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24章 ...

  •   “小师叔,你又在这儿等明施主啊?”

      慧觉一边洒扫着昨日风吹落的树叶,一边朝正伸长了脖子努力张望前方的飞远问道,又道:“明施主连着抄了十四日的经书,已经足够了,应当是不来了。”

      其实明施主昨日就没来,飞远小师叔在这儿等了足足半个时辰,没想到今日又来此等候了。

      其实飞远也已经猜到是这么一回事了,承恩寺的规定就是供奉牌位者要抄够七日至十五日的经书,抄的少的有抄经七日的,也有抄够十五日的,但是大多都是抄上七八日的经书就不来了。

      像明霜这样抄了十四日经书,前日走的时候,又没跟他说她今后都不来抄经了,这才是让飞远一直惦念着。

      若是她给个准话倒还好,可偏偏她一句话也没说,就突然不来了。

      又若是她抄满了十五日经书,那不需要她多说什么,他也明白她抄够了经书不再来了。

      可偏偏就是这样,不上不下的,就像是猫挠一般,忍不住记挂。

      毕竟,明霜做的糕点,味道实在是好,叫人念念不忘。

      尤其是那日明霜还说,等下回要给他做江南一带的特色百果糕。百果糕顾名思义,里面自然是有果子的,据明霜所说,用糯米粉加梗米粉加水揉面,里面加松仁、胡桃、枇杷果肉制作而成。

      “若是喜欢吃酸甜口的,便可加橙丁,只是我们那边的人都爱吃甜口儿,嫌加了橙丁的酸涩,大多便不爱加橙丁。百果糕的口感和这几日我给你带来的这些糕点的口感都不相同,糯米粉制成的粉皮糯糯的,稍许粘牙,不过加了些梗米粉后便让糯米的韧劲儿弱了些,吃起来软糯可口。枇杷肉定要选口感偏甜的白沙枇杷,这样才不会觉得酸。瞧我一说起吃的话便多起来了,你若是爱吃,我下回便做了带来。”

      为着这句“你若是爱吃,我下回便做了带来”,飞远已经连续等了明霜两日了。

      想到‘百果糕’,飞远就忍不住吞口水,好想吃啊……

      嘴上又不免抱怨当初是谁制定的规矩,只要抄七日至十五日的经书就够了的?这哪能够?不得抄个七七四十九日才行啊?

      可抱怨也没用,承恩寺的规矩,还轮不到他去改。

      飞远只能摸摸肚子叹了口气,垂头丧气地走上九十九阶石阶,朝谢玄景所在的禅堂走去。

      谢玄景正在抄写经书,他端坐于蒲团之上,手握狼毫笔,宣纸之上的字婉若游龙,苍劲有力。

      案几的桌面十分的整洁,经书、宣纸、镇纸。

      若说哪里有些突兀,便是那一张绣着‘霜’字的水青色绢帕。

      飞远走进来,叹了口气道:“公子,今日明娘子许是又不来了。”

      谢玄景听罢,神色未变,他其实早已经猜到这个结果,只是飞远为了吃上一口百果糕,还百般不死心罢了。

      这一分神的功夫,手中的狼毫笔尖触到洁白的宣纸之上,平白多了一小滴末点,显得有些突兀。

      谢玄景扫了一眼,并未换纸,而是继续在这墨点上书写。再去看时,发觉那墨点已经成了某个字中的一笔,看起来毫不违和,仿佛它本就该在此处。

      飞远的眼神落到案几上的那张绢帕上,突然有主意上了心头,说道:“公子,明娘子的绢帕不还在你这儿吗?要不等下我去一趟明府,帮你将绢帕还给明娘子吧。”

      顺便还能厚着脸皮再向明娘子讨要点百果糕吃,飞远在心里默默说道。

      只是谢玄景却道:“这种事怎好代劳。”

      飞远张口便道:“那公子等会儿也一道去明府,亲自还给明娘子不就好了。”

      可是说完就知道自己是想吃百果糕想疯魔了,别看大夫人和周国公家沾亲带故,可谢府其实不太愿意跟周家的人多牵扯关系。

      周家的名声也实在不好,谢家乃是百年世家大族,不屑与这种靠女人上位的家族多来往。

      片刻后,飞远便主动说道:“算了,下回若有机会再说吧。”

