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1、番外八 ...


  •   ......

      唐缄还沉浸在思绪中,书砚进来道:“两位小少爷来请安了。”清漪忙从丈夫怀里起身,扯出帕子将脸擦干净,转瞬间又是个温柔明快的好母亲了,唐缄看着妻子动作,忍不住微微笑,只觉得她十分可爱。

      清漪向书砚道:“快叫孩子们进来。”话音刚落,一个大孩子牵着一个小孩子一起进来,恭敬的请安行礼,这正是二人的孩子,大的唤作端哥儿,今年八岁了,小的唤作敬哥儿,还差两个月就满六岁。清漪忙道:“好了,快别多礼了。快过来让娘看看。”一听到母亲的话,敬哥儿立刻挣脱哥哥的手,欢快的向母亲怀中扑去。清漪蹲下身来,将儿子抱了起来,轻轻亲了一口,温柔的问他今天都学了什么,吃了几块点心,累不累之类的,敬哥儿抱着母亲的脖子,兴奋的扭来扭去,口齿清晰,一一回答了母亲的问题。

      唐缄微笑着看妻子和小儿子一问一答,一转头却看到长子还站在一旁,端哥儿正笑着看母亲哄弟弟,目光中不自觉的流露出几分羡慕来。唐缄顿时心中怜惜,便招手叫长子近前来,端哥儿见父亲叫他,有些疑惑的走过来,叫道:“父亲?”唐缄帮儿子正了正微微有些歪的衣领,温声道:“弟弟还小,你母亲难免多操心了些,并不是不关心你。端哥儿是个好孩子,阿爹和阿娘都喜欢端哥儿。”端哥儿听完父亲的话,忍不住一阵羞赧,低头道:“端哥儿没有羡慕弟弟。端哥儿已经长大了,不能再像弟弟那样爱撒娇。”说毕还捏起小拳头,以示自己真的已经长大了。

      唐缄看着儿子可爱的小模样,忍不住心中一阵暗笑,温声道:“好,我们端哥儿长大了,是个小男子汉了。是阿爹看错了。”他摸摸儿子的小脑袋,轻声问他课业可还顺利,觉不觉得吃力,又叮嘱他若有不明白的,只管来问爹爹,端哥儿一一回答了,又点着头表示记下了。唐缄心中愉悦,微笑着打量儿子,这孩子身姿笔挺,像一棵茁壮成长的小小白杨树,就是生的太好了些,他生的像母亲,十分的精致秀气。唐缄暗暗思虑,须得寻个有武艺的护院,教儿子些防身的招式,这年代,若无权无势,即便是男子,生的太好也未必是福气,多带几个护院,也能护送他们夫妻一起去赴任。唐缄抬起头来,看见窗外高耸入云的的绿树,不由得微微露出一个柔和的笑容来,能一家人守在一起,过一段自由自在的日子,哪怕短暂,那也很好了。

      ......

      三年后。

      京城聚芳斋新来一位糕点师父,手艺十分了得,做的荷花酥简直是京都一绝,且每日只出一百份。这数量听着多,但是京城大,权贵多,一百份够谁吃的?聚芳斋还规定,不管是谁,一概不外送,每人只限买一份。大家都暗自猜测,聚芳斋的后台只怕不一般,如此强硬不近人情,居然也没人敢去捣乱,可见颇有内幕。没人愿意以身试法,去打探聚芳斋的后台究竟是谁,只好每天乖乖排队,聚芳斋门口每天都要排成两条长龙。

      清漪坐在一辆简素的油壁小车内,等待仆妇排队买点心回来。她一大早就出了门,吩咐仆妇去排队,自己则去银楼取前些日子新打的首饰。这首饰的样式是她亲手所画,参杂了一点前世的风格,交际圈中的贵妇人们看着挺眼热,纷纷出言请她也帮设计几款。一想到此,清漪不由淡淡的笑,她如今已不再会因为她们的排斥而伤心了。前生后世加起来,她都快五十岁了,也就这两年,才觉得自己真正是个心智成熟的大人了,再不会觉得生活理所当然的就该幸福,也不会再为不能改变的事情而伤心痛苦。这两年,丈夫教导她世家宗妇的职责,她则辅助丈夫教化一方百姓,生活很充实,也很有价值,之前的种种痛苦纠结,慢慢的也都淡化了。

      人确实应该多出去走走,眼界开阔了,就会发现以往令自己伤心痛苦的事,其实根本算不得什么。前世读书时,她曾看到一段话,说是有个人为自己没有漂亮的鞋子而哭泣,直到她看到一个没有脚的人,当时只嗤之以鼻,觉得不过是洗脑的鸡汤文,现在却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公公为了磨练丈夫,选择的并不是富贵风流之地,而是穷山恶水还出刁民的地界,这地方算是让清漪大大的开了眼界。眼下正是盛世风流,皇帝也算得上清明,可是在此等偏远之地,百姓们的生活还是那么捉衿见肘,吃了上顿没下顿,人人瘦骨嶙峋,出门连身蔽体的衣服都没有。更让她难受的是那些百姓们的愚昧,此地有很多男子三四十岁了还娶不上老婆,路上见到一个女人,也不管年岁大小,眼中忍不住就露出狼一般的绿光来,吓得她初来此地时,根本就不敢随意出门。然而尽管如此,生了女婴的人家,第一反应却还是扔到马桶里溺死。

