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第 36 章 ...

  •   九月二十八号,下了将近一个星期的雪终于停了,傅征一大早上撩开窗帘往外一看,立刻被雪地反光晃得眼花。陈钰从抽屉里面翻出几副早就准备好的墨镜,自己一副,傅征一副,另外两个是给老所长和朱大娘准备的。塑料的镜腿镜架,镜片也是中等偏下的便宜材质,不过非常时期,能用就行,至于款式什么的,他和傅征都不在乎这个。

      老所长和傅征要早早赶去村委办公室和村长他们会合,然后像春天那场大雪之后一样,巡视全村,解救被困的村民,统计受灾情况。手机信号很不好,网络也时有时无的,但是这么大的雪,国家总不可能放着人民不管,总要派人来救灾清雪的,到时候把统计数据抱上去,多多少少应该也能拿到一些补偿。

      陈钰和朱大娘虽然都是公职人员“家属”,但是巡查的工作目前来看不关他们的事儿,通往村外的路还被大雪封堵,老所长家的房子窗户什么的就没法修,朱大娘在自己家暂时找不到事情做,自然就留下来帮着陈钰开始打理蔬菜大棚了。陈钰家的三个蔬菜大棚经过最新的规划,最老的那个做了育苗棚,中间的那个刚刚空出来,准备过几天就种一茬土豆进去,至于最新的这个则是陈钰在父母过世之后亲自设计并督造施工的新型大棚,造价最贵,花费的心血也最多,和菜园子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朱大娘进去之后,也忍不住有一种进了大观园的感觉。

      温度虽然还很低,但是毕竟是九月末,太阳升起来的时间比冬天还是要早不少的,上午九点钟,蔬菜大棚外面的保温被就已经可以掀开了。一个合格的温室大棚在有阳光照射的情况下升温速度是很快的,哪怕在寒冬腊月,从过夜之后的十五六度升到三十度只需要两个小时左右,之后甚至还需要打开换气装置给大棚进行降温,避免高温伤害了里面的蔬菜苗。只不过陈钰的这个蔬菜大棚却没有急着开窗换气,因为大棚里面要比普通的制式大棚多了几个秘密武器。

      “小陈啊,你家这大棚里咋还修了水道呢?”朱大娘来回大量着大棚里面的设施,一边看一边啧啧称奇,“这山墙上和水道里都铺着黑色防水布,这是要干啥?”

      “黑色吸热,我这都是为了调节大棚温度特意设计的。”这一间大棚位置最靠内,远离村里的行车道,除了最初给自己的有机无公害蔬菜造势抬价格的时候有菜贩子和部分客户进来参观拍照过,平日里能进来帮助打理的都是自己人,陈钰也没想着要对朱大娘隐瞒什么。“白天的时候靠水吸收热量,到了晚上水体放热给大棚升温,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热量一进一出对水温影响不太大,但是大棚里温度就舒服多了,还省下不少燃料钱。”

      “那这山墙上的黑布是啥?里面咋也能听见水声呢?”朱大娘摸着热乎乎甚至有些烫手的防水布,耳朵凑近了听听,好像还能听见里面有“哗啦”“哗啦”的流水声。

      “那里面也装了一部分水。”陈钰想了想,觉得这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讲有点说不明白,干脆把这个大棚里面的循环模式从头到尾地讲解了一遍:“大娘,你看这边,我这个蔬菜大棚的内部循环,其实就是从水道开始的……”

      水道里除了有水,还养了一定数量的鱼,每天投喂之后,剩余的饵料和鱼类的排泄物会污染水体,形成富营养的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水泵将水道里面的水□□到大棚中间的立培槽里。立培槽里使用陶砾作为无土栽培的基质,这种用很细腻的污泥经过1300度左右高温煅烧之后形成的大颗粒内部有着无数的细细的筛孔,过滤鱼池污水的同时,还为硝化细菌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空间。入水口的附近居住着陈钰特意请来帮忙的蚯蚓,蚯蚓将鱼粪和残余饵料转化为蚯蚓粪,被硝化细菌分解之后就可以直接被立培槽里面的蔬菜吸收利用,肥料前都省了好多。

      立培槽里还安装了一整套虹吸系统,利用虹吸效应产生的气压,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将立培槽里面的多余的水自动排放到外面的水道里。这一吸一放,用不了多少电能,就实现了水体的循环,让立培槽里蔬菜根系畅快呼吸的同时,还增加了水体的溶氧量,防止鱼类缺氧;鱼类产生的二氧化碳又反过来进入蔬菜的光合作用环节,促进了蔬菜的生长。

