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第一節 ...

  •   「山河碎,天下亂,煙水起處三丈血;
      雲不輕,風不暖,九州人民哀鴻遍;
      東蒼龍,西雪彪,洛山坡下怨魂照;
      南燄凰,北玄靈,五黃麒麟蒼生念;
      恨有時,恕有時,風水輪換終有時。」

      ——《未名闕》,無名氏,出於昊末

      昊末,天下紛亂,江山代有人才出。血洗千里,爭的是誰的天下?關於昊末的亂世,曌朝中葉的史學大家程磊瑤是這樣評論的:「純光亂世,非文不治,武不盛所以然,乃社會深層結構之所以。觀歷代百世,乃至三代,富不及三王,賢不及三帝,吏從中壞,國不足三百之數。國之根本民也,國之莖幹士也,然戰時奴民,役後亦奴民,民心之歸向,終未有覺。士者為天下而同苦,竟未有與民同樂,制之不一,竟能不覆而存,終得一笑。純光速亡,非其罪也,乃素長腐敗侵蝕所致,救之無從。」

      程磊瑤出身史官世家,好些亂世難以保存的資料她的家族竟然都有存份,是以很多以為失傳了的史料,竟得以重見光明,也對昊末的景況有更深的理解。在資料充足的情況下,程磊瑤便作出了上面的分析,這一段話翻出來的意思就是:「純光帝末年的亂世,不是文治不足、武功不強的問題,而是該追溯到社會深層結構問題的根本。綜觀過往各朝各代各個皇帝,甚至遠及三代燕、洛、涼朝,都是富饒不足三個皇帝,賢明的統治同樣不出三個皇帝,吏治中期就開始敗壞了,甚至國祚的年數,多數也不足三百年的。以樹為例,國家的根本是人民,國家的莖幹和枝葉就是士者貴人皇族,可是他們戰爭時奴役民眾,即使戰後也繼續奴役他們,對於人民真正想要的,卻從不過問,亦未有理會。那些士人為了得到天下而可以與百姓一同吃苦,但得到天下後卻沒有讓百姓一起快樂,制度如此不公平,還能得不滅亡,終究只是一個笑話。所以純光帝的速亡,不是他的過錯,而是長久以來根本制度的腐敗吏治侵害了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即使欲施以援手,也是無入門之處。」

      程磊瑤雖然與昊末相差甚遠,卻竟對當時的情況猜得沒差多少。純光帝未立而繼位,嘗有雄心,欲振江山,嵐晞雖助,但兩人竟然始終都未有意識到人民心底到的是甚麼,嵐晞所行之事,雖能緩一時之民怨,可後來純光帝聽信巫法之言,卻是惹得民怨沸騰了。那永陽城,在昊初之際,大大的加高了城牆,是美侖美奐的,甚至有詩人寫道:「欲知天庭幾丈高,當踏永陽問城樓。」可這更高的城牆,卻掩飾不到江山將改的事實。

      曾經君纓與煙簾談論過召陽城中無乞丐一詞,可兩年過去了,各地的飢荒天變是蔓延到這個昊朝京城裏來,多少暗黑小巷裏,透出一對對絕望而又怨恨的目光,可純光帝情願每日讓人粉刷城牆,亦不願救黎民於苦,這江山是怎麼也不會穩的。

      嵐晞到底是長公主,千金之軀,雖被囚於天牢,是素來甚得宮中之人所愛,於民間又是甚有聲望,倒沒有受到虧待。就算是那巫師派人來「視察」,面對嵐晞的正氣凜然,竟也不忍心,只是讓她稍嚐皮肉之苦,到底沒有傷及筋骨,又可算是蒼天庇佑了。

      看著從問侍衛借來的匕首在石壁上刻下第八個「正」字的最後一筆,嵐晞嘆了口氣,想不到來這天牢作客,竟也有個多月了。她是鳥驚前一天回到這永陽城中的,算起來,今天竟便是寒食,是寒期的最後一天。去年寒始時,還跟皇兄一起吃宮中廚子製作的臘肉,想不到現在寒食,卻得在天牢裏孤獨渡過。想到這裏嵐晞心裏便是有股說不出的怨來,她苦心欲振昊朝江山,竟落得如此下場,真叫人心酸。惟一的皇兄,惟一的親人,情願相信一個巫師,也不欲相信自己的親妹子……嵐晞這下竟是悲從中來,淚水快滾滾而下。

