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第 72 章 ...

  •   杨沐沐跟着老家来的人,按辈分是她家超远房亲戚七大爷上了爬犁,其实沐沐家和现在东北这边的亲戚早都出了五服的五服了。可是大家还是要按辈份来排称呼,所以沐沐回到家来就是正宗的‘姑奶奶’- 因为辈份够高;七大爷是现任的村支书,他家的几个大重孙子都比沐沐大,准备结婚的都有两个。

      七大爷没有开拖拉机,而是赶的马爬犁,见杨沐沐一群少年要直接跟着七大爷回家,文先生也赶紧的提着包跟上了爬犁,其他人一看头都走了,也赶紧的辞别了前来迎接的县长等同志,上了另一位解放军同志赶来拉人的爬犁。两个爬犁上都准备了有皮毛褥子,还有大皮袄,真正考古队的六个同志都主动的穿上皮袄、戴上皮帽毡子,并且把毛褥子严实的盖在腿上。

      见大家都坐好后,七大爷把鞭子在空中甩出一声响鞭后,拉车的红马打了个响鼻就得得的跑了起来。大家只能听见耳边呼啸的风声,整个路上都没有人,只有他们两辆爬犁一前一后的跑着。陆必强缩在暖和的大毛衣服里,感慨的对在坐的人说“这爬犁现在最少得有五六十公里的时速,这马可真棒!”

      七大爷笑呵呵的接了一句“这可是咱们去年换回来的正宗蒙古马,现在草场越来越好,可不得多养些马。”

      杨沐沐就坐在七大爷身后,这可是最好的位置,背风还最稳当。沐沐和七大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时不时说几句满语,并不时夹带几句的蒙语。沐沐已经知道盗墓贼虽然还在村里养着,但也是替解放军先关着的,因为解放军本来就是住的屯子里的空房,所以盗墓贼们还是被掌握在自家手里。

      问了半天,那伙贼自己也迷糊着,当时也不知道在哪里听谁说了这么一嘴:说是杨家是关外的老户,杨家可是北平城里数一数二的大富豪,人家的姻亲都是外国皇帝的亲戚,人明年老爷子还要送回老家,一定要归葬在山里的祖坟地里。人家那祖坟地里,还不定有多少值钱的玩意,每一代杨家的人都是葬在山上,只有自家人才知道道、才能上去祭拜……等等。

      这伙贼就动了心,他们毕竟是吃土里饭的,对于掘人家的祖坟,那是半点心理障碍也没有。可是他们也怕上当,所以特意去打听过,扫听到杨老爷子确实是很能耐,就连去世都有国家的领导来给治丧,至于是否会归葬东北,这个没打听着,但是首都沐沐住的房子,他们是去看过的,没敢细看,只打量了几眼,从规格形制上都能看出杨家以前门庭确实是不低。

      这伙贼带好家伙事,就直奔了东北。-为什么直奔东北?因为头回听到消息时,东北的地址就听得仔仔细细、清清楚楚,要不他们也不能够一下子就能在偌大的首都,一下子就扑奔到沐沐家打探。七大爷和家里人都认为:这就是有人做的一个扣,就是要把人的目光都吸引到杨家、杨家的祖地上。

      祖地这边不用说别的,就是世代相传的人参谷就是一笔超级大的财富。更别说凿山而葬和树葬的那些先人们,凿山的那肯定是大手笔,可是树葬也不容小瞧:挑一棵一人或两人都合抱不过来的参天大树,用特殊手法打开树皮,进而在树身上打出一人多高、一人多宽的直立树洞,把逝者用白麻布缠裹好后,连同大量的金银珠宝以及生前喜好之物一起封进树洞,再给树洞抹上密药,依次封好树干、树皮。

      大树依然自如的生长着,甚至会比原来长得还精神,人工开凿的树洞也依然的保留着,但是位置会随着树木的生长而逐渐的升高,寓意为升上长生天、登上极乐世界之意。树葬其实是比凿山葬更费力气的一种葬俗,除了确保树木不死、不损伤的秘药不容易制作,还有开树皮和在树干上凿洞的技术活,这都不是普通的手艺。

