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7、第 57 章 ...

  •   五亩地的地下根茎作物,五亩地的地上作物,等到明年再互相调换一下种植内容,科学轮作,合理利用土壤肥力,正好不冲突。

      至于去年夏天买的那一包油葵种子,陈钰想了想,决定种在自家院子里。当初购买种子的时候,因为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多少有点心血来潮,只凭着心里一个大概的念想和规划,什么乱七八糟的种子都买了一些。
      不过既然当初买了回来,现在也只能是马马虎虎给它找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就好。反正浇水施肥的时候顺带着给它一口吃的喝的,到底能长成什么样,那就听天由命了,如果万幸真的长得比较好,估计还能有机会在太阳下山的时候,给小丫头讲一讲那个“向日葵晚上猛甩头”的冷笑话。

      至于大棚土地,陈钰却是不会放过的,除了最靠里侧循环水养鱼种菜的大棚,和最靠外侧的育苗大棚都要保持原样,不准备做大规模改动之外,中间那个大棚去年冬天种了土豆,为了防止重茬造成的土传病害,今年夏天却是准备种上一茬大豆了。大豆收获需要三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到时候收了大豆,还可以接茬种一轮蔬菜。

      想着一整年的劳作下来能够收获到的各种食物,哪怕现在还没个影儿呢,大家都已经忍不住有些美滋滋了。

      由于今年的耕作有丰姚一家的参与,再加上上辈子多少还没太消散干净的心理阴影,陈钰暂时不准备暴露自己的异能,早早就将种薯栽种进了开好的苗床,按照正常生长模式进行播种。这一次种植的面积更大,苗床也开得比去年大了不少,陈光润陈清华父女两个手里拿着喷壶,一边听陈钰讲解土壤含水量大概怎么判断,一边准备给苗床补水。

      陈钰在苗床边蹲下身,伸手抓起一小把深褐色的土壤,五指用力握紧又松开,根据土壤结成团的状态,为陈光润妇女两个进行讲解,包括这样的土壤肥力是好是坏,水分是多是少,如果需要浇水要浇到什么程度等等。当然也不能光是他讲解,还需要两个学生亲手实践。

      陈光润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干过一些农活,陈清华去年在家里折腾过花盆种菜,多少也了解一些,此刻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立刻就有了捅破窗户纸,眼前一片明朗的感觉,不由得连连点头。

      这些外行人眼中的“知识”,对于陈钰来说却已经是“常识”,说的时候根本不用走脑子,分心二用完全没问题。实际上他一边给两个人做讲解,一边却在手部与苗床土壤接触的时候,将一丝异能小心地伸了进去。当然了,这不是为了给正在发芽的种薯们提供能量促进生长,而是单纯地想查看一下埋在土里的种薯们的生长情况。

      去年冬天的时候,由于连续的阴霾大雪,大棚连续一周多的时间没有打开保温被,所有作物都在打蔫,陈钰当时害怕作物出了问题,加大异能的输出,强行催发了所有作物的活力,之后则因为异能使用过度,连睡了一天半,又断断续续过了两三天才算缓过来。当时给傅征吓得不轻,软磨硬泡地“逼迫”陈钰答应以后不再这么“胡闹”了才算罢休。

      那一次的后果有点大,但是经此一役,陈钰倒是发现了自己异能的第二个作用,除了单纯的促进作物生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感知一定范围之内作物的健康状况,而且作物缺水、缺肥、或者是遭受了地下病虫害时候给予异能的反馈都是不一样的。

      陈钰觉得这个功能实在有意思,前后小心试验过几次,到目前为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规律。他的目标是能够最终通过异能的反馈,直接细化到可以直接判定作物缺乏了那种生长所需的元素,到时候可就连土壤化验都给省了。不过最后这个想法可能有点儿异想天开,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然而还是感觉这个功能没有什么卵用,陈钰自己也是有点心累_(:з」∠)_

      一家子大人们都在忙活手头的东西,唯一的小不点丰程程没人管着,自然就撒了欢儿。不过小丫头懂事听话,不会随便往外面跑,在自家地头的时候又随时有黑子这个小保镖保驾护航,再加上现在是白天,大人们只要一抬头眼睛一扫就能确认孩子的位置,所以还是很放心的。

      陈钰这边刚说完了土壤的一些基本指标和状况,忽然听见大棚外面传来黑子有些兴奋的叫声,中间还掺杂着丰程程同样欢快的喊声。三个人以为出了什么事情,赶紧往外走,可是还没走几步,小丫头就已经像一颗小炮弹一样冲进了育苗的大棚。

      “慢点,慢点,走边上,别踩到苗!”陈清华赶紧大声喊道。

      好在丰程程已经知道了大棚里的一些规矩,进来的时候就是顺着山墙根溜边儿跑过来的。小丫头一脑袋扎进妈妈的怀里,陈清华这时候怀里还抱着铁皮的大水壶,要不是扔的快,差玄就要给女儿脑门上磕出一个大包来。

