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 32 章 ...

  •   再怎么低调谨慎,人数一多,动静就大了,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一打听,说是谁谁家买煤了,谁谁家也跟着买煤了,这么一个看一个,岭头村的家家户户居然都跟风开始了煤炭储备。

      陈钰发现这情况之后松了一口气,他之前不明说是因为压根不会有人信,但是既然大家已经“自发”行动起来,那多买少买可就是自主行为自己买单,等到真的降了温买不到煤的时候,早就不知道买煤的源头在谁那里,更加不会怪到自己头上——自私也好,胆小也罢,生死之间走一遭,他现在是真的有点怕了。

      他家和张四叔刘畅爷爷几家买得早,完事的也早,自然就开始腾出手来干别的。九月十一号,村口小工厂的打浆机突突突地响了起来,这是陈钰和傅征来制作红薯淀粉了。

      制作红薯淀粉是个挺麻烦的事情,清洗干净去掉的红薯要先扔进机器里面打碎,加水之后榨浆,这个“浆”指的就是溶解了红薯里绝大多数淀粉的水溶液,红薯渣。淀粉水在沉淀池里面沉淀一到两天,撇去上层清液,讲究一点的会重新注入清水搅拌,再沉淀一轮,撇去第二层清液之后就是纯净的湿淀粉。

      如果是大规模的机械生产厂,沉淀和烘干的过称可以通过离心机和烘干机完成,但是像他们村子里的这种小型手工作坊,有个打浆机就已经是顶天了,沉淀和烘干只能用土办法。最后剩下的湿淀粉被装进网眼非常细腻的大布兜,控干水分,固定成型,红薯粉的粗胚也就完成了。

      “威叔,大概能出多少粉条?”陈钰还小的时候,好像看爸妈做过几次红薯粉,但那时候基本不懂事儿,刚到了榨浆的步骤就已经不止跑哪里疯玩去了自从爸妈过世,这还是他第一次自己打淀粉做粉条,想来还真的有些怀念。

      “出粉率一般在两成左右,你这一批地瓜,应该能出500斤左右的粉条。”威叔全名孙长威,和儿子孙健经营着村子里唯一的五金店。他家的情况和刘畅家有点像,威叔也是年轻时候出去打工,和女人生下了儿子孙健,结果孙健四五岁的时候,对方扔下儿子自己跑了。

      与刘畅他爸不同的是,孙长威没有把儿子甩给老父老母带着,而是回到村里定了下来。靠着多年在外练就的一手不错的电焊活计在村里开了个五金店,进项不算多,但也算不错,只不过自从买肉买菜都需要用粮食交换了之后,再接活儿也都改成不要钱,收粮食了。至于做粉条什么的,那真的是因为不管孙长威父母还是他们爷俩都特别爱吃这一口,干脆就买个二手的小机器回来,修吧修吧清洗干净,再准备几个用于沉淀分离的大桶,就可以自己做了。

      孙长威在院子里面做粉浆,孙健则在后院做活计,最近他自主接了个电焊的小活儿,基本没有赚头,干得却是格外的认真,也格外乐呵。

      “哎呀呀,不对不对,这个地方不是这样的,这里和这里固定住,然后要这样架起来。”后院里传来年轻女孩子清脆的,带点咋咋呼呼的说话声,陈钰一愣,笑道:“刘畅这暑假才回来没多久,倒是和孙健哥处的挺好的。”

      “刘畅是个好孩子,就是命苦了点。”孙长威听了也笑了笑,强忍着想探头往后院看,又觉得有小辈在这里不太庄重,只能强自压制内心冲动,“头晌刘畅拿着个图纸过来,让小健帮着做个东西,折腾到现在还没完呢!”

      “嗯……那啥威叔你先忙着,我去后院看看!”傅征把他和地瓜一起送到这里就上班去了,最近几天上边下的文件比较频繁,傅征闲了一个夏天,现在又忙了起来。陈钰一个人在这边待着有点无聊,此刻给勾起了好奇心,跟孙长威打了个招呼,就窜到后面院子里去了。

      孙长威和刘畅并排站在工作台前面,头上都带了护具,专注地看着工作台上正“滋滋”冒着电火花的一个方方正正的、看上去像是用破铜烂铁改造成的东西。陈钰怕打扰到孙健,万一分了心出了危险,便站在几步开外没过去,等到孙健放下了电焊枪,这才打了声招呼示意自己准备过去。

      走近一看,陈钰这才发现,这东西那里是“像”废铜烂铁,根本就“是”用废铜烂铁焊接而成的,估计刘畅就是从村子附近的那个垃圾处理站捡回来的几个铁桶,按照自己的需要(指挥孙健)重新组合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半人高的铁皮汽油桶,里面还有一个更细的铁皮桶,两个铁皮桶通过下方的一根小腿粗细的铁管固定在一起,铁管开口六十度倾斜朝上,横截面靠下三分之一的地方用废钢筋简单焊成的网格分割开来。

