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章 ...
-
别看各位夫人姑娘面上都是菩萨心肠,平日里踩死一只蚂蚁都要流泪半天,可相互斗起来那是不死不休。
不过这些都是放在私下里,大家面上还是姐姐妹妹亲亲热热的,像二皇子府的正妃和侧妃这种闹法还是开天辟地头一次。
太子妃的赏花宴基本上把满京城的贵妇小姐都请了来,二皇子正妃和侧妃的事还不到晚上就传了出去。
虽只是二皇子家事,可这事传到了皇帝耳里那就不再是家事了。皇帝虽多疑,可更看重面子。皇帝当晚就去了吴贵妃宫里,也不知吴贵妃使了什么法子,皇帝上朝见了眼下乌黑的二皇子虽脸色不好可什么都没说。
刘铭站在太子身后,缩着脑袋,瞅着早朝无惊无险的就要结束当场就长呼一口大气,却不想吴氏的父亲吴尚书说是有事禀告。
这一下子可把刘铭惊着了,再他看来吴尚书铁定要向皇帝告状,给自己女儿撑腰。
刘铭不敢走慢悠悠的走在外面的宫道上想着呆会皇上传召自己如何说吴氏无德无贤不会治家。
这边吴尚书求见皇帝,皇帝却不太想见吴尚书。昨儿晚上吴贵妃已经给刘铭请过罪了,皇帝觉得刘铭风流荒唐而吴氏姐妹俩也不贤惠。可吴尚书素来能干,况且吴家乃纯臣,虽说女儿嫁给了二皇子,可却从未帮二皇子办过事也没说过话,这点皇帝是极其喜欢的。
吴尚书被全福请去了隔壁的茶室喝茶,说是太子在陪皇帝说话。
太子刘铮见吴尚书面见皇帝,后脚一抬跟着也去了。皇帝自然先见太子,也好有借口晾着吴尚书。
太子一进殿里,便闻着一股清凉味徐徐飘了出来。这味道他熟悉,但凡皇帝心情不好都会熏这香味,提神醒脑。
皇帝不是昏君,每日的奏折从不积压,十分勤勉。
“见过父皇.”太子见过皇帝后,皇帝便赐了座。
刘铮和皇后并不像,反而很像皇帝,可再细看又有几丝不同。皇帝揉着眉间,太子上前轻轻给皇帝按了按后脖颈,太子这手法特意研究过又跟太医院的太医学过,力度拿捏的又好。皇帝被太子捏的舒服,眯着眼睛说道:“昨儿个老二家的在东宫闯祸了!“
刘铮道:“回父皇,早听说吴家姐妹未出嫁前就不太和睦,怕是和二弟没有关系。“
皇帝嘴角一勾,说道:“你啊你,不是因为老二是你弟弟你就帮他说话,我可听说老二家不仅妻妾成群,外面也有不少外室。“
“二弟还小,况且他身分在这,有些人硬往他身上攀扯,一时被糊弄也是可能的。“太子说着,丝毫不减手里的力道。
皇帝虽面上不显,可听着太子这话却很是满意,毕竟是自己儿子,皇帝虽恼怒他管不好自己后宅,可也觉得是吴家姐妹的错处更大一些。
“好多了,快歇着喝口茶。“皇帝让太子坐下,太子接过一旁内侍递来的帕子擦了下手便坐了下来,皇帝看了更像自己的太子,心中着实欢喜,可想起太子身望越来越盛,不免又起了些别的心思。
太子哪里猜不到皇帝思虑,喝了两口茶后,抬起头看着皇帝道:“父皇,儿子有个不情之请。
儿子深爱太子妃,只想让太子妃给儿子生皇长子,还请父皇在母后跟前给儿子说情。“
这话一出,皇帝笑道:“你母后也是为了你好,你刚纳的良娣听说也是个乖巧懂事的,还是和静公主的外孙女。”
“母后选的自然是好的,只是儿子暂时恐怕要辜负她了。”太子情真意切,一双眼眸满是深情。
皇帝年轻那会对皇后也是情有独钟的,虽然时间挺短,可皇帝时不时的还会回味一二。如今听太子这般话,皇帝只觉得太子越发像自己,不仅仅是外表还有性情。
况且太子迟迟没有子嗣,皇帝虽看着太子声望如日中天,但是却觉得一个没有子嗣的太子不足以对自己的权威构成威胁。
