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原来,因果缘由之后,你不属于我,我不属于你。
      ————
      天色变亮,刘阿婆家的公鸡尽职尽责地打鸣。显然,昨夜里的喧闹并没有影响到它。
      不知哪个村的屠户一大早就用板车拉着刚宰好的猪,那是要拿到梨城去卖的。穿过梨城和井城交界的崎岖小路,他奇怪地大量那些穿着黑色马褂的人,看他们好像在找什么人。
      突然,其中一个人瞥到好奇的屠户,用手指着他大骂:“看什么看,快滚!”屠户吓得浑身一颤,赶紧拉着板车走,那些人凶神恶煞的,还是莫要惹事的好。
      他比平时要晚些时候到集市,已经错过平常大户人家买猪肉的时间了。他将猪肉摆在摊位上,遗憾地对旁边的人说道:“今天来晚了,明家的佣人都买完走了吧?”明家可是个大客户。
      “明家出事了,忙着到处找人,哪有什么闲工夫来买你的猪肉。”那人随意地用挂在脖颈上的抹布擦了擦身上的汗水,从一个大娘手里接过菜钱,颠了两下,仔细地放好。
      屠户觉得奇怪,想起今早在郊外看见的那批人,也不像是明家的人。虽然迫切地想知道明家到底出了什么事,但是来买猪肉的人愈来愈多,他高兴地招呼着客人,哪还有闲心思去管别人的闲事。
      来的客人多,都是熟客。他们挑拣着心仪的猪肉,爽快地付了钱,没有熟悉地砍价声,也不似往常一样和屠户闲聊两句。奇怪的氛围让屠户有些不适。
      集市的人慢慢散去,他们买了想要的东西后不再逗留,只剩下偶尔几队人在长而空的街道里摸索。
      屠户的钱袋被塞得鼓鼓的,他把钱袋捧在手心,上下颠了颠,感觉到手心的厚重,他满足地笑了笑,眼睛迷得只剩一条缝,眼角的笑纹皱在一起。
      他拿出一条脏抹布擦拭放猪肉的木板,隐约能猜测出原本的洁白和柔顺,但是在猪肉摊没有一条抹布能够坚守它的白。
      “咱俩去喝会儿茶?”卖菜的大叔将麻袋一股脑地塞进箩筐,把箩筐拿到墙角放好。他走到屠户旁边,右手揽住他的肩膀,也不等屠户说愿不愿意,就把他拉到前面不远处的小茶楼里。
      店里的小二一见他来,便自觉地上了一壶茶和一碟瓜子。
      茶楼里的人很少,比以往清净。
      卖菜的大叔姓刘,家就住在梨城内。他沏了两杯茶,自己先一口喝尽,而后又清了清嗓子,待屠夫将手中的茶水喝完,才开始说道:“你是没住在城里不知道啊。昨天晚上可出大事了,就老是去你那买猪肉明家,他们家的小姐丢了!”
      “丢了?”屠户放下手中的茶壶,溅出了些茶水,“怎么丢的,不会是人贩子吧?我听说那些人贩子可猖狂了。”
      “谁知道呢?听说是去南云街玩耍去了,结果人没看住,一眨眼就不见了。这人贩子真是挨千刀的,明家的人都急了,从昨晚找到现在,这不还没找到吗!”
      “怎的那么不小心。难怪,我进城的时候在郊外看到一些人不知道在找什么,原来是在找明家的小姐。要说那小孩我也见过,看着挺乖巧的……”
      话未说完,就见刘大叔吐出嘴里的瓜子皮,打断他的话,“嗨!你说郊外那些人呐,那可不是明家的人。孩子是在城里丢的,他们哪会到郊外去找。那是苏家在找那个疯子呢!”
      话未说完,就见刘大叔吐出嘴里的瓜子皮,打断他的话,“嗨!你说郊外那些人呐,那可不是明家的人。孩子是在城里丢的,他们哪会到郊外去找。那是苏家在找那个疯子呢!”
      “那疯子又跑出来了?”屠户抓起一把瓜子,悠哉地磕着,“唉,那疯子也真是可怜,孩子没了,男人又……”
      “可不是嘛。要我说她以前也算是个温婉的大家小姐,怎么就疯了呢?”苏家那个疯子他们也是有很深的印象。在梨城讨了近二十年的生活,这些秘辛也算是知道些。
      那疯子本来是井城一布庄的大小姐,是受过教育的,读了几年书。机缘巧合下,遇见了苏家的二少爷苏覃。
      佳人才子见了面,就像戏曲里唱的那样,一见钟情,没多久两人就成婚了,在当时也成了一段佳话。
      后来那事谁想得到,那苏家二少爷在妻子怀孕时又纳了几房姨太。按理说这大家的少爷纳姨太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可偏偏那大小姐不干了。受过教育的人就是不一样。
      顾家二少爷哪受得了她如此撒泼,念着她肚子里的孩子,便叫人看着她好让她安心养胎。可谁知后来人竟然疯了。梨城的人都猜许是孩子没了。
      这大户人家真是要吃人的啊。
      “欸,可别说了。现在明、苏两家正乱着呢,你没见街上人都少了吗?”屠户打开茶壶盖朝里瞅了一眼,又合上盖子,“小二,再来一壶!”
      小二应声而来,往茶壶里加了茶水,听着他们在谈论明苏两家的事,眼珠子咕噜一转,他朝门外看了一眼,确定没有人,这才用手捂着嘴,轻声说:“昨天出事的,可不止明苏两家……”
      “哦?难不成还有哪家出事了?你说这元宵节多喜庆的日子啊,怎么就出了那么多事呢?”屠户好奇地问,可是小二正要继续说话却被老板叫走了。屠户和刘大叔见此,也继续聊着其他琐事。
      民国九年梨城的春天,是梨花枝上层层雪的宁静,也是元宵月圆夜的惊乱。
      明、顾两家的事成了梨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可是再如何津津有味的事儿也经不起时间的磨灭,人们渐渐地把那晚元宵夜抛却脑后,只是后来苏家的疯子又被找了回来,这事儿才又被提起来说了说。
      春秋几经轮转,梨城满城的梨花在人们朝起晚归的日子里,花开了又谢过,在视野不能及的地方,梨树的年轮又添了几圈,记录了人们平淡安稳的生活和不为外人所知的秘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