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蜀东水灾 ...

  •   安\\邦二十年夏,楚齐皇宫内,早朝后。

      温顾辞一个人慢悠悠地往前走,每一步恰巧落在朱红宫墙抛下的阴影与阳光的交界处。伺候他的侍女和公公在后面不远不近地垂首跟着,知道前面这位殿下现在心情不太好。

      再长的路也有头,磨磨蹭蹭溜跶了两盏茶,温顾辞还是走到了凤栖宫。

      凤栖宫里有南北两殿,北边住着皇后,温顾辞住在南边。

      此时皇后正在两殿之间的回廊里赏荷花,温顾辞走进小亭子里,朝皇后行了礼:“儿臣见过母后。”

      “顾儿快起来,坐。”皇后今日穿了一身紫色的长裙,头上仅插着一根镶玉凤钗,却依旧明艳动人:“怎么了?顾儿可是有烦心事?”

      皇后江氏并不是他的生母,温顾辞的生母不过是冷宫里一个小小的才人,年幼丧母后,皇后主动跟仁平帝说的,把温顾辞过继到了自己膝下。

      虽非亲生,江氏却对他视如己出,母子二人经过这么多年也是有了些默契。

      比如现在温顾辞什么都没说,皇后便察觉到了他不是特别美丽的心情。

      “没什么要紧的事情,”温顾辞坐在皇后身边,旁边站着的老嬷嬷给他倒了杯茶后便退出了凉亭,他笑了笑,温声道:“今日父皇差儿臣与五殿下去蜀东治水灾,儿臣怕是要离开些时日了。”

      “蜀东?”皇后皱了皱眉:“派你去作甚?”

      “母后有所不知,蜀东受水灾之苦已有三四年,百姓积怨已久,已经有暴动的趋势了。”温顾辞抿了口茶:“此次儿臣与五殿下,可带骠骑大将军麾下一千精兵,修水渠引流,安排灾民另择居处,估计快则三月,慢则半年。”

      “是么?”皇后摩挲着手腕上的佛珠,眉头皱得更紧了:“何时启程?”

      “三日后。”

      “一千精兵,可是那慕家长子带兵?”

      “应该是。”温顾辞又取了一块石桌上的糕点:“母后还记得他?”

      “当然记得,”皇后似是松了一口气:“他与你交好,有他照顾着,我也放心些。”

      温顾辞一怔,他与慕苏南这一年来话都没说上几句,不知道皇后是从哪里看出了他们交好?刚要开口,就听皇后吩咐嬷嬷道:“孙嬷嬷,传本宫的话下去,给顾儿收拾些防潮防寒的衣物用件儿,再多备些止痛的药。”

      那老嬷嬷领了懿旨,下去准备东西了。

      皇后又拉过温顾辞的手,又是心疼又是担忧道:“你看看你,这都快三伏了,手还是这么凉。既是水灾,定是十分潮湿,你此行,千万顾好身体……”

      温顾辞心头一暖,反握住皇后保养得当的手:“是,儿臣肯定把自己顾得好好的,不让母后忧心。”

      皇后紧皱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些,嘴里又念道:“陛下也真是,明知你腿不好,身体不好,还……”

      “母后,”温顾辞哭笑不得道:“儿臣的腿好得很,身体也健壮得很,春天校阅,儿臣还得了第二呢。”

      “你还说!”皇后的眉毛都要竖起来了:“你那腿怕冷怕潮,还拦不住你舞刀弄枪,早晚有一天得让我担心死!”

      温顾辞只好再三保证此次蜀东治灾一定以自己的身体为重,又保证今年秋猎不抢头彩了,才把皇后哄好。

      晚上与皇后一同用了晚膳,温顾辞回到自己的书房,从桌上的一打奏折里抽出一张宣纸,上面写的,便是二皇子今早在朝上说的治水的法子。

      只是这满满一纸方案,是他前日写好的,本想再思虑考量一番才呈给父皇,谁知……

      他眯了眯狭长的凤眼,看着宣纸的一角因火苗而开始微微卷曲起来,心里的疑虑更甚。

      是凑巧吗?

