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灼灼其华:论褒姒如何洗白3 ...

  •   越夫人身体羸弱,也不喜应酬,云曦殿偏居在一方,在这不太太平的世道难得安宁。我见到外人很少,就算见到过,可能也记不住名字,比如宫中那几个眼熟的宫娥太监,叫我一时也叫不出名字。
      那一日我与姐姐在殿中习绣,虞夫人的仪仗浩浩荡荡,一群宫女手持羽扇花灯,鱼贯而入。虞夫人还未进门,我便听到一声响亮清脆的女音,直入耳畔。
      “许久不来看姐姐了,今日来给姐姐请安。”
      寻着声音,我看见叠叠人群中走出一位夫人,头戴金丝缠花鸾鸟珠冠,身着红底暗金描绣芍药花,裙褶细添孔雀锦羽。瑞凤眼微笑时细长,明艳之中竟也生出几分凌厉之感,朱唇白齿,不逊人间富贵花。
      “我今日早上起身时喜鹊鸣叫,就知道妹妹要来,特意要初月多备份点心。”姐姐笑着回应虞夫人,说这些话费了她不少的力气,不由轻咳几声,叫初月去端糕点。
      这位夫人是吴国的公主,吴乃大国,方圆千里,十分富庶。虞夫人瑰姿艳逸,且通身贵气。与越夫人娴静淑雅不同,虞夫人明艳华贵。我不由惊叹,天子后宫里都是美人儿。
      虞夫人见我也先是一愣,转头笑着对越夫人说:“吃不吃糕点无所谓了,今日我算是见到天上之人了,想不到姐姐宫中,竟有如此的妙人儿。”
      越夫人笑着回道:“这是褒姒妹妹,母国是古褒,在越水一带,也是姒氏一族,与我同宗。”
      我有些紧张,笑着像她试了一礼,我刚学会昭王室的礼仪,颤颤巍巍做的也不好,虞夫人嘴角的笑容没有停过。
      “哎呀,陛下在外征战,随便都能寻个跟天仙似的美人儿,不知下次胜仗归来,又要添多少妹妹?”
      美目微微眯起,似笑非笑,审视我一番,继而又转过去与姐姐说话,我被迫在那坐着,听着她们二人闲谈。姐姐说的话不及虞夫人十一,多数也如同我与娘亲谈话那般,时不时插两句。
      一盏茶后,虞夫人见姐姐有些乏,笑着辞行,最后她拉着我的手,又仔细打量我一番,转而眉头微蹙,问道我:
      “你此番进宫,可曾拜见过王后娘娘?”
      自我入宫两月有余,我都未曾出过云曦殿,自然未曾拜见过王后,我摇了摇头。
      虞夫人听此便笑了起来,她本就生的娇艳,笑犹更甚,更让人挪不开眼。
      她眼中有些玩味,说道这么好的姑娘,还赏了支珠钗给我。
      她将珠钗簪在我头上,眉间三分惋惜,七分轻蔑说道:“只是啊,可惜了。”
      说罢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宫内带领一群人,浩浩荡荡离开了云曦殿。
      可惜什么?
      我出身不好?
      我一时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抬头看见表情不悦的姐姐,心中那份疑惑也被我就着西风咽到了肚子里。
      “灼华,你饿了吗?”姐姐率先打破虞姬离开后的尴尬,开口问我。
      我点了点头,眉眼换上笑意,肚子此时也不争气叫唤起来,惹得姐姐忍俊不禁。
      初月在院子里给我们摆上了小桌,放在水潭一侧,铺好上蒲团,摆上果盘糕点,砌好一壶好茶。
      姐姐借此教我昭王室品茶之道,铜炉上茶壶水烟袅袅上衍。我有样学样,笨拙地给姐姐到了一杯茶,姐姐捧起茶杯,同我说起了虞夫人。
      姐姐开口说道:“天子称王,正妻称后。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共一百二十一后妃。”
      我看向姐姐,仔细听着。
      “虞姬是吴虞的公主,我与她一同入宫,算是王上身边的老人。”
      我低下头来喝茶,我身份低微,只是御女,相比吴越大国,我这个小国权贵家养女,侍奉天子都算的上三生有幸了。
      而王后贵为天子嫡妻,是天子明媒正娶的妻,我想就如同我父亲与我嫡母一般。
      姐姐又说道:“她是吴王的幺女,也是嫡长女,吴王子嗣繁多,但女儿缘薄,吴后三十五岁时突然有孕,生下一女,那时吴王都四十有余了。她有些跋扈,眼不容人,都是被惯出来的。”
      姐姐看向殿门外,不由笑了一下。
      “虞姬有些小性子,但是本性不坏,在这深宫之中也算是所剩无几的真性情。打理庶务井井有条,训教宫仆也颇有手段,王上于是叫她管理六宫。”
      处于疑惑,我问出这两个月困惑的疑问:“姐姐,为何我们不去拜见王后?”
