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 25 章 ...

  •   李弘这次生病完全体现了那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是俗语,本来都有起色了,结果又突然加重,春天病倒,一直到入夏才好利索。

      李贤知道他这是心病,一开始是因为突然意识到父母的无情,再加上对李忠的同情内疚,双重打击下幼小的心灵承受不住,心病引起身病。好不容易被帝后表现出的关心慈爱以及李贤、李显的手足情抚慰的病情减轻了一点,紧接着武皇后又浇了他一盆无情的冷水——人除非站在最高的位置上,否则命运根本不在自己手里。

      然后李弘突然也想到了李贤想到的问题——大哥李忠是阿耶的长子,据说他出生时太宗皇帝亲自在东宫宴请群臣,想来那时阿耶对他也如现在对自己这般疼爱的吧,后来呢?阿娘是皇后,可是她也不是元后,阿耶会不会有一天要立新皇后,自己就成了大哥?

      和李贤一样,李弘也被武皇后的杀伐决断中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本来就是个病人,再这样一折腾,直接发起了高烧,烧得说胡话,神志不清的呓语中只能勉强听清“皇后”“太子”“不要杀我”几个零星的词语。

      这还不算完,紧接着李显和李贤相继中招,一样的发高烧说胡话,李显年纪小本来就有点口齿不清,这下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了。要命的是李贤这儿,有天晚上吃药,摇曳的烛火加上头晕眼花,让他连给端药的侍女都认不出来了,有气无力地问:“这女的是谁?”

      何娘子回头看看,没有陌生人啊,李贤还在哪儿问,这下子不只是何娘子,殿里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慌了,谁也没想到他病得连人都不认识了,而是都想房子里是不是有一个看不见的女人,紧闭的门窗缝隙透进丝丝缕缕的夜风吹得灯火飘忽不定,将人影拉的长长短短重重叠叠,端药的侍女当场就把药碗掉地上了。

      还是何娘子绷得住,“去个人请圣人和皇后。”

      李治和武皇后刚从东宫看完李弘出来,又听说武德殿的事,这一吓可是吓得不轻。时人信鬼神,李唐皇室认老子李耳做祖宗,把道教作为国教,而李治和武皇后还都是佛教徒,著名的大慈恩寺就是李治为他母亲文德皇后祈求冥福而修建的,武皇后就更虔诚了,她母亲杨夫人就笃信佛教,洛阳龙门的卢舍那大佛据说是以她的形象建造的,就是她称帝,都是打着弥勒佛转世的旗号。说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三个儿子接连病倒,帝后的第一反应不是时疫之类的流行病,而是觉得这是王皇后和萧淑妃鬼魂在作祟。

      与此同时,宫廷里种流言也开始以不同的形势经过不同的渠道传播,甚至于那个最著名的萧淑妃临终诅咒“我来世为猫阿武转生为鼠,我要生生咬断她的喉咙”也是这时流传出来的。

      夫妻俩各自在心里推算了一下,李弘发病正是在李忠被废为庶人的第二天。因果报应啊。不同的是李治笃信作祟的就是王皇后和萧淑妃,而武皇后则表示未必,或许是其他什么鬼祟。

      更大的分歧在于怎么办!?

      在寺院布施,宫中做法事,这都没问题,问题在于对李忠的态度。李治倾向于恢复李忠的梁王爵位,不管是不是宠爱,那也是他儿子。这样一来也算对前皇后有个交代了——看,你虽然被废,朕对你的养子还是很好的,他犯了个错,朕就是想给他个教训。——希望王皇后因此放过李弘他们哥仨。

      但武皇后坚决不能同意他的决定,你什么意思,你看我儿子病得厉害,就恢复前妻的养子、曾经的太子的王爵?你这不是咒我儿子呢么!今天恢复梁王,明天是不是就要恢复太子了!?朝臣得知以后会怎么想!?

      两口子意见不和的时候很容易引起家庭矛盾,尤其是这中间还关系到庶长子,作为嫡母的武皇后不能给人留下不慈的映象,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能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的人出场。想来想去,这个人只能是李治的嫡系心腹许敬宗。

      许敬宗最初出道是在隋朝大业年间,辅佐过瓦岗军的李密,入唐后辅佐李世民,为秦府十八学士之一,李治还是晋王的时候就做晋王府司马,所以不止资格老,更与李治感情深。最关键的是李治废王立武的时候,他是唯一一个明确表态支持的高级官员。正因如此,与武皇后一样,许敬宗绝不可能给任何人留下李忠有可能复位的错觉。

      于是许敬宗把武皇后的意思包装了一番,告诫李治不要因此使得朝廷人心浮动,李治则隐晦地表达了他的顾虑,对此许敬宗斩钉截铁道:“陛下乃圣人天子,岂能向鬼祟示弱。再者,若是重立梁王后三王病体仍不见好,又当如何!?”立太子吗?如果王皇后的阴魂还不满意,你是不是就要禅位做太上皇了?

      一番话说得李治踌躇起来,哪个儿子当太子还有商量的余地,但是他自己的皇位决不能让出去,想到这里,李治对前妻的一丝愧疚也瞬间烟消云散,李治决定加大做法事的力度,同时让三个儿子分别拜高僧大德为师。之前李显已经拜在玄装法师门下,现在李弘拜净土宗善导法师为师,而李贤则遥拜远在湖北黄梅弘忍为师。

      李贤在病中得知此事,大为惊讶。唐僧不用说了,每年寒暑假都会在各大电视台见到他,都成老熟人了——至少对李贤来说是这样的。弘忍法师传法与六祖慧能,著名禅宗公案“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也听说过,唯独李弘的师傅善导法师,真是闻所未闻,李贤就奇怪了,太子的师傅难道不应该是法力更高深、更著名的大德吗?

