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8、第 78 章 ...

  •   “南方地区连续一个月中等强度以上的降雨终于结束,即将迎来新一轮的高温天气,预计在未来三天,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最高温度将突破55摄氏度,专家提醒……”

      傅征走进屋子,看到陈钰正在努力调试收音机,力图让里面的声音更加清晰一些。

      “……以上是未来一段时间全国各地的天气状况,具体的天气情况请关注和收听当地台站的气象预报广播。”

      终于在相对清晰的条件下听完了全程,陈钰关掉了收音机,拍拍手站起来,看向傅征,说道:“老丰陈姐他们都起来了吧?今天咱们最好赶个大早,争取一上午能把那几亩地都收完。”

      傅征进来的时候,天气预报只听了个尾巴,便问道:“今天应该还是大晴天没跑,明后天天气怎么样?”

      “都没有雨,估计和去年一样,进了八月份,连个云彩丝儿都没有。”陈钰摇摇头,拍了拍刚刚关掉的收音机。如今什么娱乐节目新闻节目,受众都非常有限,反而是各地方台站的天气预报,一天来回播放个七八遍,也没听到有谁嫌烦的。

      “今年还算好的了,虽说遭了虫灾,但是六七月份好歹也下了几场雨,否则像去年那样一整个夏天都缺水,还不知道要打成什么样子。”

      两个人一边说话,一边出了屋子。加厚的墙体除了保暖隔热,隔音效果也相当不错,此刻一走进院子才发现,发动机的声音在整个村子里回响着,丰姚家除了丰程程还在屋子里睡觉,剩下三个都已经在院子里围着拖拉机头做准备了。

      “早上好啊,老丰你们起得够早的了!”傅征冲对面三人打招呼。丰姚一家刚来到村子里的时候还不太适应这么早起床,现在却已经比他和陈钰醒的还要早了。

      “哈,不都说养成一个习惯只需要二十一天么,我们这都好几个月了,早习惯啦!”丰姚正在检查车头油箱里机油和柴油的储备情况,腾不出手来,便点点头作为回应了。等检查完了重要的零部件和油料状况,挂空挡稍给油摒气门摇把手一气呵成,一股黑烟“突突突”地从排气管里冲出来,丰姚也是一脑门子汗,终于算是顺利把车启动了。

      这拖拉机车头在棚子里面趴窝,少说趴了一个冬天了,也就是这种农用车辆结构简单,结实耐造,又是最便宜皮实的手摇式发动机,有点风霜雨雪也不带怕的。否则但凡换一个稍微娇贵一点的车辆过来,光是放在那里一冬天不动地方,也早就废了。

      现在国际运输基本停滞,石油这种最基础的工业原料管制得很严格,除了部队下乡的时候,会按照一定标准每家定额分配一些,剩下的只能通过指定渠道凭票购买,而且价格要比之前贵了太多。没有了油,再好的车照样是一堆趴窝的废铁,但凡是家里有各种大小农机的,分到或者买到手里的油都是小心翼翼地攥着,全指着播种和收货的时候能用一把,好好和现在这每个谱儿的老天爷抢时间呢。

      五月初气温回升,田地开播,到现在也是满打满算的两个来月,大田里很多经过提前育苗种植的非直播早熟品种,开始分批进入了收获期。虽然中途有虫灾闹腾了一回,但好歹不算是彻底绝收,更别提像陈钰这种拥有开挂类型异能的,在铲掉了实在没法往回救的玉米和土豆之后,全力保证地瓜和甜高粱,这收成居然也还能看得过眼。

      去年收货土豆的时候,陈钰请了刘畅和张大龙两家过来帮忙,不过如今家里多了好几口子劳动力,别人家也都有自己的大片土地需要忙活,所以倒也不用再去找别的帮手了。

      丰姚以前开过大货,跑过长途运输,对于各种车辆的驾驶和简单维修都有一些心得。虽然从来没有开过拖拉机这种傻大憨粗的车辆,但是自从知道自家田地收货肯定要用到拖拉机之后,便放在了心上,不光提前了一段时间自己研究,还特意出门求教过。

      丰姚作为外来户刚搬到村子里的时候,正好赶上村子里集体盖大棚,当时在傅征和陈钰的建议下,经常到施工工地上去免费帮忙,努力融入群体。当时大家都是嘻嘻哈哈,不显什么,到了这时候,当初积攒下来的那点人缘儿就显现出来了。

      被丰姚问到的老哥相当热心,各种操作都是手把手地教,虽然大家都因为爱惜点滴的油料,不会上车实际操作,但是老哥却说了不少小窍门,连带着常见的毛病和解决方法都交给了丰姚。开车这东西有时候是一通百通,丰姚本来就有不俗的驾驶经验,再被人这么一点拨,现在不能说游刃有余,却也开得有板有眼了。

