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三 ...

  •   可能对于有些人来说,高考就是他们人生的全部,但对我来说,高考绝不能决定我的人生,而我后来的人生道路仍旧精彩而丰盛。
      我高考并没有考好,比自己预估的分数低了大概二十分,也读了个普通而不知名的学校。夏歆月比我考的好,我们虽然在不同的学校就读,但都在同一个城市。我在读本科的期间经常跑去找歆月,虽说在一个城市,但我的学校地理位置相当偏僻,那个时候交通也还不便利,常常需要坐车两小时才能到达市区。而我仍旧乐此不疲地去找歆月,四年以来都是这样,或许这也是我当时逃离现实的一种方式吧。
      大二结束的时候夏歆月和我去见了一次伊老师,那个时候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在这之前,我已经两年没有联系过老师了。我们在市区的一间星巴克见了老师,老师看起来变化并不太大,反倒是我,和上高中的时候已经判若两人了。老师也笑着称我的变化特别大,已经几乎认不出我了。
      我们的聊天只要有歆月在便不至于冷场,我也不会紧张。我很少随意和身边的人讲述我大学时代遭遇的校园暴力和我的心理疾病——见人就提的事情没有资格被称作是苦难,而是那些自认遭受苦难的人拿来博取同情的工具。但怀着对曾经对老师的了解——他曾是我唯一能够倾诉的对象,我也一度认为他是一定能够理解我的人——我便简要地提到了我的遭遇。那时我的生活过得一团糟,没有方向,也找不到意义所在。可老师却告诉我,这些事情都是很正常的,不过小事一桩罢了。他还说,我现在是这个年龄,但心理年龄应该更小,所以才会为此而困扰。
      很难形容我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大概正如手中那杯咖啡一般,香甜的气息弥漫在四周,而入口之后只有苦涩吧。我承认人随着阅历的增加会变得更加成熟,在砍断一道道荆棘走向更远的地方时会更加强大。但随意就把于他人而言是苦难的事情称为小事一桩,未免也太置身事外了。每个人经历不同,灵魂不同,选择不同,即便是面对同一件事情,得到的感受也会天壤之别。人虽没有办法做到与他人感同身受,但总是有办法去理解他人的。而当时的我却完全没有“被理解”的体会,咖啡厅里舒缓的乐曲萦绕在耳边,却也没法带走印在心里失望的感受。旧人重新出现在眼前,往事却早已随风而去了。
      如今的我回想起大学本科时的经历尚且不能称之为小事一桩,或许多年以后,我能够成为一个更好更加强大的人,回头看往事,会笑道这不过是人生道路上的一颗绊脚石,但我也依旧不会忘记这对曾经的我带来多大的痛苦,从一个十九岁的年轻人口中说出这些是有多不容易,大概我也因此能够与更多人共情吧。
      我本科时期的大学生活不会在本文中详细介绍,那是一段曾经迷茫又痛苦的黑暗时期。提到逃离现状,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我成功申请去了韩国做交换生,并在那里找到了未来生活的意义。
      从韩国回来以后我便基本确定了未来要走的道路,也开始为此而付出行动了。重新拥有方向和对生活的兴致于我而言便是获得了新生,但偶尔还是难免不安。我再一次联系伊老师是在大四上学期,还记得那是一个台风之日,我在昏暗的宿舍里敲下了这些文字:
      这些天总是想写些什么给老师。
      前几天,跟一个朋友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了她最喜欢的一个数学老师,她还把那位老师称为男神,跟我讲了很多关于他的事,不免勾起了好多年前的回忆。
      她说,看到我写文,她也想写文,原型是她和那位老师。半个多月前,我刚好写过一部师生、花样滑冰的短篇作为生贺文送给我表妹。我写文有一段时间了,突然觉得师生是一个很棒的题材,也想着手去写,在一篇写了半年有余的长篇没完结的情况下竟然想开新文。
      随后便回想起来了近六年前在高中发生的一切,包括后来老师离开,我们还写联名信给校长,更有甚者写了大字报贴在了公告栏,当然有些倒霉的同学免不了处分。回想起来是那样传奇,简直符合小说里主人公所经历的,一切戏剧性的情节。
      可是,当我突然想起有一次,我们似乎发生过什么矛盾,后来我还去办公室道歉了。至于是什么矛盾,至今也没有想起来。接了下来的两天,山竹席卷华南地区,学校不让我们出宿舍。在宿舍的床上躺着,借着阴暗的光线、看着包围在四周的窗帘,头一次因为台风天而不用早起,也始终没能记起来。
      说起来真的很有趣,这样的小事也能让人产生挫败感——最终似乎还是输给了时间。其实就算是要写纪实类或是传记类的文体,随意用另一件事代替它便可以了。但总觉得,像是弄丢了什么珍贵的东西一样。
      一度失去的事物,是不会再回来的。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再无法参与到对方的生活了。
      老师说过我是你最喜欢的学生,事实上,那个时候,老师的教学生涯才刚刚开始,往后的日子里会有无数的学生出现在老师面前,自然也有数不清的——让人印象深刻的。而我,也会在接下来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各种不同的人,其中也不乏在我生命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人会接二连三地出现。
      但是,回想起来,那段静谧的日子里,依旧能够感受到幸福,正如那天在地理园里哭着给你打电话的悲伤,至今亦能够体会到。
      我想,这便足够了吧。
      大学生涯一路走来没我想象的那么顺畅和轻松,我不顾长辈建议仅凭自己臆想选择的专业终于在大二的时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恶果。
      抑郁,校园暴力开始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在一个完全不想走下去的专业里看不到未来和方向。我开始看见机械和工厂想要反胃,恐惧到实践课根本不敢去上,一个普通的班级活动也能让我恐慌。
      最值得庆幸的是,我身边依旧还是有一群很优秀的人,而他们从未放弃过我。直到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以后,又成功和朋友进入了外语影视配音都决赛,后来又成功申请到奖学金去韩国忠北大学交换一学期的名额。那个时候,我都担心自己要把几年的好运气全都用光了。
      但是在那以后,明白了更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喜欢一件事情是真的很难停下来的。就算是不适合的专业,恶劣的人和环境也阻止不了。有能力的人也确实是可以将所有事情做好,不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都能够兼顾到。
      从韩国回来以后,看到\"从未见过的景色\",才开始看清楚自己,看到了生活的意义所在。想要追求什么,要如何去做。
      不敢说自己已经完全好了,但是现在的状态比一年前好太多。
      我选择去英国读研,毕竟,没有读到世界名校总是不甘心嘛。况且,我还不清楚拥有一个喜欢的专业的大学生活是怎样的呢。
      大概就是这样吧。
      也不知道老师最近过得如何,应该是很幸福的呢,因为听说老师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大概也很忙吧。愿上天致于你最好的祝福。
      又及,很抱歉这些年来都没怎么联系老师。
      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将这段文字发给了老师。很庆幸在这么长时间没有联系的情况下,还是很快便收到了老师的回复。他告诉我他很感动我还一直记着他,他工作这么多年来也就第一段工作经验是印象最为深刻的。老师还说他甚至曾经失落过很多次,认为一切终将过去,大家也终究会将他淡忘。他最后祝愿我能考上英国的名校,也说不必常联系,有回忆便足够了。
      这便是目前为止最后一次我与老师的交谈。
      没有十五岁时的兴奋和紧张,没有十九岁时的难过和失望,像见一个老朋友一般,平等地、平淡地提了提陈年旧事,便不再赘述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