      *

      而此时此刻,另一边的明府却也是格外的热闹。

      前头为了明家孩子的到来,忙活了好几日。今日便是信上所写的,到达京城的日子。一早儿,孙管家便让府中的下人们打起精神来。

      经过前几日的拾掇,明府上上下下焕然一新,门口还挂上了两个红灯笼,一看就是有喜事发生。

      恰逢今日明鸿升休沐,一早儿就带着一行人在府门口等候了。

      明霜自然也在其中,她趁着昨日有空,还特地做了个小布偶,打算等会儿送给明家的那个孩子。

      至于承恩寺那边,她是故意没有再去的。

      她这十几日,日日不间断的去承恩寺抄经诵佛,给飞远带糕点吃,十几日的相处,也足以形成一个小小的习惯了。

      她又特意没有抄满十五日,留上一日的时间没去承恩寺。

      那张绢帕,还有答应给飞远做的百果糕,都是她故意为之,为的就是能让谢玄景和飞远没那么容易忘记自己。

      对于飞远这个满脑子都是吃的人,明霜还是十分有把握的。那日她特地跟飞远说百果糕的做法时,飞远便迫不及待想吃了。

      至于谢玄景……

      那十几日的相处,她除却最后一日之外,从未主动跟谢玄景说过什么,唯独那一日……

      在看到那张绢帕时,他会因此而想起自己吗?

      对此,明霜其实没有多大的把握。

      但只要飞远记挂着她,能时不时在谢玄景面前提起她几句,她的努力便算没有白费了。

      再说回今日。

      周氏今日穿的是紫俏翠纹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鬓边插了好几支发簪,贵气十足。她便是要让明家的那些穷酸亲戚瞧一瞧,她是何等的风光。

      至于明珠的风格向来随了周氏这个母亲,母女二人的打扮向来珠光宝气晃人眼。

      等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见人还没来,脸上已经有些挂不住了。周氏再一瞧身旁丝毫不觉得累,将期待都写在了脸上的明鸿升,心中便不由得一沉。

      虽说她生不出儿子,又不愿意让明鸿升纳妾,无奈同意从明家旁支过继个孩子过来,可她看到明鸿升这样上心,心里头便不舒服。

      “怎么等了这么久了还不来?信上究竟怎么说的?到底是不是今日?可别是看错了日子,白等了。”周氏的语气不耐,皱了皱眉头。

      周氏身旁同样不高兴的明珠见她母亲开口了,也跟着说道:“不就是个半大小子罢了,用得着这样兴师动众,全家人都在门口等着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陛下要亲临我们府上了呢。”

      她噘了噘嘴,对这个将来要以他亲弟弟的名义住在明家的孩子充满了敌意。

      明鸿升听罢,赔着笑朝周氏和明珠说道:“算不得什么兴师动众,主要是这孩子头一回来咱们家,咱们若不周到一些,他的父母只怕也不放心把这个孩子交给咱们家养不是?夫人,珠儿,你们若是等得辛苦,便先去里面休息,我在这儿等候便可。”

      周氏和明珠本就不愿意在这儿等候,听了明鸿升这话,没有多犹豫便进去了。

      倒是明霜仍旧站在一旁等候着,不光如此,她的怀中还抱着一个虎头布偶。她的手艺极好,缝制出来的小老虎倒是十分可爱。

      周氏和明珠在的时候,明鸿升的眼神落都没落到明霜的身上过。

      此刻她们走了,明鸿升才注意到站在自己身后的明霜。

      明霜今日穿得是一件素绒绣花裙,月牙白配茉莉黄的颜色很是清新,让人看着就觉得舒服。

      知道周氏这人占有欲强,明霜又是舒云窈的女儿,为了让周氏放心自己对已经故去的舒云窈没有什么感情,也因为他对明霜这个十多年没见过的便宜女儿,的的确确没有半分父女之情,明霜来到府中的这段时间,他极少与她说话。

      除了每日用晚膳的那段时间之外,二人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你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明鸿升主动问道。

      明霜听得他的问话,似乎有些意外。

      她原本微垂的眉眼,缓缓抬起来,看向明鸿升的眼中有些许诧异,想来是不敢相信他是在跟自己说话。

      明鸿升指了指明霜手中拿着的那个小布偶,又问了一句:“手中拿的是什么?”

