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第 48 章 ...

  •   如今绍安城内除了叛军、青教徒,邢玉一干人等,再有便是寻常百姓,毫不夸大的说,他们自身性命皆与珲州乱局息息相关,哪怕屠沽小辈,娇阁闺秀,也要每日打探珲州局势,朝廷军的动向。

      肃卫只是抛出去一点饵,那池里的鱼就争前恐后的拢过来了。

      “听说没,布夜道人麾下有一个谋士,厉害得很,连帝都那位元祯公主都糟了他的算计,眼下还生死未卜呢,朝廷可是栽大跟头了。”

      “布夜道人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和那谋士有何干系?”

      “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哼,也就能骗骗三岁小孩吧,要真那么厉害,怎会一退再退,龟缩在这绍安城里不敢出去?”

      “这谋士叫邢玉!他才是真高人!青教能有今天他功不可没!”

      “要我说,布夜道人不过是邢玉手里的傀儡罢了!”

      邢玉躺在铺了狐裘软垫的太师椅上,一双长腿懒洋洋的舒展着,妙龄少女一袭纱衣的跪在他脚下,轻轻揉捏他的腿,而堂下立着一黑衣人,颇为恭敬道:“老道派人来,请先生今夜去赴宴,属下瞧着像鸿门宴。”

      邢玉冷笑一声,擎了颗葡萄扔进嘴里,一口咬开,酸的皱眉,但还是硬忍着没有吐出来,略有些含糊道:“鸿门宴,晾他不敢,至多是想接机敲打我罢了。”

      “那先生可要去赴宴?”

      “自然要去。”

      邢玉心知肚明他被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也十分清楚老道已然开始忌惮他,或许用不上几日,便会起杀心,这对他在燕国的图谋大大不利。

      那又如何呢,左右青教这一盘棋,再无可落子之处,倒不如来个痛快的。

      邢玉勾起嘴角,起身走到书案前,立时有婢女为他研墨。他提笔,写了一封书信,递给那黑衣人道:“明日丑时务必将这封信送到元祯手里。”

      黑衣人不知邢玉心中盘算,也不敢开口询问,只听令行事。

      子时三刻,苍溪城门上忽传来“嘭”的一声响,值夜的守城兵急忙去查看,是一支通体漆黑的长箭死死钉在上头,末尾绑着一封信,写有“公主亲启”四个字。

      守城兵自觉事关紧要,快马送至,动静不小,惊动了在隔壁院子养伤的霍瑞。

      霍瑞披了一件外袍,便来她屋里问:“出什么事了?”

      闻瑶信刚看到一半,却也了然,恨恨的道:“这个邢玉,真够猖狂的,我们借他的刀杀人,他竟又来借我们的刀。”

      霍瑞皱眉,没太明白:“此话怎讲?”

      闻瑶被邢玉的言辞气着了,不愿再看,干脆丢给霍瑞:“你自己瞧吧。”

      邢玉信中大意,兖州军与朝廷军两面夹击,他预感青教大势已去,感到万分恐惧,惶惶终日,夜不能寐,几经思量后决定向闻瑶投诚,告知闻瑶布夜道人藏身之处,助擒贼首,以求自保。

      别说闻瑶,这话连霍瑞都不信。

      “他可真会算计,当我们都是傻子不成?我们若杀了那老道,绍安城里十几万叛军不就成他囊中之物了。”

      “那你说,杀还是不杀?”

      这谋反的旗帜一旦举起来,再想放下就难了,如今绍安城里的叛军进也不成,退也不行,是没有回头路的,而那些青教徒却不一样,老道一死,无可指望,他们的心大抵也就跟着散了,没有青教徒供给,叛军又拿什么和朝廷作对呢,这是最省事的平乱之策。

      所以老道非杀不可。

      可这对邢玉有什么好处?

      霍瑞没想通,倒不藏拙,直问闻瑶。

      闻瑶其实也犯嘀咕,她在邢玉身上吃了几次亏,愈发不能小瞧此人。

      “那种狡诈多端,无利不起早的东西,准憋了一肚子坏水,挖了坑等着我们去跳,偏我们还不得不跳。”

      “没几日就是正月十五了,你可在圣上跟前信誓旦旦的立了军令状。”

      “用不着你提醒我。”

      霍瑞忙道:“我没有幸灾乐祸的意思。与其被人牵着鼻子走,不如先下手为强。”

      这话不无道理,可跟梁国的战事刚刚平息了半年光景,燕国且得再休养一阵,这时候内里的杀戮能免则免,闻瑶不想为着自己的脸面,搭上数万人性命。

      她长叹了口气,对霍瑞道:“你先回去睡吧,我再想想。”

      深更半夜的,霍瑞到底不便久留,忍下继续劝说闻瑶的冲动,转身回了自己院里。

      刚脱了外袍躺在床榻上,就听亲信在门外嘟囔着说:“公主这会叫那个司苏过去做什么,也太不顾忌咱们少将军了。”

      霍瑞明知司苏有婚约在身,也不是那种为了攀附权贵背弃糟糠的人,可这心里头还是咯噔一下,又起身出门,吩咐亲信等司苏和闻瑶说完话,把他请过来一叙。

      不成想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

      一见司苏,霍瑞便迫不及待的问:“元祯为何找你?”

