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刽子手 ...

  •   依附,一向被认为是没能力的人或者是胆小怕事的人的专属名词,是他们为自己寻一个去处以图享乐安逸,荣华富贵,步步高升。做出这等举措的人,往好了说就叫做出谋划策的谋士贤臣,按照一般的说法就是帮衬里外的助手,可说得难听了,那就是为虎作伥的爪牙,至于究竟被称作什么,就得看被依附的人是谁了。
      说起来再简单轻松不过的依附,其实也是一门学问。至关重要的就是要会抉择,那是需要一定水平的勇气和魄力的,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之下方能做出恰当的选择。因为一旦确定了依附关系,那么依附之人与被依附之人就等于确认了从属关系,必须无条件服从被依附之人,认同被依附之人的所作所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榆桑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有幸亲眼见识到它在现代社会中被演绎得如此到位,见证到它即便离了封建制度的庇佑依然可以混得风生水起,完美地渗透进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的方方面面之中。
      被带出那个“刑场”之后的榆桑,当然不会乐观到自以为是的地步,也不会傻到相信事情就这么结束,不了了之,但令她始料未及的是那一天来得这样快,并且是以那样惨烈的方式,让她措手不及,绝望没顶。
      不管怎么说,都是洄冼将她带离了那里,不论从什么角度上说,他都算是榆桑的恩人。虽然没有上升到救命恩人那么高的程度上,不过是他给了榆桑不曾奢求过的希望,榆桑回报以崇敬的情感也没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所以那段时间的榆桑总是出现在洄冼身边,二话不说地陪他赛车,陪他逛车厂,陪他淘选零件,不说鞍前马后,但最起码是很融洽的相处方式。那时候的两人,好得都让洄淅都有些嫉妒。
      那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也就是一个礼拜的时间。
      七天是一个循环的周期,不可逆转,无法逃避。从哪里开始就由哪里结束,同样地,从哪里结束就从哪里开始。一个礼拜,整整的七天,或许长了,或许短了,但却是那个人给洄冼和榆桑逍遥自在的一个期限,可以说是他最为慷慨的施舍了。
      逃离事件发生后的一个星期之后的傍晚,洄冼被李泉叫进了书房,而他的那句传唤是在饭桌之上说出来的,榆桑自然能够听见,或者那句话本来就是打算说给她听的,是以言语的形式给她下了最后通牒,是一种变相的警告,是最后期限的通知。
      榆桑从不畏惧面对必然的结果,该来的总是会来,直面才是正确有效的解决之道,她害怕的是结果往往不在她的预料之内,即便她做了万全的准备,充分的心里安慰,有些结果也不是她所能承受的。
      就像即将出现的那个结果,榆桑根本没有将它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她对洄冼与李泉面谈之后的可能性预先做过揣测,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一是李泉以压倒性的优势说服也可能是强制压迫洄冼退出事件的纠纷,而她重新回去那个囚笼,承受不知何时会终结的折磨,二是洄冼固执己见,不肯退让,以父子亲情为筹码劝服了李泉,即便知晓这种结果只是她一厢情愿的期待,发生的几率微乎其微,榆桑还是抱着满怀的期望盼着奇迹的出现。
      自那天以后,那般执着地相信奇迹的榆桑竟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地将这个词从她的脑海中剔除,她相信的只有现实和人心,而虚无缥缈的奇迹,她不求,也不要了。
      那一晚,从书房出来的洄冼垂头丧气,一句话都没和一直等在书房门口的榆桑说,甚至没抬头直视她一眼,而是急于躲开她似的,慌慌张张地回房去了,一副做了亏心事,对不起榆桑的样子。
      榆桑远远地跟着洄冼,等他回房关了门,她才上前去敲了敲那扇紧闭的房门,说:“哥,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在榆桑的观念里,洄冼是因为没能说服李泉,不能令她得偿所愿,觉得对不起她,心里感到愧疚自责,所以才会躲着不见她,对此,榆桑心怀感激。不管洄冼有没有听见,榆桑说完她想说的话,就转身离去了,那时候的她觉得洄冼一定会听见她说的,而她想着她能给的也就只是一个言语上的安慰和答谢,别无其他。
      殊不知,暴风雨总是不期而至,防不胜防。