      这会儿,明霜才确定明鸿升是在跟自己说话了。

      她应当是极高兴的,因为她的脸上涌出笑意,嘴角扬了扬,那双明亮的眸子看向明鸿升,解释道:“这是我亲手所做的小布偶,里面放了荞麦壳。我怕扬州来的弟弟来了之后没办法适应新环境,会认床睡不好,荞麦壳可以促进睡眠,能让他睡得安稳些。”

      明鸿升倒是没想到这个便宜女儿还是个贴心的,竟然能想得这么周到。

      于是满意地点点头,夸了句:“不错,你有心了。”

      相反明珠因为明家孩子要来,作为长姐非但没有为弟弟准备任何的礼物,反而跟他闹了好几次。

      这样一比较,高低便显而易见了。

      可孰亲孰远明鸿升心里还是有数的,所以对明霜也仅限于夸赞这么一句。

      而明霜得了他的夸奖,显然十分的高兴,粉白的面颊微红,小声地说道:“这还是阿……”

      ‘爹’字还没说出口,明霜抬头看了明鸿升一眼,有些无措的咽了下去。

      顿了一下重新说道:“这还是表叔第一回夸我呢,能为表叔做点事情,明霜心中很高兴的。”

      “你能有这样的想法很好,我十分的欣慰,将来自然也有你帮我的时候。”明鸿升看着明霜,点点头。

      对于这个省心的便宜女儿,忍不住随口关心了两句:“明霜啊,我平时上朝太忙,难免顾不上你。你若是有什么缺的,尽管去跟夫人说就是了。你要知道,我们不会亏待你的。”

      明霜听罢,犹豫了一下,咬了咬唇小声说道:“不瞒表叔,我还真有件事情不知该如何是好了。是关于在我跟前伺候的彩屏的,彩屏是夫人送给我的,我很感激,对彩屏姑娘也十分的客气,只是我最近觉得她似乎手脚不太干净……”

      明鸿升那话不过是随口说说而已,没想到明霜竟真的提意见了。

      提的还是彩屏的意见,而彩屏又是周氏的人,周氏让彩屏过去伺候明霜,为的是什么明鸿升心中清楚得很,当初也是经过他同意的,他自然便不想管这件事情。

      说起话来也就有些含糊,只道:“彩屏是夫人的人,做事应当不会这么没分寸吧?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见明霜眼中闪过一抹失望,又道:“不过这事我会去跟夫人说,让她好好查一查的。”

      “多谢表叔。”明霜听罢,忙不迭道谢,心中却忍不住冷笑。

      他话中的敷衍溢于言表,什么到时候会跟周氏说,让周氏查一查?彩屏是周氏专门派来监视她的人,周氏难道还会为了她收拾彩屏不成?

      不过她也没指望明鸿升什么,在此时提出彩屏的事情,不过是为了接下来做铺垫罢了。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慢慢地从远处行驶而来,停在了府门口。

      “京城明府到了——”那车夫说完后,拉紧缰绳从马车上跳下来。

      话音刚落,马车帘子就被人先开了,从里面走出来一家三口。

      那对夫妻看起来二十多岁,身上穿的只是普通的细布衣裳,看得出来是新做的,应当是为了这回的京城之行特意做的,也已经是他们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衣服了。

      夫妻身后跟着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孩子,那双眼睛十分灵动,只是因为到了陌生的环境,有些害怕的原因,所以有些露怯,躲在夫妻的身后。

      这孩子明鸿升是见过的,当初他跟周氏商量好要从明家过继一个孩子之后,就立马去了一趟扬州老家,特地去相看了族中的孩子们,最后选中了这个孩子。

      别看这孩子此时看起来怯生生的,但当时他在扬州时,背诗可是背得很好的。

      “一路辛苦了吧。”

      “不辛苦不辛苦,我觉着比在扬州干农活要享福,就是坐了太久的马车杏娘有些晕,路上吐了几回。”孩子的阿爹说道,有些憨厚。

      此时正值春耕,地里头忙得很,他若是不来京城,便是在地里忙活,也没几个钱。将孩子送到京城来,不光孩子能享福,将来能有大出息,明鸿升还给了他们不少钱。

      杏娘,也就是男孩的阿娘将男孩从身后拉过来,说道:“皓儿,快来见过你族叔。”

      明皓的阿爹纠正:“什么族叔,该叫阿爹才是。”

      明鸿升被这一声‘阿爹’乐得笑起来,他明鸿升,从今往后也是有儿子的人了。虽然这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可到底也是他们明家的后人,过继来了后就是他明鸿升的儿子了!

