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疗养院 ...
随着离市中心的距离越来越远,地铁上的人也少了许多。陈惟的意识一直随着地铁摇摇晃晃、昏昏沉沉,忽觉眼前一亮,原来是地铁开始在地面上行进了。窗外也已不再是高楼耸立的景象,顿觉陌生,地铁线下的马路两旁稀稀疏疏地立着行道树,在冬末还看不到一点儿绿色;而不远处紧紧挨着的一个接一个的别墅住宅区,却是种满了常青树,绿得显眼却并无春夏那般的生气。
冷绿色。陈惟忽然想到这个词,然而他并不知道究竟有没有这个颜色的专业定义。于是随手拿起手机,在屏幕上打出“有冷绿色吗”发给了一个人,在发出去之后,他忽又想到,这次大概也是没有回复的了。
对方是陈惟的前女友,在已经是对方过去式的情况下还给对方发短信,即便没有回复,这像是一个被分手后心有不甘的失意男的行径。而陈惟心里很清楚,提分手的是他,他们分手也才不过一个月。
寒假里的这一夜,陈惟终于向交往一年的女友提出了分手。
分手,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两个人互相看对眼,便可顺理成章结为伴侣,若有一日感情状态不再似从前那般默契无间,矛盾丛生,那也自然会考虑分手的事了。陈惟心中也是如此想的,然则他和这位女友交往时并未发生多大的冲突,几个小时以前,他们还在讨论着新上映的电影。这条分手消息恐怕是对方始料不及的。
已是深夜十二点,陈惟仍在回家的路上,他现在所处的这条街道却并未迎来真正的黑夜,或者说这条街的白天才刚刚开始:网吧里键盘与鼠标的声响此起彼伏,路边夜宵摊上的吆喝声牵动着行人的胃,不远处还传来KTV里别人嚎叫般的歌声。街上的所有人似乎到了夜晚都脱下了平日的伪装,露出红红绿绿的怪异面孔,难掩一颗躁动的心,像是要将所有的烦恼在今夜宣泄殆尽,而陈惟也是这条街的常客。在上大学之前,这里就是他和几个好友们玩耍的主要场所,上大学后只有寒暑假才能和朋友们再聚聚了。
“为什么?”对方很快有了回应。
大约是在初中某一天醒来,陈惟睁眼凝视着窗框外的电线上的几只麻雀,它们叽喳不绝地交流着什么,可惜陈惟和它们不是同种生物,自然一句也没听懂。那一瞬间,陈惟只觉周围一切物体都像是蒙上一层薄雾,似有种无形的力量,让他和身边的所有事物产生不了任何交互,连对身下的床也生出了一种不真实感,只剩他一人孤独无力地漂浮在冷寂的空气中。他被装进这一个盒子,世界被装进另一盒子,彼此看不见,摸不着。种种念头在他脑中冒出:这样生活下去有什么意义?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大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养育孩子,再踏进坟墓。即使自己想要做些与众不同的事,最终也还是会随波逐流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吧。所以,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一生终究会是在一张床上终结。
自那以后,陈惟对于上学再也提不了力气,像是在那一天被巨大的针筒抽干了所有。虽仍旧重复地进行着机械的学习,却对将来不再有任何一丝想法。
这种麻痹之感逐渐蔓延到其他方面,乃至情感。在和这位女友在一起之前,陈惟也同其他女生有过短暂的接触,不过每次听到对方表达出想要交往的意愿时,他总会被这种无力感深深吞没,对方也变成一个模糊不清的影子,不会在他心上留下任何印迹。所以,和女友分手也是迟早的事,陈惟从第一天之后就已清楚地知道。
于是,他发送过去这样一行字:
“我觉得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喜欢过你。”
是的,关于他们恋爱交往的很多细节,他已全然模糊。陈惟只记得他有这一位女友,在大一时认识,时常约他看电影,无奈的是关于他们所看的电影,陈惟现在一部也想不起来。现实世界中的人或事都很难给他留下回忆,更何况于隔着第四堵墙的电影。
未几,陈惟的手机铃声响起了,接通后那头便传来邱静抒略带哭腔的声音。陈惟发现此刻自己根本对她的话集中不了任何注意力,尽管她的声音就在耳畔,但她所说的每个字犹如落入了深海,听不到任何触底的声音。他只得随意应付两声,良久对方终于也意识到了,便又是一段时间的沉默,只听得两头沉重的呼吸声。
到最后陈惟叹气,道:“原谅我吧。”
手机那头再未传来回应,陈惟看了一眼,对方已经挂断。
随着夜市的喧嚣逐渐远去,陈惟也来到了他家楼下。那轮明月依旧高悬于空中,撒下的清辉也仍不带来一丝暖意,想是见惯了夜晚里痴男怨女的眼泪。在如此清冷的月光映衬下,陈惟只觉眼前这栋老旧的小楼如同一座海中孤岛,荒凉无依,而这就是他的家。
此时陈惟已经返校,然而现在这趟地铁并不是通往学校的。陈惟又翻出手机备忘录看了看:新塔路248号穆心疗养院。
陈惟寒假在家的一日上午,父亲接到了小姑的电话,随着谈话的进行,父亲逐渐露出担忧的面色。挂断电话,也是沉默良久。
“你,还记不记得你小姑家的月娃儿?你小学的时候她来过我们家,不爱说话的那个小女娃。”父亲突然在饭桌上提起。
父亲口中的“月娃儿”是小姑家的独生女,名叫壶月。陈惟一直觉得她的名字依着她的姓氏显得与众不同,若是“李月”、“王月”亦或是谐音的“胡月”都普通至极,但她却却姓“壶”,这名字就给人一种“壶中圆月”之意,让人不由得对她有种书卷气的印象。
“记得,怎么了?”