      第二天,梓黎如往常约定的那样,陪胡妈妈逛街去了,洄淅也被李泉勒令参加补习班了,而榆桑乖乖地在家里等着她被安排的必要行程的开始。
      以往来接她的那个黑脸大叔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洄冼,事情发展到这里,榆桑还是镇定的,她那时心里想的是也许李泉是为了给她一个警告,才让未成年的洄冼来当这个司机,而她不惊不诧地坦然接受,只是觉得不管她答应与否,李泉此举都会难为了洄冼,让他难做。
      一路上,风景依旧,洄冼不若平常那般多话,反而一言不发,榆桑也没主动和他搭话,怕他尴尬,怕会让他觉得难堪。
      然而,更难堪的还在后头,只不过难堪的人不是洄冼,而是她罢了。
      洄冼痴迷于赛车,在乎的不是所谓的名次成绩,而是追求一种享受,一种速度的享受,他认为那是人世间最极致的乐趣。所以他开的车素来很快,榆桑没搭乘过他开的慢车,一次都没有,不过那是在此之前,那天的洄冼开的车是榆桑见识过的最慢的一次。
      榆桑当然不会以为是洄冼突然转性了,一改享受速度的追求,转而奉行安稳至上的准则了,她的想法是洄冼所做的一切全是为她着想,为给她拖延时间,让她尽可能迟一点去“受刑”。
      路程是一定的,车是向前行驶的,就算开得再慢,总有到达的时候。
      眼下,洄冼和榆桑抵达他们的目的地,到了这个他们一周前轻轻松松地离开的地方。
      等会儿即将在里面开演的那场戏,真的可以说是精彩绝伦,乃榆桑平生仅见,而且不可能有另一个机会再次见识到。而榆桑方才心里的那套关于洄冼的“崇高论”也会一步步崩塌殆尽,化为粉尘,随风而散,不复存在。
      “哥,你回去吧,我一个人进去就行了。”榆桑抢先下了车,冲着车内喊话,迫不及待地和洄冼告别,声音满是急切,不难看出,她多想让洄冼远离那个是非之地,以免无辜受牵连。
      洄冼却没如榆桑所愿,掉头离开,他下了车,没有说话。
      不等榆桑再说些什么,早已候着的黑衣大汉一左一右架起她,连拖带提地将她往屋子里送去。
      榆桑频频回头,看见洄冼在她后面不紧不慢地跟着,距离不远不近,是要进屋子的表现。
      察觉到这层意思的那一刻,榆桑慌了神。
      无论是多大的强度,多长的时间,多少的样式的逼供,她都可以接受,不会在意,更不会反抗,而所有这些都要是在她独自一人承受的前提条件下才成立,她不能容忍任何的附加条件,现在洄冼就成了那个附加的条件。
      在她在乎和在乎她的人面前承受磨难是件极其不容易忍受的事情,而洄冼两者兼具,他既是在乎她的人,同时也是在乎她的人,要在这样的人面前被无情地拷问,哪怕是一小会儿,榆桑都不愿意,因为若是那样的话,受折磨的将不仅是她,也会是洄冼,那样的结果是她无论如何都不想见到的。
      榆桑开始挣扎,可娇弱瘦小的她做出这一举动,对手是两个孔武有力的大汉,力量差距之大,无异于蚍蜉撼树,失败是必然的。
      榆桑被带到房子里,安置在老地方,而那两个黑衣人也准备着开始他们的工作——逼供。
      一切准备就绪,黑衣人就要动手,榆桑别过头承受将要到来的司空见惯的酷刑的时候,李泉喊了一声:“停。”
      正当榆桑思量着李泉打得什么鬼主意的时候,他在下一刻就说出来他的打算,让洄冼亲自动手。
      这一下,惊的不止是榆桑,也有洄冼,他好像全然不在状况之内,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
      “快点。”李泉催促了一声,不急不徐,没有不耐,没有厉声呵斥,就是用他平时说话的口气。
      可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震慑住了洄冼,榆桑看见他真的走上前来,接过其中一个黑衣人手上的电击棍,对准了她,蓄势待发。
      那时的榆桑对洄冼没有责怪,有的只是心疼,想到他全都是因着她才会落得个进退两难的困境,还要被迫做他不愿意做的事。
      “动手吧。”她听见自己劝他。
      洄冼的手伸出来,在快要接近榆桑的时候又缩了回去,隔一会儿,又伸出来,如此反反复复,终是下不去手。
      榆桑闭起眼睛,预想之中的疼痛并没有如期降临,她睁开眼睛,看着洄冼犹豫不决的模样,正想开口鼓励鼓励他,李泉开口了,似乎实在是看不惯他的懦弱表现,想着教训他一顿,于是把他单独领去了另一间房间里。
      榆桑不可能知晓父子俩的谈话内容,而那两个“刽子手”在不久后也被唤离了房间。两人回来之后,居然开始将她的衣服一件件地从她身上剥离,正当她想呼救的时候,看见的是洄冼决然离去的背影,听到的是这么一句话:“想不到那小子还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这次看这丫头招还是不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