      哪怕明皓没有真的叫出口,明鸿升也没有生气,反而笑呵呵地去摸他的头。

      明皓的阿爹阿娘还以为明霜是明珠,见明霜面上带着盈盈笑意,温声见过了他们,看起来很是平易近人,没想到这种千金小姐竟也这般和善。

      见他们误会,明霜笑着解释了自己的身份。

      杏娘夫妻二人却有些犯迷糊了,他们一直在族中,可从没见过明霜啊。他们又哪里知道,明鸿升在十几年前曾在临安城与一个女子生下过一个女儿,正是明霜。

      但见明鸿升没多说什么,二人互看一眼也没有多问。

      明霜将手中的虎头布偶递给明皓,笑着说道:“送给你的。”

      小孩子总是喜欢这种看起来可可爱爱的东西的,明皓犹豫了一下,便收下了布偶,紧紧地抱在了怀中,小声地朝明霜说了声:“谢谢……”

      这是他来到明府之后,说的第一句话。

      “好了,咱们都进去说,孙管家,你马上让厨房准备饭菜。”明鸿升朝孙管家吩咐道。

      一行人走进了明府大门,明皓的阿爹和阿爹亦如当初头一回来明府的明霜一般,还是头一回进这样大的院子,边走边朝四周看来看去,时不时小声地感叹一两句。

      到了前厅,明珠正在和周氏说着自己从周贵妃那儿新得的一对东珠耳坠。

      “听姨母说,那可是东海的夜明珠做成的,到了夜里的时候,便能发出流萤之光,可好看了。姨母将这对东珠耳坠赠与我,当是送给我的及笄礼物了,到时候我便在及笄礼上带上这对耳坠,定要让她们好好的羡慕我。”

      明珠说起这个,面上满是得意之色。

      她们这群贵女之间平时看着挺好,可私底下也少不了攀比。

      周氏点点头道:“你姨母对你向来是好的,连我都比不了。”

      “母亲对我也是极好的,母亲和姨母一样好呢。”明珠抱住周氏的胳膊撒娇,逗得周氏笑起来。

      恰好明鸿升走了进来,笑着说道:“这孩子,都多大了,还跟小孩子似的爱撒娇,夫人,珠儿,你们快看看谁来了。”

      谁来了?还不是明家的那个孩子来了?

      有什么了不起的。

      明珠撇了撇嘴,很是不以为然。

      倒是周氏还能做做样子,伸手轻轻捏了捏明珠的鼻子,提醒她别当着明家的那些人的面使小性子。

      笑着走到明皓的身边,语气热络地说道:“让我瞧瞧,这就是明皓吧?几岁了?怎么低着头不说话呢?快抬起头让我看看。”

      明皓本低着头看怀中的小布偶,伸手揪着小布偶的耳朵。此时听了周氏的话,再加上阿爹在旁边提醒他,只能抬起头来,看向周氏。

      他生了一双杏眼,那双眼睛圆溜溜的,葡萄一般,说道:“七岁了。”

      周氏对上这双眼睛时,突然觉得有几分眼熟,再一听说这孩子七岁了,不知道怎么的,脑子里立马就想到了当年大着肚子被自己卖到边关去的彩桦。

      当年的彩桦就有着这样一双眼睛,圆溜溜,水汪汪的。

      彩桦就是靠这双眼睛接近了明鸿升,让明鸿升竟然背着自己跟她搞到了一起,等到她知道的时候,竟然连孩子都怀上了!

      算一算时间,要是彩桦将孩子生下来了的话,那这个孩子也正好是七岁了。

      一想到这儿,周氏脸上的笑意僵了僵,眼神当中闪过一抹几不可见的厌恶。

      咬紧了后槽牙,连说了几声的‘好’,重新回到了座位上。

      杏娘让明皓叫周氏阿娘,可明皓却不肯开口,他们只以为周氏是因为这件事情而有些不高兴了,想着等到了晚上还得好好再教一教这个孩子才行。

      明鸿升说道:“你是叫明皓吧?皓字不太好,不如我给你改个名字叫明琛吧。琛,珠宝也,你同你明珠姐姐一样,都是我们的掌上珠宝。”

      明珠听罢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她才不是他的姐姐呢,凭他也配做自己的弟弟?