      自然选择的随葬品的品质和规格会更加的高,至少家里族长们口耳相传的几位树葬的老人,那地位不论是在外边、还是在部落里都是超然的存在。对了,杨沐沐的老家其实就是以前她们家的部落,后来称为‘旗’,解放后也一直延用着这个称呼,只是起了个新的更汉化的名字,被称为‘XXX满族自治旗’,虽然是个县城级别,可他地方大,有山、有水、有大平原、有肥沃的耕地、更有自己的出海口。

      杨沐沐心里大概想出来会是谁,看来这次的考古队里一定会有对方的钉子。何桦家和自己家这样的都是都叫人家给盯上了,目的自然是这些人家里的钱财;为什么需要钱财,一是某些人本来就贪财,另一方面当然是有钱才能够收买人和人心呀。古人不都说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钱哪来的粮草,没钱怎么造反打仗呢,对吧?

      想想也是,杨沐沐家在首都明面上的东西可真是有不少值钱的古董和收藏品,而且她大舅和大舅妈家也都是富裕人家,钱财肯定是不少的,弄这样一户人家,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况且这家人还只剩了一个除了会念书的小屁孩,别的都没有的人家。这样的人家才是最好拿捏的。沐沐现在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在某些人的眼睛里,就是砧板上随意切割的肥肉。

      这样的认知让杨沐沐不怎么高兴,她反思是不是自己做好事没留名,并没有引起别人的重视?沐沐明明更愿意做拿刀切肉的人,看来下次自己再做好人,一定要报一声名号,好让别人知道这好人好事是自己干的才好。

      话说回来,这些人为了敛财,还是下了些功夫的。杨沐沐并不在意爬犁上是否有人能够听懂自己和七大爷说的话,到了这里就是自家的地头,如果还要像在别的地方一样小心翼翼,相信他们家老祖宗们都能从土里爬出来,把自己收拾的捋顺条扬;不过沐沐也留意了一下爬犁上的几个人,天气太冷了,大家似乎连呼吸都变得缓慢,隔着呼吸的雾气,每个人都既真实、又面貌模糊得陌生。

      杨沐沐又和七大爷聊了聊今年的收成,以及回到家里来的小朋友们的去向与打算。现在小朋友们都在家里呆着,屯子里请农科院的教授每天上下午给孩子们上课,主要是讲外语和数理化,晚上组织孩子们学习满语和蒙语。这回沐沐来了,正好能给加强一下外语和数理化这些方面,七大爷问沐沐,能不能带一些孩子出去。

      照老例,家里的孩子们每年都会选出好的送到首都和盛京,再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去选择是继续深造做学问,还是从军、做生意等。可是前些年因为和小鬼子干的狠,拼掉了不少优秀的青壮年;接着又是打解放战争,小年轻的都送去了部队上,现在这一拨都是新中国建国前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一代,而且看这势头,以后都会是太平日子,孩子们会一茬接一茬的出生,怎么安排可不得有个大方向。

      杨沐沐想起了爷爷临终前交待的话,于是对七大爷说“我爷临终前留的话,您和大家应该都收到了。时代不同了,日子也会越来越好,这学习就不能放松,没文化是肯定不行;而且这上上下下、主主仆仆都过时了,大家就是一个地方的族亲、同乡,可也不能让这份乡党之情牵绊住人的手脚。七大爷,您挑着好的、也有兴趣的,也得让小字辈们接触点家里的生意,别到时候能放开手脚了,人却没有能干的。”

      “至于其他人,想上学的就自己先学习着,这不让上学、不让考大学总不能长久下去;再有其他想法的,咱们再商量,我这要是能帮上忙的,绝不推辞。至于枭卫的训练,不是停止了吗,怎么这回去北京的孩子还在受训。不是以前了,不用再这样做,守着这么好的林子、这么好的地、这么好的水,咱们的好日子这就开始啦,都放松些,踏实的过几年轻省日子。”

      七大爷听到沐沐叫别的孩子为‘孩子’,朗声大笑着回答“居安思危这话可不敢忘,老祖宗的教诲是:夜枕刀、日披甲;咱现在已经没那么劳累,再不操练一二,岂不是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了;可别说沐沐你没有从小就练童子功,咱们这些人家,没谁会把祖宗教训给全扔了的,何况还都是那么有道理的话。”