      在褒国,家中妾室理应日日服侍主母,不可怠慢。虽说这是天子王室,但我来已经两月有余,未曾见过王后,也未曾越夫人提起。
      姐姐听此停住喝茶的动作,良久后幽幽叹了口气,声音依旧温柔,轻轻说到。
      “灼华,天子王室,不是寻常权贵。”
      是呀,天子王室,自然与寻常权贵不同。寻常人家不过求白首之约,繁衍子嗣:寻常权贵不过两姓之好,衡量利弊;但是天子的后宫,便是另一个天下的缩影,忘了男娶女嫁最初的意愿。
      姐姐同我讲起这天下局势,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关于姜后的事,后来这个名字成为我一生的梦魇,灼伤骨魂。
      殷勼末年,昏君无道,昭武王伐讨,后来平定了天下,分封千百诸侯。三百年后,祖宗昔日分天下的情谊寡薄,血脉淡泊,大国之间的捭阖,今已非昨日。王上践祚,姬氏王朝非大昭早年那般强盛,渐渐有衰落之势,而有些大国却十分强盛,吞并邻国,隐约有于昭氏抗衡之势。
      简言之:天下诸侯雄起,而天子势微。
      当今王后,出自申姜。本是申姜在昭的质子,同王上青梅竹马,感情甚好。
      姐姐顿了顿,拿起玉壶给我添了杯茶,好像想到什么高兴的事,嘴角不由笑道:“你不知道,当时王上和王后娘娘,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壁人。王上少年成王,太后娘娘和昀里子大夫一向对他严格,因此王上平常里不苟言。”
      我看向姐姐,茶水蔓延的水汽朦胧了视线,留下个模糊的轮廓。
      她又说:“唯独见着王后娘娘才会展露笑颜,添几分人间烟火气。”
      “只是后来...”
      她将杯中的茶水饮尽,神色暗淡下来。
      后来申候狂妄,不敬天子,天子因为王后,一忍再忍。岂料那申王在太子宜臼诞生后,行事更加无所顾忌,申氏的弟子更是狂言:“天下终改姜姓。”
      后来王上出兵,想压一压申氏的气焰,但却吃了败仗,割了三城,当做赔礼。
      自那以后,王上同王后便离了心,王后不理六宫之事,终日闭门不出。王上在御敌亲征,常年在外。
      “灼华,就算身为天子,这一世也不是自己皆可如意。”
      “人这一生如同困兽,顾忌太多便画地为笼”
      说完最后那句话,姐姐有些自嘲的笑了笑。
      我从未见她如此,有些慌乱,急得快哭了,小心翼翼地说。
      “姐姐...我不太懂这个...我不该问的。”
      “姐姐,要不我和你说点我们古褒的风土人情?”
      我岔开了话题,自此之后,再也未谈此事。
      我一向认为王上贵为天子,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儿。人人应当敬他,畏他,以他为尊。没想到他也会我一样,受到委屈。
      我真是荒唐,以为自己才是全天下最受委屈的人。
      我那时也真是愚笨,人生在世,谁不曾受过委屈,就算是天子,也还是人。
      这时我脑海中回忆王上的脸,他眉间一直微皱,就算欢好之时,也未曾舒坦。他终日在外征战,平定叛乱,唯有年关之时才会来。
      若是在太平盛世,他与王后是恩爱夫妻。
      只是在这乱世,他们只能是怨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