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2、为什么杀杨修 ...

  •   《三国演义》把杨修之死定义为曹操嫉才。实际上杨修又因何而死,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呢?
      首先,看杨修的出生。杨修也有仕宦大族的身份,他们家一直到父亲杨彪连续几代人都出任过“三公”之职,说他们象袁绍家族一样有“四世三公”荣耀,一点也不夸张。他的太祖父杨震,人称“关西孔子”,是当时清流的代表人物。这个家族有着光荣的过去。杨修少年时代,国家陷入乱世,原本可以凭借好的家世轻而易举谋得高官厚禄,也只能从头开始。而且杨修还有另外一个身份:袁术的外孙,曹操后来与袁术对立,这种身份总归会让曹操忌惮,尽管袁术在杨修青年时期就灭亡了。杨修仕宦大族的身份与曹操宦官之后的身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仕宦大族往往瞧不起曹操的出生,走向曹操对立面也是常有之事。至少曹操心里上不待见杨修。
      其次,杨修的个人特点。史书上对杨修的记载篇幅不多,但基本写清了他的特点。“字德祖,太尉杨彪子也。谦恭才博。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内外,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根据史书的记载,杨修是有真才实学的,尤其是在军事上,连军事大家的曹操都感觉“事皆称意”,足以说明杨修不是花架子,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是他家自父亲以上四代人任太尉一职,而太尉是主管军事的最高官员,杨修有这种家世传承,军事上有出彩表现就不难理解了。正因为曹操对他的满意,一时之间,杨修炙手可热,很多人争相与他结交,关键词“谦恭才博”,读到这里,杨修可以说自身完美,事业顺利。但随后笔锋一转,写他与当时同样炙手可热,甚至挑战太子之位的曹植交往。
      为什么史家着重写他与曹植的交往,因为这正是杨修的死因。当然曹操处死他,给他的罪名是“泄漏言教,交关诸侯。”我认为“诸侯”并不是孙权、刘备,而是曹植,也就是说杨修的死就是因为与曹植走的太近了。
      为什么与曹植走的太近,不但政治上失宠,而且会引来杀身之祸呢?这就必须从曹植参与储位之争说起。
      曹昂死后,由于其他儿子尚年幼,曹操的事业尚未发展到立储的阶段等原因,曹操清静了一段时间。赤壁之战后,随着统一事业受挫,儿子们也慢慢长大成年,曹操也慢慢变老,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曹操面前:立谁为继承人?毕竟岁月不饶人,曹操可以不管统一事业,却不能不立储。
      看似激烈的争夺,实则只有两个人可以入列。即:曹丕和曹植。
      在《曹植为何在争储中落败》一文说了曹植失败的原因,不再多说。曹植之所以曾入曹操法眼,其实和杨修也有密切关系。曹操的特点:能文能武。杨修的出现正好弥补了曹植在武略方面的欠缺,这样一来曹植就跟曹操的特点有了更多的类同。所以一开始,曹操是喜欢曹植,欣赏杨修的。而杨修和曹植有很大的互补性。
      所以曹植被曹操所喜欢,并一度想立他为继承人,并不是他文采出众这么简单,而是他在军国大事上也有出彩的见地。这一切都有杨修的影子。
      杨修这个人很聪明,一方面他很快意识到曹植的缺点,很明显,那就是浮华骄纵;另一方面杨修不会不知道与储位争夺的大事走的太近所意味的风险。杨修想退出,但曹植却一直抓住他不放。最后,随着曹植争储失败,杨修成了附带的牺牲品。
      那么,有人也许会疑惑,就算曹植争储失败,总不能不让他和别人交往吧?再看曹丕,他不但交往范围宽于曹植,心腹人员也不少,也不见哪个被杀呀!