      明皓的阿爹赶紧附和道:“这个名字好,这个名字好。”

      明皓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对上阿爹的视线,最终将头低下来,没有说话。

      一屋子的人,面上都说说笑笑,心思却各异。

      明霜自进了前厅之后,便没有再说过话,大多是明鸿升在与明皓的父母聊着,聊他们一路上没发生什么事情吧,聊明皓读到什么书了,又会背了几首诗,让明皓背给他听听看。

      她只坐在下首处,表面像是看着明皓背诗,实际上余光却扫过周氏那双紧紧攥着绢帕的手,那双光滑细腻,几十年来不沾阳春水的手上青筋凸起,足以见得这双手的主人,心中有多么愤怒。

      明霜其实有些不明白,既然从明家过继个孩子,是周氏自己同意的,那为何见到明皓之后,她的反应会这样大?

      她一开始的确存了利用这个孩子让明鸿升和周氏离心的心思,可此时还未动手呢,周氏便如此愤怒……

      思及此,明霜忽地想起采薇跟她说彩桦被卖的事情,好像就发生在七年前。

      这样一来的话,明霜便知道周氏为什么会这样了。

      她抿了抿唇,没想到事情发展的比她想象当中还要顺利呢。

      明鸿升等人聊了约莫有两刻钟的时间,孙管家便来报厨房那边已经将午膳准备好了,可以用饭了。

      雕花刻纹的八仙桌上摆了整整十八样菜式,京城名菜占一半,扬州名菜占一半,为的就是怕明皓吃不惯京城菜,明鸿升故意让厨娘做了几道扬州菜。

      便是这些扬州菜,明皓等人从前也没吃过,只有酒楼里才有的。

      府中上下人人都知道,老爷对这个新来的小郎君,是极其看重的。

      吃过饭后,明鸿升顾念杏娘等人赶了这么久的路辛苦了,便让下人带他们先去各自的房间休息休息。

      用过饭后,明霜也知情识趣地回到了西厢客房。

      此时厅中便只剩下明鸿升、周氏以及刘嬷嬷了。

      明鸿升还未发现周氏阴沉的脸色,只喜滋滋地喝了口普洱茶,说道:“夫人觉得琛儿如何?还不错吧,这孩子聪明,学问……”

      话还未说完,一旁的周氏便直接将手中的茶杯摔在了地上。

      白玉瓷碎片四散开来,发出清脆的声音。

      惊得明鸿升从黄梨木椅上站起来,问道:“夫人这是作何?”

      “你还好意思来问我?我倒是想问问你,明鸿升,你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心里还想写彩桦那个贱人和她肚子里的孩子?不然你为什么选这个孩子?几岁的不行?偏要选个七岁的?是不是想着如果彩桦那个贱人把孩子生下来,如今也该是七岁了?而且我越看越觉得这个孩子跟彩桦长得像,尤其是那双眼睛!”

      明鸿升被周氏这一连串问的不知该怎么答,一甩袖子:“夫人你未免太过多疑了。”

      “我多疑?难道不是你故意让我不顺心?明家那么多的孩子,你偏偏选了这个!”

      明鸿升承认他当时看到明皓时,的确想到了彩桦,和她肚子里的那个孩子。但他最终选择明皓,也的确是因为明皓是个聪明孩子。

      只不过这话却是不能实话实说的,明鸿升也沉了脸做出生气的样子:“明家的确还有别的孩子,可是那些孩子要么太大,要么太小,只有他最合适,他功课也是最好的,当初我问你你也同意了的。”

      说完一顿,重重叹了口气,面上满是痛心疾首的无奈:“夫人,你生了珠儿之后伤了根本,不能为我生个儿子我从未怪过你,你不让我纳妾我也不纳,难道你如今连让我过继个孩子维持香火都不行吗?你难道非要让我将来百年后无颜面对祖上吗?你是要逼死我才满意吗?”

      不孝有三,无后最大。

      明鸿升这几句话说出口,却是让周氏冷静了许多。她心中虽说还是有火气未散,也在这事上也的确理亏。

      自己生不出孩子,又不让明鸿升纳妾。

      明鸿升见周氏冷静下来,哄道:“夫人,就算我求你,孩子的爹娘还在,你再不喜欢也忍一忍做做样子行不行,难道你要当着他爹娘的面表现出你不喜欢这个孩子吗?”