      這一個多月裏,她雖身在天牢,也沒少從看管的侍衛處打探到,元閣騰的軍隊,在洛山寨分兵三處,欲佔領煙水上游的三個平原。純光帝讓解甲老將魏守方作元帥,新任文武狀元莫崇俠、左騎尉楊承曆、李允德三人為前鋒,兵分三路,領著點了二十萬兵馬,到底與元閣騰纏鬥起來,竟是這皇族叔侄相鬥之此,唯一一場未有稍遇即敗的戰役,也不知該說是因為純光帝砍將軍的腦袋砍得把人都嚇破膽,還是軍人終於有點起色。

      魏守方是個老將,擅長守陣,見著元閣騰的軍隊氣勢兇狠的殺到,一路上勢如破竹,無人能擋,又以洛山寨為險要,也不急著殺敗他,只一直據煙水而守,倒真的與元閣騰僵持下來。

      另一方面,新任文武狀元莫崇俠,就是那當朝宰相莫國礎的孫子,在煙水旁聽過夕月彈琴的年輕人。這人倒是個人物,竟在純光八年年終的文試和武試同時得了頭綵。這文武兩試,便是前朝華國丞相黃寅開創的,用以助朝廷錄取人才。這文武兩試,竟是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可這些年裏,也就出過五個皆在文武兩試成為狀元的人,且最後都是封侯拜相。純光帝對於這個時候,出了這樣一個的少年郎君,是極度欣喜的,說是神帝的旨意,給他送來這樣的人,要擊倒元閣騰的狼子野心,加之莫家歷來忠烈,竟少有的授以前鋒之位,便是種殊榮了。

      莫崇俠也不辜負純光帝的知遇,就接連以幾場勝利報答那皇帝,這三路先鋒中,竟以莫崇俠的戰績最為彪炳。

      嵐晞也是見過那莫崇俠的,少年英俊,又有才幹,真是國度人物,假以時日,史書必有他自己的一卷。可嵐晞同樣知道現在世道凌亂,就是有才也未必有出頭之天。而且嵐晞曾經與那青年交談過,知是個極其驕傲的人,手段城府是一點也不懂的。在三路先鋒中,只有他鶴立雞群,怕是會被另外兩位先鋒聯手排擠了。而且更會有元閣騰的手段在內,要攻入永陽,這莫崇俠便是他的一大障礙。

      「長公主殿下。」正在思量當中,卻見一個侍衛身邊站了一個臉皮白淨的宦官。

      「鄭公公?」嵐晞認得那閹人,是純光帝身邊侍候了甚久的,是老一代的宦官了。嵐晞小時,也有被這宦官伺候過,關係算是不錯。

      「長公主殿下,皇上宣妳進宮。」那鄭公公,見到嵐晞,也是一笑。長公主不比小時候可愛,性格卻沒有一點變過,極是禮侍他們這些不完整的人,是甚得他們這些宦官的喜愛。

      「皇兄宣我?何事?」嵐晞不無驚訝,自被囚於此地,純光帝竟是狠心從未過問,連探視也不曾有。

      「奴才不知,皇上沒有明言。不過皇上有讓廚子進宮裏去了,可能與寒食節有關。」鄭公公如是道。這寒食,是大陸特有的節日。每年的霰月二十一日,稱寒始,是寒期開始,氣溫會急遽下降。每家每戶,都會在寒始那天食用臘製的肉類,不吃素,晚上更會一家人吃粉團(湯圓)。這寒期,要到翌年的地月二十九或是三十日方會完結,完結那天,稱為寒食。寒食節裏,要一家人,把寒始時腌製的臘肉都煮熱吃掉,象徵寒期過去。

      「皇兄他……他到底也是記得的……」嵐晞一直強忍著的淚,到底止不住,流了下來。去年寒始,宮裏只有她與皇兄,兩人一起吃臘肉,喝著烈酒,談論昊朝吏政,竟是不亦樂乎,是近年少有的愉快日子。她以為,她的皇兄這次是鐵了心要把自己囚禁,再也不得見。她的皇兄,到底也是記得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0章 第一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