父亲顿了顿,才说道:“月娃儿估计是精神出问题了。“
此时陈惟和母亲都停住了看向父亲,母亲一愣:“怎么会?是学习压力大吗?“
“可能吧。听他小姑说,月娃儿过年那几天还割了自己手腕,性情也像是变了一个人。等后面好了,又说记不得割腕的事。她爸妈都觉着像是有问题。”
“那要到医院好好看看呀。”
“这几天在看呢,但她小姑总觉得他们那边医院不大行,想送到大医院看。”
“养这么个小女娃十几年,最后精神还出问题了,父母该多忧心哦。”母亲有意无意地看了陈惟一眼。
“现在的小小人儿都有自己的心思,父母也不好沟通,唉。”
陈惟不语。
临近回校的日子,父亲再次和小姑通了电话,放下电话后郑重地跟陈惟说:“你小姑最后把月娃儿送到上海的一家精神疗养院去了,听医生的建议是需要休学静养一段时间。你小姑他们还有工作,不好直接待在上海照料,我说你正好就在上海上学,顺便每个月或者几周去看一次,可以吧?”
“可以······是可以啊,不过疗养院一般都离市区挺远吧?”
“没细问,可以就行。等你去了学校,跟你小姑他们碰个头。”
“照料什么的有医院专门的人吧,我去也只能是说说话咯,多尴尬。”
“你这个做哥哥的,就是要多关心关心妹妹。她现在又是这个样子了······要耐心点,多说说话。”
说是妹妹,实则是从小到大只见过一次面的表妹。陈惟依稀记得是他11岁那年春节,多年在外的小姑终于带着小姑夫和6岁女儿回家探亲,那年亲戚也特别多,好几个年岁相近的小孩在一起疯闹,壶月则是在一旁最腼腆最安静的那个。刚见到陈惟和他父母,也只是跟着小姑低低叫了“舅舅”“舅妈”,对陈惟却低下头不再言语了。一边她父母向亲戚赔笑“就是不爱说话,我们都急呢”,一边壶月低着头玩弄着沙发上的流苏穗子。
“你这个妹妹从小听话,成绩又好。就是不爱说话,不跟父母沟通。你以后有什么事儿也要多跟我们说,不要自己一个人憋着憋出病。”父亲深深看了他一眼。
陈惟随意点点头。心里却想,多说话真的能与人更好的沟通吗?却也不见得。
来去的行李最简单不过,两套换洗衣服,外加电脑。陈惟整理柜子时,翻出了去年邱静抒送他的一个打孔音乐盒,也是在去年临近寒假的时候,她急匆匆给他的。当时陈惟就直接放进了行李箱带回家,却未曾听过纸带上究竟装的是哪首曲子。
他取出放在一起的纸带,两条是商家附赠的《天空之城》和《致爱丽丝》,已然成了音乐盒的经典曲目。另一条是邱静抒自己打孔做的,上面还有打错的标记,陈惟试着放进音乐盒摇着把手听了一遍,全无印象,纸带上也未写曲目名。又听了几遍,仍无记忆。自交往以来,邱静抒总是记着一些他早就忘记的事情或细节,陈惟已经习以为常。
然而他记得《神雕侠侣》中有一句话:“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已到大学第三年,他这个年纪的人们,对于离合一事的心态总不似书中写的那般云淡风轻。想来是年轻人此时经历的人生大事甚少,分分合合便占去了他们大部分心思。然而,陈惟已经不止一次被别人评价“冷漠”了,每每都是在与人分别之时。
地铁的到站提示将陈惟拉回了现实,他下了地铁四处张望了一下出站的指示牌。事先已在手机上查询过路线,坐到这条线的倒数第三站,再转乘一趟公交车就到了,从他学校到疗养院最快需要两个小时,确实挺远的。这种郊区的疗养院花费确也不小,人们把家人放在这种地方说不上好,又说不上不好。
公交站人意外的挺多,原来是这附近还有森林公园和小景点,必须得转乘公交才能到。有好几家是父母带着小孩出来游玩,小孩的稚音伴着父母温柔的说教声,陈惟在人群之后看了好一会儿,胡思乱想了会儿这些小孩长大了又会怎般,会不会像自己那位表妹精神出问题。
待到陈惟再次从公交车上下来时,隐隐有些惫意了。不过没走几步,就已看到了疗养院的大门,门口立着一男一女,见到他过来,女子试探性地叫了一声:“惟惟?”
陈惟应了一声。这应该就是许久未见的小姑了。
再次提笔写小说的心情是忐忑的。
或许是个坑,我不确定我最终会不会写完,但是既然有了出现了想法,就要尽量把它完成,这是目前努力的方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章 疗养院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