      *

      明霜回到了西厢客房时,彩屏已经在做红盖头最后的收尾了。

      见明霜回来,彩屏只抬了抬眼皮,没有起身见礼,更别说迎接倒茶了。在这儿,明霜倒像是个下人了。

      只明霜也不生气,而是问道:“彩屏姐姐,我记得你的婚事就在下个月了。我这也没有什么好东西,这些首饰倒都是夫人让珍宝阁送过来的,我瞧着这支手镯的水头好,便送给你就当是添点嫁妆了。”

      其实彩屏早就看上了明霜的这支手镯,这支手镯是羊脂玉的,水头很是不错。

      只是她好几次暗示,明霜都没有表示,没想到今日这样大房,竟然主动送给她了。

      彩屏立马收下了手镯,喜滋滋地用帕子将手镯包起来,生怕磕碰到哪里。玉镯子可脆着呢,得收好了等到她成亲的那一日戴才行。

      收下了玉镯,彩屏又想起当初周氏让她来伺候明霜时,答应等她成婚时给她送一些首饰当嫁妆的事情。

      她的婚期还有月余就到了,连明霜都记得,夫人该不会是忘了吧?

      彩屏眼珠子一转,问明霜道:“小郎君来府上了,夫人可高兴?”

      明霜喝了一口已经冷却的茶水,说道:“小郎君一来也算是全了表叔的心愿了,夫人自然是高兴的。”

      得了此话,彩屏心头一喜,也不跟明霜说一声,扭头就走出了院子。

      而明霜看着彩屏离去的背影,嘴角噙着一抹笑意。站起身来,去摆弄那几株海棠花去了。

      彩屏去找周氏做什么,明霜自然是知道的。

      她曾经听到过彩屏在那群婢女面前炫耀,说是别看她被夫人派来伺候明霜这个堂小姐了,其实夫人还是看重她,到时候夫人还要给她一些首饰做嫁妆呢。

      就是不知道彩屏掐着周氏在气头上的时候,去张口要首饰,可会如了她的意呢?

      据这段时间明霜的观察,周氏这人其实是有几分做表面功夫的本事在身上的,否则她也不会明明心里恨绝了明霜,面上却风平浪静。

      但有一点,周氏在明鸿升的事情上格外易怒。

      她的占有欲太强,哪怕对方已经死了,她只要认为明鸿升心里还想着对方,就会气得崩溃而卸下伪装。

      彩屏现在过去,便是自讨没趣。

      *

      刘嬷嬷见周氏气得不轻,宽慰了几句,便亲自去小厨房,让厨娘给周氏准备降火的芙蓉莲子羹了。

      然而彩屏并不知道这一点,她喜滋滋地去了周氏的院里的时候,周氏正躺在那张贵妃榻上。

      彩屏张口请了安,便说起关于明皓的事情:“如今小郎君来到府上,老爷肯定高兴的不得了,夫人也能宽心了。奴婢听说小郎君模样长得好,学问也做得好,这样……”

      她说得起劲,却没注意周氏原本缓和了一些的脸色,又难看了许多。

      周氏打断了她的话:“你特地过来,便是要同我说这些的?”

      彩屏这才道:“下个月十五号就是奴婢的婚期了,夫人之前不是说过,奴婢只要看好明娘子,就会奖赏奴婢吗……”

      周氏冷笑一声,就是因为这事?

      她心头的火气没办法撒给明鸿升,却不代表不气了。

      若是换做别人这个时候来触她的眉头,周氏定要好好教训了,可一想到刘嬷嬷在自己身边伺候多年,彩屏到底是她的侄女。

      周氏咬牙放过了彩屏一马,只是那奖赏,也就成了少了一只的耳坠。

      这耳坠也不是说不好,只是在周氏的首饰当中的确不出彩,而且掉了一只,根本没办法戴。

      彩屏拿着这只耳坠退出周氏院子的时候,神情都还有些恍惚。

      她实在不敢相信,夫人竟然就用这东西打发了她!

