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9、第 69 章 ...

  •   陈钰和刘畅算是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即便两个人并没有发展出什么更进一步的男女关系,但是单看两个人“哥们儿”“闺蜜”这种互相之间有些诡异的介绍方式,也能明白,两人之间的感情还是挺亲密的。

      上辈子大概在去年夏天那个时间段,刘畅虽然正常回到村子过暑假,但是在九月下旬那场大雪落下之前就返校回了市里,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直到陈钰遭人陷害被野兽咬死,都一直没再见到刘畅。

      人不在村里住着,孙健就算是暗恋人家也没有机会上前献殷勤套近乎,好在这辈子还算顺利,最近已经有不少人注意到刘畅和孙健公开出双入对,拉拉手说小话儿了。孙健这辈子成功追到了刘畅,连带着陈钰和孙健的关系也比上辈子要亲近得多,可这份亲近实在是还没能发展到大晚上的跑到家里来敲门的程度。

      毕竟晚上十点这个时间点,实在是有点晚了。

      之前也说过,农村这边的作息一半都极度附和专家们宣传的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就看现在,如果没什么特殊情况的话,陈钰他们的作息时间一般是这样的:晚上九点或者九点半熄灯,做点各种意义上喜欢做的事情,到了十点多基本也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四点半天蒙蒙亮,不用闹钟也差不多可以睁眼了,稀里糊涂起身洗脸,五点左右带着农具到田里面转一圈,七点左右回家吃饭,然后正式开始一天的劳作。

      这不是陈钰他们特立独行的时间表,而是全村人基本上都这样,头一天晚上早早睡了,要是没做啥太耗费体力的活动,第二天早上自然而然也就早早醒了。当然了,早年间村里人早睡早起,是因为村里不通电,缺乏合适的娱乐项目,不得不早睡;后来通电了,有各种家用电器了,但是第二天早晨天刚亮但是太阳还没真的升起来之前,正好是趁着凉快干农活的好时候,所以依然得早睡。

      所以一般来说,晚上十点钟是个线,孙健赶在这个当口上门,估计这是真的碰见大事了。

      傅征紧走几步过去开了门,就看见孙健一个人站在大门外面,脸色黑得像锅底——刨除外界昏暗的环境光线的影响依然能让人感觉出是脸色黑而不是光线黑,也算是不容易了。

      孙健他家今年也选择盖起了一座新式大棚,由于大棚种植上完全是新手,很多时候都要等到碰见了,才知道竟然会出现这种问题,所以经常要向陈钰请教,和丰姚一家子也早就认识了。此刻双方见面,点头打了招呼,陈钰也不客气,直截了当就问孙健这是有什么急事,居然大晚上的跑过来,连明天都等不了。

      “真的是急事!”孙健也不含糊,显然早就想好怎么说了,“刘畅她爸,还有那个后妈,开始张罗着给刘畅找婆家了,听说早就和幸福村的赵老歪搭上了线,要把刘畅嫁给他儿子赵小歪!”

      “噗!咳咳……咳……”陈钰家这边焚烧秸秆,又是烟又是火,连热带呛必须随时补充水分,此刻听到刘三柱和王佳给刘畅找的婆家居然是赵老歪,险些没一口水喷出去。

      都说只有起错的名号,没有喊错的外号,赵家老歪小歪父子俩都不是什么好鸟,要不然也不至于没人想得起他俩的本名,只剩下一个外号深入人心。赵老歪的媳妇儿跟着赵老歪生了一辈子气,好不容易儿子长大了,发现更是个指望不上的,前些年三个人大吵了一架,具体因为啥外人不知道,但听说赵老歪媳妇儿回头就喝了百草枯,没等送去急救,人就没了,只剩下一个比一个不靠谱的爷俩一天一天地混日子。

      碰上这样的爷俩,刘畅要是真嫁过去那这辈子就算是毁了。不过这年头早不流行包办婚姻,尤其是在智能手机社交软件普及之后,村子里做了几十年说亲说媒工作的女人们都快失业了。就算现在网络不能用,但是自由恋爱的观念早就深入人心,就算刘畅她那不靠谱的爹和势利眼的后妈想要玩包办这一手,也得看看刘畅同不同意啊,更别提上面还有个刘老爷子坐镇的!

      说起刘畅爷爷,孙健的表情又是一遍,摇摇头神情黯淡地说道:“刘畅爷爷,没了。”

      “没了?不应该啊!”傅征听了也吃惊不小,“我今天下班的时候不是看老爷子从卫生所离开,身体有点儿虚,但是精神头还可以的啊?”

