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劝说/粮秣 ...

  •   嗯,这问题确实很现实。

      齐国本是东夷故地,民风更加开放。更有一民风与六国大异,素有长女不嫁,留于家中侍奉父母、主持祭祀的风俗。因此齐地女子顶门立户的远比六国更多。

      这位东楚公主说不定就是因为此俗,才会就此主持国政。

      但咱们楚国又不是齐国,哪来这么多奇葩习俗!

      并且天下自古散装,地域黑更无处不在。不要说七国之间各有纠纷,就是楚国内部,还分东楚、西楚、南楚,各地之间也致力互相制造地域黑笑话呢。

      因此,殷嫱不但是个女子,而且还是齐女——外来户、东楚公主,这debuff简直是叠满了。

      吴芮叹息:“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加麻烦。”

      “她如今实力不容小觑,加之上次她派人前来游说,我等临阵反悔已得罪了她。”

      “她若想起此节……”

      “咱们是投靠,还是不投靠?”

      说到此处,翁婿俩都不禁有些犯愁。更令人犯愁的是,这话才说了不久,那位东楚公主的使节,居然说到就到了!

      ◆

      陆贾此次来时,可以说是踌躇满志。

      上回,公主派他前来,劝说吴芮翁婿归附大王,他前脚刚完成任务,后脚这俩人就失约,搞得他在公主面前那叫一个大失颜面。

      所幸公主宽仁,非但不曾责怪,反而宽慰道:“似他们这种豪杰,本就桀骜。当时阿翁俨然是抗秦的无冕之主,你拿捏好了时机前去劝说,是眼光毒辣,看准了他们敬畏阿翁。之后他们背盟,也是因局势变化,与君无尤。”

      辩士嘛,又不是神仙。只能引导人心,却做不到真正的逆转人心。

      “所以,不要再将前事放在心上了。今次我的声势远不如阿翁,他们心中必然犹豫不绝,这才是对你的挑战。”

      如今陆贾身在九江,受到了吴芮的再次热烈款待,可是等了两三天,欲要拜见吴芮,却被三推四阻,显然此君不愿相见,又不想得罪公主。

      他不禁感叹,公主对这两人把握确实很准。

      此事是有些麻烦,可是麻烦,也才能显示出辩士的价值!

      陆贾并不惊慌,他在来时早已打听清楚淮南王的主事心腹,与此人攀谈,旁敲侧击出吴芮两人顾虑,他好整以暇对此人道:“如今秦强楚弱,六国皆在秦军铁蹄下战栗,公主一心为反秦大业而努力,这才命我来此游说吴将军。若我说的话,正合吴将军心意,一同戮力抗秦,那自然好。若是不能,早早接见,也好打发了我回去。”

      “也免得公主以为我被扣押在此,误会了吴将军——若是因此交恶,那就不好了。”

      这一番软中带硬的话通过主事者的嘴巴传到两翁婿耳中,正自迟疑的两人被这番话催得终于下定了决心。

      事到如今,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那还不如大大方方接见呢。

      孰知一召,陆贾开口就是石破天惊:“吴将军不召我,必是因为顾忌公主身份,以为她身为女子,不能凝聚人心、成就大业?”

      这一句话,把吴芮都惊得色变了。虽然确实如此,但是,看破不说破好吧。

      哪有这样得罪人的?

      但是陆贾不顾他惊骇的目光,笑道:“可是贾却以为,这更是公主的长处。”

      “想当年,战国之世,春申君胸怀远志,为我楚国合纵伐秦,只可惜彼时秦国势大,此战失利,可是此战虽败犹荣!但这样一位一心为楚的忠臣,在楚国竟遭奸人所害,满门被诛。

      可见公族暗弱、君王昏庸。不过所幸,还有忠仆暗中护住一丝血脉,这也迫得君夫人流落异乡,在齐国生长,竟连家乡言语也不通。

      但春申君血脉,纵身世飘零,也不忘复兴楚国之志。

      暴秦无道,君夫人鼓励夫君复国,大王出事,公主便毅然接过反秦复楚旗帜,可见春申君一脉,只要一息尚存,无论男女,都要与暴秦抗争到底。

      公主,便是春申君之遗志最好的证明。”

      他这一番暴论,把黄夫人和殷嫱齐女身份洗得算是清新脱俗,虽然通篇都是槽点,却意外槽多无口,听得吴芮英布翁婿目瞪口呆。

      不过作为一个心直口快的猛人,英布立刻指出最大的槽点:“楚室王孙公子枝繁叶茂,春申君不过楚臣,以他之名起兵,只怕名不正、言不顺吧。”

      更何况,特么还不是春申君直系,还是曾女孙之女!谁家会追溯到母系啊?

      吴芮瞪了他一眼,可是陆贾十分从容淡定。

      暴论,是用来吸引眼球的。既然混淆了公主最大的弱点,其他真正想要表达的还在后面呢。

      “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①邦国本贤者得之,否则齐国本姜氏之邦,又岂容田氏代之?”

