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一夜春风遍地吹 ...

  •   “遂了大人的愿,还不带路!”安如夜身后突然冒出一个白面小生,朗声说道。

      千树如今是骑虎难下。他本以为安家是为了保住安如夜才故意捏造他女儿身份,原本以为这面具下的会是个糙面大汉,没想到他奶奶的居然是个孤冷高傲的小娘子,这下被当做过街老鼠的可是他了。

      千树故作镇定,弯腰拾起扇子,舔了舔发干的嘴唇,道:“好,带路,带路。”讲完,一溜烟儿跑进紫色轿子,赶紧让小苏子起轿,往宫里赶。

      乌泱泱的军队便整整齐齐地跟在这骚包紫色轿子后,齐步前进。

      安如夜将那面具挂在马背侧,没再戴会去。刚刚一旁发话的白面小生驾着马赶了上来,低声语话道:“将军,万事小心。”

      宫里大摆筵席,文武百官、老太君,安母都已入座。安如夜弃甲换了件便装,在一太监的领路下,到了保和殿。

      “参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觐见时候,安如夜挽着发髻,穿的是一身男装,行的是男官之礼。不过百官也不足为奇,这上阵杀敌,行军打仗,岂和寻常女子一样?

      两侧的文武百官纷纷站立,皇上将安如夜亲自扶起,龙颜大悦道:“安卿家快快免礼。”他还从未好好召见过这安如夜,不免暗自细细打量。虽身高七尺,可面容白皙,唇红齿白,女子之中算不上花容月貌,但胜在气质冷艳。

      出于男人的本性,皇上扫了安如夜上身一眼,果然是平平无奇,怪不得能在军营隐藏身份七年。

      身后的太监适时地轻咳了一声,皇上才回过神儿来,下令道:“安将军快快入座。”

      宫殿角落的乐师们开始吹拉弹奏,歌女们也纷纷举着长袖登场。

      皇上自然是无心歌舞的,他的目光就没离开过安如夜。这天上之音,美酒佳人当前,此人还能一脸不为所动,是女人固然最好,但就怕他偷龙转凤,还有更大的野心。

      皇上眼睛一眯,不由得想起了昨夜御书房右相谏言。

      右相张宜修跪奏:“正欲行事,太君有此一言,显是为了保住孙儿,望圣上明察,安如夜不除,后患无穷。”

      皇上手底下依旧练着书法,一脸平静道:“但若他真是女儿身,朕不就错杀了贤臣?”

      “圣上,古语云,宁错杀一千,勿放过一个。”

      皇上将笔重重扔在地上,骂道:“此等之为,岂是朕能所为?要知道,这一个,可远比那三千能耐。”

      看来皇上是既想保住江山,也想留下这安如夜。杨宜修赶紧改口:“是男是女,找一医官验身便可,若是女,自然平安;若为男,那就犯了欺君之罪。”

      皇上怎么可能没想过这个法子,他蹙眉猛挥衣袖怒道:“无病呻痛,无理无由,朕如何给他安排个医官!”殿内的烛火上下跳动,像极了皇上此时侧额的青筋,若冒然找个理由让医官去验身,这不是昭告天下,君不信臣!

      半晌过后,右相倏地凝眉,郑重沉声道:“老臣有一计,既可证明安如夜男女身份,也可一举两得,永绝后患。”

      一曲奏罢,舞步翩翩、衣襟飘飘歌女们行礼告退。透过向后飘动的衣林,皇上紧盯着上座的天下第一将军,就在最后一列舞女飘然的纱袖离开被遮掩住的安如夜时,圣上做了决定。

      他居高临下看着无遮无挡的安如夜,朗声道:“安卿家,今日接风宴还可算满意?”

      安如夜低头行礼,“多谢皇上厚爱。”抬头那一刹那,君臣二人对眼相视,仅有片刻,生与死,兼在一念之间。

      江山易改,这安如夜不得不除。或许,圣上犹豫过,可他还是做了决定。宴会过后,他留下了右相,名曰有要事相商。

      月朗星稀,一夜密谋。

      二日,皇上于众臣面前,语重心长说道:“安如夜一心为国,领兵打仗,早已过了适嫁年龄,我昨夜与太后相商,想着为她赐桩婚事,不知各位卿家有何人举荐?”

      右相捋了捋长须,目光深邃。既然老太君昭告天下安如夜是女儿身,那么,他便将计就计,让圣上赐婚,到时候真真假假自有人判定。

      闻言,百官纷纷乱了脚步。且不说他们刚知道安如夜是个女的,就算老早知道她是个女的,也不敢娶个军营里的母夜叉进门啊,更何况她还是个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是娶媳妇,还是娶个天王啊。

      见众人不语,皇上宣问:“朕昨夜与太后也想了不少,听闻朱卿家有一子,品学兼优,温润如玉,还未成亲,不知朱卿家意下如何?”

      被点到名的朱玉浑身一震,赶忙下跪。

      剩下逃过一劫的其他卿家纷纷松了口气,暗自庆幸还好不是自己的儿子。

      朱玉都快哭了,他抖着声音:“圣上,犬子和府中丫鬟情投意合,早已暗结情愫,私下成了亲。臣,臣惶恐,怕委屈了安将军。”

      “原来如此,安将军乃国之荣光,如此着实委屈,那其他卿家?”

