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 31 章 ...

  •   腊月十五,赶集日。

      昨半夜雪又纷纷扬扬,早晨房门都被雪堵住,费老大劲才推开门,这会子雪厚到膝盖了。

      本来大河还想去赶集,被一家人拦住。整个村都没人敢去赶集,雪厚路掩,全是山路,压根没法走。

      要是上山时遇雪崩塌,人被掩埋,会丢性命的。

      大河望雪兴叹,只好和父兄铲着门前雪。

      雪实在厚,父兄四人皆铲得满身是汗,把门前雪堆得跟城墙一般厚。

      韦氏和花姑继续做棉裤。

      玉娘煮茶给大家喝,然后教大河做一副简易的象棋。

      差不多弄清象棋规则后,大河不惦记赶集的事了,和大山、大树抢着下象棋。

      大家都不会下棋,乱下一气,玉娘在旁提醒规则。一家人说说笑笑,又吵吵闹闹的。

      郑老爹也看得津津有味,感觉下这种棋像带兵打仗,觉得很有意思。

      大丫和石头也吵着要下棋,玉娘拿买的纸给他们姐弟俩做了一副“一网二象”,这棋特别简单,俩娃一学就会,玩起来连饭都不吃了。

      往年若遇下雪,一家人就围着火坑你看着我,我瞧着你,很是枯燥无聊。

      韦氏见玉娘教他们制棋、下棋,惹得一家子人入迷,感觉很有意思。

      韦氏心情愉悦,边缝棉裤边唱小曲。

      花姑也跟着一起哼,看来这小曲在这里颇流行。

      可惜玉娘一句也听不懂,但那曲调一听就像山歌。韦氏一唱完,就要玉娘也唱一首。

      玉娘还挺怀念以前的那些小情歌,便唱了一首现代流行歌曲,结果尴尬了,一家子人听时都那种表情看着她。

      大河倒是配合,立马击掌,“好听,真好听!”

      玉娘瞧他那模样,有点言不由衷的感觉。

      其他人也只好跟着配合,点头说好听。这就不是有点言不由衷了,完全就是捧个场子。

      玉娘见家人都一本正经说好听的样子,她都差点笑场。

      花姑点头称好后,却又说得很直接,“玉娘,是不是县里人唱歌都像你这样带调子说话?”

      呃,玉娘懂了,他们觉得自己唱歌就像说话。

      韦氏说道:“你给我们唱你教的那首…那首什么笑吧,那首最好听。”

      大河补道:“沧海一声笑。”

      其实玉娘这首唱得很一般,音色不够浑厚,但大家特别喜欢听。

      这一日没赶集,但窝在家说说唱唱,煮茶下棋,再做做针线活,也很不错。

      但翌日就有事忙了,因为娥婆婆的孙子郑富贵要上族谱,还有好多娃要改族谱上的名字。

      雪虽化了不少,但剩下的雪已然是冰。各家踩着冰互相搀扶着来到祠堂。

      娥婆婆的儿子们早早在祠堂架起了篝火,给玉娘和四位长者备好了吃食与茶水。

      只要有娃儿需改名,家里都来了几位男丁,也都给玉娘和四位长者备了吃食。

      吉时一到,村长拿出一个包袱,一层一层小心翼翼地打开,最终呈现在玉娘面前的是一本发黄的、破得快要烂掉的族谱。

      村长将族谱交到玉娘手里,玉娘真担心自己一不小心把这族谱给捏烂了,或是不小心掉地上碎成渣。

      玉娘把族谱放在桌上,小心翻开页面,找到郑富贵他爹的名字,名字后面还用小字标明了第十八代。

      大河在旁磨墨,玉娘提笔醮墨,在后面加上:其三子郑富贵(第十九代)。

      村长在旁见玉娘写得端端正正,满意地直点头。

      玉娘再找到那些要改名的郑老三、郑老六等名字,在旁标注:更名为郑本善,更名为郑子路等。

      全都更了名,玉娘将族谱轻轻合上。

      玉娘见这厚厚的一本族谱就剩最后一页纸,来年估摸着要换新册子了。但这本旧的若不好好保存,这山沟沟易潮湿发霉,真的会烂掉。

      “族长,族谱破旧不堪,不经翻阅,咱们可以修补的。”

      “啥?”村长惊中带喜,“这纸也能补?”

