有可原。”

      听到胤祐的解释,直郡王才了解的点点头,又接着问道:“既然大家都不懂,你还翻译它干什么?”

      胤祐细心的解释道:“就因为不懂,我才想把这些西洋的知识,在大清传播开来,好让更多的人能从中学到,不一样的知识和技术,用来促进大清的发展。”

      兄弟们这才真正明白胤祐的用心良苦,觉得他的眼界要比自己开阔的多。

      其中感受最深的要数太子,他一直以来的目光都局限在了太子之位上,担心有一天兄弟们会把自己拉下太子之位,只想着内斗,从来没有像七弟一样,尽自己所能的让大清发展的越来越好,他真是愧对自己的储君之位,愧对皇阿玛这么多年来的教导。

      太子眼里的复杂情绪,被康熙一丝不落的都看在了眼里,他对太子这几年的所做所为也是有些不满的,一个合格的储君,要有最基本的大局观,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与兄弟们的争斗上。现在看来小七的行为,给太子带来了很大的触动,希望太子能变得心胸开阔起来,目光也放的长远起来,这样自己百年以后,才能放心把大清的江山交到他手上。

      看着兄弟们感兴趣,胤祐就耐心的给他们大概的讲解一下,那些书里的内容。

      知道胤祐要开的书苑是免费的,康熙就让他把准备好的书,都拿到武英殿去印刷,算是他这个皇阿玛的支持。

      胤祐谢过康熙后,还邀请兄弟们加入自己的书苑,他手里有售卖香皂和玻璃的红利,想要在京城置办几间铺面,用于建立书苑还是轻而易举的。其他人只要提供一些自己收藏的书籍就行。

      对于胤祐的提议,大家还是很乐意加入的,都纷纷表示,一定会把自己收藏的珍贵书籍,都拿到武英殿多印刷一些,用作书苑的创建。

      康熙看着儿子们齐心协力,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胤祐回到王府后,就把所有的书籍都送到武英殿,进行印刷。他自己则带着贴身侍卫纳穆柱和丰生额,去寻找合适的铺面。

      纳穆柱和丰生额从西征回来后,就成了胤祐的贴身侍卫。他们两人对京城的大街小巷比胤祐要熟悉的多,带着这两人,能更快的找到合适的铺面。

      看过好几处后,胤祐选择了一处临街的院子。这处院子门面有三大间,后面是一个两进的院子,地方很宽敞。如果来看书的人过多,也有地方落座,不会太拥挤。

      选好地方后,胤祐就把银票给了纳穆柱,让他去办房契。

      关于书苑的装修,胤祐结合了兄弟们的意见,画好简单的效果图,就开始动工了。

      临街的三间门面房,全部安装了书架,到时只要把印刷出来的书籍摆上,就可以让前来看书的人,自由选择。

      而后面的房间里,摆放上统一的桌椅,在前面选好书后,就可以到这里来看。

      虽然来书苑看书是免费的,但是里面的书籍不能随便带回家,以防止书籍被无辜损毁。

      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帮助下,这家书苑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正式开业了。

      书苑被康熙亲自题名为“博闻书苑”,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自以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因为胤祐的要求,康熙又写了“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这样一副对联,挂在书苑的大门上,用来激励大家潜心学习。

      很快京中的读书人,都知道了这么一家新开的书苑,这家书苑不仅是众位皇子阿哥一起创办的,还有皇上的御笔题名。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很多人开始邀请自己的知己好友,一起前去看书。

      博闻书苑里面,不仅有胤祐翻译的西洋书籍,还有太子他们贡献的珍贵古籍,就连宫里的藏书,也拿来了一部分。

      那些抱着好奇的心态前来看书的人,很快就被里面种类齐全的书籍吸引了注意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博闻书苑看书,胤祐想要传播西洋知识的目的,也在一点点的实现。

      胤祐时不时的就会去书苑里观察前来看书的人,想要从里面找出,一些既喜欢西洋知识,又有这方面天赋的人来。

      经过两个月的观察,还真让胤祐发现了几个好苗子,他决定自己先出一份相关的试题出来,好用来测试这些人的具体水平。

      试卷出好后,胤祐先在书苑门口贴了一份告示,通知有意愿成为自己学生的人,就到书苑报名参加一场测试,他会根据测试的结果,来选择自己心仪的学生。

      这则消息很快就在京城传播开来,而且胤祐在京城百姓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因为他发明的很多东西,都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现在有机会能跟着淳郡王学习,那些不擅长科举,在西洋知识方面又有天份的人,都纷纷到书苑里报名。

      三天里有两三百人前来报名,因为人数过多,胤祐就把考试的地点定在了自己的王府。

      知道这件事的康熙,决定下朝后,亲自到淳郡王府,看看考试的情况。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第 23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