      我们还可以看另一个人的死-崔琰之死。崔琰很正直,他是传统观念很浓的士大夫,虽然曹植是他的侄女婿,但他并未倒向曹植,而是从封建社会立储大义出发,认为应该立曹丕。一次,曹操秘密征询立储的意见,崔琰毫不含糊的用不封口的信回答应立曹丕。等于把这件事公开化了。后来崔琰被杀,根本原因在于公开议储。如果说崔琰有如何阿附曹丕,逼不得已要为曹丕说话,我们在史书上找不到蛛丝马迹。曹操之所以杀了公开议储的人,是因为公开议储有三方面危害:
      一、离间曹操与儿子们尤其是与曹丕之间的父子之情。对曹丕而言,他是封建社会当然的继承人,而崔琰这么一公开,等于暴露了曹操还有另外的想法,此事本身可以意会不可言传,被崔琰一搞,公开了。本来曹操可能有其他想法,被崔琰一闹,曹操似乎只能选曹丕,事实上形成倒逼,曹操很不爽,很多人都讨厌被人逼迫,曹操更是如此。虽然崔琰没有离间的本意,却无意中有离间的作用。
      二、容易推进因立储而进行的党争。崔琰公开议储,说明曹操未必立曹丕,这样一来,包括曹植在内的其他人仍有希望。朝臣就容易结成派别,各自拥护一人,形成党争局面。后来吴国的“南鲁之争”就是因立储而产生党争问题的实例,造成朝臣的割裂,影响内部统一团结,进而妨碍君主专制,从而影响立储本身和国家稳定。
      三、影响内外的稳定。立储一直是封建社会称之为“国本”的大事。曹操不是不知道立储的重要性,但他却迟迟不立储,就是因为他仍然想宽选优选。崔琰一公开,把事情扰乱了。本来如果曹操选定了谁,会对他加以历练。但崔琰公开后,曹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因为再这样下去,内部不稳定,人们会因曹操打破常规而议论、反对,甚至选择抛弃曹魏。外部而言,曹操年已花甲,尚未立储,一公开认为有机可趁,毕竟曹操征询立储的时间,恰逢曹操在军事上窝心的时间。刘备在眼皮下爆发,孙权也频频骚扰。
      所以,崔琰虽然个人立场、品德等方面没有问题,但仍让曹操恨之入骨,后来被处死。
      杨修虽然没有公开议储,但他却做了让曹操更痛恨的事情。我认为有三方面导致曹操对杨修痛下杀手:
      一、泄漏核心机密。我们看史书记载,杨修的职务是丞相主簿,而丞相正是曹操,主簿官职未必很大,但因为与曹操近距离接触,是知道很多核心机密的。如果说军事、政治方面的核心机密,要泄漏给吴蜀两国才有用,我们找不到杨修与吴蜀两国有勾连的任何证据。所以他要泄漏核心机密,无非是有关立储的,他首先会泄漏给曹植,曹植一听说曹操不一定立曹丕,肯定更激起兴趣,就会不断表现自己,而且很有针对性。更何况,杨修长期在曹操身边,对曹操很了解,这样一来曹植迎合曹操非常容易,等于是有准备的曹植把没有准备的曹丕比下去了。其实要说泄漏核心机密,崔琰把曹操秘密议储一事公开化,也是泄漏核心机密的一种表现方式。
      二、杨修留下了想控制曹植的印象。前面说了曹植文采很好,与父亲曹操相比风格不同,但可以同为高山。而韬略则与父亲相去甚远。杨修刚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后来曹操对曹丕、曹植进行考验的时候,由于有杨修在暗处帮助曹植,曹植表现突出,很象一个胜任大国继承人的样子。比如说,一次曹丕和曹植被父亲考验,让他们出一道门,曹操又明令守门者不许放出。结果曹丕听说有令不放出就返回了。曹植则不同,得到了杨修的教导,把守门人杀了夺门而出。毫无疑问曹植的表现更象一个王者。然而曹植剥去浮华之后,曹操发现他所剩的东西根本就不是自己的,而是杨修的。也就是说在曹操眼里,杨修操纵曹植来争储,一旦曹植继位,还不是杨修说了算,何况杨修本是豪门大族,有四世三公的荣耀。也就是说曹植因杨修的帮助,不但失去了储位,还失去了基本盘,他本来有的文韬武略也被曹操全盘否定。实际上曹植本来未必不如曹丕。
      三、曹丕的反制。曹植的得宠以及崔琰公开议储的事情发生后,作为最有资格成为继承人的曹丕,他不会束手待毙,他进行了反制。一方面在为人处事方面与曹植反向而行,曹植喜欢浮华,善于表现,行事高调,曹丕则谨小慎微,隐藏自己,行事低调;另一方面曹丕争取了直臣、干臣对他的支持,其中最突出的是贾诩,正是他关键时间,一言之间促使曹操立曹丕为继承人。还有就是曹丕找到了杨修这个攻击点,全力暴露杨修对曹植的指导。在曹丕多管齐下的反制下,曹丕成功了。其实曹丕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握了一点,他守住基本盘就可以了,他本身就是封建礼法下当然的继承人。他不需要比多优秀,只需要少犯错误就行了。
      杨修因而触犯曹操的禁忌被杀。
      当然《三国演义》出于对曹操的贬低,虚构了曹操嫉才的故事。不可否认,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
      说实话,杨修死的很冤,他与崔琰一样因卷入立储而被杀,就陷入深浅而言,杨修无疑陷的更深。问题是杨修已经发现了危险,只是因曹植与他甚为投缘,不忍心决绝而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实际上陷入立储之争就没有了回头路,除非帮助曹植夺储成功,否则曹丕继位,曹操没有杀他,曹丕也一样会杀他,就象丁仪兄弟一样。曹操杀杨修至少没有连累家族,曹丕杀杨修的话就难说了。
      其实结局,杨修自己也很清楚,他被处死前说: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参与立储是高压线,历朝历代都视为禁区,曹操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当然要乾纲独断,不可能受崔琰、杨修等人的约束。其他可以全身而退的人无一不是避免踩曹操设定的禁区,用曹操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
      崔琰,正面害了曹植,他公开议储,倒逼曹操按封建礼法行事立曹丕。
      杨修,反面害了曹植,他把曹植塑造成高大上的形象,偏离了曹植的本位,反而让曹植丧失了自我,本来有实力争储反而顷刻之间败下阵来。
      杨修遇到曹植,既是缘份,也是劫难。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