      至于山墙上的防水布,其实并不是单独的一层布料,而是一个巨大的、扁平的“水袋”,同样通过水泵将下部储存的水抽到了顶端高处,细细的水流顺着黑色的防水布料流下,一路上不停已收热量,一个白天的时间就可以将水袋里面的水升温到五十度以上。等到了晚上,白天储存的热量缓慢释放,配合水道里面的水体散热,将整个大棚里面再提升个三四度不成问题。

      “说着倒是挺容易的,但是收菜的时候实在麻烦。”陈钰被朱大娘惊奇的目光看得有些脸红,“我这个大棚里面所有循环都是经过仔细计算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连锁反应,立刻就能让你好看。”

      “这么说以前是出过问题咯?”朱大娘赶紧问道。

      “嗯,出过一次。”陈钰点头,说起那一次事故还是心有余悸,“我这个大棚里面的蔬菜是按照划分好的区域轮流采收的,那一次也怪我没说明白,二龙哥来帮忙的时候直接把好几个区域的菜全都给收了,结果过滤效果打折扣,水一下子就浑了,幸亏发现的早,损失不算大。”

      “哦哦,这样啊……”朱大娘原本是来帮着干活的,可是听陈钰这么一说,都有些不敢下手了。

      “大娘,不用这样,其实也没事儿!”陈钰看朱大娘不知所措的模样有点哭笑不得,“我先检查一圈,要是没问题的话,一会儿大娘你跟着我一起收菜就好,我种下去的时候就按照日期分割开来,不同区域之间长势差别还是挺明显的。”

      陈钰所谓的检查,自然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要看看大棚里面的水循环系统,前几天连续大雪,大棚里面开了补光灯,增温也靠的是临时烧煤取暖,万幸前期准备充分,没出什么大问题。水道里面的鱼是按照3斤左右的鱼配合一平方米蔬菜的比例饲养的,此刻水体有点凉,但也还在鱼类的承受范围之内,这两天多晒晒太阳,自然就缓过来了。

      陈钰和朱大娘两个人在家收拾大棚蔬菜,具体细节咱们略过不提,单说傅征和老所长这边的巡查工作。从山上下来进村觅食的野猪不是一头,而是一小群,遭受损失的也不只老所长一家,不过大概是因为威胁最大的领头的公野猪早早就掉进了老所长家的菜窖“陷阱”里面,剩余的机头母猪带领着小猪造成的威胁并不太大,顶多也就是拱坏了这家的一堵墙,吃掉了那家的几颗菜,并没有造成更多的损失,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村里派出所的几个警员分兵多路巡查村里的情况,一圈查探下来,虽然又有几栋老房子被冰雪压塌,但是住在里面的人早就去了邻居或者亲戚家暂住,并没有像年初的时候那样有人被压死冻死,村长刘树民听了报告之后,长长出了一口气,脸色也好了很多。

      “受灾的报告已经送出去了,县里面已经回复了批示,最早明天,最晚大后天,村外面的路就会通了,到时候会有部队送来救灾物资。”刘树民用红笔在台历本上画了醒目的几个圆圈,而今天已经是十月二号了。

      “用不到大后天那么晚,我估摸着明天下午扫雪车应该就通到咱们村儿这边了。”老所长喝了口茶水说道,“昨天打电话的时候听说,南边的村子已经通了。”

      “通了就好,早通早好。”刘树民也放下了心,转头看向一个刚从外面回来,正凑到炉子附近烤火暖和的小警员问道:“鱼儿,刘畅他爸还在家里闹呢?”

      小警员叫孙鱼,是在村里出生长大的孩子,对村里各家各户的状况都比较了解,平日里几乎包办了村里一半左右的居委会工作,刚才出去也正是为了去刘畅家里了解情况的。此刻听村长询问,赶紧转过身站好回答道:“刘畅他爸倒是不闹了,但是老刘叔气儿还没顺,刘畅也在那哭,我也就是劝劝,没法往深了说。”

      “三柱子也是的,老爹闺女扔村子里,这么多年不回来看看,现在跑回家摔摔打打,像个什么话!”三柱子是刘畅他爹的小名,都是姓刘的,村长刘树民和刘畅一家的亲戚关系并不算很远,所以有些话刘树民可以吐槽抱怨,但是别人说出来就不太合适。

      “其实,也不光是她爸一个人的事儿……”孙鱼撇撇嘴说道,“刘畅她爸在外面又找了一个,还生了个儿子,这回也跟着回来了。就这么两天的功夫,那女的在家里挑外撅的,绝对不是个善茬!”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第 36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