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卖水果 ...

  •   工部小分队归队,张主事去找林侍郎汇报工作,其他人在客栈待命。
      过了一会儿,张主事回来,告诉大家,接下来三天可以自由活动。
      众人顿时欢呼,好不容易来到成都府,自然要好好休整一番,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可以来上一套。
      “温榆,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街上?”高云乔神采奕奕地问道。
      温榆正好想去市集看看,有没有需要添置的东西,便答应下来。

      成都府位于交通要道上,汇集了东西百货,南北客商,市集之繁华,让高云乔等人看得目不暇接。
      中午,大家在城里有名的荟珍楼美美吃了一顿佳肴,补充了体力,下午精力满满地进入市集,准备大肆采买一番。
      “我想买一把趁手的刀,随身带着,既能防身,又能割树根,可以说一刀百用,一路过来,没有一把快刀实在太吃亏了。”高云乔说道。
      “来了成都府,怎么能不买蜀锦、蜀绣?你们不知道,在南京,想买一幅货真价实的蜀锦多费劲,既然来了,我肯定是要多买一点,寄回家中的。”董大剑美滋滋地说。
      “我看还是多买些干粮吧,什么刀啊锦啊,又填不饱肚子,万一前面路上又遇到大雨怎么办。”劳敬最实际。
      “别说那晦气话!”众人纷纷嚷道,“快呸呸,呸呸。”
      “呸呸。”劳敬老实照办。

      “温榆,你打算买什么?”高云乔转过头来,问温榆。
      “我想去水果市场转转。”温榆说道。
      大家没想到,温榆的需求竟然如此普通。
      “还有人想去水果市场吗?”高云乔扬声问。
      没人想去。
      李狗蛋抓了抓脑袋:“我不想去,但我可以去。”
      高云乔摆摆手,对温榆说:“那我先陪你去水果市场,再去买刀。”
      “呃,不必了。“温榆道,“我一个人就行。”
      高云乔还想再说什么,忽然有人分开往来的人群,快步向这边走来。
      “温榆!”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温榆抬起头:“啊,是你。”
      招呼间,徐潮白已走到近前。
      高云乔有些疑惑地打量着徐潮白,这人是谁,不是工部的,是哪里冒出来的?为什么和温榆打招呼?
      不能怪高云乔警惕性高,实在是他这一路上踩的坑太多了。
      “李将军帐下,徐潮白。”徐潮白向高云乔一拱手。
      “原来是李将军的部下。”高云乔松了口气,“你们认识啊,那你们说话。”
      温榆正想自己去水果市场,便借着跟徐潮白说话的机会,从高云乔他们中间脱身出来。

      不是温榆不喜欢和高云乔他们一起逛市场。
      而是他背囊里有一大堆山上挖的水果等着出手,想问问市场价格,再盘一个水果摊,这一顿操作,怕引起高云乔他们的怀疑。
      毕竟,温榆的背囊看起来这么小,没人能想到他囤了多少水果。

      温榆紧了紧背囊带子,往水果市场中走去。
      他目光一扫,就看见卖金澄澄的枇杷的摊位。
      “姐姐,这枇杷怎么卖?”温榆弯下腰,拿起枇杷看了看。
      看摊的女人被这一声“姐姐”叫得喜笑颜开:“小哥说话真喜人,枇杷算你三文钱。”
      温榆的第一反应是,好少。
      他身上带着99枚枇杷,换算成重量也就20两左右,大约能卖个60文钱。
      看来,想靠摘水果致富,是没可能了。

      “大姐,这枇杷给我称上两斤。”徐潮白在旁边说道。
      温榆惊奇地看向徐潮白。
      徐潮白一笑:“我正好想吃枇杷,也给兄弟们捎上些尝尝鲜,你也分一些回去吃吧。”
      “好嘞!”卖枇杷的女人大喜,没想到有人一下买这么多枇杷,她立刻起来给徐潮白称了两斤,用一个竹篾小篓装上,递给徐潮白。
      徐潮白接过,问道:“多少钱?”
      “六十文钱。”温榆立刻说道。
      这就是他背囊里99个枇杷准备出手的价。
      “小哥算得真快。”卖水果的女人称赞道,自己又算了一遍,说,“是六十文没错。”
      其他水果摊老板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一下子卖出去这么多水果,今天超额完成任务了,真好。
      “这是一钱银子(注:1钱银子=100文铜钱,1两银子=10钱银子),不用找了。”徐潮白拿出碎银子,放在秤盘上。
      卖水果的女人脸上能笑出一朵花儿来,有些迟疑地说:“这、这也太多了。”
      “我看这小篓子不错,再给我拿一个吧,两个小篓子,算四十文钱,如何?”徐潮白笑道。
      “成,成,这篓子值不了几个钱,唉,客人您喜欢,我再多给你拿几个,你不是要跟人分嘛,多几个方便!好吃下回再来啊!”卖水果的女人热情地说道。

