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第 37 章 ...

  •   “刘家栋!你别闷闷扯扯的,说话!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老娘我跟了你这么多年,自己挣钱养家不说,还得洗衣服做饭带孩子,咋就换不来你一句实话呢?!”

      “我知道你老家还有个老爹,但是这么些年了,啊?!你他妈从来就没提过你有个这么大的闺女!”

      “现在可倒好,你说这日子怎么过?你说啊!”

      十月初,室外白天的气温稳定在了零下十五度左右,似乎暂时没有大幅度下降的趋势,村外的公路已经被扫雪车开通了,救灾款项和物资还没有下来,但是村民们心里好歹也有了指望。由于提前一个多月进入冬季,地里的活儿一下子没了,外面形式不好,村里很多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最近都在陆续返乡,留在村里还没走的人自然就更不会出去了。天天窝在屋里坐在炕上打牌,一个个闲得五脊六兽,听别人家吵架居然都成了一项难得的娱乐活动。

      “咋的?刘三柱这才回来几天?咋就又干起来了呢?”左邻右舍的派出代表站在街边交流情况,一个个耳朵伸得老长,努力从模模糊糊的吵架声中分辨有用信息。

      “什么刘三柱,人家现在叫刘家栋!”对门的婶子白了邻居一眼,“当年三柱子不是把刘畅扔在家里就跑了吗?听说很快就在外面又找了一个,这回倒是学聪明了,正经结了婚领了证,没看儿子都那么大了么!”

      “这……啧啧,刘畅这丫头头些年跟着爷爷过得够苦的了,这当爹的也够狠心,愣是一眼没回来看。”邻居也是摇头。

      “可不咋的,我大侄儿昨天也回来了,说外面现在乱的很,有钱都买不到吃的,好多地方粮食都是按人头发放,没有当地户口的根本领不上,还不抵咱村儿里活得舒服呢!”婶子也是感慨,在贫困村里活了这么多年,似乎突然就有了抖起来的资本了,“我估计三柱子应该也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这才想起来老爹这一亩三分地儿,这才拖家带口地跑回来了。”

      这不明摆着回来抢口粮么?邻居心里转了转,话却没出口,因为屋里面又传出了新的声音,这回却是个更显尖锐的年轻女孩的声音:“够了,别吵了!”

      刘畅自然不知道外面有邻居正在听墙角看热闹,此刻发威单纯是因为被吵得受不了了:“爷爷还没发话,你俩吵什么吵?!土地证上的名字是爷爷的,你俩再怎么吵也吵不成他刘三柱!”

      “我是你爸!指名道姓地吵吵嚷嚷不懂礼貌,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刘家栋显然不喜欢“三柱”这个土气的名字,尤其是从闺女嘴里说出来,刚才还一副唯唯诺诺不敢出声的样子,此刻终于找到了发作的机会,抄起手边的笤帚疙瘩就想动手。

      “混蛋玩意儿你给我把东西放下!你爹我还没死呢!”刘畅爷爷终于忍不住也发话了,对于这个十几年不着家的儿子,老爷子原本觉得自己早就死心了,可是现在人回到眼前了,父子天性,看着看着又觉得没什么放不下的。但即便如此,刘畅还是他宝贝孙女,谁敢动刘畅,他就跟谁急,哪怕是她爹也不行!

      刘家栋被老爹吼了一句,又闷头坐回去不敢吱声了,他这些年不管家里,到底还是心虚的,反倒是他带回来的老婆王佳佳,眼神在屋里几个人中间转了转,立刻转变了态度。“爸,你别生气,我俩这不也是着急么!城里的日子已经是彻底过不下去了,你们住在村儿里消息可能不那么灵,现在到处都在说这气候变化不是短期的事儿,弄不好以后几十年上百年都会一直这样了。我和家栋苦点倒也没什么,可是你看看你这大孙子,快一年了就没吃过几顿饱饭,个子长不起来不说,这身体要是坏了可就完了!”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刘家栋这第二个儿子今年十六岁,正是能吃的时候,王佳的话倒也不算瞎说。刘老爷子看着坐在炕边凳子上闷声不吭的男孩子,细长的手脚,脸巴子都有点塌了,再一想到这到底是自己的孙子,到底是心软了,这气势也就没那么盛了。

      王佳一看卖惨这招有门儿,赶紧乘胜追击,又说了好多在城里生活的困难和不如意,倒好像是不跟家里联系是因为不想再因为自己过得困难而给父母增添负担,这次举家回到村里,也实在是无可奈何。说来说去,结果都是一样,但是让别人听了,却觉得舒服多了。

      刘老爷子拍了拍孙女的肩膀,让孩子消消气坐下,转头问刘家栋说道:“既然回来了,那就好好过日子吧,以后有什么打算?”

