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扫盲 ...

  •   林有田和老爷子去了村里小广场消磨时间去,林知明四兄妹则拿上竹杆领着桶约上小伙伴们去钓青蛙。

      在大河村小孩想要钓青蛙,不是什么时候想钓青蛙就可以钓,村里对小孩钓青蛙有所规定的。这几年随着国家安定下来孩子长大,大家埋头苦干着种地过日子,全中国都处于万物复苏,朝气蓬勃的状态。

      空闲的的田地都已经耕种上了,自然生态也慢慢恢复起来了。那年代没有什么零食可以给小孩吃的,钓青蛙烤豆虫烤知了烤蚂蚱烤田鼠,这些在小孩眼里那就是移动的零食库,尤其是夏天的青蛙,还可以拿回家改善一下家里的伙食。

      村里人怕小孩把这青蛙都钓完了,这蝗虫灾就该来了。当年的河南□□饿死了三百万人,这是全中国谁能不知道,那小小的蝗虫把河南整个省都被祸害了,那地主老爷不都饿死咯。

      村里的干部看这些孩子见天三五成群的去钓青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也就规定了这只能半个月钓一次,刚开始还有对村里的这条新村规不在意,不就吃个青蛙,背着大人偷偷摸摸钓。村长的孙子就是其中一个,结果被村长本人看见。村长当天晚上把大家都叫到广场集合,当着大家面抽了一顿自家的孙子,杀鸡儆猴了。

      钓青蛙,是林中正在没有来这里前没有经历过的,比较在二十一世纪都是人工养殖。钓青蛙,在林中正的认知里任务钓青蛙是跟钓鱼一样,在于钓这个动作。钓鱼,她知道的好像那是要用蚯蚓做饵才能钓得上鱼。

      林中正怕虫子或者说怕各种无脊椎动物,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1954年的农村,还没有通电。晚上黑灯瞎火的虫子爬到身上都不知道,所以这晚上田里的活动她从来不会参与,不会跟着哥哥姐姐去田里抓那些东西改善伙食。就一直做老爷子的小跟班,老爷子至今不知道真相,以为这是小孙子喜欢跟着他。

      前段时间老大林知明跟石头也就是村长的孙子争地盘,村长对孙子是没有什么要求的,就一点不能仗势欺人。石头跟林知明一直不合,石头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从小看林知明就不顺眼不喜欢。

      等上学后石头明白了,因为一山不容二虎。石头头疼啊,有田叔和自己爹关系很好啊,要是打架不论输赢,爷爷的棍子不分青红皂白就会下来。

      林知明也懒得搭理石头,打算带着自己的弟弟妹妹和兄弟去别处玩。石头一看林知明要走让出场地,就提出等到了可以钓青蛙的时候,比赛钓青蛙。

      石头向林知明说比赛规则,哪队钓的多,少的那一方就要把青蛙分一半给对方,还要把这个地盘以后永久让给对方使用。林知明听完规则,又加上一条,还得叫对方一整个夏天的老大。

      所以才有了今晚的活动,林中正本来不想跟着来的,她三哥林化道一直在吃饭的时候嘚啵嘚啵,什么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可惜林化道说干了嘴也没能说动她。

      大姐林淑贞一直看不惯自家小弟一到晚上就跟老爷子去小广场,对林淑贞而言小广场是老人才会去的地方。现在小弟就跟老爷子一样,整天面无表情干啥都不爱动,又特别爱干净挑食,比二妞都要像个姑娘。

      林淑贞就怂恿老大林知明一起鼓动林中正去,“我们一群人去钓,人特别多最少十个人最多二十个人”,“基本村里小孩都去”“特别热闹”,“谁钓的多,谁就有青蛙吃,你不帮自己人…”林淑贞说的都烦躁了,林知明就对着林有田说了一句话“爹,怎么小五跟个女娃娃一样,挑食爱干净成这样”林有田听老大说的话,就下了命令让林中正跟着去。

      林中正从来没有想过爱干净也是一种错,从来没有想过做个村里最干净的人最像城里的人会被自己家人嫌弃!!