      慌了,慌了,大殿之上的众臣又慌了。

      见无人应答,张宜修转过身子望向同僚,“各位大人到这个时候怎么客气起来了,安家三代为将,为我大梁立功无数,和安家攀亲,不失为一桩美事。”

      后排举着笏板的大臣们一脸愁云惨淡,“说得好听,你家怎么不娶。”

      原本议政杂说的朝堂此刻静得出奇,官臣们纷纷低着头挡住自己的脸,不敢做出任何小动作。

      忽然,一道声音传来,“皇上,微臣有人举荐。”

      愤怒,怨恨,担忧…所有目光纷纷聚在声源之处,众官屏息以待,紧盯着那人的嘴,生怕吐出来一个和自家相关的名字。

      “哦,何人,说来听听。”皇上眼神一亮,饶有兴趣。

      “此人乃正三品大官金紫光禄大夫,千树大人。”

      众臣眼睛一亮,害怕的目光纷纷变为了恍然大悟。

      又有一人果断站了出来,“皇上,李大人说得是,千大人尚未娶妻,如若喜结良缘,必然天下之喜。”

      “皇上,李大人说得在理。千大人仪表堂堂,身居高官,尚未娶亲,乃不二人选。”

      “皇上,千大人乃亲王之子,与安将军门当户对。”

      ……

      俗话说,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未想过有一天,人居然会为了躲避祸事,强行厚脸皮将它夸上了天。

      正在赌坊寻乐的千树忽然连打了几个大喷嚏。

      “买定离手啊,一二三,六点,小。”

      “他奶奶的,”千树扔出手中的银子,骂道:“哪个王八羔子敢在背后骂老子,坏了老子的运气。”

      而此时的朝堂之上,各位卿家正滔滔不绝数着千树的好。

      皇上也适当地点头表示赞同。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满朝文武突然就站到了一个阵营,平时的政敌也互相帮忙,大家将当初参加科举的文采倾囊拿出,说的话严丝合缝,道理鲜明,仿佛安如夜与千树乃天生一对,金玉良缘,不在一起,乃天下大祸,民不聊生。

      他们全都做起了红娘,用尽嘴才,势必要将这烫手的良缘给促成。

      众臣齐心协力,挥尽毕生才华,终于使得皇上提笔下了这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裕亲王之子千树温文尔雅,文武双全,乃逸群之才;安将军虽为女儿郎,正值碧玉年华,却舍己为国,忠心可鉴。二人天造地设,喜结连理,乃大梁之福。”

      百官闻言,纷纷擦了把头上的汗,齐齐低头行礼道:“皇上圣明。”

      见事情已成,右相满意地捋了捋长须,他斜睨了另一旁左相宋忆回一眼,眼中尽是不屑与嘲讽。

      朝中二相并立,势必要一争高低;虽互相牵制,可政斗从未停止一刻。张宜修乃两朝元老,先帝在位之际就被封为宰相,因此朝中属他势力最大,声望最高。

      左相宋忆回,曾是张宜修的门生,仕途之路完全是被他老师一手给提拔上来,按理来说,二人乃是师生关系,情谊应该非比寻常才是。可朝中人都是到,如今的二相可谓是水火不容,就连朝中的势力也被他们给掰成了两股,几乎全数是他们的门生,而剩下的臣子也知道,要想在朝中立足,不拉帮结派根本站就不稳,可占右相还是左相,这也是一个问题。

      解决了安如夜一事,皇上下令,百官退朝。

      宫门口,二相分居左右两侧,停步驻足,争锋相对,虽皆目视前方,可字字诛向彼此。

      “皇上今颁得这道圣旨,老师恐怕帮了不少忙吧。”

      张宜修沉声道:“老夫一心为国,问心无愧。”

      宋忆回道:“老师目光恐怕还是短浅,燃眉之急虽易解,但长久病祸才是根。”

      右相冷笑,轻蔑道:“老夫目光当然不行,要不,怎么当初没能看出你是此等猪狗不如的禽兽,宋忆回,你是何心思老夫不会不知,好自为之,要老夫在的一天,你就休想只手遮天。”

      言罢,张宜修信步朝轿子走去。宋忆回看着渐起渐动的轿子,眼睛深处闪过一丝转瞬即逝的怒火,旋即恢复平静祥和。

      午时,皇上派了陈公公来安家宣读圣旨。

      安如夜军营里有要务处理,因此家中只留有上官静容与太君。

      正在用膳的安母还有老太君觉得奇怪,这封赏的圣旨也都下了,怎么又多了一道,最坏的结果便是事情败露!二人对视了一眼,各自怀揣着疑惑不安下跪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裕亲王之子千树温文尔雅,文武双全,乃逸群之才;安将军虽为女儿郎、正值碧玉年华,却舍己为国,忠心可鉴。二人天造地设,喜结连理,乃大梁之福。布告中外,咸使闻之,钦此。”

      这高昂的宣旨声音如轰顶五雷,直劈安母,她心里兀的猛抽,像是被人狠狠地刺了一刀。幸得那太君是见过世面的,从容地站起来接旨,谢恩。

      高公公还以为安母是得偿所愿太高兴,才致于如此长跪谢恩。

      辞别了公公,众丫鬟唏嘘不已,开始议论纷纷,“夫人,那千树根本就是个混世魔王,四害之首,小姐怎么能嫁给那种人!”

      “是啊,夫人,他只是徒有虚名,吃喝嫖赌,哪样没占,小姐可不能跟他。”

      “就是看咱们安家好欺负。”

      “外边还流传这一句话,嫁猪嫁狗,也好过于嫁给四害之首!”

      ……

      安母呆滞地瘫坐在地上,对大厅的话置若罔闻,她现在脑海中只回荡着一句话,“二人天造地设,喜结连理,乃大梁之福。”

      这,这,这俩个大男人,怎么成亲啊!

      晕!

      “夫人,夫人!”叽叽喳喳的丫鬟们朝着倒了的安母蜂拥扑了上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一夜春风遍地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