      “更何况,公主所为,上顺天意、下得民心。年初社祭,公主得社主赐福,赐下嘉豆以绝我百姓之饥僅。

      今年公主出兵讨伐,不伤百姓分毫、不取黎民财货,不分东楚、西楚、南楚、六国之民,皆都一视同仁,剿匪护民、兴修水利、劝课农桑,百姓无不感念公主之恩,箪食壶浆以迎之。虽非羋姓公族,却以仁义得百姓归心。”

      不伤百姓,不扰黎民,说明此女所图甚大,其志甚远。而且对军队约束力极强。

      吴芮深知,现在不论义军、秦军,凡攻城掠地,别说不伤百姓,就是不屠城都是心性极佳、道德完人了。

      而且此女一到西楚之地,就按甲休兵,兴修水利,也足见她一开始就做好了收拢人心的准备。

      “贵公主确是位奇女子。”

      不过人心向背,也只是其中一环。真要成大事,那还是得看战斗力啊。

      见吴芮一语之后又陷入沉默,陆贾便知他有意动,又道:“更何况,如今虽天下苦秦,然而魏国旋起旋灭,韩国四战之地、尚不曾复国,赵国陷入与秦军苦战,燕齐偏安一隅,作壁上观,唯有公主举兵与秦军作战,屡屡战而胜之。”

      言下之意,从民心到战斗力,公主都吊打了那些六国君主。除了我家公主,你还有谁可以投奔?

      “但公主并不以此为傲。因为公主从来都以为,灭秦非一国、一人之力,而要凝聚六国、合纵天下。

      早闻吴将军威震江南,为解民倒悬,起兵反秦,正与公主不谋而合。

      外臣窃为将军计,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倘若在此危急之时,义军都各自为战,岂非再演六国故事,重蹈唇亡齿寒之覆辙!

      还请吴将军与公主携手,共同伐秦,携手共济。还请吴将军三思。”

      陆贾朝他深深一揖。

      吴芮闻言默然良久,终于点头道:“先生所言不无道理。只是……先前郡中贼寇为患,故此失期,未能按盟约与公主相会,公主不会怪罪吧?”

      “失期?什么失期?我怎么不知?”陆贾面露惊愕。

      吴芮与英布面露惊色,但片刻之后,尽露恍然,与陆贾相视大笑,算是将此节揭过。

      “公主仁厚。”

      陆贾笑道:“公主非但仁厚,还能用人。我东楚的大将军便起于微末,一介布衣黔首,尚且能被公主超格拔擢,更何况吴将军、英将军呢!”

      两人闻言大喜,顿时命人取酒相敬。陆贾来者不拒,并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与两人约定发兵同去。

      ◆

      “陆贾虽为儒生,口舌之利却不逊于纵横之士,堪为我之张仪苏秦。”

      收到陆贾的消息以后,殷嫱对他此行称赞有加。

      吴芮、英布归附,楚国内部势力就算把手头的三楚势力进一步捏合了,后方也算有个缓冲势力了。

      再加上这两人手中兵力,即使是对上秦军主力,也未尝没有一碰之力了。

      不过在抬头对上韩信的时候,公主又笑道:“不过若无将士浴血,又岂有谈判之功。近日连下数城,大将军当居首功。”

      陆贾要赏,军中更要赏。

      不得不说,在打仗这方面,韩信确实是专业的。

      在面对定陶纷杂的户籍、堆积如山的粮秣,就连张苍也不得不感叹。

      “转眼竟又打到此地了。真是……”

      心底不禁对殷嫱与她任命的这位大将军多了几分敬佩。

      遥想半月之前,他被殷嫱火线提拔,凭借着出众的行政和数学能力,成功身兼计相与军事后勤两职。

      但因为韩信善于把各种俘虏降军转化成自家部队,转眼积累起了八万人,月耗粮草十二万石,再加上各种运输损耗,让他这个后勤部长压力倍增。

      如今韩信却趁着秦军被赵国牵制。瞄着秦国附近的大仓储,以战养战,把人家粮秣给搂了,连后勤都不用他多操心了。

      点好籍册、粮草,张苍喜滋滋呈来,便听殷嫱这话,顺口附和道:“大将军用兵当真面面俱到。”

      对于公主夸赞,韩信好歹还硬挤出两句应付。对于张苍的心服,韩信则直接回以冷淡地一“嗯”。

      听得张苍不禁有些腹诽,这黄口孺子,年纪还没他儿子大,却很有些恃才傲物。

      别说是对他,就是有时候跟伯盈杠上了他连伯盈都一起怼。

      张苍本以为他与伯盈不说关系莫逆,那也必是不同一般。但万万没想到,他还能亲眼见过,在日常讨论中,殷嫱好几次被他气到破防,熟悉她的张苍有时候觉得她恨不能把韩信打一顿,但最终她还是忍住了。

      韩信说话本来就比较直,他语气又很平静,但这样就显得言语更加轻蔑不屑。

      唉,总之,张苍虽然心宽体胖,但也并不算喜欢和他相处。不过伯盈日常对他还算温言细语,封赏、恩宠样样不缺。

      咳,毕竟在谈论进兵打仗的时候,韩信还是很靠谱的,属于老板欣赏的能解决问题那种人。伯盈该用还得用嘛。

      就比如现在,殷嫱拿着这份财报,却微微皱起眉头来:“就凭这些粮草,恐怕不足以支持西征吧。”

      哟,在张苍看来,这话几乎可以算是鸡蛋里挑骨头了。定陶可是天下一大都会,就算几经战乱,略显破败,仓储也是颇为丰厚的。

      韩信非但没提出异议,反而赞同了她的话:“我军劳师远征,千里溃粮,臣以为,应当继续取食于敌,也可侧面解赵之围。”

      殷嫱点头:“说得很对,不过,还不够。”

      而且她想的可不止手上这点兵马。若救赵成功,章邯那二十多万人到手,到时候,粮食可是个大问题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8章 劝说/粮秣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