      温榆在旁边一脸惊讶地看着徐潮白就这么把一钱银子造完了。
      “你的。”徐潮白分出一大半枇杷,装在一只小篓子里,塞到温榆怀里,温榆下意识抬手抱住。
      “不是……你买这么多枇杷干什么?我、我不要。”温榆把小篓子推回去。
      “你不想吃么?带回去泡水也不错。”徐潮白说道。
      “我想吃自己会买啊。”温榆坚决拒绝,“我不要!”
      气死了,早知道徐潮白这么想吃枇杷,温榆干脆把自己的99个卖给他,还能回笼一钱银子。

      徐潮白没想到温榆拒绝得这么干脆,顿时有些碰壁的尴尬。
      他摸了摸鼻子,闷声道:“我还以为你想吃。”
      温榆一来水果市场,就站在枇杷摊前不走了,问完价格,却没有买,只站在那里巴巴地看。
      看到这场面,徐潮白还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么,之前给他一两银子买兔肉倒是挺爽快的,这会儿连个枇杷都舍不得吃。
      也不知道路上吃了多少苦。
      徐潮白脑子一热,就要了两斤。
      天知道两斤枇杷要吃到什么时候去。

      徐潮白正在发呆时,温榆又回过头去,向卖水果的女人打探起在水果市场出摊的流程,需要交什么钱,有什么资质。
      这里的水果市场倒是没有南京管理那么严格,有水果就能来卖,正好这一阵支持本地农户出售果蔬产品,只要排队报名,就可以来摆摊卖水果。
      “太好了,我还想知道这几种水果和野菜的价格……”
      “哦,你手上有桑泡儿啊,桑泡儿可值钱了,价格是枇杷的四倍,现在应该已经下市了吧?如果你现在能拿出桑泡儿来卖,可以再卖贵一点,有些有钱的老爷就喜欢吃这个泡酒。”
      “大概能卖到多少呢?”温榆谨慎地问道。
      “二十文钱一两。”卖水果的女人报出一个价格。
      “谢谢,我知道了。”
      温榆一一询问到价,自己默默记下来。
      徐潮白在旁边越看越懵,敢情温榆是要卖水果,不是想吃枇杷啊。

      水果市场调查完毕,温榆决定先打道回府,第二天一早来排队摆摊。
      看着徐潮白端着一大筐枇杷,温榆不禁有些心软了。
      毕竟人家也是想请他吃枇杷,所以才买的。
      “你真的有那么多兄弟想吃枇杷吗?”温榆问道。
      徐潮白稍微摇晃了一下肩膀,选择坦白:“是我误会了,我以为你想吃。”
      果然是这样。温榆想,就像他爹捐钱让他当官一样,怕他被张主事忘了,被唐镜比下去,心里难受,所以才擅自做决定。
      温榆轻轻叹了口气。
      “你做决定之前,可以先跟我商量。”温榆说道。
      说完,他又觉得好像不太对。
      人家做自己的决定,干嘛要跟他商量,他们两个又不是关系特别近,诶?
      温榆正打算再打个补丁。
      徐潮白却笑了一下,侧过脸,轻快地说:“我明天想和你一起摆摊,把枇杷卖掉,你觉得怎么样?”
      温榆一怔:“就……一个兄弟都没有吗?”
      徐潮白的笑容挂不住:“那倒不是,只是没人爱吃这酸不拉几的东西。”

      两人约好第二天一起卖水果,各自回去歇下不提。

      翌日一早,徐潮白抱着枇杷来到水果市场,看见温榆已经把摊支好了。
      他走近一看,喝,温榆真是有备而来。
      三堆水果,三堆野菜,看起来还挺新鲜的。
      尤其是红色的桑泡儿,一串串仿佛小粒宝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看起来就十分可口。