      可是夫人明明之前答应的好好的,定会给她重赏的啊。

      而且她早就在未来夫家那些人面前放了大话了,他们都在等着她说的好首饰,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她未来婆母孙氏本来就不太看得上她的身份,虽说月银不少,可到底是为奴婢的。而她未来的小叔子陶二郎学问好,按孙氏的说法将来可是要当举人老爷的,若不是有当初陶家欠了银钱还不上,被路过的彩屏救了,否则陶大郎差些被打死这件事,陶氏还真不能同意陶大郎娶彩屏。

      因着孙氏的这层看不起,彩屏为了在陶家得脸,便时不时的拿一些好东西去陶家,让陶家人觉得,她虽然在明家只是个奴婢,可到底是夫人身边的人,也不是寻常人所能比得过的。

      上回孙氏来问她的嫁妆事宜,彩屏为了充面子,便说了夫人会给她添置几样特别好的首饰当嫁妆,保准他们那些人都没瞧见过。

      孙氏听了高兴,当天就去说给陶家的那些姑婆嫂子们听去了。如今陶家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嫁妆丰厚,都等着看呢。

      结果呢?

      夫人就给了她这么个破耳坠子,这让她怎么拿去当嫁妆?陶家的人又怎么看她?她今后在陶家还要不要做人了?

      彩屏魂不守舍地回到了西厢时,明霜正坐在窗前看书。

      见她回来了,明霜笑着问道:“你可是去看堂妹的那一堆东珠耳坠了?听采薇她们说那东珠耳坠是用东海的珍珠做成的呢,很是珍贵,大家都想看上一看呢。只不过这东珠耳坠再好,咱们最多也就只能过一过眼瘾,戴是不能戴了,也就只有堂妹这样好命的人,还能戴这种好东西吧。”

      彩屏随意应了声,她的确听采薇她们说起过什么东珠耳坠。

      明霜见罢也没多说什么,张开双臂伸了个懒腰,道是有些困了,要午睡一会儿。

      这几日天气好,天晴朗风柔和,明霜贪凉,午睡的时候窗户半开着,微风吹起来倒是凉爽。

      彩屏在院子里站了好一会儿,手里捏着那单只耳坠,不知道怎么的,脑子里想的都是明霜方才说的东珠耳坠。

      这样好的耳坠……

      若是成婚那日能戴在她的耳朵上,一定很好看吧……

      *

      夜色四合,房中,杏娘夫妻睡在床上,杏娘却怎么都睡不着。

      她一会儿便翻一个身,搅得一旁的明志也睡不着了,没忍住开口道:“你烙饼子呢,翻来覆去的,还让不让人睡了。”

      杏娘见明志反正也醒了,干脆坐起身来说道:“这床太舒服了,我睡不太习惯,睡不着。也不知道咱们家皓儿睡得怎么样,还习不习惯。”

      明志摸了摸盖在身上柔软的被子说道:“这么好的床和被褥,有什么好不习惯了。”

      知道妻子在想些什么的明志叹了口气,将杏娘搂在怀中安慰道:“杏娘,你就别想那么多了,咱们将皓儿送过来,对他来说是件天大的好事。你没看到二哥他们都羡慕咱们,也想把家里孩子送过来,可他们哪能比得过咱们家皓儿聪明。皓儿过继过来,将来明老爷会给皓儿请最好的老师教他学问,那笔墨纸砚的用都用不完,再也不用拿烧过的木炭棍子当笔练字了,咱们家皓儿以后才能有大出息。跟着我们,除了吃苦还能有啥?”

      “你说的也是。”杏娘被劝服了,“不过我就是怕夫人不喜欢我们家皓儿,还有明珠小姐,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她们不太好相处……”

      “你别东想西想了,要是她们不喜欢,能让皓儿过继过来吗?他们家没儿子,皓儿是来给他们当儿子的,你没看明老爷今天见了我们皓儿有多高兴。这么晚了,快睡吧。”

      ……

      杏娘夫妻二人在明家住了几日,见明鸿升对明皓极好,只当心头肉般疼爱,明府中下人一口一个‘小郎君’的称呼明皓,也都十分的放心。

      惦念着家里还有活要干,夫妻二人便早早地回扬州了。

      马车走的时候,明霜注意到明皓一个人躲在石狮子后面,偷偷地抹眼泪。

      看来他并没有因为明府好就喜欢明府,他更愿意跟他的阿爹阿娘回扬州继续过穷苦但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

      采梅是明鸿升派去伺候明皓的婢女,这会儿拿着一纸包蜜饯过来,四处寻找着明皓的身影,口中唤着:“小郎君,小郎君,我买了你最爱吃的蜜果子,你快来吃些吧。”

