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要说着李家姑娘们的名字,也看得出些门道来。
      李家村绝大多数人家都姓李,也有着宗族。到李良钰这一辈,孩子们都该叫“李良某”,其中李家村的李良钰家这一小户,自家又有规矩,该到了最后一个字都按着“钅”做偏旁。最后这规矩,一般就只给哥儿们了,小姑娘们是没这么严格的。
      因此,大房两女,长女庶出,母亲就是这刘姨娘,叫做李良婷;次女是大太太嫡出,叫李良婉;还有两子都是嫡出,一个是长子李良锋,比李良婷要大,是大房的第一个孩子,再有一次子李良铋,今年方五岁而已。
      二房没有庶出子女,只有一通房丫头,还是二太太的陪嫁;除长女李良钰以外,她还有两个弟弟,李良铎和李良钎。当时原本是打算随便给李良钰叫一个姑娘家的名字的,定了“李良玉”,乳名就是“玉娘”了,也很好听。偏老太太说李良钰像她,能跑马能办事,有西北姑娘的泼辣劲儿,不比男儿差,非亲自做主,给她的“玉”前头添了偏旁,成了“李良钰”,倒像个男儿的名字。
      李良钰自己其实还挺喜欢这个名字的,她总觉得“玉娘”委实太俗气了一些。
      李家哥儿两个的父亲其实死得早,是老太太把两个孩子好不容易拉扯大。她曾为了孩子,也东奔西跑地做过生意。原也是富农家的姑娘,出门子时还有钱带一个陪房的,后来却为了生计如此,老人家因此才十分欣赏李良钰的作风,觉着这么着的姑娘才立得起来,多次夸奖李良钰“钰娘最像我”。而老人家的话,大老爷二老爷两个也没有不听的。
      李良钰名字的事情,就此定下来。
      此时的李良钰,却是不紧不慢地剥着橘子皮,看着刘姨娘跪在下头回话。她胎穿过来足足十六年了,封建思想……也把她荼毒得差不多了。
      起码此时,她就安安分分的坐着,没什么不自在。
      刘姨娘却是呜呜地哭起来,恭顺地跪伏着身子,额头贴在放在地上的手背上,看上去十分可怜。
      大太太对此事,似是也不能推开关系似的。方才李良钰喂她吃橘子,就见她笑的十分勉强,这会儿脸色也是有些惊惶。
      她也顾不得别的了,终于忍不住也开了口:“娘,这事儿……是京里婷娘传来的消息……”
      小星是小星,庶孙女却到底还是亲亲的孙女。李良婷非常聪明懂事,从前也颇得老太太喜欢的,虽比不得李良钰,也有情分在。老人家变了脸色,连忙问大太太:“这是怎么说?”
      这李家的大女儿婷娘,却是入了宫的。
      这委实是个意外的事情。大老爷常年在外经商,最常呆的就是京城,大太太要管家,又要身为长媳服侍婆婆,这才给大老爷收了个小星随他走生意时伺候。六年前的时候,大老爷难得带了大太太出门,带着李良婷在京城小住,原是打算和当时大老爷走生意时正合得来的一户人家做个亲,叫大太太身为嫡母居中做主,把李良婷嫁过去做个继室,哪知就遇上了宫里的选秀。一时没准备好,李良婷就被选了进去。因不过一个庶女,大老爷也不算太用心思上下打点疏通,最后就叫婷娘成了宫女。
      李良钰那时才十岁,李良婷大她五岁,又聪明,样貌不错,居然还升的颇快。半年前宫里递话出来,竟已成了什么什么尚司的主事女官了,很有些能耐体面的样子。
      刘姨娘从前哭啊,没事想起来就哭两句“我可怜的女儿呐”,把心怀愧意的大老爷常常哭进她房里去。真正想着给宫里送点什么或听听消息,却也不见多积极——这也是李良钰始终不怎么喜欢她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后来听说女儿出息了,又有些要抖起来的架势。还是老太太向来厌恶妾室,敲打了好几次才收敛起来。
      原本老太太的不客气,也是情有可原了。
      大太太此时,却是很焦急的样子。
      “是一位回乡的老嬷嬷,带了婷娘的信和口信儿来。”她有些羞惭,“信件……我们屋头没人认得,但是口信……”她有些惶恐,“似是,似是有大事!”她顿了顿,到底商户出身,口齿伶俐地学道,“那嬷嬷说,咱老李家,是要祖坟上冒青烟喽!但……但婷娘却似是有些不好,竟是要……的架势,也不知……”
      “信呢?”老太太问。
      “在呢,在呢。”大太太从怀里掏出来,递给二太太徐氏,“弟妹,你识字,你来读给我们听听……”
      徐氏也神色凝重,应了一声接过来,先是下意识地扫了两眼,接着就不由得变了脸色,险些一个仰倒昏过去。
      “快,快!”她气都有些喘不匀了,“快去——请二老爷来!”
      一时屋子里竟是人仰马翻。银宝儿眼明手快地掺住了二太太,李良钰呢?那到底是她这辈子的亲娘,对她也真心疼爱,这下连忙下了炕去扶娘,见她连连摆手,有恍然大悟地去外头高声叫了小六子去书塾叫她爹来,回头又安抚了祖母和大伯母,从有些呆呆愣愣的母亲手里拿过信来。
      “祖母您别慌……”她温言软语,“我来给您读这信……钰娘认字呢……”
      【父亲、二叔亲启:】
      哎呦,婷娘这一笔梅花楷却真是不错。
      李良钰居然还有闲心这么想。
      她接着往下读:
      【……………今圣上为太孙选妃……圣上颇信福运命数之说,宫中请高人测出古都长安附近、今陕西道有大气运之女,可助太孙身上龙脉之气……】
      李良钰:???????