      孙健闻言冷笑,说道:“精神头好?老人家精神头再好,也抵不过他那混蛋儿子的几句话!”孙健这话说得咬牙切齿,很显然很清楚这其中的原委,陈清华进屋给他倒了杯水端出来,让他和陈钰傅征他们到边上慢慢说,剩下的这点儿草木灰她和丰姚就能搞定。

      水是刚从冰箱里取出来的凉白开,孙健“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把心里的邪火压下去了一些,这才一点点把事情原委讲了出来。

      要知道刘畅家住在村子南头,之前为了还陈钰帮着育苗的情分,还帮着陈钰种了一夏的甜高粱。陈钰和傅征都去过她家,知道她家原来也就三亩来地,而且离自家非常近,刘三柱一家三口过来了之后,按照村里一人两亩地的标准,给扩展成了十亩地。另外那七亩地就要走到村子外围才能看见了,至于想要走到自家地头,则又需要花上一点时间。

      像刘畅家这样,自家田地被分隔成两块,甚至三块的,在村子里不算太少,应该有那么十来家,大多数人家的做法都是,让老人女人负责离家近一点的地块,不仅往返方便,还能兼顾家里。可是刘畅她家这里,却正好反了过来,王佳那简直是费劲了口舌,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先是说自己从来没下地种过庄稼没经验,放到村子南边那些比较生荒的地块儿上就更不知道该怎么干活;又说她家儿子才十来岁,还是孩子,这么早就干体力活儿万一伤了底子以后还怎么娶媳妇过日子;最后连刘畅做饭不好吃,她留在家附近可以做饭送饭照顾老小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刘畅做饭好不好吃,陈钰并不知道,但是王佳都来了村里俩月了,每次引火烧灶的时候都浓烟滚滚宛如着火的事迹,可是连陈钰这种家里蹲的人都听说了。当然了,无论王佳搬出什么来都不过是个借口,目的当然也只有一个——家门口这三亩种熟了的好地,以后就交给她们娘俩,刘老爷子、刘家栋和刘畅则负责南边那七亩的大田。反正村长也说了,那边的田块又大又平整,几百亩地连成一片,无论是播种还是收割,都比较方便机械作业,累不到哪里去。

      王佳这说辞把刘畅差点气了个倒仰,奈何她毕竟只是个年轻姑娘,刘三柱却是坚决和王佳站在一条线上的。当然了,这中间又夹杂着各种互相看不顺眼的指责,诸如刘畅老大个姑娘整天和男人凑到一块儿不害臊;村里那没结婚没对象的小伙子也不是没有,怎么偏偏就看上个没几分家底只懂得翰铁棍子的,不识好人心你是不是眼瞎。从土地重新确权开始,一直吵到了四月底气温马上就要回升,几个人见面了从来就没想着给对方好脸。

      刘老爷子虽然心里也不舒服,但是想着到底是一家人,能别闹起来就尽量别闹起来,他一老棺材瓤子,说不准哪天上炕,就一瞪腿儿醒不过来,现在闹僵了,以后难过的还不是宝贝孙女?这么想着,刘老爷子一边暗地里劝刘畅气性别那么大,另一边也就答应了去管理南边那七亩田地。

      再然后就是这一次虫灾来袭。不同于陈钰家这边有丰程程这个小小的警报器,对于其他村民来说,来势汹汹的虫群可以说是全无征兆地就突然出现在头顶和身边,甚至于最早看见天边综黄色虫群的人,还以为那是一朵奇怪的云彩,或者是被大风吹过来的沙尘。

      当发现虫子咬人简直能要命之后,刘三柱的反应相当直接,手里的农具随手一扔,掉头就跑,全然不管和自己有着亲密血缘关系的老父亲和女儿就在身后不远的地方。刘畅二十出头精力充沛,刘老爷子老当益壮腿脚灵便,要说也不指望刘三柱过来扶持,但是对方不管不顾的态度,还是让老爷子又一次心寒了。

      为了保护孙女,刘老爷子把自己的外套整个罩在了孙女头上,所以直到跑进屋里,刘畅几乎可以说完好无损,刘老爷子却被叮了几个大包,当晚就陷入了昏迷。县里一声来到村里后,刘老爷子得到了比较妥善的治疗,很快恢复了清醒,甚至脚步轻快地回了家,可是如今看来,那时候的清醒似乎更像是一种回光返照。

      今年年初,傅征对全村都有谁家要盖大棚进行统计的那一会儿,刘畅他爸刘三柱和后妈王佳一听大棚的价格,再看看家里那点存粮,当时就炸了。参加完村里另外三户早就盖了大棚的人家主持的技术“推广”会之后,更是坚定了态度,也不管人家说“要想穷盖大棚”的话是不是玩笑和自嘲,全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拿过来用,坚决不同意把粮食“浪费”在所谓的新型大棚上面。

      直到这一次虫灾来袭种在无遮无拦的大田里面的作物全部遭殃,封闭式大棚虽然也需要通风换气,但是通风口处都装着防虫网,算是逃过了一劫,村里不少人看着悔不当初,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刘三柱和王佳。

      只是有些人似乎天生就没有长出来那根自我反省的神经,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是别人的不对。按照刘畅所说的,她爷爷从卫生所回来之后,王佳又在饭桌上提起了大棚的事情,这一回却是埋怨说她和刘家栋都不是种地的好把式,刘老爷子当初怎么没有坚定盖大棚立场。而刘老爷子就是在争吵中,突然脸色苍白地倒了下去,再也没有醒过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