      杨沐沐是赞同小朋友们从小学习一些防身技能的,但是她和爷爷一样,不希望别人再理所当然的为自家、为所谓的家族、部落奉献,时代不同了,大家都平起平坐,每个人能够自由的追逐梦想,这是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幸事。沐沐没有再说别的,她也知道有些老人的思想并不容易转变,但是自己的立场是要让七大爷他们知道的。

      沐沐很乐意为家乡人,包括上海那些老家下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更加希望下一代、下下一代,能够有自主的意识,自由的对自己的职业和未来做出选择。

      爬犁真的很快,大概四十多分钟,就到达了杨沐沐的老家祖宅,沐沐家在村里还有一栋老房子,也是类似于四合院的四套院。不过土改的时候,只留下了主院两进、一个副院和一个跨院。一扇很普通的原色木门,和别家的区别就是:门上有一对金黄铮亮的、小脸盆大小的麒麟兽首衔环制式的门环,看到这个大门环,考古队一行人的眼睛都亮了亮。这可是从前王爷级别的人家的大门标配。进门就是一个类似菜园子的空地,厚厚的雪盖着,根本看不出以前种的是花还是菜。

      穿过菜地中央铺着贝壳、海螺和卵石的两米左右宽的门廊,就是第一进房屋,这里现在已经变成了村里的小图书馆,愿意看书的人,都可以到这里来自由的翻看书籍,但是不允许带走。从锁上的角门穿过第一进房屋,就是一个不小的院子,这里是以前后院的起始部分,这过这个院子,才是沐沐家保留的主院。

      历代的主人都曾经回到这里来祭祖,也会在去世后回到这里安葬,这里始终是整个家族人生的起点和终点。主院后边的园子连着的一个小配院和主院东边的一个小跨院都依然属于沐沐家,其他部分就给屯子做了办公室和仓库,还有就是孤寡老人和孤儿的抚育中心,园子就是交由屯子和这些孤寡老人们打理,他们可以种蔬菜和花,以前种的果树结的果子也归他们所有。

      沐沐家每年会给这个抚育中心五百元钱,现在还会多给一些比较紧俏的糖票、布票和工业券一类的;有时需要一些药品、物资,七大爷他们还会联系于哥帮忙给采购。沐沐老家的屯子,说是一个屯子,其实是分了好几块的,按照方位分别叫前屯、东屯、西屯、下山屯、上山屯和海子屯。占地那就更大了,除了前屯往外三十里、东西两屯各往外五十里的平原地带,从下山屯开始的所有山林,一直到翻过整片山林的海边的海子屯,都是屯子的范围。

      屯子占的山正是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交界地带,基本都是老林子,当初国家也曾经想要在这里砍伐树木,可是砍伐队进山却出现了一系列的意外,工人们死伤皆有。杨沐沐家屯子里的人本来就不乐意有人进山伐木,但他们绝对没有做过任何的手脚,因为连他们自己进山都得又祭山神、请萨满、请喇嘛念经,一番折腾祈福后,才带上装备给养出发。就这样,每回上山根据目的不同,走得都还是固定的线路,要不哪儿敢去上山。

      说白了,这片山里到底有些什么,整个屯子里的人并不知道,他们只知道自己家世代居住在这里,被山林守护,也守护山林。这片山林实在是太大了,里边也确实有很神奇的事情,比如族长们口耳相传的人参谷什么的,真的是非常神奇的地方。再比如家族里的人上山迷了路,那就干脆停下来,认真的祷告,做个简易的仪式,就真的能够顺利的走出大山。

      这一整片地区,不说风调雨顺,起码也是从无灾荒。除了田地的产出,山下大片的草场,放牧的牛羊、马匹,都是大笔的财富。每当雨水来临后,人们就能到山上采集各种蘑菇、菌类和野菜,当第一场霜冻后,猎人就进山捕获珍贵的皮毛和各种肉食。沐沐的家是在下山屯,七大爷家也是住在下山屯。其实屯子里的住家并不是固定不变,有时可以根据自家需要,提出调换位置,有时是七大爷他们这些屯子里的领导根据需要,对大家的居住位置进行调整。

      总之就是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整个屯子的位置分布,就是以前部落时遗留下来的防御形制;同样,住在不同位置的人家享受到的物资分配,也是完全不同的。基本精神就是多劳多得,按劳分配;想不遵守分配制度,没问题,直接搬离这里就好。以前屯子的范围可是从火车再往前,包括整个县城在内的更广大的面积。