      不管前世今生,她何曾见过此等惨景?和这些人相比,她的那些不如意,都显得那么的苍白可笑,就连当初绝对不能接受的包办婚姻,此刻竟也觉得不算什么了。果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优越感,她这一辈子,真的已经很幸运了,但凡想要的、想争取的,都一一得到了,老天如此厚待她,她也当回报一二才是。她曾在姑姑那里,学会了全套的古代女子应该会的针线纺织刺绣技术,当日为了刷名声而学习的东西,此时却派上了用场。她亲自教导那些穷人家的女人们织布、纺棉、缝纫、刺绣,还试着依据前世短短的几次惊鸿一瞥,来改良如今落后的纺织机器,并自费建立了一个慈济院,专门收养那些被父母不要的女婴,希望有了去处之后,那些婴孩不会再被父母随意溺死。

      唐缄也没闲着,他则试着在农闲时,将百姓们聚集起来,修整道路,修缮生活环境,还组织了些工程项目,竭力从办公经费里省出些钱,用来支付工钱。另外又寻些有见识的老农,教他们识字,教他们如何依据农时、土壤、地形地势来耕种,并设法将朝廷新编的农书推广下去。再就是整顿官学,每隔十天,就亲自去官学讲学,力求能为此地培养出一批秀才来。至于刑狱,则以宽为上,此地本非王化之地,他也不忍一上来便严刑峻法,未免有不教而诛之嫌。如今两年了,一系列举动尚且看不出来成效来,唐缄打算继续留任,发誓定要将此地治理出个头绪来,才肯离开,清漪很赞同丈夫的想法,并决心陪着他一起努力。

      清漪此次上京,一是为公公过寿,丈夫不能脱身,她来代他尽孝,二则是为了送端哥儿回来。端哥儿已经十岁了,功课正是要紧的时候,丈夫任职地没有好先生,以前都是唐缄亲自教导孩子,眼下他脱不开身,又恐耽误了孩子,便写信给唐父,请唐父帮忙照看孙子,唐父答应了。清漪已有两年没在婆母跟前尽孝,她听婆母身边服侍的人说,婆母近来爱吃聚芳斋新出的点心,便特意起了个大早,来排队购买点心。

      等了半天,仆妇还没有回来,清漪有些不耐烦,掀起车上窗帘向外看。店前依旧还排着长龙,也不知那仆妇可排到头了,只怕还要再等。清漪正要放下帘幕,却忽的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忙定睛细看,原来是赵公子夫妇,顿时心中复杂不已。丈夫和赵泽同为一科进士,又同在翰林院呆了三年,两家难免有所交集,只不管是她还是唐缄,都不太喜欢看到这一对儿,一看到他们,总忍不住要想起自己曾经的卑劣自私来。她虽然并不后悔,却不是没有良心,若林氏过的不好,她万死难赎其罪,幸好老天仁慈,他们过的很好,总算没有酿成更大的悲剧来。

      清漪盯着赵公子夫妇看,只见他二人站在路边,显然已等了不少时间。赵泽似乎想拉着妻子去旁边歇歇,林氏却扭着身子不肯去。清漪眼尖,见林氏腰肢微粗,走路姿态也不太对,便知她又有身孕了,心里顿时有些羡慕,唐缄和她一直想再生个女儿,可惜这几年太忙,始终没能如愿。她继续看了下去,赵泽拿妻子没办法,只好扶着她,时刻留意着不要让人冲撞了她,还不时盯着排队的人看,显然也等的着急。看着这对夫妻,清漪忽然就想起了丈夫,忍不住微微一笑,她放下了帘幕,继续耐心等待。

      过了好一会儿,那仆妇喘着粗气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向清漪道:“少夫人,这可真是好险,排到奴婢时,就只剩下三份了,可把奴婢吓得要死。”说着将点心递了过来。清漪伸手接过点心,顿时一股清甜馥郁的气味溢满整个小车,那香气简直勾魂摄魄,哪怕清漪自诩前世今生见多识广,此刻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要说糕点,现代华国还真的比不过古代人。那仆妇在车架上坐好,问道:“少夫人,咱们是不是该回去了?”清漪犹豫了下道:“再等会。”她掀起帘子,想看看赵泽他们有没有买到点心。

      说话间,赵家的仆妇也出来了,手中也提着一盒点心,显然是买到了。赵泽接过点心递给妻子,林氏被香气勾引到,顿时口舌生津,立刻便要拆开点心吃。赵泽无奈的制止了她,指着远处的茶馆,拉着她要过去,林氏眼错不见的盯着点心看,面上只悻悻然,顺从的被丈夫拉走了。清漪看完始末,笑着放下帘幕,愉悦道:“好了,我们回去吧。”车夫应了一声,马车开走了。

      ......

      半年后,

      清漪已回到了丈夫的任职地。灯光下,她翻看完慈济院的账簿,忍不住有些疲倦,捏了捏眉心,取过一封京城的来信拆开看,想要换换脑子。写信来的是丈夫在翰林院时一位同僚的夫人,两人相处的不错,时常互相通信。信上除了些家长里短,还说了些朝廷动向,朝中新贵,近日最出风头的就是赵泽了,听说他立了功,皇帝很是欣赏他,打算好生培养他,日后接任六部堂官。信尾还提了一笔,说赵泽的夫人林氏生了,是个女儿,言语间颇为羡慕赵泽事业家庭双得意。

      清漪回想起当日赵泽对妻子纵容的样子,忍不住微微一笑。院子里忽的传来动静,这个时点回来的,除了丈夫再没别人了,她立刻扔下信,起身出去迎接。一看到丈夫清瘦的身影,清漪立刻笑道:“大郎,你回来了?我给你留了粥。”说完亲自去端粥。唐缄神色疲惫,一身尘土,忙笑着应了一声,转身坐在桌子前等待。

      这一刻,岁月静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1章 番外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