一方面是作为父亲对儿子的期盼,另一方面又是帝皇对日渐壮大的继承人的忌惮。皇帝的感情矛盾而复杂,而太子只能在这期间慢慢摸索着试图找到一种让大家都放心的平衡来。
“你母后也是为了你好,不过我在你这年纪也想过一辈子就和一个女人在一起,那时候真是美好。“皇帝说着,心情渐渐的就好了起来。
且说在茶室等待的吴尚书,虽说面色如常,可心里却一丝都不平静。想他从当年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进士一步步走到这里,靠的就是稳扎稳打,一心忠于皇帝。
可是从自己女儿嫁给了二皇子后虽吴家还是和之前一样,可总有人暗暗的把自己当作二皇子一派。说起来当年要不是吴贵妃拉拢自己夫人,那二皇子又一味讨好,对吴家姑娘的追求大胆而直白,弄得整个京城沸沸扬扬,更是导致再无旁人上吴家说亲事。
昨儿自己姑娘和二弟家的姑娘回了府,一个没了右眼一个则状若疯癫不似常人。吴氏坦言自己从嫁入二皇子府便从未幸福过,吴侧妃当初和二皇子偷情进了王府也不过得宠小半年而已。不过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要紧的便是二皇子有夺嫡之心。
吴尚书自己女儿自己知道,吴氏是个能忍又稳重的,要不是忍无可忍,她不会提出自请下堂这事。况且,二皇子这两年的为人处世吴尚书看在眼里,着实是自不量力,且不说太子素有贤名又占着嫡长之名,就算太子没有这两项,二皇子刘铭也毫无胜算,眼下他能一直这么蹦跶,一来是太子不愿为了二皇子毁了自己名声,二来则是其余几位皇子见太子深望渐大,暂避锋芒。
也就二皇子刘铭连这般浅显道理都不懂,处处和太子作对,让人好笑又好气。
等吴尚书进了皇上书房,吴尚书直接双膝跪地叩头道:“臣教女无方,还请皇上准许二皇子妃吴氏自请下堂。“
这话一出,别说站在旁边的全福就连皇帝都被吴尚书惊着了。
“爱卿别说这话,不过是小夫妻闹矛盾,虽吴氏毁了容貌,可咱们大夏从不以貌取人,重在德行。“皇帝说着这话,心里却想着那吴氏德行也不甚好,只不过皇家是没和离更无休妻之事,作为天下楷模的皇室哪能出一点丑闻。
吴尚书似乎下定了决心,从袖口抽出一张有吴氏亲笔所写的自省书来,这面头一个便说自己善妒,不配做二皇子妃;第二便是无颜;第三乃是无德,纵的后宅不宁。
这三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哪家后宅也不可能完全和和睦睦,可二皇子府的后宅,大家都知道那是完全的一团乱麻。
吴尚书一张大方脸满是正气,对着皇帝耿直道:“罪臣教女无方,还请皇帝成全。“说完这话便长跪不起。
皇帝指着吴尚书骂也不是,说也不是。最后冲着全福道:“去把老二那不孝子叫来。“
刘铭看着吴尚书从上朝开始便没往自己这边看过一眼,一等下朝直接请着面圣便知道自己要被皇帝召见,压根没出宫的刘铭正在吴贵妃那。
吴贵妃昨儿个已经给皇帝请过错了,眼下见刘铭被传召瞪了一眼自己这个不省心的儿子说道:“这事错不在你,不过你岳父深得圣心,你好好说话,把你媳妇接回来,不过你那个侧妃就别接回来了。“
刘铭点了下头,他也知道吴氏虽样貌不如侧妃,一来是他正妻二来她是吴尚书亲女,虽吴尚书对自己一贯不假辞色,可二皇子这两年靠着吴尚书的名头也拢了一帮人在身边。
这边二皇子想着左右说几句软话就够了,可一进门便见着跪着的吴尚书还有脸色不逾的皇帝,另一边则坐着皇后。
皇后来的不早,也就比刘铭早了一步。