      林化道见终于说动小弟,心里暗暗立flag,说什么晚上都要带着他玩个够,自己少钓一会。老爷子看小孙子也要去,本来打算吃完饭给孙子做根竹竿。林化道就替林中正拒绝了,拍着胸脯说今晚把自己的竹竿先给小弟用,今晚林中正由他来守护。

      “柳柱等会我帮你弄好,你就负责钓就行。”林中正听到他只要负责钓不需要自己找蚯蚓装诱饵,这才松下了一口气。林化道拿着麻袋,把竹竿和棉花递给了林中正。

      “棉花干啥用的?”林中正看着手上的棉花有些懵逼问到。

      “钓青蛙啊”

      “怎么钓?”

      “绑线上钓”

      黑人问号脸??林中正抬头就看到自家三哥林化道一脸,我家弟弟可能是个傻子的表情。她机智的闭上嘴跟着自家大大队伍一起出发。

      林中正手上提着灯,小心翼翼的看着周围和地面,再等林化道他们去弄青蛙饵去。迎面走来一群人,人群里还有一个估摸才四岁的孩子,林中正表示...孩子的妈心中大。两方顺利会师,石头完话就带着他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又走了。

      林中正就看见石头他们一群人像是停在粪池前,然后五六个人右手一甩竹竿把棉花往粪池里甩,再提上来。林中正被他们的举动震惊到了,这是干嘛??难道林化道他们也是这样?

      双方就各自找位置开始比赛,没一会,林中正感觉手里的竹竿动了一下。应该是青蛙上钓了吧,林中正跟一下旁边的林化道确认一下,确定这是青蛙吃饵,就开始手杆。林化道在一旁一把手抓住线,拉开麻袋口把青蛙推进袋子里,动作那是一气呵成。

      林中正才钓了两只,林化道在一旁已经急的搔头摸耳,看石头他们那边青蛙是一头一头的往上钓,看了一看妹妹林淑兰到现在一只都没有钓上来。自己作为男人抢女人的东西不好,再这样下去大哥就要输了,他们都要喊石头老大。一把抢过林中正手里的竹竿,自己钓起来。

      这钓青蛙钓两三次就要重新去粪池过一下饵,有的刚好有尿意也可以用尿水把棉花球沾湿也是可以的。林中正看着这一幕幕伤眼的过程,以后打死也不跟他们来钓青蛙,看到钓青蛙的过程...青蛙都要不敢吃了

      虽然过程复杂曲折,不过最后还是林知明险胜了,拿着战利品回家就杀了,放井里湃着。

      第二天家里的桌子就多了青蛙面疙瘩汤,林中正想到昨天晚上的饵…可是真的好久好久没有吃肉了馋啊…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埋头欢快的吃起来,不过从此钓青蛙这个活动跟她彻底绝缘了。

      这一天,老太太林氏看家里的人都走的差不多,就柳柱还坐在那里玩西瓜皮,知道孙子这是要坐不住了。这西瓜晒干后还要拿去腌制的,这给糟蹋的西瓜都薄了一层。

      对着还在叠衣服的韩香梅说,“行了,别叠了回来,回来再叠。收拾一下去上课吧要不该来不及了。”

      从52年开始,这去扫盲班都快了2年。她一直都是掐点到课堂,可是没有来不及一说。韩香梅瞧着估计是老太太心疼那几个西瓜皮了,把叠好的衣服放柜子里,剩余的衣服晚上摸黑也能叠。韩香梅和林中正就一起去隔壁曹家村上课去了。

      林中正这是第一次跟着韩香梅去曹家村的扫盲班,老早就想见识。主要是扫盲班没有设在大河村,三个村的扫盲班都设在曹家村了,而且从大河村到曹家村来回就要走20里地,她一个六岁的小孩哪怕有成年人的精神也不能坚持走下去,身体还是六岁的小孩呢,对成长也不利。

