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6、飘蓬初定 ...
-
我随左老汉回到他的家里。他让我先休息片刻,随后就出去了。
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共有平房3间,一明两暗,中间正房堂屋为明,两侧次间卧室为暗。此外,还有侧跨偏房用作厨房和牛屋。
不多时,左老汉带着一个老太回来,告诉我那是他的老伴。
我唤她一声“左大娘”,那老太拉着我的手落下泪来,说:“左大小姐,我们全村的人都惦记着你,你可受苦了。”
左老汉将一个瓦罐和篮筐放在桌上,说:“有话迟些再说,先让左大小姐吃些东西。”
左老太忙抹了抹眼泪,去向厨房。不一会,端了两碟小菜和两个空碗回来。左老汉拿了一个空碗,从瓦罐中盛出稀饭,又拿另一个空碗,从篮筐装了两个馒头。
我也的确饿了,就不客气地吃了起来。
左老汉说:“左大小姐,你先吃着,我找村上管事的来,一起商议一下你的事情。”
待我吃完饭,屋里陆续来了几个人。据左老汉介绍,有本村的村长,和一些村里德高望众的人。
村里人对我都十分关心。
原来,左龙棠的祖先是从左家村走出去的。他的祖先本是庶族,因为在战场上屡立战功,才被升为士族。升为士族后,左家村及邻近一些地方被封为其领地。士族对其领地可以进行财物征取。然而,左龙棠家族对左家村从来没有征取过什么财物,而且有空经常会回来住住,与村里人关系十分融洽。现在,左龙棠获罪,左家村已经不是左家封地了,但左家村人依旧把左龙棠看作是村里人,并且是村里人的骄傲。
关于左缃月的经历,村里人什么也没有问我,只是说回来了就好。村长只是问我是不是还是奴隶的身份。我说不是,我现在的身份是秦人望云起。村长说好,左龙棠生前一直是秦国的劲敌,现在秦国攻陷了赵国,我有个秦人的身份,暂时不以左缃月的身份示人最好。村长让大家将我的新身份通知全村的人,并嘱托对外要一致对我的身份保守秘密。
然后,他们又商量如何安置我。原来,左龙棠被诬入狱后,赵国官兵曾来左家村左龙棠的祖宅搜查,其后将宅子烧毁了。村长说,即使没有烧毁,以我的新身份也不适合住回去。
这时,左老汉说话了。他说今日与我遇见,是我们的缘份。他膝下无儿,只有一个女儿,当年远嫁秦国。自赵秦关系紧张后,已经几年没有音讯。我现在回来,不若就说是他女儿夫家的亲戚,孤苦无依,前来与老汉夫妇做个伴。
大家都说如此甚好。
村长将我在村里做了备案,以随时备查。原来,各地府衙随时随机会到下属各处普查人口,掌握人员情况。他们说秦国现在占了赵国,早晚会将人口进行彻底清查。如此一来,有备无患。
自此,我以望云起的名字在左家村左老汉家里住了下来。
左老汉夫妇有几亩薄田,但因年事已高,交与乡亲耕种。耕种的乡亲每年给二老交些口粮,余下的都归已用。两位老人在家闲不住,而且为了手头能有些余钱,他们与村里商量,在经过村边的官道上摆了一个茶摊,为过往行人提供茶水,赚几个小钱。
左老汉每天清晨下河挑水,上山拾柴,他那天正是为上山拾柴遇见我的。而左老太一大早起来就到茶摊上忙着熬稀饭、蒸馒头、煮茶水。因为经常有过往的行人问他们有什么吃的没有,他们就提供最简单的稀饭、馒头和咸菜。
然后,两人一整天就守着茶摊。
其实,守茶摊对于两个老人来说并不辛苦,反倒是个挺好的活儿。二人生活闲来无事,孤独寂寞,每天听听过往的人谈论各种事情,倒也能消闲解闷,排遣寂寞。在茶摊上,他们对于天下大事、小道消息都有机会听闻。在这个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广播、没有报纸的时代,他们也算是消息灵通人士了。
二老的茶摊已经摆了很多年,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村人帮忙建起了固定的房屋和凉棚,屋内有固定的操作台和炉灶。那些桌子、条凳、碗碟,每日收入屋中锁起即可。
每到日落,村里有许多忙完活计的人,也喜欢到茶摊上坐一坐,一边休息,一边听听有什么新闻,一边聚在一起聊聊天。二老对村里人,一向免费提供茶水。渐渐的,这里在傍晚时分也成了村人聚集的活动中心。
我住下来之后,怎能独自闲着让两个老人忙活?我每天清晨和他们一起起床。一天早上陪老汉挑水、拾柴,第二天又陪老太熬饭煮茶,每二日轮番交替,大大减轻了两个老人的工作量。
开始老太不肯让我干活,唠唠叨叨,意思是怕累到了我,愧对左龙棠。我也不出声,只是埋头干活。左老汉倒从不客套,任由我忙活,对我丝毫不见外。过了几日,老太便也任由得我了。
过完忙碌的早晨,家家户户基本上起床了。手头的活计忙完了,我就找个清静的地方,练功。
村里人都知我是左龙棠的女儿,所以我练功他们认为理所当然。他们说尽管左龙棠没有让我学武功,但我凭自己的聪明和悟性能练得如此已是十分不易了,倒底是元帅的女儿,巾帼之姿,不让须眉。左家村的男人基本上都会些武功,多多少少,粗浅不同而已。而且,由于左龙棠的左家枪是家传,村里有些人多少也会练个一二,于是我经常向他们讨教。我的左家枪是羽文皓转手“贩卖”给我的,有些地方我觉得不顺畅,现在和左家村的人一起切磋,终于让我学全了大概。
练完功我就去茶摊上陪两位老人。有时说说话,有时听客人闲聊。
往来的人经常谈起秦国对赵国的统治,有赞同者,也有反对者。
赞同者多是说秦国并未过份苛责赵国的百姓。尤其秦国攻陷邯城后不久,就公告天下,对原来的赵国人“官仍其职,民复其业”,秦军对赵国百姓没有烧杀侵扰,而是力求不犯。
反对者则是由于心怀强秦入侵、国丧权辱的爱国理念。他们会列举赵人中谁谁谁死于秦人之手,由此说明秦人血债累累,“夺我赵城、杀我赵人、占我赵地”。这种时候,夏侯捷常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