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第三十一章 官商 (上) ...
-
自古晋商就遍布各地,商路遥远,汇通天下,曾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直至如今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佳话。
清代初期,山西商人的货币经营资本逐步形成,不仅垄断了中国北方贸易和资金调度,而且插足于整个亚洲地区,甚至把触角伸向欧洲市场,从南自香港、加尔各答,北到伊尔库茨克、西伯利亚、莫斯科、彼得堡,东起大坂、神户、长崎、仁川,西到塔尔巴哈台、伊犁、喀什噶尔,都留下了山西商人的足迹。
但是,康熙四十三年,官商似乎还是个不太能让人理解的词汇。即使如此,作为商人巨大的利益却为很多人所贪恋,特别是官场之上尤甚,为官者与地方商人大肆勾结已成屡见不鲜之事。……
自那日试探康熙之后已过了三日。午后,我正在书房外的耳房昏昏欲睡,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我与周公约会。
起身走出室内,看到王喜正跌跌撞撞的跑来,身后还跟着两个没有见过的小太监。我忙走上去拉住王喜:“干什么这么慌慌张张的?”
“啊!月乔姑娘,万岁爷可起身了?”他一见我忙上前来问。
“呃……起是起了……不过……”我话还没说完,王喜就撇下我匆匆忙忙的赶去通报了。
我看着他一脸的焦急,又看看他身后跟着的那两个更是奇怪,一脸的乌黑。嗬!这是打仗去了吗?怎么这幅模样?不过被他这么一搅,一点睡意都没有了。跟上去侯在了殿外,希望他出来的时候能打听到底出了什么事。
“什么?”刚刚走到殿边,便听到康熙的询问,语气有一丝焦急却不失威严,“李德全,摆驾!”
“喳!”
听到凌乱的脚步声传来,我躬身退到一边,心里不禁纳闷到底出了什么事?
“丫头!”正琢磨着,头上突然传来李德全刻意压低的声音,“跟着一起来!”
“是!”一边答着一边迈步跟了上去,与王喜并排跟在了康熙的身后。
“这是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我悄声问王喜,看他一脸严肃,像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吧?
“是万安宫,良妃娘娘那里……”
“咳咳!”王喜一句话还没说完,便被前边的李德全的一声咳嗽外加一个白眼给制止了。什么嘛!八卦一下还不行啦?我只好悻悻的住了嘴,低着头跟着“大部队”。
终于来到万安宫的时候,一踏进院子,便看到暖阁里的人都提着水桶进进出出的好不忙乱,院子里满地都是水。众人一见康熙走进来,连忙都停止了脚步跪身行礼:“皇上吉祥!”
“嗯。都起吧!娘娘呢?”康熙冷着脸问,众人都是一个激灵。一个小丫头战战兢兢的走上前来答到:“娘……娘娘受了惊,在……在暖阁……”
“哼!”话还没说完,便被康熙的一生冷哼吓得噤了声。康熙也不理会这一院子的人,径直朝另一侧的卧室走去,脚步竟难得的有了一丝慌乱。
因为娘娘人在内室,所以李德全他们不便进入,只能由我陪着康熙走进去。转过屏风,便看到良妃脸色苍白的的侧卧在软榻上。
我虽不是第一次见到良妃,却也是首次这么近距离的观察,样貌自是无可挑剔,瓜子脸,杏核眼,高鼻梁,脸上白皙素净,只略施粉黛。看年龄应该有三十几岁,周身散发着中年妇人特有的风韵。
“皇上?您……咳咳!……您怎么来了!?咳咳!”良妃一见康熙忙要起身行礼,声音姣好,难怪包衣奴身份出身的良妃,也能受宠如斯。
“身体不好就不用这么多礼了!”康熙快走两步将良妃按了回去。
“皇上……咳咳!您日理万机,这会儿……咳……这点儿小事……还劳烦您来……”良妃咳着话也说不连贯,脸色更加苍白。
“李德全!去看看太医怎么还不来?”康熙皱眉朝外面吼了一声。
“喳!”听李德全听了快步的跑去找太医了。
我见康熙紧张神情,又看看良妃,以此时此刻的情景,谁又能想到十几年后“红颜未了恩先断”的场面。
“万岁爷,依奴婢看娘娘这是咳嗽的老毛病又犯了,万岁爷不用着急。”我走上前说,“奴婢给娘娘请安!让奴婢扶娘娘坐起来吧!会舒服一些。”良妃见我先是一愣,然后微微点了点头。
我小心的扶起良妃让她靠舒服了,又转身推开了内室的窗户。现在天气并不是很凉,所以让室内通通风应该有助于良妃的病情。之后又走到门边嘱咐小丫头给康熙备茶。
想必是这里的吓人都受了惊吓,来了这么半天连杯茶都没上来,还真是不想活了。然后又让小丫头准备了那样东西后才转身回到室内,却见良妃眼里的吃惊和康熙满意的神情。
“看来……咳咳……我这里十个丫头……咳咳……也比不上……姑娘呢!”良妃娘娘脸色依然苍白,但是表情却复杂的看不出所以。
“谢娘娘夸奖!”我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跟她打什么哑谜,于是行礼道谢。
“皇上!太医到了!”正当室内一片沉默,各人都不再说话的时候,李德全的声音适时响起。
“进来!”康熙没有吩咐我准备屏风,看来是不需要了。
“老臣给皇上、娘娘请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行了!快来瞧瞧吧!”康熙不耐的挥了挥手,便起身坐到一边的软榻之上。
“喳!”太医站起身来准备上前为良妃把脉。我忙搬了椅子上前,心里不禁纳闷,这良妃身边的丫头一个个的都去哪了?怎么一个都没见着?还有玉佳呢?她不是应该伺候在良妃身边的吗?