“混账,还不给你岳父赔罪。“皇帝素来喜欢吴尚书行事风格,而吴尚书平日里也投桃报李,凡是都以皇帝为先。
刘铭先朝着皇后做了个揖,接着又对着吴尚书道:“女婿给岳丈赔罪了。“
吴尚书面上并无悲愤之色,只坦然看着二皇子道:“二皇子,老臣教女无方给二皇子赔罪了。“说着便要给刘铭叩头。
刘铭虽没什么脑子,可也知道自己受不了这个,直接挪到了另外一边,吴尚书却执意如此,刘铭连着换了一个方向,最后直接恼了,指着吴尚书道:“你存心让我被父皇骂是不是。“
“混账!“皇帝想着自己对吴尚书都十分礼遇,这儿子在自己跟前都对吴尚书这般无礼,那平时该是如何嚣张。
皇后瞅着差不多了上前劝解道:“陛下息怒,二皇子年少想来还有些不明白夫妻相处之道。“皇后说着又看了一眼吴尚书道:”女儿家最终名声,吴大人是男子,可能不太清楚女儿家心思,现在气恼,兴许过了几天就回心转意了,别到时候又后悔了。“
“皇后说的在理。“皇帝赞许的看了下皇后,想着还是皇后懂道理,刘铭是吴贵妃生的,说话做事都不会拐弯。昨日吴贵妃只说刘铭风流没顾及后宅,这才闹出了事。皇帝哪里懂后宅这些事,当时信了,如今被皇后这么一说,反应过来,夫妻间合合分分本就是常事,无须太过计较。
吴尚书见皇后这般说,心知要遭,不过吴尚书既然敢豁出面皮来为自己女儿自请下堂也是早有准备。
皇帝眼下着实累了,看着摆在桌上的折子招了招手让全福把红色和紫色的折子给太子送去。各地送来的折子按照事态用不同的颜色,红色一般是地方官员的请安折子,紫色的则是宗室递上的折子大部分都是求皇帝赐婚或者请求册立世子或者直接求官做。
一枚羊脂白龙形玉佩从吴尚书袖口拿了出来,皇帝当场便看向二皇子。皇后则上前给皇帝倒了一杯茶,轻声道:“陛下,喝口水润润嗓子。“
皇帝就着皇后的手喝了一口清茶,刘铭见了那玉佩也自觉不好,吴尚书则全然不看刘铭对着皇帝直言道:“皇上明鉴,这玉佩是平日在我书房伺候笔墨的丫头身上的,她说二皇子几次来我府里悄悄的找他,还把这玉佩当作了定情信物。“
这枚龙形玉佩各皇子都有一块,原本就是一块玉石切割打磨做成,皇帝一见便知是真。看着刘铭的眼神都变了,刘铭没想到吴尚书竟然连这事都知道了。
“我……我就是见那丫头好看。“刘铭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低。可吴尚书却一点情面都不留,直接道:”我房里那丫头样貌平平,今儿早上她就在宫外等着,皇上可以随时召见。“吴尚书说完,转头看着刘铭道:”二皇子殿下恐怕不知道,你前脚把这玉佩给她,她后脚就把玉佩交了出来。“
吴尚书是皇帝亲信,二皇子这般勾搭吴尚书书房的丫头,其心不难理解。
“滚下去!“皇帝暴怒,皇后略低着头上前劝道:”陛下息怒.”
刘铭直接跪在了地上,脸色煞白,而皇帝顺了半天的气之后看着吴尚书道:“我儿无德,委屈你家姑娘了.”说着便吩咐皇后接手。
吴尚书听了皇帝这话便知这事差不多成了,当下又是请罪又是告谢。
皇帝着实累了,摆了摆手把吴尚书等人都赶了出去。
当日下午皇后颁下懿旨,说是钦天监夜观天象,不日将要降下天灾,索性天无绝人之路,须有两位天命女子入道修行,日日祈福祭拜方可破解此灾厄。而二皇子府正妃大小吴氏正好该此命格,又一心为国,自愿入道。特赐两位女官在城外玄青观修行祈福。
皇后此招即保全了皇室颜面又让吴氏和二皇子解除了夫妻之名,不管外人如何想,总之皇帝那边是满意了,而吴尚书自然也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