      “怎么跑这么急啊,都不知道看着点,出什么事情啦?”姥爷陈光润点了点外孙女的额头问道。

      “小陈叔叔,快去快去,母羊要生小宝宝啦!”丰程程在妈妈怀里黏糊着,小脸儿却是看向陈钰,一个大大的笑容说着就绽放开来。

      终于是要生了!陈钰一听也觉得真是个好消息。他家一公五母一共六只羊,其中四只母羊在去年的十一月左右陆陆续续揣上了羔子,羊的怀孕时间一般在150天左右,现在已经四月份了,真要按照准确天数来算的话,最早怀孕的那只母羊其实已经有点超时了。要不是陈钰查了资料,确认这多出来的几天还算是在正常范围之内,恐怕都要急着去村里找有经验的老人打听打听到底啥情况了。

      陈钰跑进牲口棚子的时候,傅征和丰姚已经在里面忙活开了。入冬之后,牲口棚子里面铺上了厚厚的发酵床,外面有帘子和塑料膜做成的简易框架挡风保温,里面有发酵床散发热量,再加上牲口本身也是个大热源,即便没有额外的保温措施,在天气晴好的状况下,牲口棚内的温度也能维持在5摄氏度左右,按照理论来说足够这些长了毛的牲口正常生存。

      不过陈钰第一次养大牲口,心里也是没底,去年夏天在别人大肆采购粮食物资,导致绝大多数行业都经营惨淡的时候,以比较优惠的价格从县城的建材商店里买了不少管壁很薄的铝管回来。把铝管送到孙健那边,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描述一下,孙健立刻就明白陈钰这是想做什么了。

      管材被切割后,通过泡沫塑料和热熔胶固定在胶合板的框架里,管口上端埋进塑料泡沫里封闭好,留有统一的出气口,下端管口敞开作为进气口,管材表面喷涂黑色的防水防锈漆,框架正面用透明的亚克力材料密封并固定,背面的出气口则通过管道与牲口棚子相连。这样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了。虽说效率可能不高,但好在制作价格便宜,后续也不用再有什么花费,用起来还是有一些效果的。最起码在这种有一些太阳的天气里,牲口棚内的温度已经稳定控制在10度左右了。

      解决了温度的问题还不够,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小羊羔,陈钰按照资料上的指示,特意为母羊准备了一张“产床”。所谓产床,其实就是在牲口棚里面专门打扫出一块水泥地面,清洗消毒,保持干净——总不能让母羊直接把小羊羔生在发酵床上,一出生就粘了满身的锯末草屑稻壳吧?

      陈钰挑起保温帘子进来的时候,傅征已经牵着即将生产的母羊在产床上做准备了。陈钰和傅征是一直给它们投喂的人,母羊早就认识,倒还没什么,可是其余连大带小的四个却是还有些陌生,不得不让母羊心生警惕。再加上它是第一次产羊羔,心中更加紧张,站在地面上连连跺着蹄子,嘴里不停地“咩咩”叫着,竟然说什么都跪不下去。

      陈钰没办法,只能将丰姚一家子全都从牲口棚里面赶了出去,赶人的过程中他还注意了一下丰程程的反应,却见小丫头眼中除了好奇之外没有其他的意思,表情也远不像和黑子在一起时那么丰富,更别提有什么“交流”的举动了。

      难道自己之前的想法是错的?陈钰也不是很确定,因为上辈子,最起码在周围这几个村里,他并没有听说有谁能够和动物交流的,所以也没有个可以参照的例子,只能是一步步摸索再说了。

      牲口棚里面只留下了傅征和陈钰,母羊的状态明显好了不少。陈钰抚摸着母羊的脖颈,尽量缓解它的情绪,傅征则端出准备好的淡盐水和豆粕玉米粉等精饲料,让母羊吃点喝点,也好补充即将到来的生产时会消耗的体力。

      也许是因为这品种杂交生出来的羊确实更能够适应本地的生活,也许是陈钰和傅征锲而不舍地从山上打回来的松针粉增强了牲口的体质,更可能是生物本身为了繁衍后代早就演化出一套能够更好应对各种局面的机制,总之这只母羊的运气确实不错,小羊羔没用多久的功夫就已经露出了前蹄。在母羊越发急促的嘶鸣和喘息声中,在露出蹄子几分钟之后,小羊羔裹在透明的胎衣里面,整个顺利地滑了出来。

      “好小啊。”陈钰看着半泡在羊水里面挣扎抬头的小家伙,忍不住感慨道。

      小羊出声之后,正常状态下脐带会自然扯断,陈钰和傅征小心地掏出小羊口、鼻、耳朵里面的粘膜,母羊似乎也明白自己是安全的,并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只是卧在一边,温柔地一下一下舔舐小羊身上的粘液。

      毕竟天气寒冷,陈钰还是害怕小羊会被冻到,便用提前准备好的干燥毛巾,帮助母羊把小羊身上擦干。这么一擦,陈钰才发现,刚生出来的小羊其实身上已经有了一定长度的绒毛,只是现在被连舔带擦,绒毛支楞巴翘的,看上去又狼狈又可怜又可爱。等到陈钰傅征两人收拾好了一片狼藉的地面,刚出生不到一个钟头的小羊已经能够睁开眼睛,甚至支着全是骨头的小细腿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拱到母羊肚子底下要吃奶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7章 第 57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