      “这么巧,你也卖枇杷。”徐潮白看见水果堆里还有一堆金澄澄的枇杷,便说道。
      不过,温榆卖的枇杷,比徐潮白的个大饱满,分量也应该差不少。
      “这都是哪儿采来的宝贝啊。”徐潮白感叹。
      温榆一本正经地用木尺把水果拨到一起:“路上摘的。”
      徐潮白笑着摇摇头,温榆真有意思,别人都是上成都府来花钱的,他是来赚钱的。
      不过,徐潮白一直担心温榆跟着那帮在后面修车的工部众会吃苦头,现在看来,人家过得有滋有味。

      早集一开,温榆的水果就卖完了。
      徐潮白的枇杷反而没那么好卖。
      两人又等了一阵,有个厨娘来选水果,徐潮白便给她便宜了一些,打包全卖了。

      温榆回血一两五钱银子,徐潮白赔本五十文铜钱。
      挣钱不易啊。徐潮白心想。

      “现在回去么?”徐潮白问。
      以温榆的性子,肯定是不会乱花钱的,这些钱要攒起来,到云南应急吧。
      “不,我要去粮店买干粮。”温榆说道。
      “买干粮?”徐潮白有些意外,“驿站有配给,到了云南有俸禄,你买干粮干什么?”
      温榆看了一眼徐潮白:“你也是第一次去云南么?”
      徐潮白愣了一下,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问,不过,他确实是第一次去云南。
      李将军久经沙场,在云南跟着抚远大将军征战多年,对云南的情况十分了解。
      但徐潮白却是第一次去,他和温榆一样,也是在南京长大,跟着就藩队伍,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地方,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地域。

      “我听人说,云南连年征战,十室九空,土地荒芜,我们一去,就错过了耕种期,可能粮食没有那么富余,要挨过一个冬天,只能靠自己带的干粮。”温榆说道。
      而且他还要开工场模式,需要的干粮就更多了。
      “不至于那么紧张的,即便云南府没有那么多存粮,你们去了,知府也会向周围村庄买粮,再不济,还有其他城镇可以调粮,不至于饿着你们这些南京来的官吏。”徐潮白倒是乐观得很。
      “有这个可能。”温榆思索了一下,说道,“不过,我现在习惯按照最坏的情况做打算。丰年和欠年粮价不同,抚远大将军宁可请求朝廷支援粮草,都没有考虑从云南本地的村庄买,说明粮价应该很高……到了那边,银子是否还能通行,都是个问题,我想,还是换成粮食最实在。”
      徐潮白一直知道温榆很聪明,但是直到此刻,他才发现,温榆不是一般的聪明。
      这个脸颊尚存稚气的少年,不紧不慢地说出他的推测时,身上好像在发光,让人情不自禁被他吸引。

      温榆转过脸来,看向徐潮白:“不过,我买粮这件事,还请你帮我保密。”
      “啊……好。”徐潮白回过神,抬手摸了摸右边耳垂,“可是你怎么运送那么多干粮呢?”
      温榆发现自己说得有点多,都快露馅了。
      “我有办法。”他简短地说,没有解释。
      徐潮白也没多问,只是注视着他:“如果需要我帮忙,随时说。”
      “嗯。”

      两日后,大部队上路。
      从成都府出发,一直到滇蜀交界处,都有保养良好的官道。
      但是,要想进入云南,就藩队伍必须通过一座巨大的屏障——乌蒙山。
      乌蒙山因遮天蔽日而得名,乌蒙二字,就是指在这崇山峻岭之间,天空都被山体遮住,以至于终日昏暗不见阳光,到处都是乌蒙蒙的状态。
      更为艰难的是,并没有一条像样的官道从乌蒙山中通过。
      他们必须取道一条古路,叫做五尺道,道如其名,极其狭窄险峻,以五尺之宽,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稍不留意,就会因为埋没在草丛中而失去它的踪迹。
      为了帮助就藩队伍成功抵达云南,成都知府派出一名红发蛮子为他们带路。

      林侍郎对这个安排不太满意。
      他告诉成都知府,最好换一个汉人来,但是成都知府破天荒地没有答应他的要求,反而告诉他,在山的这一边,没有人比这红发蛮子更了解云南。
      而在山的那一边,将是另外一个世界。
      作为屹立在那片神秘土地之前的巨大山门,乌蒙山只是一个开始,他们会需要红发蛮子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卖水果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