      这段时间是实在无聊,大哥林知明,二姐林淑贞,三哥林化道都去上学了。家里就剩她和四姐林淑兰,她和林淑兰也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大河村广场那边也没有什么新闻,老爹林有田还没有休息没带回什么新的镇上消息。大家就说一些家长里短,闭着眼都知道谁在说话会说什么内容。实在无趣,前几天开始林中正就磨着老爷子和老太太让韩香梅去曹家村上扫盲班时带上她一起去曹家村。

      两年前,扫盲办公室的下乡组织扫盲。村民一听上课不要钱,有的打算让自己家的孩子去上,这扫盲办的人说这扫盲群体主要是成年人,不是小孩子,而且不是强制的,只不过每个月有五个扫盲名额。大家一听不是一定要去,就没有几个人愿意去上课,这农活都干不完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去上课。

      看到这情况,村干部和扫盲办的人也头疼。这没人怎么完成工作任务。组织给定了每个月每个村最少得有五个人上扫盲班,而且必须要学会本村本乡的任命、地名、合作社名、工具名等200-300个字的全村全员基础扫盲。要在五年以内或七年完成脱盲1500字,学员必须要上满200个学时,这完不成扫盲办和村里头都是要挨批。

      扫盲办看自愿上扫盲班的人,太少了。扫盲办和村里就商量着做了一出双簧。第二天,扫盲办干部把大河村的干部从上到下都给撸了下来,理由就是干部们认识的字都是在500个以内属于半文盲,脱盲标准是1500个字,等这些干部认识了1500字领到了识字证书才能复职。

      扫盲办和村干部这一出双簧倒是起到了作用,村民这干部不识字说撸就撸,这老百姓没有官给撸不会是要收缴土地吧。村里人都在一旁观望,因这事林有田特地回家做林老爷子的思想,告诉老爷子老太太,他是吃公粮的干部。国家有什么政策那是要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的,要起到表率作用。

      这林家是第一个全家老少都去报名扫盲班的人,这扫盲班对学员的要求,三个月内不得请假不得旷课。老爷子和老太太也就去了头三个月天天去,后面这五天才去一次。大家一看也就有样学样的,除了真的打算认字的人天天不拉的去上课。

      扫盲班是设在隔壁曹家村,曹家村上扫盲班的人多,祠堂也大。主要是曹家村无偿提供桌子和凳子。当时很多个村都是自带凳子或桌子,这桌凳曹家给提供,那理所当然扫盲班就设在曹家村。扫盲办就把三个村放一块,村和村之间难免会比较,有利于教学。从大河村到曹家村来回两个小时路程。

      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交通基本靠走,安保基本靠狗’的年代里,来回走两个小时就为了去上课,真的是再大的好奇心都被这路程给克制了。因此从扫盲运动开始,林中正就一次也没有去见识过。今天几个哥哥姐姐放假回村都去钓青蛙了,钓青蛙她再也不想体验了,对于钓青蛙伤眼的过程还是保持住神秘感得好,她就负责吃。

      林中正想着明年自己必须得上学了呆家里太无聊了,顺便看看五十年代是怎么上课的,这来到建国后不见证一下当年声势浩大的扫盲运动怎么也说不过去。

      村里去曹家村上扫盲班的人都是在村头碰面,为了安全大家都是结伴去的,路上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东家长西家短的也很快就到了曹家村。

      刚到曹家村的祠堂就看见祠堂门口摆着木牌写着团结扫盲班,祠堂门口有不少人或是站着或是坐着在哪里聊天,还有不少小孩在游戏。扫盲班每天晚上6点开始上课,学习2小时。因为场地是曹家村提供的,这曹家村的人坐前几排是不成文的规则,剩下的随便坐,不过大多数都是同村抱团坐的。差不多到老师来上课的时间,韩香梅一行人才进去坐。