      “可以用新纸涂上米汤,稍微烘烤一下纸质会变硬,再贴在族谱每页纸的背面就可以了。”

      村长喜上眉梢,他可从来没想到还有这个好办法。“甚好甚好!待会儿就去俺家,咱们一起补。”

      接下来,由村长给祖宗牌位上了一柱香,然后将郑富贵和众多改名的娃儿们的名字给祖宗一一报上,并详细报上是谁的儿子,是第几代。

      报完后,郑富贵和改名的娃儿们排队给祖宗牌位上香,再站成三排跪下来给祖宗磕三个响头。

      仪式结束后,大河跟着玉娘一起来祠堂旁边的村长家。

      玉娘前世见母亲用米汤裱鞋样,她也跟着做过,所以操作起来挺娴熟。

      就着炭火烘,裱的纸一会儿就烘干了,放置一个时辰凉下来后就可以贴在族谱每页纸的后面。

      幸好玉娘上回买的纸挺多,裁成一百张后还剩下两大页。

      村长将这些可都看在眼里,“玉娘,买这些纸你可花了不少钱,元宵节后你又得每日费一个时辰教学童,到时候我跟村民们说,每个学童每年得交五十文和一只鸡作为束脩。”

      玉娘连忙摇头,“这怕不好,我瞧着有些学童读书劲头不足,若再交束脩,怕是有学童不来上课了。”

      村长叹道:“我听你水叔水婶说了,你每日费尽心思教他们,他们反而愈发放松,有些娃儿还念叨着要去挖虎姜和放牛。那是家里没花钱,若花钱了,看谁还敢浪费读书的好光景?”

      玉娘却觉得交五十文,估计真有学童家长因这笔钱不来上了。

      村长见玉娘忧心,“你甭担心,真不想学的,你绑着他学也没用,用五十文束脩筛掉一些娃儿也好,免得他自己不学还扰得其他人学不好。”

      村长的孙子郑经是个脑子活络,且轻轻松松得了甲等。

      村长肯定也不想那些调皮捣乱的娃儿扰了他的孙子读书,而且大家卖了炭和挖虎姜,至少有好几百文的收入,如今五十文确实只是一笔小钱。

      玉娘不知该怎么说,收吧,担心村民们说她只是想挣钱。不收吧,似乎又没盛村长的一番好意。

       其实,她给学童用的是自己抄写并装订成的书,费时费力又费纸的,收五十文并不过分。

      村长直接拍板,“元宵节后我会跟村民们说,这是我的主意,鸡大家都给了,五十文束脩必须得补上,没人会说你。”

      玉娘转头看着大河,大河朝她点点头,玉娘只好应允了。

      大河觉得龙生龙,凤生凤,泥腿子生的娃儿把田种。靠读书读出名堂来的肯定少之又少,大多娃儿识得一些字,会算账不吃亏就行了。

      而且他觉得玉娘教这些学童可累了,费脑子。

      玉娘心里还真有点不踏实,本想先普及男丁,过个两年再普及女娃。

      若真收五十文,到时候还会有人愿意让女娃来读书?

      但她也知道,村民们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不是她能轻易更改的。

      说完这事,大河和玉娘忙着烘烤涂了米汤的纸。

      村长忽然想起村里的牛,“大河,早起时我去牛棚里瞧了,铺了好些草,看样子都不像是贵山铺的,又是你干的吧?”

      大河却只笑笑,“不足挂齿。”

      玉娘抬头,笑问:“每年都是大河干的这事?”

      “可不,大河这后生踏实可靠,平时为村里做不少事,但他从来都不声张。好多事只有我知晓,村民们都蒙在鼓里咧。”

      玉娘好奇,“哦?大河还做了哪些事?”

      大河朝村长直使眼色,村长只好笑罢,“往后有空再跟你扯闲篇吧。”

      大河又想起了牛,“村长,后日就轮到俺家喂牛了,这冬日只能喂干草和水,到时候俺把牛牵到俺家牛棚里去吧,喂食放便些。”

      “好,每回冬季轮到你家喂牛我最放心了,饿不着牛也冻不着牛的。”

      族谱够厚,一页一页地烘,一页一页地补,从辰时忙到下午申时。

      村长备了红薯,还有大家给的那些炒豆、炒米、红薯干等吃食,大河和玉娘就吃这些,中途没有回家。

      申时回家,这地上的冰更滑溜了,要不是大河牵着玉娘,再时不时扶住路边的路枝,玉娘感觉可以在上面溜冰了。

      不过一路走来,不仅玉娘的脚步扭成麻花,大河也有好几次险些摔坐在地。

      幸好路边树多,大河总能拽住树枝。但每次要摔倒时那溜滑的模样,两人都笑得不行,感觉还蛮有乐趣的。

      玉娘才想到溜冰这事,回到家门口,就听韦氏说大树跟着村里几个小伙子在河面上踩冰玩去了。

      眼下这气温,玉娘体感得有零下十度吧,再瞧瞧脚下十多厘米厚的冰,寻思河面是安全的。

      再者,这冬季河水浅,也就膝盖的深浅,冰裂了也不至于有生命危险。

      玉娘蠢蠢欲动,“大河,咱俩也去滑冰吧!”

      大河稀奇,“滑冰?怎么滑?”

      玉娘想起前世走在冰面上,只需将双脚一岔开,身子稍前倾,就能滑起来,根本不需要啥带刀片的溜冰鞋。

      现在咋还能变胆小变拘束了?

      “走,你瞧着就会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