“怎么样?”康熙待太医把过脉问。
“回皇上的话,娘娘本身就有痰症,结果有吸突入了烟尘才会导致旧病复发,待臣开过方子,服两服药就会好些了。”
“嗯。”康熙点点头,又顺带瞥了我一眼。这一会儿他已经平静下来,又是那个精明的帝王了。
“奴婢随太医去拿药!”我理解康熙的用意,转身随太医走出内室,把空间留给这对不寻常的夫妻。
“这幅药大概会比较苦,你每日不要忘给娘娘准备一些清口的东西。”这太医大概以为我是良妃身边的丫头,递过药方的时候还不忘了嘱咐。
“是!奴婢记下了。”我点点头,躬身送了他出去,又让刚刚的那个丫头去准备汤药,才信步在院子里打量起来。
刚刚在暖阁里忙里忙外的人大多已经退下了,只有几个小厮还在整理,于是我踱步过去,想想刚刚听太医说良妃是吸了烟尘,还有那个两个太监一脸的漆黑,我才大概是发生了火灾吧!
“姑娘,刚刚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了?”我看一个正在擦拭地面的小丫头上前询问。
“啊?”那丫头抬头大量了我一下,不耐烦地说,“你是哪个房里的,怎么没见过你?你……”
“要死啦!!”她还没说完,一边的小太监就打断她,然后转身笑呵呵的迎上来,“姑娘莫怪,这丫头刚来不懂事。”
看向这个小太监,原来就是跟着王喜一起来书房的两个人之一,想是知道我是康熙身边的人。“公公言重了。”我笑说,本来也就没打算和这些人计较些有的没的,“这里?……”我故意拖长尾音,又四下里看了看。
“啊!刚刚是丫头不注意走了火折子,把暖阁里的楠木桌子给燃了,让娘娘受了惊。”这小太监倒是机灵,忙把话接了过去。
“噢!”我恍然的点了点头,烧了楠木桌子啊……“楠木桌子……”我下意识的又重复了一遍,哼哼!机会来了,看来要好好地把握一下才行!想到这不禁微笑着走回院子,却正好碰上了带着一群人进门的李德全。
“奴婢给各位阿哥请安!”一看他身后的八、九、十阿哥,我赶忙行礼。
“不必,皇上和娘娘……”
“八阿哥不必担心,娘娘已经没有大碍了,现在在卧室,皇上也在。”看他一脸的焦急模样,不等他问完我便答了话,毕竟一个孝子怎么都让人讨厌不起来。
“噢。”八阿哥见我答的利索先是愣了一下,又马上恢复了一贯的温和,“有劳姑娘了!”
我没有答话,突然觉得跟这些阿哥打交道有些累,明刀明枪的让人承受不来,这些个笑里藏刀的就更瘆人了。
“各位爷,万岁爷让各位进去呢!”李德全通报后来叫人。
“好!”八阿哥一转身向里面走去。
呼!看着他们进去我重重的出了一口气,快走吧!再不然九阿哥那双眼就要瞪出来了。
“姑……姑……”
“咕咕?”我不禁骤起眉来,我什么时候变成鸟了?有这么叫人的吗?转身看刚才吩咐她备茶的小丫头站在我身后,一脸的惊恐。
“什么事?”更是纳闷,这一院子里的人怎么一个比一个奇怪?
“啊!那个……姑……姑娘,药……药……”
“药熬好了?”看她实在说的有些困难,便帮她把下面的话说完。
“是!”她说完低下了头。唉!不知道她是胆小,还是说话就是磕巴!
“那你把药倒好拿来给我,再准备三杯茶!”看来今天就是我挨累的命,“啊!对了!我让你准备的那个东西也一起拿来!”
“是!”那丫头得了任务转身就跑,也不管我是不是还有其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