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输役代庸 ...

  •   姜织从前听过一句老话,说的是:富人窝里生金银,苦寒门前难捡针。

      富人家的钱会生钱,利滚利息生息,坐在家中也有源源不断的银钱送上门,而穷苦人家做什么都难,一年到头起早贪黑,能挣得头上遮雨瓦,碗里饱腹饭,身上蔽体衣,就是天老爷恩赐。

      像姜织家这样的,要田地没田地,要人口没人口,苦日子没边没崖,想要找条出路,就不能再守着死理,只要是正经活计,能得几个活命钱,她都愿意试着去干一干。

      眼前就有个机会。
      前些时候她从城里回来,经过无崖山庄时,远远瞧见那庄子里头热闹非凡,打头的还有官府的人,姜织如今倒不怕事,细一打听,方晓得是有位大人物携家眷从京都退隐归乡,回无崖山庄隐居养老来了。

      这位大人物唤作柳傅钧,别号山斋先生,是大名鼎鼎的当代鸿儒,曾任过两朝天子的少傅,提起山斋先生,崇州人莫不引以为傲,文人墨客对其极为推崇,就连姜织这样的女子都听过他作的诗文,这样一位了不得的大儒回乡,可不得轰动一时,也难怪州府的人都接连数日登门贺祝。

      这位老先生拖家携口刚回郏县来,落脚处还是老家故宅,那宅子平日少人看管照料,经这些年风蚀雨打,早显得有些破落冷清,那些个京城住惯了的金贵人物,哪里能忍得这样的住处,可不得动一番土木,加急扩宅修院。

      更有甚者,州府有意聘请老先生进崇阳书院主持执教,因无崖山庄偏僻交通不便,便借着这股东风,要将官道扩通至无崖山脚。

      姜织特地打听过,像是修官道这样的大工程,凡是富有盈余的家庭,丁男不愿服劳役的,便可以拿绢布财物替代,也就是所谓的“以庸代役”,但眼下正是开春耕种时节,州府贸然征调百姓服徭役有违本朝法令,出于多重考虑,便出了告示有偿招募劳工。

      换句话说,眼下去帮官府做活,叫做“输役代庸”,就是用劳力代替纳物,不但可以额外减些赋税,每日包两餐吃食,还能得些铜板补贴,很是划算。

      这日姜织就将自己打扮成少年郎模样,带着弟弟姜犁去找季福叔,官府招工,得需村庄里长做引荐。

      姜季福听了姜织来意,当下就皱了眉头:“这怎么能行,织丫头你当那是好玩的?先不说官府招得都是力气把式,你个女娃如何混得进去?再说铺路垒石,你和犁耙两个小娃娃,干的了那个?”

      “不是叔,您先听我解释,”姜织连忙道出本意:“搬石垒土我和弟弟确实没那把子力气,我就想试试,能不能找些轻松活计干干。”
      “修路还能有啥轻松活计?”
      “您别说我点子歪,”姜织压低声音,凑姜季福身边道:“我想着,大家伙儿白日干活累,官府不就得管好吃吃喝喝,我干不了重活儿,做些厨房后勤,零碎杂役倒也不难。”

      姜季福一听提议,才恍然丫头打得竟是这主意,再一琢磨,心里微有些松动,嘴上却说:“要有这类轻松活计,早就有人抢着做了,还轮得到我们?”

      姜织也不气恼,见他语气有缓和之意,便拍拍胸膛笑道:“只要您肯出面引荐,我兄弟俩就去问问有没有合适的活儿,没有回来就是。”这语气做派浑然像个小伙了。

      姜季福被她逗乐,再一打量,才发觉她用黄汁染黄了脸,黑炭描粗了眉,又戴了顶破烂棉帽遮拦,加之身板单薄,乍眼一看,还真有些雌雄难辨。

      “嘿,你这精怪丫头!”姜季福一背手,应诺:“就带你去问问,没有可别恼我。”

      “我哪敢啊,谢谢叔,”姜织赶忙道:“我和弟弟都是您小侄不是?”姜季福心领神会哈哈大笑。

      原本也就抱着一试的心态,没想到事有如此凑巧,城里这边都忙着招募气力把式,还真缺个后厨帮工的。

      去的时候正值正午开餐,拥拥挤挤的劳役工匠挤了一院,姜织姐弟眼明手快地帮着搬凳分饭,倒汤送水,过后那主事的见姜织做事手脚麻利,人虽生得干瘦蜡黄,一双眼睛倒是清凌凌的,看着像个机灵人,便只问了几句,就在名册上登上了姜织名字,发给她一块木牌,这就算正经归纳到后勤做活了。

      那管事又领着姜织姐弟进了后厨,让主厨给姜织指派活计,转身就要去忙其他,姜犁这才察觉不对,因刚才管事只问了姐姐姓名,像是忘了他,心一急,连忙大声道:“大人,小的叫作姜犁,您别看我年纪不大,平常在家也是干惯活儿的,力气可不小!”