      “还能咋办,接着种田养家呗。”刘家栋倒出来一根烟,闻了闻又放了回去,这东西现在都快成了奢侈品了,根本舍不得抽。

      “是啊,爸,有您在旁边再教着,以后这家里的农活儿,就不用您受累啦!”王佳气死了刘家栋这吭哧瘪肚说不出话来的模样,此刻却不能拆台,还得赶紧打圆场,不仅要哄老爷子,还得顺便拍打拍打一边的便宜闺女:“刘畅啊,你别嫌阿姨我说话不好听,你也是大姑娘了,家里的活儿可不能指望你爷爷一个人干啊!”

      “您三位没回来的时候,家里可过得好着呢!”刘畅冷笑着回答,“你也别嫌我说话不好听,刘三柱他十八岁出去务工,农活儿放下二十多年了,能不能重新捡起来都是两说,你们也真别抱太大希望!”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自己不会干,还不会跟别人学啊?”王佳翻了个白眼,可是突然又想起了什么,缓和了脸色问道:“对了刘畅,阿姨问你个事儿,听说咱们村儿有个叫陈钰的,你和他关系挺好?”

      刘畅心中一凛,不知怎么的就感觉不妙,脸上却是冷静得很,面不改色地回答道:“也就一般,怎么了?”

      “也没啥,没啥……”王佳含糊两句,接着问道:“他可是村里名人呢,我这刚来了几天,就知道咱们村儿数他家有钱,家里盖了大棚,大地里减产影响也不大,日子过得可好了。要不回头你给问问,让他帮着咱家也盖个大棚怎么样?”

      “帮我家盖大棚?人家凭什么帮?”刘畅不爱听王佳一口一个“咱”“咱”的,直接就给拒绝了,“放在往常,一个普通大棚的造价也得四五万打底,如今可都是粮食计价,你能拿出多少粮食来找人家帮忙?”

      王佳没想到刘畅这么不给面子,当着刘老爷子又不太好发作,只能“哼”了一声暂时偃旗息鼓。刘畅也没有一下子赶尽杀绝的想法,看着自己这个血缘关系上的老爸,实在是不愿意看着人一家三口搞互动,干脆跟爷爷打了声招呼,穿上外套出门去了。

      刘家栋看着女儿离开的背影,眼里也有一丝阴沉,回头看了老婆一眼,王佳立刻明白,笑呵呵地凑到老爷子跟前,又开始打听起陈钰的事情来。

      “啊切!啊切!切!”同一时间,正在和傅征围着炕桌涮火锅的陈钰突然连着打了三个喷嚏,傅征神色一凛,赶紧递了手纸过去,问道:“怎么了?是不是着凉感冒了?让你多穿点衣服你不干,就知道嘚瑟!”

      陈钰接过手纸捂着鼻子擦了半天,抬头的时候眼睛里尽是水光:“应该不是感冒,可能是被麻椒给呛得。好久没吃辣锅了,多少有点不适应。”火锅料是之前囤积下来,蔬菜是新鲜刚摘的,粉条是用今年的红薯淀粉做的,只可惜家里牛羊肉储备不足,只能取了一块猪五花切成薄片代替,算是唯一的美中不足。

      “还是注意点吧,咱们村之前流动人口少,今年的好几次流感都躲过去了,这些天村里回来好几十人,谁知道带没带病原体啊!”说起打工回来的村民,傅征的语气有点嫌弃,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照理来说这是不太应该的,可是现在是在自己家,又事关陈钰健康问题,傅征也就爱谁谁了。

      “总不会是被谁惦记上了吧?”陈钰想了想,觉得自己这一年来抛头露面的次数并不多,应该不至于树大招风,又擦了擦鼻子,干脆把这事情放在脑后,又抓起一把红薯粉丝扔进了咕嘟咕嘟冒着红油泡泡的锅里,虔诚地等待着煮熟时刻的到来。村外面的路一开通,老所长就找到门路买了合用的窗户玻璃回来,大家动手帮忙,一天的时间就给安上了,再简单收拾收拾,老两口很快就搬了回去,所以现在家里又恢复了两个人的状态。

      傅征看粉条煮的差不多了,就用公筷夹起一大筷头子,全放进了陈钰的蘸料碟子里,他这些天也一直没闲着,此刻就忍不住又和陈钰说起了最近得到的消息:“今天上午刚接到的通知,十月中旬的时候会有人来送救灾物资,据说这一次就不是干部下乡慰问,而是直接出动部队了。”

      “看样子不少地方应该已经到了开始军管的地步了,好像比上辈子还要早一点。”陈钰咬了咬筷子尖,他现在已经不太纠结于两辈子的事情在细节上有什么不一样了,随时随地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部队除了发放救灾物资,咱们好像也可以用粮食和他们做交换,但这还是第一次救灾,不知道能不能行。对了傅哥,你要不要提前想想,咱们到底换点什么比较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7章 第 37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