      “在那儿呢。”明霜朝采梅笑了笑,指了指石狮子后面。

      采梅一看,果然看到了明皓的一片衣角,朝明霜露出感激的笑容,道了声:“多谢娘子。”

      她走过去,拿蜜饯哄明皓,可明皓看着从前在扬州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一回的蜜果子,琥珀色,些许粘牙,透着甜香。

      在这儿,他每天都能随便吃,不论他想吃多少,都有人给他去买。

      可是他突然觉得,记忆中甜糯可口的蜜果子,没有那么好吃了。

      ……

      明霜见采梅找到了明皓,便也没继续在门口站着,转身从垂花门走了进去。

      她一边缓步走着,一边在心中琢磨着事儿。

      算算日子,离那日彩屏去讨要首饰也过去四五日了,按理来说,彩屏应该有所行动了才是。

      还是说,她错估了彩屏的心性,彩屏并不会去做那件事?

      她以为按照彩屏的性子,再加上她这些日子以来的放纵,足以让彩屏脑袋一热做出那种事情了呢。

      却原来,还是她想的太简单了么?

      若是这样的话,那她就只好再想个别的法子了。

      复仇这件事情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遑论她一介孤女只身与权贵为敌。若想着今日报仇,明日便能手刃仇人,那是痴人说梦。

      自从五岁那一年开始,明霜就不会有这么天真的想法了。

      况且在复仇这件事情上,她有得是耐心,哪怕这一回没能踏出有用的一步也没关系,下次再来就是了。

      怕什么呢。

      不过,在明霜以为这步棋已经作废,她要另外下一步棋的时候,彩屏却开始行动了。

      明霜回到院中没多久,就透过窗户那约莫三指宽的缝隙看到彩屏朝院外走去。尽管彩屏平日里来去自由,去哪儿去做什么也从来不会主动向明霜汇报,可明霜看得出来,今日的彩屏很不一样。

      她很紧张。

      彩屏这人的心气儿高,她一直在周氏跟前做事,刘嬷嬷又是她婶婶,后来也算是说了门好亲事。在这明府之中,彩屏总觉得她高所有人的下人一头,当然,这当中还包括明霜。

      这样一个心气儿高的人,走起路来自然也是爽利带风的。

      可是今日她的步履沉重,双手还紧紧地揪着手帕,与往常很不相同。

      所以,明霜猜出,她或许是要去做那件事情了。

      这很好,只要彩屏走出这一步棋,明霜才好接着走下一步棋,她也不必再重新整理棋局了。

      彩屏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明霜的视线当中,明霜将窗户关上,却也没立马跟上。而是继续坐在窗前看书,待又翻看了十页之后,这才将书签放在此处,合上书本,站起身来走出了屋内。

      明霜走到花园之后便不继续往前走了,而是站在一棵海棠树后,假意赏着海棠花。

      又约莫过了半刻钟,明霜便见彩屏着急忙慌地从明珠的院子里跑了出来。她捂着胸口喘了一会儿,又四下张望,见没有人在此处,这才走到了假山后面,开始挖洞,打算将她用一块碎布包裹的那对东珠耳坠暂时埋起来。

      明霜见罢,伸手摘了自己的耳坠丢在了地上,转身离开了此处。

      走出不远后,明霜便撞见了采梅。

      因着今早儿的事情,采梅对明霜的印象很好,这会儿见明霜弯着腰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东西,便问道:“娘子可是丢失了什么东西?”

      明霜抬眸见了采梅,语气略微焦急地说道:“我不小心掉了一只耳坠,怎么也找不着了。”

      “小娘子别急,小娘子还记得丢在哪儿了吗?”采梅问道。

      明霜沉吟一声,似乎在认真思索,片刻后答道:“我先前路过花园,见花园的海棠花开得好,便赏了会儿花,莫不是丢在那儿了?只不过我后面又去了别处……”

      “小娘子在这儿稍等片刻,我去替小娘子找找看有没有。”今早上明霜替自己找到明皓,这会儿采梅自然也不吝啬于帮明霜找耳坠子。

      “那便多谢你了。”明霜听罢,笑着道谢。

      采梅一路找到了花园,直接朝海棠树走去,花园里好几棵海棠树,她找到第三棵的时候才发现一只莲花纹路的银镶玉耳坠。

      捡起耳坠,采梅转身离去打算还给明霜,却在转身的那一瞬,余光扫到一个人影在假山后面,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看那背影,倒是有些像彩屏。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第24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