      后厨一干人先是被一惊,继而都笑了起来:“这小娃娃倒是大胆有趣,”姜织也连忙道:“我弟弟人机灵,做什么都行的。”

      原本这边不招童子工,因姜犁方才做事殷勤,人又长得周正可爱,打饭的厨娘便搭了句嘴:“不然便留下帮我烧火罢,我这又要顾锅又要顾灶,也是忙不过来。”

      管事打量姜犁一番,眼有犹疑:“这么小,只能抵一半工钱,留不留?”

      有钱儿就不错了,姜犁连忙点头:“可以的,谢谢大人。”

      姐弟俩去前院给里长和姜季福打过招呼,下午便留在后院做活了。姜季福也是细问才得知,这回官府给的待遇竟十分优厚,在外边挖石铺沙的,每日一百文的工钱,后勤杂役每日至少也有五十铜板,还包两顿干饭吃,也难怪各地都有人抢着来应征做活。

      听说姜织姐弟都被留下,加上他问了后厨有不少淘米洗菜的妇人,不像原以为的都是粗莽汉子,姜季福这才放了心,跟着里长匆匆返家,心里盘算着和村里人商量,家中农活不急的都不如来做活,这么好的差事,做一月甚至可抵一些人家一年的收成!

      真干起活来,方知这工钱也不是那么好拿的。整一下午,姜织姐弟择菜淘米、洗碗涮锅,忙得跟陀螺似的就没停下过,眨眼间天色渐暮,工人们一窝蜂回来等着要吃食,姜织姐弟又要忙着去分饭布菜。

      等所有人吃过饭,又是一轮洗刷清扫,辛苦没有白费,因姐弟俩干活利索,任劳任怨,得到不少认可声,管事便网开一面,算姐弟俩一整日工钱。
      姜织亲眼见着他在账册里记下:后厨姜织,做工一日,柴薪五十文,有其弟姜犁帮工,再添二十又五文。又问了是每月一结账,姐弟俩连鞠了几躬道谢,眼见天色将黑透,才急急忙忙返程回家。

      仲春寒风料峭,姜犁怀里揣着两个大白馒头,是厨娘婶子偷偷塞给他的,心里头可暖呼呼,姐姐跟他说,他也能挣着钱了,就一个下午,就有二十五文工钱!铜板子虽还没到手,但官老爷总不至于骗人,说起官老爷,姜犁从前看都不敢朝那些人多看,今日情急之下喊出了话,不但没有挨打受罚,厨娘大婶还夸他机灵。

      姐姐近来也时常鼓励他要多说话,说世上的道理都是要说出来才有人肯听,有话不说一味闷在肚子里,更加容易让人忽视了,因此他今天才豁出去大声为自己争取,结果比他想象的要好太多。

      “幺弟,今天可累不?”姜织边赶路边哼哧喘气问姜犁。
      “不累,姐,这点活儿我应付得来。”
      “那你可知我为什么费心带你来这儿做活不?”“...不是要挣钱吗?”
      “是,也不仅仅是,”姜织道。

      这几日姜织也在犹豫,她知晓自己学识浅薄,眼见不深,加上前世走惯了捷径,难免沾上市侩气,因此在对弟弟的教养问题上,颇有些小心谨慎。

      犁年纪小不经事,心思太纯稚,男孩子心术纯正本是好事,可像她家这样状况,一味老实良善,就只有被欺负的份儿,姜织既想要弟弟成长为伟正男儿,又想让他明事理、懂变通,斟酌再三,告知说:“这是官府招募的,咱们来干活,能挣钱、能抵赋税,这是其一。”

      “其二,州府费这样大的周折,明着是修缮官道,实则也是为了让那位从京都回来的大人物重新出山,执教崇阳书院,福泽崇州文士学子。”

      “姐姐是说,”姜犁细一想,诧异道:“官府那些大人们费心修路,竟是为了讨好那位大人物?”又不由感慨:“那该是什么样的大人物啊!”

      “是读书人的老师,”姜织答:“我也只是听人说起过,是连京都大官老爷都要虚心奉为先生的人物。”

      “读书人的老师啊,”姜犁喃喃道,像他这样人,是想象不出姐姐口中所说的大人物是什么样子的,但内心仍不由隐隐一阵撼动,又听姐姐说:“我从前眼皮子浅,也当百无一用是书生,像她们一样,以为读书人没什么了不得的,还是傍身的财物最管用,有钱的财主最了不得。”

      “后来才知道,天下是那些读书人的天下,金屋银山能一朝化为乌有,读书明智终身无尽用,”姜织攥紧了手心,沉声道:“所以咱们不能只......”

      “谁?!”前方忽然窜出一具身影,姜织瞬间尖声喊道。

      “姑娘莫怕,我乃赶路卖货郎,不是山贼劫匪,”只见迎面阔步走来一名男子,见身形颇为高大,隐约可见肩上横着一挑担,朝这头摆手示意间,朗声安抚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输役代庸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