      司苏是个守礼拘节读书人,很明白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有许多不妥之处,哪怕知道霍瑞疑心他,也不闹不怒:“殿下命我查访珲州民情,写一份公文上奏朝廷。”

      “没别的了?这用不上一个时辰吧……”

      司苏摇摇头,面色凝重道:“霍将军有所不知,若说布夜道人恶行难赦,那炀王之罪,便是罄竹难书,他治理珲州这些年,奢靡暴虐,无法无天,百姓苦不堪言,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入教谋反也是逼不得已啊。”

      霍瑞道:“其实前因后果,我多少也猜到着了,你在御前没待几日,大抵不清楚宫里的事,这炀王是惠妃之子,惠妃出身低微,又不得圣眷,炀王自然不受圣上看重,赶上那年淑贵妃诞下闻玏,哦,就是闻瑶的胞兄。圣上老来得子,欣喜若狂,不仅大封六宫,还要大赦天下,皇子们也封王的封王,封藩的封藩,炀王就是这一年来的珲州。”

      “怪不得。”司苏道:“想必炀王在奉天郁郁不得志,来到珲州就要“大展身手”了。”

      “你看那绍安城,珲州府,多少高堂大厦,玉楼金阁,再看看绫罗、苍溪,民不聊生,满目疮痍,可见炀王是在珲州给自己建了一座桃花源。”

      “是啊,殿下方才也这般说,殿下和霍将军倒是心有灵犀。”

      心有灵犀这四个字,从前是专属于闻瑶和肃卫的,霍瑞听了既有些欢喜,又有些别扭,抿着唇瓣,亮着酒窝,眼神十分不自然的东飘西晃,好像个情窦初开的少年郎。

      司苏和那姨娘家的表姐自小相识,青梅竹马,同甘共苦,犹如亲人一般,比起老夫老妻也不差多少,见霍瑞如此模样,心中不禁暗笑,又顺茬说了几句好话,霍瑞这才满意的放他回去休息。

      晨起,早膳完毕,昨夜的事就传遍了军营,各处将领得到消息,无不义愤填膺,有人请命暗杀老道,有人求闻瑶下令攻城。

      说白了,还是打与不打之间的争论。

      闻瑶本意是不想打,可也不想被邢玉牵着鼻子走,实在难下抉择。

      犹豫半响,来找肃卫。
      不得不承认,肃卫总能给她指一条明路。

      “殿下。”

      闻瑶把那封信拿出来给肃卫看,在霍瑞,司苏,徐宝珍,甚至吴庆、禄瓦之后。

      不知谁用这信纸出过气,揉成了皱巴巴的一团,到肃卫手里的时候,字迹都不大清晰了,肃卫看的很艰难,看的心不在焉。

      闻瑶问道:“你以为现下怎么办才好?”

      肃卫没办法回答。

      他这会脑子里根本就没想什么邢玉,什么老道,什么叛军,他只想着一件事,闻瑶原本应该昨夜一收到这封信,就来找他商议的。

      那是原本。

      如今不同了,闻瑶和他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要好聚好散。

      肃卫气息一颤,强压下心头万千杂绪,对闻瑶道:“邢玉不可信,臣恐怕其中有诈。”

      “刺杀老道,百人即可,邢玉能在这上面做文章?”

      “兖州大军压境,让绍安城里的青教徒慌了神,若活捉朝廷刺客,必能巩固军心。”

      “嗯……”闻瑶显然不太认同他这番推论,指尖轻轻敲击桌案,没什么表情的追问:“还有呢?”

      这一刻,肃卫于她而言仿佛寻常下属。
      就像在无名山谷中两次失手,怕被厌弃,急于立功的吴庆,肃卫竟也隐隐焦灼起来,他想看透邢玉的心思,想看破绍安城里的局势,想说出两句,让闻瑶觉得是“明路”的见解。

      这种出于下意识的反应,令肃卫分外难堪。

      他垂眸看向杯盏,里面如刺如针的茶叶安静地沉在杯底,在昨夜漫长的等待里冲泡太多次,这会茶已然没什么颜色,浅淡似水。

      “若殿下有了决断,尽可以放手去做。”

      肃卫这话在闻瑶耳朵里满是敷衍意味,她一边握拳一边紧皱眉头,那架势仿佛瞬息之间就会一拳打在肃卫脸上。

      肃卫想,她郁结于心,气结于胸,对养伤很不利,挥挥拳头也好。

      可闻瑶没有这么做,她沉默良久,起身走了,信并未带走,因为不打算再给旁人看。

      肃卫这时才迟钝的想起,闻瑶说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不会再强求他,从此好聚好散,那么自然,也不会再对着他发脾气。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8章 第 48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