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世宗本纪(2) ...

  •   要了解一个历史人物的全貌,不能只局限于他后来做出的有名的事迹,他早期经历也是认识人物的重要一环,身为皇族,秦赫的早期经历记载也是相对翔实的,可考据的记载中他是睿王与王妃叶氏的独子(是否有夭折的孩子未有定论),出生于泰康十三年,对于人丁单薄的后秦皇族而言,这个健康男孩的出生无疑是一桩喜事,太宗皇帝还特意派遣了使者去恭贺睿王。

      泰康十七年,四岁的秦赫第一次随父母来到长安城觐见,此时的太宗皇帝已经有了四个儿子,但他在见到这个侄儿后,仍然对他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喜爱,“帝聪颖神秀,太宗见而喜之,特封景王”,并且将他留在了长安城中,而不是让他和父母一起回到云中。就这样,年幼的秦赫在紫微城中度过了两年的宫廷生活,有关这两年期间的事迹,《世祖本纪》的记载是“帝尝居禁中,与诸皇子同就学”,《太宗实录》中也侧面提及“景王欲猎,帝以其幼,许其长同猎”,可以看出,年幼的秦赫不仅深受太宗喜爱,自身果敢、骄傲的性格也初见端倪,而他留在紫微城,也不单单只是因为秦煜对这个侄儿的喜爱,《太宗实录》中的另一条记载隐晦透露出了一点,这条记载很少被历史学家提及,但对于理解泰康朝后期的乱局至关重要:

      “太子、景王同游,景王每执鞭于前,言太子为君,吾当驱车马效之;及景王为帝,诸皇子出猎,每令戚里执鞭从。”

      这个“太子”指的是秦煜的嫡长子秦御,也就是说,这件事是发生在泰康十七年二月至泰康十九年之间的。秦御其人在《后秦书》中的评价是“生而聪睿,望似人君”,可谓是极高的评价,可见秦御本人应该是个非常优秀出色的人,而他和秦赫堂兄弟之间感情也是很好的,秦赫曾对他的外甥顾煊说“设使懿怀在,吾与汝当为卫霍”,意思是如果懿怀太子(即秦御)还在人世,我们就应该是像卫霍一样的舅甥名将了,这句话信息量很大,它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秦赫在登基为帝后仍然对秦御的死耿耿于怀,第二,他认为如果秦御不死,自己应该是卫青之于刘彻一样的名将,并且很显然哪怕已经有了多年成熟的帝王经历,他仍然不排斥这个可能。

      秦赫的生母出身南阳叶氏,而秦御的同母妹妹宁国公主自幼与南阳侯世子叶麟订婚,而叶麟的父亲与秦赫的母亲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可以说,秦赫的出身和早期经历,都带着浓厚的关中勋贵色彩,并与太子秦御牢牢绑定在了一起,他年幼时离开父母到紫微城中居住学习,本质也是为了这个联盟的巩固,在一开始的设想中,他应该和他的父亲一样作为为秦御巩固边疆、掌握军权的武将,而且他显然非常顺从地接受了这一安排,并且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去实践它。

      回过头看那句“景王欲猎,帝以其幼,许其长同猎”,可以得出另一个信息,即在最开始的安排中,秦赫是要和其他皇子一样在长安城中待到成年,之后可能会像他父亲一样来到军中历练,或者被安排其他差事,但一个意外打乱了太宗的计划:

      泰康十九年七月十三,太子御薨,追封懿怀太子。帝怮怒,罪宁嫔方氏、僖嫔赵氏及其宫人,株其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