      考察小组被安排在杨沐沐家的跨院居住,付时他们这些少年,则被前来探望的小朋友们拉到自己家里去住了,不过杨沐沐依然在自家的跨院里给他们保留了房间。中午饭是在七大爷家吃的,七大爷家也能看出来,是有年头的老青砖大瓦房,不是现在常见的东北民居,而是仿北京的四合院格局的屋子。穿过前边园子的第一排房子就是客厅和一些住房。穿过第一排房子才是主人们居住的后院,后院的房子基本就是四合院的格局。

      菜品非常丰富,除了常见的东北蘑菇、木耳、小鸡和摊鸡蛋,还有卤狍子肉、炖鹿肉,最稀罕的是清炖海鲈鱼、油焖大虾。单独给沐沐还做了海参蒸蛋羹。除了杨沐沐、大拴小柱、付时和陆必强,其他人吃得头都不带抬的;有一个考古成员,大概三、四十岁的,感慨七大爷他们屯子里的生活水平高。

      结果七大爷没等说话,就听见七大娘站在门口阴阳怪气的回答,什么打肿脸充胖子啦,自己吃糠给人吃糖啦……七大爷做势要脱鞋扔七大娘,结果就见一个二十左右岁的小子冲到七大娘身前,拦在七大娘前边朝七大爷喊道“太爷,您这还讲不讲点理了?拿咱家粮食去换吃的给考古队,成、没问题,可总不能饿着自家人的肚子去换一顿饭吧?下顿您搁啥再拿去换吃的?您要是再这么不着调,可别怪我们都跟着太奶和您分家别过。”

      这回大家谁也没法再继续吃饭了,付时眼明心亮的带头拿出粮票、肉票和钱搁桌子上,才说“我们都带的是钱和粮票,还有军供肉票,这不是太远了,不方便带粮食什么的,可咱们也不是只住一天、两天,回头开春天暖和了,咱们还要来正式开展工作,可不得自己带足口粮,总不能给屯子里添负担。七大娘,麻烦您收下,并且核算一下够不够七天的口粮和饭菜,不够您和我们说,我们不缺这点粮票啥的,但我们都是小孩子,还得您或者是找个手艺好的给咱们天天做三顿饭,先谢谢您啦。”

      七大爷没来得及开口,就见他重孙一个箭步蹿上来把付时放下的钱票给抢了过去,还认真的数了数,又和七大娘耳语几句,才对付时说“今儿的饭菜口味,你们觉得怎么样?要是这口味行,这个做饭的活我家太奶和我奶她们就接了,一天三顿饭,保管顿顿有肉,要是你们想吃海货,还可以给我钱或者是糖票、布票的,我跑海边给你们换,不过得给我每次一毛钱的跑腿费,成不?”

      付时问了问陆必强、岳聪他们,大家都表示同意后,付时代表大家回答“可以,那我们每个人都按这个标准,一会我把钱票捋好就给你们送过来,但我们也有要求:菜单得每天更换,不能天天儿、顿顿都是一样的菜式,要买海鲜我们单独给你钱票和跑腿费。”

      这时就听这小子又说啦“我们家姑奶奶不用交钱和粮票,其他人都得交啊。对了,你们是哪几个人?全体还是……”

      文先生乐呵呵的接过话头“这小同志的标准,只包括这几个孩子,我们这七个大人得按国家规定,过会我把国家给的粮食补贴和钱款整理好,就给杨支书您送来,今儿这顿饭您真是太客气了,这还闹得您家里也不和睦,多不好呀!咱们都是革命同志,不用讲究,以后我们就在沐沐家起火,麻烦支书您给帮忙安排个做饭的大妹子,我们不讲究,能吃饱、吃口热乎的就行,先谢谢您了。”

      文先生看着其他几个考古队的成员,肚子里都要笑岔气了,这个小子他认识,正是前不久大串联去北京的一个后生,那时跟着沐沐天天一起来学习古董知识,运气也不错;看着不言不语的,这表演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看来自己带来的这几个人里有沐沐她们要防备的人,自己可得好好观察着,帮沐沐把人给找出来。

  • 作者有话要说:  前晚上家里的网络断了,今天上午才给修改,尽力把进度给赶出来,让大家久等了,谢谢大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