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结束语 ...


  •   老实说,《可惜不是你Ⅱ》这个故事,我很早以前就构思好了,只不过一直没有动笔。最初我并没有设计靳启华这个人物,本打算在简单地介绍完连楚嘉的过去背景之后,就直接奔入第一男主角林韦辰的…可是那个时候,在刚刚写完了连楚嘉的背景之后,偏偏《士兵突击》开始播放了…
      我的精力立刻毫不犹豫地全部转入到了《士兵突击》,那样崇高的责任和使命感,没有丝毫矫揉造作,让我禁不住也是热血沸腾。尤其是《士兵》里的高城与袁朗,深深地把我迷惑住了,于是我不由自主地在赵国辉之外,又塑造了一个年轻的警察,一个注定要和连楚嘉发生情感纠葛的警察。
      他是高城与袁朗的综合体,也许我最终没有写出那个味道,真是遗憾。
      于是,我安排连楚嘉去鸿远集团,并不仅仅是为了报答赵国辉的养育之恩,而是为了那理想里的爱情…为了她暗自爱慕的那个人,那个年轻的刑警队长。
      我那时迷恋高城与袁朗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还中途开了小差,又去写了一篇《我要我们在一起》…我最爱高城结结巴巴地暴跳如雷地叫道:“我靠!许三多,你就是我的地狱!”我从来没有说脏话的经验,却一次极为特殊的场合突然来了一句,“靠!这还是人吗?”靠到所有在场的同事都目瞪口呆地望着我,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个平常很顽皮的同事上前来揽住我的肩,用无限同情的语调安慰着:“瞧这孩子,都是跟我在一起混的时间太久了,让我给带坏了…”其实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曾经说了什么
      那个时候真的是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简直是无药可救了,所以才会有了前半部分的靳启华,林韦辰早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因为我跟自己解释,已经有了一个项振灏了,何必再有第二个?我要写另外一个人,我要塑造一个热血青年,就是连楚嘉最后在狱中所说的那样一个人,“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要放弃自己的幸福与安稳,而这种放弃,不过是为了换取另外一些人的幸福和安稳,那些也许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存在的人。这个放弃的过程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因为很辛苦也很困难…然而却没有埋怨也没有委屈,这样的心甘情愿,并不是为了金钱与权力,而是为了‘职责所在’这四个字,那就是他们的光荣使命”…
      这是我想象中的靳启华,一切不过是偶然。
      靳启华应当早就从赵国辉那里知道有连楚嘉这么一个人的,按照他的性格,自然对这个陌生的女孩子怀着几分同情与怜惜之心的,所以尽管未曾谋面,却已经对她很熟悉了。于是当她活生生地站在他面前时,他特意为她停了下来…
      他对她,应当是一见就钟情的,只不过他不知道不想承认也不敢承认罢了。
      这应当是他生命中的意外,前途无量的官家子弟,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按照他既有的人生轨迹,仕图发达的同时再和门当户对的女友结婚,这才是顺利成章的人生。然而顺理成章的感情,却未必是爱情。
      爱情来临了,却未必能清醒地意识到,因为那理所当然的一切已经既成事实地摆在眼前,他不过是一个传统的人,如何能做出离经叛道的决定?所以在感情上,他还是懵懂的顽童,亟待稍稍地知道了一点端倪,却因为情感上的怯懦,而成了一个胆小鬼。尽管他嫉妒,却只能虚张声势地对她发着脾气,因为他根本不会处理那突然爆发的情感。
      他跑到省城去请她看演唱会,对于一个不知浪漫为何物的人来,已经是极限了,然而那时候爱情其实已经无望了。
      当我写到“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时”,不过是与《可惜不是你》相呼应而已,其实当时的我却在听着梁静茹的另外一首歌《纯真》
      …
      长长的路上我想我们是朋友
      如果有期待我想最好是不说
      你总是微笑的你总是不开口
      世界被你掌握
      月亮绕地球地球绕着太阳走
      我以为世界是座宁静的宇宙
      今晚的天空有一颗流星划过
      在预言着什么
      在无声之中你拉起了我的手
      我怎么感觉整个黑夜在震动
      耳朵里我听到了心跳的节奏
      星星在闪烁
      你怎么说
      你心中一定有座浓雾的湖泊
      任凭月光再皎洁照也照不透
      你眼中闪烁湖面无边的温柔
      那波光在诱惑
      你已经有他就不应该再有我
      世界的纯真此刻为你有迷惑
      我想我应该轻轻放开你的手
      我却没有力气这么做
      你会怎么说
      …
      “你总是微笑的你总是不开口…在无声之中你拉起了我的手… 我怎么感觉整个黑夜在震动…你已经有他就不应该再有我…我想我应该轻轻放开你的手…我却没有力气这么做…”
      真是心酸。
      对于那无望的爱情,我也已经很清醒了。
      时隔一个月,我在那个时候,对于《士兵突击》的迷恋已经在渐渐地消退了,直到荡然无存。喜新厌旧,从来就是人的本性,我又想起林韦辰这个人来。
      林韦辰,这个人在我最初的构思里本应是十恶不赦的一个人,然而转念一想,既然能凭空想出靳启华这样一号人物来,为什么不能把那十恶不赦的人,写地深情一些…对于那罪恶进行模糊处理呢?