      这就是他执着了。

      第一,谁说没有文学故事加持的法师就不是一代高僧了,善导在佛学修为上与玄奘、弘忍可谓是春兰秋菊难分轩轾。第二,作为净土宗的的集大成者,善导法师在宫廷和民间都享有极高的威望。最重要的是,所谓净土,主要是指弥勒净土,如果联系之后武则天称帝时自称是弥勒转世,就不难理解其中的渊源了。

      或许是由于佛祖的护佑,李弘兄弟三人的病情逐渐好转。武皇后心情大好,不只是因为儿子们病愈,提了许久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甚至不仅仅是因为儿子的好转代表她地位的稳固——她已经三十七岁了,以后未必还有孩子,万一李弘哥仨挺不过这场病,一个无子也没有强大的家族做支撑的皇后最终的结局注定悲惨无比的。

      她的快乐来自于在心底最隐秘之处,在武皇后心里她又一次赢过两个情敌,不但你们活着的时候我能抢过你的地位你的宠爱,就是你们死了化为厉鬼也不能奈我何!为此,武皇后特意命人在宫中养了两只狸奴,以此向冥冥之中的王皇后和萧淑妃示威。

      然而没等她得意几天,李治——大唐王朝的主心骨居然也病倒了。刚刚病好的三位皇子没的说,天天到集仙殿侍疾,不但是他们,住在宫外的亲王公主们也都慌了,其中尤以李治的胞姐城阳公主为甚。

      这里要插一句,自从李贤生病以后,薛顗就被他妈领回家住了,城阳长公主的说法是“你在武德殿住着,多少也得有个动静,还是回家住的好,别打搅六郎养病。”反正最主要的学生都不能来上课,这段日子皇家小学处于放假状态,薛顗也不用每天大清早赶着上学来。

      话虽如此,李贤心里却觉得他姑姑这是害怕自家儿子被传染了。很正常呀,要不是他昏头涨脑的没顾上,他也得让薛顗回家去。李贤仅剩的一点医学常识就是传染病患者要被隔离,被一堆完全没有防护的人照顾着,已经让他很不安心了。

      现在薛顗不用天天进宫,改成城阳长公主每天一早来看李治。

      这天早上武皇后亲自在集仙殿外迎接让她受宠若惊,城阳长公主疾步上前见礼,又关心地问道:“圣人歇下了?”

      “嗯。”武皇后脸色苍白,无力地说道:“圣人刚吃了药睡了。”

      “您的气色看着也不太好,您先去歇歇,我在这里照顾圣人。”城阳长公主关心道。

      武皇后摇摇头,“我也睡不着,出来透透气就好。”

      “圣人不过是风寒,小毛病,吃几服药发散发散就好了。您不必太过担心,啊~”

      “不独是圣人抱恙。”武皇后摇摇头道:“一会儿宰相们该来了,这几年虽然风调雨顺,每天报上来的事可也不少,陛下病倒之后,堆积下许多了。”

      这事是挺麻烦的。

      作为一个有两千多万人口的泱泱大国,朝廷的运作并不会因皇帝生病而停止,大唐这么大的领土面积,时不时地发生点旱涝蝗灾地震什么的,满朝文武几千号人,差不多每天都有要升降递补的,还有各地的要案大案,对了,还有苏定方带兵正在跟百济死磕,胜负战况、缺员人数、粮草补给,这些理论上都是要报给皇帝知道的,现在李治病倒了,难道放手给宰相让他们自己做主?宰执大臣临时顶几天还行,现在几天过去了,再要这么下去,皇帝就该担心大权旁落了。

      李唐王朝遇到了开国以来从没遇见过的问题——皇帝请病假,朝政怎么办?之前的两任等皇帝身体都十分健康,在位前期基本上没病过,等到开始生病,李渊已经做了太上皇了,太宗皇帝那时,太子李治也已经成年了,放手让太子监国就行了。但是现在李弘才八岁,虽然也名义上监过国,事实上主要大事还是上报皇帝的。

      城阳长公主向李治提出这个问题,李治的意思是先让武皇后帮他顶一下,武皇后微微一笑,并不说话。

      城阳大长公主跟前面的高阳公主,后来的太平公主、安乐公主不一样,总体来说是个满足于相夫教子生活的普通女性,对朝政没什么太大的兴趣,之所以提醒李治,一方面是因为皇后提到了,再一个也是出于姑奶奶心理——李唐王朝是她娘家,嫁出去的女儿只有盼着娘家好的,甚至有拿夫家填补娘家的,城阳长公主不至于这样,但还是不能容忍皇帝大权旁落的。

      见皇帝自有主张便不再多事,关心起自己的几个侄儿来。“我看五郎他们几个天天来侍疾,虽说是他们兄弟的孝心,可是他们几个也刚刚病好,身子还弱着呢。”

      李治躺在枕头上,闻言睁开眼睛,想了想,“嗯,亏了你提醒。三个人都挤在这儿也没用,除太子外,潞王、周王轮开,一天来一个吧。”

      皇帝病了,理论上太子不但要亲视汤药而且要亲试汤药,试药的人不止有太子,还有宰相们,让李弘天天来集仙殿倒不是让他尝药来的,李治的目的是让他天天见宰相,听宰相讨论政务,这是对继承人的培养。良苦用心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