      二皇子今天说的,全都是他这张还没给任何人看过的草稿上的法子。

      可若不是凑巧……难道温有成派人避开了他的眼线,潜入他的书房,从无数书卷折子之中,独独偷看了他想的治水的法子?

      这又有些牵强。

      温顾辞左思右想,也只得把今日之事归为巧合。

      恰巧,与他一同争储的二殿下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并在今日早朝的时候提了出来。

      不过反正温顾辞自己关心灾情已有一月有余,眼下只是在功劳上吃些亏,蜀东的百姓很快就不会受苦了,功劳的事……等他回来之后再争也不迟。

      下午仁平帝身边的薛公公来宣了圣旨,正如皇后猜的,带兵的确实就是慕大将军的长子,慕苏南。

      有慕苏南在,这次治灾不会不顺利。即使五皇子是二皇子那一派的,但慕家秉持不偏帮不站队,想必这次也不会出什么额外的幺蛾子,但他也有些头疼慕家的‘公正’。

      这样事后邀功,必然不能太过,不然不等五皇子跳脚,估计慕苏南会先站出来反驳他。

      想了两天,温顾辞都没能想出收买慕苏南的办法。

      而且两人的关系自去年秋猎后,莫名就降到了冰点,他……也拉不下脸。

      啧啧,临行整装时,他一边和皇后道别,一边用余光扫了一眼坐在高头大马上的慕苏南,走一步算一步吧。

      温顾辞在悄悄打量慕苏南的时候,慕苏南也在光明正大地打量温顾辞。

      上一次见他穿甲胄,还是初春校阅的时候。

      温顾辞的长相将他生母随了八分,一对凤眸,眼角微微上挑;鼻梁高挺,薄唇嫣红,整张脸白皙而精致。

      此时温顾辞一身银甲,眉宇间是和仁平帝年轻时如出一辙的英武之气,配上那张脸,让人有些移不开眼睛。

      皇后亲手帮温顾辞系好暗红的斗篷,叮嘱道:“定要注意身体,知道吗?”

      “儿臣谨记。”温顾辞冲皇后笑了笑,然后翻身上马:“慕少将,走吧。”

      蜀东离长安有千里之远,一行人用了十五天才到蜀东外围。

      虽是外围,却已经能见着不少流离失所的难民。

      温顾辞,温子衡和慕苏南带兵继续往蜀东内部深去,沿途安排了不少传送哨岗,为了方便日后传输物资。

      就这样,又过了两日,三人才带着剩下的六百精兵到了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

      朝廷赈灾物资也都运了过来,有两位皇子坐镇,尤其是有传闻心狠手辣的四皇子在,下面的官员不敢偷捞半点油水,所以加上传送哨岗的配合,倒是立刻稳住了一波民心,缓解了一下灾情。

      暂时稳住了民心,便要解决水灾了。

      这水灾的由头,便是贯穿楚齐的青都江。这里是青都江的最上游,水量庞大,堤坝却塌了好几次。塌得多了,便在一处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三年前,那堰塞湖也是撑不住了,其中薄弱的一处发生了泥石流,直接冲毁了下方十几里的村庄农家。

      可上头青都江又源源不断地往堰塞湖里注水,堰塞湖又源源不断从塌方处往外泄水,这一入一出,便泡死了外头十几里的地,让这里的百姓没法过活了。

      先前朝廷也不是没有开粮仓救济,可单凭朝廷发米粥,蜀东百姓并不能回归正常的生活。那十几里的地被泡了这么久,也似乎要形成巨大的沼泽了。所以若是不解决这水灾的源头,一旦沼泽成型,便会生出瘴气。

      到时候,受到影响的百姓会更多。

      再者,青都江流入堰塞湖的水似乎越来越多,有些下游地区已经能感觉到水量不足了,得尽快想办法,把水引回江里。

      这就是二皇子那天早朝时,提的修水渠。

      只是……

      温顾辞看着眼前巨大的堰塞湖,嘴角抽了抽。

      似乎不太……合适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蜀东水灾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