      于是我写下了他对连楚嘉的百般用心,甚至有一些殷勤。他对她,并不是一见钟情,开始也不过是因为无聊之下的好奇而已,直到后来的接触过程中,才使得那封存在记忆里温馨而温暖的回忆,慢慢地地苏醒。他对于她的情感,不过是源于对童年的一点留恋,直至后来发现,她就是她,那爱才一发不可收拾了。他应当是参与了于家的不法勾当的,但是想要放下一切去澳州的决定也是真的。
      只是,于匡民不会让他走,因为他是于匡民理想中的继承人,而于匡民另外的那两个养子,不过是为他准备的踮脚石而已。
      当然,于胜军对这一点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才会冒险反击。不能否认他对林韦辰是一些兄弟之情的,因为那是在没有利益冲突的童年时代里积累的最珍贵的情感。他们相互救了对方的性命,那一刻的生死相伴不离不弃,足以在以后的利益争夺的某些问题上作出让步。所以他在刑警队里对连楚嘉说过的话,其实是半真半假,如果需要有人要承担,他也愿意一力承担。但是他也清楚,只要林韦辰不死,才能使自己也有一线生机。他对连楚嘉所说的那些话,是在“叮嘱”她,只说应该说的话。实际证明,他所下的赌注,是正确的。尽管最后没能逃脱一死,那也不过是有人要让他非死不可。
      于匡民要重新洗牌,不再任何利用价值的废牌,必须得清理出牌局,以免影响了大局的稳定。
      这个人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他与赵国辉年轻的时候是认识的,却乘虚而入诱惑了那寂寞的朋友之“妻”,直到最后真的爱上了她而无法自拔。然而她却不爱他,只不过当他是寂寞时填补空虚的替代品。于是他便在盛怒之下强行占有了她,尽管她愤恨,只怕还是羞愧之意更占了上风,只有自己偷偷地躲起来,慢慢地吞食这恶果。因为羞愧,不能与未婚夫再相见,又不能对他说究竟是为了什么,因为愤恨,才将亲生女儿丢弃在孤儿院里。当然在那个时代里,未婚生子倒底还是一件不容于社会道德的伤风败俗的举动,这是需要一定勇气才能面对的世俗压力,并不能对她有过多的苛求。
      但是对于赵国辉而言,以上的种种,却是无法接受的背叛,自己的朋友和自己所爱的女人之间,竟然有了苟且之事,虽然她没有明说,可是他大约也知道了一点蛛丝马迹…直到司徒依抑郁而终,他才渐渐起了复仇之心…
      从根本上分析,赵国辉还是很爱连楚嘉的,可同时他又无法接受连楚嘉身上流着于匡民的血这一永远都无法改变的事实,这是他矛盾不堪的地方…然而,他在最初安排连楚嘉进入鸿远集团时,未必就是怀着那样直接的目的,要那骨肉自相残杀…
      他抚养了连楚嘉十几年,大约还是了解那孩子的一点想法的,他知道她对于亲生父母的渴望,他想要告诉她,她的亲生父亲还活着…但自私与嫉妒,却又使他不可能心甘情愿地将她拱手让给于匡民,他不愿意告诉她真相。于是,他通过这个办法送她到她的亲生父亲身边去…只是后来事情的发展,已经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所以,他面对连楚嘉的质问,“难道就是在看她这种下场”时,他真的是无言以对。他根本无从辩解,也根本解释不清。他和于匡民之间的恩怨,却殃及了池鱼,这池鱼是他最最不想伤害的那个人,连楚嘉。
      于匡民这个人的悲剧就在于他始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情感,他拥有亿万家财,却没有亲生子嗣可以继承,这是他毕生的遗憾。他对于林韦辰是寄托了许多希望的,不想却被于胜军破坏地一个干脆利索,林韦辰也被拉进到那肮脏的事业当中来。这应当是于匡民与于胜军反目的一个导火索,直至于胜军按耐不住,想要冒险一试,他才痛下杀手,想要永除后患。也算是动了一番心思的,又不能给人瞧破了端倪,只得借刀杀人,然后又得做做样子,将这一笔糊涂帐都推到连楚嘉的身上去。江湖格杀令,永远有效。
      但是,事情就是那么不幸,他下令格杀无论的人,竟然是她的亲生女儿。
      当他得知自己在这个世上还一个血缘之亲时,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生命得以延续,而且还是他与所爱之人的亲生女儿,这喜悦就象垂死之时突然抓住了救命的稻草,然而也是那一刻的回光反照而已,激动过后,终于可以安心地闭上眼睛了。那样的死法,不过是给自己传奇的一生,划上一个悲壮的句号,死亡本身是一种解脱。当然,他也忽略了连楚嘉亲眼目赌他死于她面前的感受…
      她就那么眼睁睁地看着生命中最最重要的男人,就那么毅然决然地朝死亡走去,却是无能为力。
      连楚嘉的不幸,从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了。
      她崇拜赵国辉,他就最好的榜样,她满心希望他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尽管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不是的,可是她对于理想男人的判断标准已经定格了。靳启华是赵国辉一手调教出来的,自然完全符合她的要求。她对靳启华,最初不过是小女孩般单纯而天真地迷恋,直到最后才发展成为深切的爱慕。不过问题出现在他身上,因为他预先已经有了别的女人,她的爱慕终成了无法实现的单恋。因为得不到,所以才更加执着,执着地以为自己在爱着那个人,而忽略了身边的其他人,例如…张兆扬…林韦辰
      即使对于温馨温暖回忆的惊醒,她也未曾真正留意到林韦辰,那个时候她的心里已经再盛不下第二个人了,她只是以为他不过是从小的好朋友而已…这是他们三个人之间的悲剧。
      在错误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却有错误的感觉…
      啊…她究竟有没有爱过林韦辰呢?