      程序倒是和去年一样,先用叉子除去红薯秧,等把秧子清除干净露出下面的一根根垄之后,再换上另一种形状的铲头,将红薯一根垄一根垄地翻出来。有一段时间没有浇过水的土壤,表层已经干燥得比较彻底了,虽然因为一直被藤蔓遮盖着还不至于开裂,但也呈现出一种不太好看的灰褐色。干燥的土壤结构松散,铲头轻易便下到了合适的深度,拖拉机机头在前面不紧不慢地一过,红通通胖乎乎的红薯就被一片一片地翻到了地面上。

      “妈妈,尝尝,可甜了~”丰程程第一次参与收货,兴奋得很,早早起床的困意和些微的不爽,早就给扔到九霄云外去了。捡起一个瘦小一些的红薯,跑到地头的水桶里清洗干净,咬上一口,立刻就乐开了花。

      “程程乖,妈妈一会儿再吃,你到那边去帮着姥爷捡红薯去,晚上咱们吃烤地瓜!”陈清华笑着和女儿顶了个脑门儿,给小丫头分派了工作。陈老爷子那边离拖拉机比较远,相对安全一些,让精力旺盛的小丫头去“干活”,又能找乐子,又不至于打搅她参与全家大事的积极性。

      丰程程在田埂上跑,小腿儿倒腾得还挺快,黑子跟在后面,嘴里叼着大篮子,闲庭信步走走停停,居然也没比小丫头跑步的速度慢多少。丰程程一边跑,嘴里也没闲着,“咔嚓”“咔嚓”吃得还挺香。虽说个头大的红薯因为生长时间比较长,里面的淀粉和膳食纤维多,一般不太适合生吃,但是像是这种发育不良,个头细小的红薯却是无妨,而且刚从土壤里面刨出来,正是最新鲜的时候,口感清爽脆甜,有一点像是水果,难怪小丫头吃了一口就停不下来了。

      丰程程几口将细小的红薯仔儿吃干净,剩下一点须子屁股随手丢开,靠到老爷身边,努力开始帮忙——呃,实际上说是帮倒忙还比较准确。

      陈钰丰姚两家今年一共十三亩半的土地,有三亩半种的是红薯,因为虫灾的影响,单产量却是赶不上去年,只在五千斤上下,但好歹规模扩大了,收获之后全部堆积起来,看起来倒是比去年要壮观许多。

      当年有个相声,说是“土豆郊区去挖”,“一挖一麻袋”什么的,人家是作为空耳谐音,追求搞笑效果,但是如果形容眼下的情形,只要把“土豆”换成“地瓜”,把“郊区”换成“地头”,那就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收货的红薯还是像去年一样,在地头就分出大小等级,小的准备做淀粉,或者做成地瓜干之类的小零嘴儿,个头大的形状规整的,则准备暂时窖藏起来。

      “……七,八,九,十!好,送过去吧!”上午收了红薯,下午等到最晒的一段时间过去了,就可以开始往地窖里面运了。陈光润父女两个把红薯装袋封口,十袋地瓜能有四五百斤,陈钰推着小板车来回运送,丰姚则是干脆肩抗手提,完全不见吃力。在地窖入口卸货,自然有傅征负责接收,一个人就能把送过来的口袋一层一层码放整齐,层与层之间还要留下一定通风透气的空间,防止高温之下红薯腐烂。

      当初挖地窖的时候,其实是按照陈钰和傅征两个人过日子设计的大小,眼下家里人数多了,种植面积大了,收货的东西多了,这地窖看着就有点儿不够用了。家里人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这几个月以来,大家一直都忙得不可开交,半点腾不出空闲来,也许这扩建的工作,只能挪到冬天农闲的时候再来搞了。

      地头上,陈清华手脚麻利地装着红薯,偶然间一抬头,却突然发现不远处地头和村里道路交界的地方,正站着一个人。丰姚一家来村里的时间不长,接触的圈子相对狭窄,除了老周叔、张家、刘畅和孙健这经常走动的四家之外,也就是上半年集体盖大棚,丰姚在去工地帮忙的时候还认识了一些人。

      陈清华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确认自己确实不认识对方,再联想到最近家里碰到的事情,心里就有点打鼓,看到陈钰运送了一推车的红薯回来,赶紧示意陈钰往那个方向看。

      对方站着的位置稍微有点逆光,但是凭借着对这从小长大的村子的了解,陈钰还是立刻认出了对方的身份。可正因为认出了对方,陈钰反而心里一沉,立刻对陈清华说:“陈姐,赶快让傅哥过来一趟。”

      “啊?哦,我这就去!”陈清华并不太确定眼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但是对于陈钰的要求确实立刻执行。傅征在地窖里面听到上头有人喊着让自己马上过去,知道情况有变,也不耐烦再顺着梯子一级一级地爬,一抬腿踩在半人高处的一级踏脚上,用力向上一窜,双手就搭在了地面;手臂再一使劲,整个人就直接从地窖里翻到了地面上。

      站在田埂上的男人也不知是看出了陈钰一家的戒备还是怎么的,既不说话,也不靠近,一直等到傅征出现,来到自己面前,这才开口,声音有些嘶哑地问道:“傅所长,我想问问,卖肉的那几个人抓到了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8章 第 78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