      走进祠堂里就看见一个黑板上顶部写着“冲上文化山,活捉1500字”。屋子因为摆着了不少桌子显得特别拥挤,人挨着人的坐。这一场景让林长福想起以前挤地铁的时候,只不过现在人大多都是坐着不是站着。

      “ㄉ(念得)ㄢ(念阿),ㄉㄢˋ连着起来念蛋。”

      “ㄉㄢˋ蛋,音但,鸡鸭生蛋。”

      “丨ㄚ(念歪)” ㄡ(念欧),丨ㄚㄡˊ连起来念油”

      “丨ㄚㄡˊ油,音尤,荳蔴打成油”

      .....

      林中正看上面的老师拿着木棍点来点去的,全程黑人问号脸??这是啥,为啥不是拼音。我来到了一个没有拼音的世界?还是这是个平行世界,只不过"ㄉㄢㄡ"这些在这个世界里的拼音?林中正看着黑板像大概他是唯一从未来穿到过去,连拼音都不会的人吧。半文盲???…

      二个小时后,“好了今天课就上到这里了”老师说完这句话下台,马上一个穿着满身补丁的妇女站到台上。

      那妇女脸一苦大仇深的样子张口说到,“过去,俺不识字,家里男人又随军。那遭雷劈的地主就欺负俺,欺负俺不识字。把账本往面前一摆,就说俺欠了他多少粮多少租金,逼着我把账清了,要想清账就要把所有刚刚收好的粮食给地主才能还清,可怜我不识字就这么被骗了,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就因为我男人不在家,我不识字,连累一家人扎紧裤腰带饿了一年,老人小孩都饿成皮包骨”

      一边说一边哭,下面的听众就开始义愤填膺的讨伐起以前地主种种的黑了心的事。扫盲班的老师等他们说的差不多了,就会抬手示意他们安静。那诉苦的妇女,就马上换成笑脸。林中正看着这个过程这变脸速度也是...练过的专业的吧。妇女笑着说,“感谢毛主席,感谢党,要说还是毛主席领导好,为我们想得多周到,不要钱的老师手把手教会认字。毛主席,送字下乡。以后,写字、算账俺再也不需要求人”

      后来经历多了,林中正才明白原来这是文化诉苦大会,这扫盲老师教完当天的字上完当天的课时,就会让扫盲积极分子登台,诉说以前没有文化的苦、现在有文化的重要。扫盲积极分子说完,大家就在下面鼓掌。

      鼓掌完大家一起唱《扫盲歌》“太阳升起来,红光照满天,几十年的文盲睁呀睁开了眼。太阳升起,红光满天,文盲睁呀睁开了眼。咱们识了字,提高了文化,看书、看报,顶呀顶呱呱。两只眼睛亮堂堂,心里开呀开了花;两只眼睛亮堂堂,心里开呀开了花。”今天的扫盲课这就算结束了。

  • 作者有话要说:  钓青蛙这个梗,是真实的。当初我表哥就是这样的,等知道了过程俺再也没有吃过了。
    扫盲识字这个运动,估计那些年各个地方对识字数的要求不同。
    在国家官方书籍文献上,是要求认识,诸如本村村名等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字,识字字数要求在200-300个就可以。
    我在网络查找的资料,扫盲数字是要求1500,我想这个可能是扫盲中后期的时候。那时候才有"冲上文化山,拿下1500字"的口号
    文化诉苦会,查找时是一句话概括,我就随便写一个大概内容。
    52年的初扫盲到中后期,有扫盲上课学时要求、出勤要求、字数要求、扫盲歌,扫盲口号。我就干脆直接糅合一起写出来
    那个类似拼音又不是拼音的,是注音。!!我也很震惊的,拼音是都快60年才出来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写注音这一段我最痛苦了 ,查的资料并没有把念法注明出来,我也是硬着头皮写的。
    注音台湾现在还有在使用呢,我们的新华字典现在也有注音,以前一直以为是笔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