      这是个非常难解的谜踢,甚至连我也不清楚。
      只是,她对他的感觉是最不同的,甚至为他放弃了固守许久的原则,甚至不惜隐姓埋名一辈子见不得天日…就算他曾经对她生死相逼,她也没有说出他半个不字来…那么,仅仅是因为他是她从小的好朋友?仅仅是因为她对他于自己的“欺骗行径”而心生愧疚吗?也许…根本是另外一种走了极致的爱,因为已经到了极致,所以才未曾察觉…她为他生了孩子,就象她自己的母亲,历史再度重演了。只是,她却没有放弃那个孩子…
      在另一个人的关怀与帮助下,她没有放弃那个孩子…在她不幸人生里的最大收获,是她遇见了张兆扬。
      他对于她来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从法律是上说,她是他的合法“妻子”,可他根本就不认识她。
      情感的真正开始,不是在于看到她独立坚强地面对这艰难人生,不是她在那艰难人生里幸福乐观地养育着聪慧可爱的小女孩,而是在于他知道她几年来含辛茹苦抚养的孩子竟然是他的,而她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竟没有抛弃那孩子或把那孩子送进孤儿院里,而是一力承担了下来。他的孩子虽然生活在艰苦的环境里,没有父亲,却是在这世上最伟大的母亲的细心照料下快乐地成长着…那是一种由心而发的感激感叹甚至感佩…
      他对她的感情,应当就是从感激开始的,既而转成了怜惜与爱慕…她是他孩子的母亲,他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她的。
      由责任而开始的感情,并不见得有多么罗曼蒂克的色彩,却是最稳固的。他与之前的那两个男人不同,他积极进取,却又懂得适可而止,他不想放了她,却又在恰如其分地地方看着她,充分地给她呼吸可思考的自由空间,她在极度需要安慰与帮助的时刻,他才会慢慢地靠前,成为她坚强的依靠。
      她最终在情感上抛开了靳启华、林韦辰,虽然有些残酷,但是张兆扬才是最最理想的选择。这似乎有些残酷,却是我觉悟之后的决定,所以《等着你回来》里的人,是张兆扬,这个男人才是值得她去等待也是一直以爱和耐心等着她从迷雾中走出来的人,是她的最终归属。
      所以,最初的文案里,真正出场的男人,是张兆扬。
      《可惜不是你Ⅱ》并不能算是一出悲剧,连楚嘉与黎涵予也不同,这两个曾经在同一时间同一个地方都去看梁静茹演唱会的女孩子,当时所发出的都是对于最初所爱之人的感叹,但黎涵予到了结尾却仍然还是遗憾,虽然感叹的对象发生了一点变化…但是连楚嘉却是从中有所觉悟的,结局证明,当初的感叹,总会烟消云散。
      所以,我给《可惜不是你Ⅱ》的定位是,“等着你回来”。

      “我爱你,而你却爱着旁人”,这其实是很稀松平常的事。可是落到每个人的身上,却是不可抗拒的塌天大事,到那时方能真正体会出那其中有多么绝望,但是又有什么法子?“那个人其实根本就不怎么样,为什么你会爱他(她)?为什么你不不选我?”这也许是通常都会抱着的疑问,但是又得不到明确的答案,因为爱情本来就没有什么理由。
      错综复杂复杂的爱情,到最后,只不过是看各人的缘法罢了。尘归尘,土归土,总有尘埃落定的那一刻。
      《可惜不不是Ⅱ》结束了,连楚嘉在历经了错综复杂的艰难爱情后,也终于找到了属于她的情感归属。这是我受大家的影响,所作出的决定。
      以后是不是应当转写美好而单纯的爱情故事了呢?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3章 结束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