      铁桶之间也被填充得满满当当,陈钰打眼一看发现材料很熟悉,就是膨化珍珠岩。这东西除了是常见的建筑材料之外,他的大棚里做无土栽培的时候经常使用,根据种植需要单独使用,或者按照比例和椰糠土草炭土混合之后都是很好的栽培基质。只不过建筑材料看重膨化珍珠岩质量轻密度小隔热性能好,而无土栽培则是需要它在兼顾保水保肥和强大的透气性的同时,也能对植物根系提供很好的支撑力。

      孙健让陈钰观察了一会儿,就示意他和刘畅后退几步,自己也开始最后的焊接工作。一看到最后的这个支架,陈钰总算是看出点意思了,敢情这灰不出溜的东西是个灶台。

      “什么灰不出溜的灶台,这叫省柴灶,又叫火箭炉,在那些驴友间流行着呢,可实用了!”刘畅抬手给了陈钰一巴掌,“有了这个灶台,爷爷做饭烧水什么的可就方便多啦!”

      “老大不小的女孩子家家,怎么成天动手动脚的!”陈钰发现,自从他和刘畅捅破了自己和傅征已经在一起了这件事,刘畅对自己的态度就起了变化,不是敬而远之,而是更像是把自己当成了她的哥们儿,或者说,嗯……闺蜜?好像女孩子管这种情况叫gay蜜来着?只不过孙健同志,专注工作啦眼神记得收敛一点!

      “哼!”刘畅似乎对陈钰的躲闪很不满意,不过也没有再上前补一脚,而是有些小得意地说起了自己的这个炉子,“我家那个房子老得不行,灶台还是最老最老的款式,特别不好烧,而且台面低,做饭的时候必须大角度弯腰,时间长了真的对腰不好。”

      陈钰点头,农村的灶台除非刻意加高,否则通常台面都比女人膝盖高不了多少。但是北方的灶台大多数还是要和炕眼连接,加高了之后会给烟气入火炕造成一定的难度,所以明知不方便,会改动的人还是不多。

      “我家其实也还有个小煤炉的,平时就是烧个水用,不过用的年头太久也快坏了,爷爷前几天说要修,我干脆就做这么个炉子给换上得啦。”

      “火箭炉……”陈钰琢磨了一下这个名字,再仔细看了看炉子的结构,多少就明白了这个炉子的原理。正常来说,燃烧离不开三要素——可燃物,助燃剂,燃点,对于这个路子来说,可燃物和燃点都不变,但是那个倾斜的管子因为被分隔成了两部分,上面放柴火,柴火在炉膛里面燃烧时会形成小范围的相对真空的环境,外面的新鲜空气自然会在压力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地被抽进炉膛里面,使燃烧更加充分。同时灶台里面因为空间狭小,夹层中的隔热材料阻止了热量的过多损失,无处可去的热量自然就只能顺着管道向上,全部用于加热灶口的容器了。

      刘畅看着陈钰眼睛逐渐发亮,就知道对方领会到了要点,看看孙健的进展已经差不多,扔下一句“我回家拿粮食去”,也不理会孙健是不是还要说什么,像个小兔子似的转头就蹿出去了。

      我滴个乖乖,原来怎么一直没发现这丫头有这么活泼的一面?

      “刘畅其实一直挺活泼的,也就在你面前一直那么安安静静的。”焊接工作全部完成,孙健卸下保护面罩,小小白了陈钰一眼,开始拿起喷枪给炉灶喷涂防火漆。

      “呵呵……”被敌视了的陈钰也是没办法,“喜欢刘畅你倒是去追啊,跟我翻白眼有啥用?”

      “我倒是想追,但是她喜欢你,我能怎么办!”孙健性格有点闷,碰到喜欢的女孩子就更成了锯嘴葫芦,压根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他爹孙长威才急的恨不得直接替儿子表白才好。村子里适龄的女孩子不多,说不上个顶个的金贵,但是同村的盯上的也不少,暂时没人表白主要还是因为刘畅一直在外地读书,等到毕业了人家未必愿意留在村里,否则现在早就有人找刘畅爷爷提亲去了。

      “但是我俩真没戏,我都当面跟她说清楚了!”陈钰却不想留这样的误会,赶紧澄清。

      “真的?”

      “真的,我对灯发誓!”陈钰无奈了。面对村里难得的正派老实人,陈钰是真的很有好感,虽然不能越俎代庖替刘畅下决定,但是不耽误他给孙健支支招。可惜孙健听着陈钰口述网上常见的“撩妹”套路,只觉得全是假大空,没有一个靠谱的。

      “我滴个天啊,愁死我得了!”陈钰也被逐条反驳得有点没辙,说实在的他和傅征上辈子是水到渠成,这辈子虽说他主动出击,但是感情基础早就有了,要论追求别人的经验,他也确实没有。正扶额间,突然余光扫到正在往门口走过来的人影,心中一动,故意问道:“那你自己说,你到底准备怎么追刘畅?眼看九月中旬,人家可快要开学返校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2章 第 3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