      她只觉得脑壳里嗡嗡地响,木然地接着读下去:
      【……家中钰妹恰逢适龄,记得原先在家,钰娘聪明伶俐、行止有度,容貌昳丽,或极有可能入选,享大富大贵,今后不可限量………至若家中不愿,也实为情有可原,宫中并非良处,处处步履薄冰……女儿特请可信嬷嬷趁返乡尽快送来此信,不知能挣得几日功夫,还请爹爹叔父尽快打算……切切!
      女儿近日不幸,忽染疫病,主子仁慈,暂允居于宫中养病,却又不知还能捱过几日。若将来……求爹娘为我打点一二,入土为安……】
      李良钰有些怔怔的。她知道宫中宫女的日子极不好过,一旦染了传染性的疾病,婷娘这样的确是主子仁慈了,大多就是带出宫去生死不论。而宫女太监死后,那些守宫门的大兵好心了或是得了好处,拉出来叫家人给收尸,大多却是死的无声无息没人知道的。可,可了解是一回事,知道自己的堂姐要这样……当然就是另一回事了。
      她想起从前婷娘和自己在老太太屋里,就在这个炕头上,一起玩七巧板、九连环;她还教过婷娘读诗,她带婷娘背的第一首不是女孩子们喜欢的什么“应是绿肥红瘦”,而是她自己喜欢的一首“天下英雄谁敌手?”;她又想起自己和婷娘一道绣花,一起看画本……一下子有关婷娘的回忆一下子闪现在眼前,她哇地一声竟哭出声来。
      小姑娘一头扎进李老太太怀里,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
      “姐姐……姐姐就要死了么?”她忍不住说。
      二老爷恰在此时和小六子满头大汗地赶过来了,撩了帘子进屋就顿时变了脸色,看着一屋子惊慌失措哭哭啼啼的妇孺,皱着眉道:“这是怎么?”
      李良钰满脸都是泪,把信递给他。二老爷也是很疼爱这个唯一的女儿的,她又是总一副明艳快活的模样,这下可把他唬得不轻:“这是怎么了?”就急急忙忙看起信来。
      看完信,他的脸色也变了。
      “这……这这这……”
      偏大老爷人在外地,他连个商量的人也没有。二老爷并不是非常贪慕富贵的人,从他最后还算轻松爽快地放弃了科举就看得出一二,但这次,又有不同……
      太孙妃啊!那可是将来的太子妃!再将来的……皇后娘娘!
      若有这么一日,他……他将来也能混个国舅爷当当!虽说本朝的外戚不比前朝势大,但李家也没那么大的心思,天上掉下来的富贵荣华享用不尽,也就足够令人眼馋了。
      他忍不住看了看自己这个女儿。
      李良钰生的丹凤眼儿,眼睫毛长长,鼻子高挺,嘴唇粉嫩柔软,五官端正精致,起码在这李家村,是数一数二的美人。因为常年跑马玩耍,她比之一般的女孩子,有更高挑健美的身材。脸盘偏圆,似是鹅蛋脸,又还有些稚气未脱的女孩儿颜色似的,但确确是喜庆旺夫旺子的样子。眼看着到了十六岁,村里乃至附近人家已有不少来打探口风想要说媒的了。
      而且他这女儿,一贯与村里许多丫头不同。她很会打扮。什么新样式的花儿朵儿,她最拿手最会搭配,还会往脸上搽什么乱七八糟的粉啊霜啊,还每天要拿青盐刷牙……他开始注意到,以为是孙氏教的,后来发觉是女儿自己的主意。
      你说这也没人教她……难不成真有什么凤命所归不成?!
      二老爷慢慢冷静下来,却又想到坏处。
      他看着侄女送来的信。婷娘是两房的第一个孩子,虽是庶出,二老爷却还有些印象,记得是个乖巧伶俐的小丫头,却不想……若叫女儿被宫里选了去,能不能选上实在难料,万一将来也有一日,钰娘和婷娘一样……
      再者说,钰娘这个性子也不成。她终日跑马、嬉冰,和族里家里的兄弟们玩的亲亲热热。西北民风开放些,他李家也是数的上的人家,老母又疼爱,这才不拘束她惯出这副性子……可宫里容得下这样的孩子吗?二老爷就是没见识过,也猜得到,绝不会的!
      他疼爱的唯一的女儿,哪里舍得叫她去送死?
      李家,大房的两个女儿,婷娘已入宫,婉娘去年嫁了人,再就只有钰娘一个女儿,偏又适龄……
      二老爷手一挥:“这份富贵……我们享不得!”他沉吟片刻,说,“这样罢,我有一个学生,家里很殷实,是山西的大户。马上就去收拾东西,叫你娘和你一道,只说……说是去那边走亲戚了!我叫那学生送你去山西避一避。娘,你这边,赶紧找人相看相看,等这件风波一过了,赶紧就给钰娘定亲!”
      她爹还是很疼她的。
      李良钰心中明白,她真心诚意地盈盈下拜道:“谢爹爹疼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